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位置的影響。從我國所處的緯度來看,最南端的曾母暗沙位於北緯4度附近,距赤道只有400多公裡。北回歸線穿過臺灣、廣東、廣西、雲南四省,在該線以南地區約佔全國面積的4%。我國最北端是黑龍江省漠河附近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那邊緯度超過北緯53度。
從最南端到最北端,緯度約49度,南北相距約5500多公裡,南北的遠距離是世界上少有的。難怪冬天北方是冰雪的時候,南方的廣州還是鳥語花香。從海陸的角度來看,我國東部海岸經常受到海洋潮溼空氣的影響。春秋季節,這裡是冷暖空氣相遇的地方,雨水多,夏秋之交多,這裡颱風多,雨量也增加。西北的新疆、青海、甘肅等地已經有很深的內陸,來自海洋的潮溼空氣已經不深了,到達這裡之前,長途跋涉中會下很多次雨變得乾燥,所以雨少的話,氣候裡會變得乾燥。
第二,地形的影響。一般來說,地勢越高,氣候越冷。例如,西藏自治區和江蘇省的緯度大體相同,但氣候差異很大。江蘇省的夏天很熱,但西藏自治區拉薩的夏天很涼爽。另外,山脈延伸的方向也對氣候有很大的影響。特別是東西向的山脈。由於山脈能阻止氣流的運行,其兩側的冷溫和乾濕狀態可能存在顯著差異。我國的山脈有很多東西向,在它的南北兩面,氣候的差異非常明顯。
例如,秦嶺山脈以南四川盆地冬天溫和溼潤,大部分樹木都不會落葉。但是秦嶺以北的黃土高原冬天非常寒冷乾燥,除了松柏等針葉樹外,其他樹木都落葉了,大地呈現出灰黃的景色。再次是季風的影響。我國位於亞洲的東部,所以東部面對廣闊的太平洋。由於海陸之間的熱量和發熱速度不同,夏天我國西北內陸加熱速度快,空氣密度小,氣壓低。同時,東南海上加熱緩慢,空氣密度大,氣壓高,空氣流向西北內陸,形成東南季風。
這種風是從溼潤的海洋吹來的,所以夏天我國東部地區一般會有高溫和降雨。相反,到了冬天,陸地的比熱很小,因此西伯利亞和蒙古形成高氣壓,所以大量冷空氣從西北向東南吹來。這就是西北季風。這種季風是從寒冷的亞洲大陸吹來的,所以冬天除了秦嶺以南地區的影響較小外,全國各地普遍寒冷乾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