為何北方冰天雪地,南方卻鳥語花香?山脈對氣候有何影響?

2021-01-08 井蓋裡的小娃

首先是位置的影響。從我國所處的緯度來看,最南端的曾母暗沙位於北緯4度附近,距赤道只有400多公裡。北回歸線穿過臺灣、廣東、廣西、雲南四省,在該線以南地區約佔全國面積的4%。我國最北端是黑龍江省漠河附近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那邊緯度超過北緯53度。

從最南端到最北端,緯度約49度,南北相距約5500多公裡,南北的遠距離是世界上少有的。難怪冬天北方是冰雪的時候,南方的廣州還是鳥語花香。從海陸的角度來看,我國東部海岸經常受到海洋潮溼空氣的影響。春秋季節,這裡是冷暖空氣相遇的地方,雨水多,夏秋之交多,這裡颱風多,雨量也增加。西北的新疆、青海、甘肅等地已經有很深的內陸,來自海洋的潮溼空氣已經不深了,到達這裡之前,長途跋涉中會下很多次雨變得乾燥,所以雨少的話,氣候裡會變得乾燥。

第二,地形的影響。一般來說,地勢越高,氣候越冷。例如,西藏自治區和江蘇省的緯度大體相同,但氣候差異很大。江蘇省的夏天很熱,但西藏自治區拉薩的夏天很涼爽。另外,山脈延伸的方向也對氣候有很大的影響。特別是東西向的山脈。由於山脈能阻止氣流的運行,其兩側的冷溫和乾濕狀態可能存在顯著差異。我國的山脈有很多東西向,在它的南北兩面,氣候的差異非常明顯。

例如,秦嶺山脈以南四川盆地冬天溫和溼潤,大部分樹木都不會落葉。但是秦嶺以北的黃土高原冬天非常寒冷乾燥,除了松柏等針葉樹外,其他樹木都落葉了,大地呈現出灰黃的景色。再次是季風的影響。我國位於亞洲的東部,所以東部面對廣闊的太平洋。由於海陸之間的熱量和發熱速度不同,夏天我國西北內陸加熱速度快,空氣密度小,氣壓低。同時,東南海上加熱緩慢,空氣密度大,氣壓高,空氣流向西北內陸,形成東南季風。

這種風是從溼潤的海洋吹來的,所以夏天我國東部地區一般會有高溫和降雨。相反,到了冬天,陸地的比熱很小,因此西伯利亞和蒙古形成高氣壓,所以大量冷空氣從西北向東南吹來。這就是西北季風。這種季風是從寒冷的亞洲大陸吹來的,所以冬天除了秦嶺以南地區的影響較小外,全國各地普遍寒冷乾燥。

相關焦點

  • 安第斯山脈對南美洲的氣候分布有何影響?
    氣候是一個地區大氣的多年平均狀況,通常會表現出相對穩定的氣候特徵,氣候的形成受到包括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大氣環流、地形狀況、洋流、下墊面以及人類活動等因素的影響。安第斯山脈位於南美洲西側,總體上呈南北走向,走向基本上和南美洲西側海岸線一致,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南北總長度約為8900千米,東西平均寬度約為300千米。安第斯山脈屬於巨大的褶皺山脈,是由於南極洲板塊和美洲板塊之間相互碰撞擠壓而隆起形成的,由於板塊之間巨大的擠壓力,使得安第斯山脈的平均海拔高達3660米,許多山峰海拔都在6000米以上,被譽為「南美洲的脊梁」。
  • 中國古代南方為何落後北方?疾病成重要因素,溼熱氣候更容易傳染
    然而直到漢代終結,帝國都沒有實現向南方的大拓展。南方溫熱的氣候意味著農作物更長的生長期,豐沛的降水消除了經常威脅北方旱災,但是江南居然落後於黃土高原的發展步伐,這種現象令人費解。疾病可能是非常強大的因素。後來出現的歷史文獻顯示,古時的南方氣候被認為有害健康,北方曾一度流行專門應對南方疾病的藥方冊子。
  • 南方暴雨連連、北方熱浪滾滾!極端天氣為何扎堆來襲?
    來源:國是直通車「買單」時間逼近△ (資料圖)南方暴雨。中新社記者 張浩鉞 攝6月打開了南方的「水龍頭」,也打開了北方的「燒烤爐」。監測顯示,今年南方的暴雨和北方的高溫天氣都甚於往年,雲南旱災也持續日久。今年極端天氣為何扎堆來襲?天氣為何越來越不宜人了?
  • 「落基山脈」對美國氣候分布有哪些影響?
    一個區域氣候的形成,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包括緯度、大氣環流、海陸位置、地形、洋流、人類活動等因素,其中地形因素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使得全球氣候的分布更趨複雜。千米,東西寬度達數百千米,平均海拔約為2000至3000千米,其中有一些地區海拔在4000米以上。
  • 南方為何感覺比北方更冷 聽聽專家解讀
    和北方「寒風刺骨」的乾冷不同,地處福建的我們,對冬天的印象,大概就是溼冷。受東南氣流影響,昨夜,全省大部地區陸續迎來雨水天氣,福州今天的最高氣溫預計在17℃上下,雖然氣溫較前幾日有所上升,但伴著雨水,體感仍將溼冷十足。
  • 北方的冬天和南方的冬天有什麼不同?
    我在東北上學,家比較靠近南方,現在放假在家,不習慣在室內穿外套,一進屋脫外套在東北養成毛病了,現在在家都裹得跟個熊一樣But!跟我媽出門我覺得室外一點兒都不冷,真的,風跟東北比起來都是溫柔的作為一個北方人我表示南方得冬天我受不了。南方的冷空氣有魔性。穿刺能力強。北方是肉冷。南方是骨頭痛。
  • 為何中國易受極端天氣影響?氣候專家這樣說
    今年汛期,我國南方多地遭遇因強降雨引發的內澇、山洪等災害,多地群眾和財產受災。24、25日兩天高溫範圍擴展,江南、華南及新疆等地炎熱持續。一邊是汛情,一邊則是高溫。往年頻頻光顧的颱風,今年七月為何罕見缺席?白巖松連線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氣象服務首席朱定真,為您解答。
  • 這個夏天,南方為何降雨不斷?
    新華社北京6月21日電題:新聞分析:這個夏天,南方為何降雨不斷?新華社記者高敬中央氣象臺6月21日繼續發布暴雨黃色預警,21日至22日,湖北西南部和東南部、湖南中北部、江西中北部、浙江南部、福建中北部以及四川東部、重慶、貴州北部和東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南方地區持續陰雨連綿。
  • 秦嶺山脈有多重要,這五大分界線足以證明
    我們都知道,從古至今,中國歷史上的秦嶺山脈都是一條非常重要的山脈,它是我國南方與北方的分界線,孕育了華夏文明。如果說黃河是我國的母親河,那麼秦嶺就是華夏的父親山,是中國的脊梁。那麼,秦嶺對於中國來說到底有多重要?到底意味著什麼?
  • 近期南方暴雨有多暴烈?為何陷入「車輪戰」?未來極端天氣氣候事件...
    13日,中國氣象局組織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王永光、國家氣候中心氣候變化適應室研究員黃磊、國家氣候中心副研究員翟建青等專家,多角度詳解近期南方強降雨之兇猛。 新京報:近期南方暴雨有多暴烈?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統計,入汛以來,截至7月10日,我國南方共出現15次大範圍強降雨過程。
  • 南方為江,北方為河,東北又為江,為何會有這種現象?
    前言了解中國地理的話,會發現一個比較有探究價值的現象,南方的河流多稱之為"江",北方的河流多稱之為"河"。然而,到了東北地區,卻又不是"河",而多以"江"稱之。由此,從南到北形成一種"江"、"河"、"江"的現象。
  • 「圖解地理」天山對於南北疆氣候的影響有多大?
    秦嶺作為南方與北方,溼潤區與半溼潤區,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匯聚之處,在我國的農業區劃,植被區劃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那麼,對於海拔高度更高,長度更長的天山山脈,其對於南北兩側氣候的影響是否更大呢?答案是肯定的。閒話少說,咱們直接上數據。該數據來源於國家氣象科學數據中心,以下表格由新疆主要的氣象站點1965-2017年的月均溫數據處理而成。
  • 中國「最尷尬」的省份,北方人說它是南方的,南方人說它是北方的
    它是中國的安徽省,為什麼說它有意思,中國在地理上的劃分上,有南北之分,沿海和內陸之分,但是這幾年南方和北方有很多人關注,比如,南方先進城市多,北方先進城市少,南方炎熱,北方寒冷,還有一些南北習俗等等,為什麼說安徽,因為安徽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所以可以說非常無奈,為什麼呢?北方人認為是南方人,南方人認為是北方人,安徽省內的人也不怎麼說清自己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
  • 中國那麼多巨型山脈,為什麼只有秦嶺被稱為「中華龍脈」?
    、轉折、起伏和變化,而「脈」本質上就是血管;因此龍脈可以是一個人最重要的那條主血管;但如果是一個國家的話,龍脈則應該是在這個國家境內最重要的一條山脈,這條山脈的影響範圍將是全國性的,如果沒有這條山脈,整個國家發生巨大改變,比如由肥沃土地變成戈壁沙漠,從這種定義來看,哪條山脈才配得上「中華龍脈」的稱號呢?
  • 我國「最爭議」的省份,南方人非說是北方的,北方人卻認為在南方
    我國「最爭議」的省份,南方人非說是北方的,北方人卻認為在南方我們國家除了會用省份來區分各個地區之外,還會用「南方」與「北方」來劃分每個區域。要是問大家,南北方之間的差異有哪些的話,相信在座的各位朋友,絕對能夠聊上三天三夜。
  • 【趣味地理】201003——高加索山脈
    高加索地區位於裏海和黑海之間,有四個國家,俄羅斯、喬治亞、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後三個稱為高加索三國。      從地形來看,這裡群山環抱,重重疊疊,綿延深長。北有(大)高加索山脈,南有小高加索山脈。大高加索山自西北向東南橫亙在亞歐邊境,是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之一。
  • 如果塔克拉瑪幹沙漠變成草原的話,對中國的氣候有什麼影響?
    如果塔克拉瑪幹沙漠能夠變成沙漠的話,那麼它對中國的氣候有什麼影響呢?塔克拉瑪幹是我國最大的沙漠,位於我國的新疆腹地,面積達30多萬平方公裡。如果塔克拉瑪幹沙漠真的能夠變成草原的話,那麼新疆地區的人口容量將大大地增加,整個新疆也會變得更加宜居。那麼,如果塔克拉瑪幹沙漠是一片草原的話,那麼對中國的氣候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 中國有一個省份,北方人認為它是南方的,南方人卻認為它是北方的
    中國的南北分界線是秦嶺淮河,而且由於氣候不同,南方和北方的風俗習慣是有較大差異的,但是我們中國有一個省份,一直以來大家對它的爭議都比較大,北方人認為它是南方的,南方人卻認為它是北方的,它就是安徽。導致安徽這個省份,南北兩邊人們的風土人情和飲食習慣都有較大的差異。我們都知道,北方主要種植小麥,所以北方人都很喜歡吃麵食。安徽越往北的地方跟隨北方的飲食,也很喜歡吃麵條、包子之類的東西。南方主要種植的是水稻和茶樹,所以南方人喜歡喝茶、吃米飯,安徽越往南的地方和南方人的飲食習慣簡直一模一樣,所以安徽的茶葉在中國也是比較出名的。
  • 國內備受爭議的省份,北方人說它是南方,南方人說它是北方
    南北之分的根據就是依賴於氣候,由於秦嶺淮河前後氣候變化顯著特徵,所以人們就把秦嶺淮河當成南北分界線。不過這可苦了一個省,江蘇由於地處秦嶺淮河之中,一直以來都沒有被明確分為南北城市,那麼江蘇到底是南還是北呢?打開中國地圖你會發現,整個秦嶺淮河一道線把江蘇省一分為二,由於這個原因江蘇省是南是北一直沒有定論。
  • 「彼蒼者天,何其有極」,氣候與「王朝更迭」有何關係?
    引言對於"五胡亂華"這一歷史事件多年來引起了學者很多的討論,其中一些學者認識到了氣候的變遷對於農業與畜牧業的影響。氣候變化對於以農業為主的古代封建時期的影響極大,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增長、人口得分布以及政治文明的興衰都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