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師大研究人員在納米孔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
打開APP 南師大研究人員在納米孔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 微流控 發表於 2020-11-17 09:21:43 近日,南京師範大學化科院古志遠教授課題組在納米孔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
-
納米中心舉辦納米材料應用技術創新論壇(第4期:納米能源)
2020年10月17日, 納米雜化材料應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和河南省納米材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聯合舉辦的第四期「納米材料應用技術創新論壇」在納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四樓會議室召開。麥立強教授作了題為「納米線儲能材料與器件」的學術報告,以「納米線儲能材料與器件的研究思路與進展」為論述中心,詳細介紹了單根納米線電化學器件及其原位表徵、分級納米線界面設計、電運輸調控以及高性能納米正極材料及動力電池產業化進程等方面內容;楊全紅教授作了題為「淺談鋰硫電池中的催化作用」的學術報告,通過引入催化作用,解決鋰硫電池瓶頸問題,詳細闡述了鋰硫催化機制、催化材料理性設計、構建長壽命、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快充鋰離子負極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中國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和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中科院能量轉換材料重點實驗室季恆星教授聯合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段鑲鋒教授等在鋰離子電池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發展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長循環壽命的鋰離子電池已成為電化學能源領域的重要方向。決定鋰離子電池功率密度的關鍵之一在於負極材料的倍率性能。季恆星課題組近年來的研究發現:黑磷用作鹼金屬離子電池負極具有極高的質量容量(Angew. Chem. Int. Ed.2020,59, 2318;ACS Appl. Mater.
-
河北科技大學在納米催化全解水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新聞—科學網
河北科技大學青年教師蘇然團隊在納米催化全解水研究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結果近日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
-
貴州大學在納米纖維基導熱複合材料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貴州大學材料與冶金學院謝蘭教授帶領的高分子合成與構造課題組在國際TOP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影響因子:10.73)上發表重要成果「From Tanghulu-like to Cattail-like
-
上海技物所等在鐵電隧道效應研究中取得進展
【每日科技網】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院士褚君浩以及研究員孟祥建課題組在鐵電量子隧穿效應研究中取得新進展。該課題組的王建祿博士與博士研究生田博博、趙曉林等對鐵電隧道結進行了系統研究,製備了聚偏氟乙烯聚合物(PVDF)材料的鐵電隧道結固態器件,發現了鐵電極化操控的直接量子隧穿效應。
-
水分解制氫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據新華社電 作為一種重要的可持續新能源技術,開發高效、廉價的水分解電催化劑受到廣泛關注。記者13日從中南大學獲悉,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劉小鶴教授團隊在廉價電催化材料領域取得了系列進展,《先進功能材料》《應用催化B:環境》等國際權威期刊連續發表了該團隊最新研究成果。 氫能是最具前景的清潔能源之一,電解水產氫是目前較為理想的制氫技術。
-
河北科技大學首篇Angew.:在納米催化全解水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入駐化學加,推廣快人一步 導讀 近日,河北科技大學在全解水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結果在化學學科頂級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德國應用化學,2018年影響因子
-
大連理工大學在高效光/電催化應用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化石能源的過度消耗,導致了全球性的能源和環境危機。為探索新能源的可持續發展,基於光催化與電催化研究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大連理工大學精細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孫立成院士團隊的侯軍剛教授在該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
固態鋰電池電極-電解質接觸問題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馬騁教授課題組和清華大學南策文院士團隊在鋰電池固態電解質的研究上取得重要進展。研究者使用球差校正透射電鏡對固態電解質和電極材料的界面進行觀測,發現富鋰層狀結構的正極和鈣鈦礦結構的固態電解質之間可以形成外延界面。利用這一現象,研究者製備了倍率性能可與傳統漿料塗覆正極相比的複合正極,為克服固態電池中電極-電解質接觸差這一瓶頸提供了新思路。
-
「Science 」中國科大在快充鋰離子負極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中國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和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中科院能量轉換材料重點實驗室季恆星教授聯合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段鑲鋒教授等在鋰離子電池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發展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長循環壽命的鋰離子電池已成為電化學能源領域的重要方向。決定鋰離子電池功率密度的關鍵之一在於負極材料的倍率性能。季恆星課題組近年來的研究發現:黑磷用作鹼金屬離子電池負極具有極高的質量容量(Angew. Chem. Int.
-
中科院納米科技研究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三年來,中國科學院納米科技研究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有些成果在國際上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使本項目的總體水平處於國際前沿。經初步統計,發表論文443 篇,SCI發表約391篇;在2000年公布的SCI引文數據最有影響力的論文中,中國佔47篇,其中納米科技中心佔有3篇;在國際各類會議上做邀請報告28次;申請專利22項;獲中科院自然科學一、二等獎各1項;「納米研究取得最新成果」被評為2000年中國基礎科學研究十大新聞之一。
-
我校教師團隊在鋰離子電池研究中取得系列重要進展
我校教師團隊在鋰離子電池研究中取得系列重要進展面向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崛起和武漢市光電子產業集群的發展,江漢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光電化學材料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成立了電化學儲能材料與器件團隊。經過初期的建設和發展,在鋰離子電池材料與器件研究中取得一系列重要進展。
-
中科院團隊在固態電池研究領域獲進展
記者9月25日從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獲悉,該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先進炭材料研究部新型電化學材料與器件團隊,近期在聚環氧乙烷基高性能電解質和固態電池方向取得進展,因而,亟需開發下一代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的電化學儲能器件。
-
廉價電催化水分解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催化效率大幅提高
作為一種重要的可持續新能源技術,開發高效、廉價的水分解電催化劑受到廣泛關注。記者13日從中南大學獲悉,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劉小鶴教授團隊在廉價電催化材料領域取得了系列進展,《先進功能材料》《應用催化B:環境》等國際權威期刊連續發表了該團隊最新研究成果。 氫能是最具前景的清潔能源之一,電解水產氫是目前較為理想的制氫技術。然而,這項技術的廣泛應用一直被高價的貴金屬催化劑所制約,亟待尋找廉價的高性能電催化劑替代貴金屬催化劑。
-
瀋陽:中科院金屬研究所聚合物基固態電池研究取得新進展
因而亟需開發下一代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的電化學儲能器件。固態電池是採用固態電解質代替液態電解質的新型電化學儲能器件,其具有安全性能高和能量密度高的特點。目前,研究者們已經開發了聚合物固態電解質、無機固態電解質及複合型固態電解質等多種研究體系。
-
河南大學趙勇課題組在鋰氧氣電池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近期,河南大學趙勇課題組在鋰氧氣電池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以「Greatly Promoted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Activity of Solid Catalysts by Regulating the Stability of Superoxide in Metal-O2
-
上海科技大學研究團隊在低介電常數材料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上海科技大學物質科學與技術學院王宏達課題組與孫兆茹課題組開展實驗與理論協作,在低介電常數(low k)材料探索研究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以「Inorganic Low k Cage-molecular Crystals」為題,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Nano Letters上在線發表。
-
鐵電反常光伏效應研究取得新進展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鐵電光伏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在研究鐵電材料的光電子學性質時發現的一種新的重要的物理效應。因與常規的p-n結型太陽能電池的光伏效應存在根本差別,這種現象常被稱為反常光伏效應或者體光伏效應。近年來,隨著人類社會對能源環境問題的持續關注,關於鐵電光伏效應的研究持續升溫。
-
2020年以來崔屹教授團隊最新研究進展梳理
崔屹教授主要研究領域集中在能源存儲與轉化、納米顯微技術、納米環保技術、納米生物技術、先進材料的合成與製造等等。以納米技術為核心,多學科交叉,多方向並進是崔屹教授課題組研究的重要特點。尤其是在電池納米技術領域的研究,崔屹教授團隊長期以來引領國際研究前沿方向。納米人團隊對崔屹教授2020年以來部分研究成果進行了及時匯總,供大家學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