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即是空:看完這些圖,人生還有什麼想不通?

2020-12-06 騰訊網

近期一直在連載《心經》講解系列,對於這部短小卻意味深遠的經典,「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定是大家最熟悉也最迷惑的一句,今天我們就用更直接的方式來體驗下「色」與「空」。

這是一次高速旅行,每次都以10倍的速度跳躍。從 10的0次方開始(也就是1 米), 然後每次按照10的乘方增加。從10米, 100 米, 1000米,以此類推, 直至巨視世界的無盡。

認真看完,你會有所收穫。

1米

花園裡,從1米的距離看一束樹葉

10米

將我們的視線向上移,我們看到的是一片植物

100米

在這個距離,我們看到了樹林的邊界

1公裡

現在我們將從米進入到公裡……有可能需要降落傘了

10公裡

我們由此可以看到整個城市的面貌,但是我們確實已經看不清每棟房子了

100公裡

從這個高度,可以看到美國佛羅裡達州

1000公裡

這是典型的從人造衛星的視野

1萬公裡

北半球,和南美洲的部分

10萬公裡

此刻,地球看起來很小了

100萬公裡

地球和月亮的運行軌道(白色的線)

1000萬公裡

藍色區域是地球軌道的一部分

1億公裡

金星和地球的軌道

10億公裡

水星、金星、地球和木星的軌道

100億公裡

從這個高度,我們能看到太陽系和行星運行的軌道

1000億公裡

太陽系看起來變得有點小了

1萬億公裡

此刻,太陽看起來就是眾多恆星中的一顆

1光年(10萬億公裡)

從1光年的距離看,太陽看起來很小了

10光年

在這個無窮大的宇宙裡,我們幾乎看不到太陽系

100光年

「什麼也沒有"看到的僅剩下恆星和星雲

1000光年

從這個距離,我們開始在銀河和銀河系旅行了

1萬光年

我們繼續在銀河系中遨遊

10萬光年

我們開始接觸銀河系的外圍了

100萬光年

銀河系看起來就像佛教的「卍」字符,還能看到其他的星系了

1000萬光年

從這個距離看,所有的星系看起來都變得很小,星系之間相距遙遠。同樣的法則統治著宇宙的每一個組成部分

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現在我們再回到一開始我們地球上那片樹葉的畫面上,看看微觀世界的景像,然後再朝一個相反的方向,以10的乘方減少我們的旅行距離,直至一個神奇的微視世界。

請仔細觀察宇宙恆定不變的規律,也請想一想作為人類還有多少是需要我們學習的。

1米

現下我們回到了本次旅行的起點,這個距離我們能用我們的手臂夠到

10cm

逐漸靠近直到10cm的距離,我們能描繪樹葉的樣子了

1cm

從這個距離,我們能觀察到樹葉的結構

1mm

細胞組織開始得以展現

100微米

此時,細胞得以清晰的展現。你可以看到細胞之間是怎樣結合起來的

10微米

我們的旅行將進入到細胞內部

1微米

可以看到細胞的核子

1000埃(一億分之一釐米)

我們再次更改我們的測量單位來觀察更微小的事物。現下你可以看到細胞的染色體了

100埃

在這個微觀世界裡,可以看到細胞DNA鏈

10埃

可以開始研究染色體塊了

1埃

這看起來像是電子的雲叢,這些是形成我們世界的碳原子。你會發現微視世界的景觀和巨視世界的景觀是如此相似

10皮克米

在這個迷你世界裡,我們能觀察到電子圍繞原子運行

1皮克米

核子和電子運行軌道之間是一個無限的空闊的世界

100飛米

從這個難以置信的微觀世界裡,我們可以觀察到原子核

10飛米

現下我們可以觀察到碳原子核

1飛米

現在我們進入科學想像的領域,與質子面對面了

1/10飛米

仔細研究一下夸克粒子,現在我們沒辦法再走近了...我們已經處於目前的科學能到達的邊界了。但它肯定還不是真理的邊界

夸克再往下就是一股無形的能量了。組成這個世界的不是物質而是能量,而能量又是怎麼來的,如何運作的呢?

佛陀說,一沙一世界,又說,萬法皆空,色即是空,「色」指的是一切物質,那麼現在想想,你是宇宙的中心嗎?

你是世界萬物中的一個特殊的創造物嗎?在這些邊界外是什麼東西呢?有所謂的「邊界"嗎?請注意,往「下"我們只能走到10的16次方的距離,然後到達事物的邊界(我們目前的知識所能到達的邊界)。但是往上,我們到了10的23次方的距離然後停下來了。

那麼,誰能說我們的科學已經能破解所有宇宙和生命的奧秘?也許,今天的科學只是認知世界的初級階段,比起幾百年前科學證實地球是圓的,是繞著太陽轉的階段進步了一點點而已。

終極真理或許需要從另一個方向:哲學乃至宗教才能獲得。

相關焦點

  • 色即是空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出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最早聽到這句話,源自九十年代觀看的香港電影臺詞。此後多年,在不同書籍、影視劇甚至日常對話的玩笑中,亦常聞此句,然而對於「色即是空」的涵義卻始終缺乏深入認知。
  •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和空到底是什麼意思?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心經》中最廣為人知的名句,有人將「色」理解為美色,把「空」解釋為虛無,美色就是虛無,倒也能說通,也頗含哲理意蘊,足以在人前賣弄一番。但是按佛教教義的理解,還屬於粗通,並未得《心經》之精要。在佛教文化語境中,「色」即物質世界,「空」是指因緣和合、沒有自性;緣起假象謂之「色」,緣生無性謂之「空」。
  • 色和空,究竟是啥關係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面藍色的「佛學心理」即可關注(老朋友)點擊右上角按鈕,分享到朋友圈 問:「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何意?  答:色,代表物質的存在。空,在常人觀念中是什麼都不存在。在一般人眼中,存在(色)和不存在(空)是對立的。存在,一定就是存在;不存在,一定就是不存在。  從佛法觀點來看,色和空卻是一體的兩面,所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為什麼說「色即是空」?比如,茶杯就是一種物質的存在(色)。但茶杯又是什麼?不過是一堆材料的組合。離開組成茶杯的各種元素,還有沒有茶杯呢?其實是沒有的。
  • 如何正確理解《心經》中所說的「色即是空」
    雖然很多人未聞佛法,也不曾接觸過《心經》,但是經中有這麼一句話大家定然是時常聽聞,即:「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無論是在民間還是在佛家,都廣為流傳,各種書籍和影視劇中都有出現過,即使不了解佛學的人,對這句話也大多是耳熟能詳的。
  • tony大神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你不看看?
    625由鋼圖和倉鼠飛輪激活,目的就是想利用他來拷問強霸,說出其它實驗品的下落。但是625不知是因為什麼原因,顯得十分懶惰,不愛活動,所以幾乎沒有見他運用過能力。625愛吃三明治,在倉鼠飛輪的計劃失敗後就與鋼圖一起居住在了地球上。
  •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與「三生萬物」,原來我們都想錯了,這才是正解
    最美女和尚「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代表著佛家的哲學,出自佛教《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據說這是觀音菩薩和舍利佛的一段對話;色指的是萬物的形與質,一切萬物都有其產生的原因,不是本來就有的。而任何萬物都最終會消散,也就是空。教育人們放下執念,方得始終。意思就是不要執念於產生與消亡 ,而要樂觀的態度看待問題不要被問題束縛自身。就像我們常說的安靜,一種解釋是去到沒有嘈雜聲音的環境,一種是相對的安靜。
  • 色即是空—揭開了近代物理學大發現的序幕
    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仍然秉持這樣的物質觀念:物質是看得見摸得著且不可進入的實體;組成物質的原子,是一個個實心小球。 由實心小球組成的物體,外物自然無法穿透。 1908年到1913年,盧瑟福帶領他的研究團隊,用a射線(現在已經知道是氦原子核)轟擊金箔。
  • 色即是空—揭開了近代物理學大發現的序幕
    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仍然秉持這樣的物質觀念:物質是看得見摸得著且不可進入的實體;組成物質的原子,是一個個實心小球。     由實心小球組成的物體,外物自然無法穿透。     1908年到1913年,盧瑟福帶領他的研究團隊,用a射線(現在已經知道是氦原子核)轟擊金箔。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的空與色,本就是一體!
    但是,到底什麼是真空妙有呢?既然真的空了,又怎麼會存在有的可能呢?今天,如是就與大家圍繞《心經》中,空與色的關係,來與大家討論這個問題。如果大家有什麼想法,不妨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02《心經》中,第一句就提到了空。
  • 這些照片告訴你,什麼叫「色即是空」!
    100光年「什麼也沒有」,看到的僅剩下恆星和星雲…請仔細觀察宇宙恆定一變的規律,也請想一想作為人類還有多少是需要我們學習的。1米現在我們回到了本次旅行的起點,這個距離我們能用我們的手臂夠到。1埃這看起來像是電子的雲叢,這些是形成我們世界的碳原子。
  • 色即是空:一張圖看懂宇觀、宏觀、中觀、微觀世界
    按照我們觀察世界的角度可以分為宇觀、宏觀、中觀、微觀……宏觀,也就是從大方向來看,比如一個城市,一個區域,甚至地球都還有可以稱為宏觀。再往上走,比如天體運動,在太陽系乃至銀河系角度觀察和思考世界就是宇觀宙。中觀,就是我們日常生活接觸到的一些物理實體,比如汽車、火車、大樓都可以。
  • 最燒腦的五道智力題,圖一想不通規律,圖五一般人畫不出答案
    最燒腦的五道智力題,圖一想不通規律,圖五一般人畫不出答案從1到10這些數字,根據上圖中的規律,你知道答案了嗎?反正我是想不通它存在的規律,求大神告知根據上圖中的規律,看看這道題,你知道答案了嗎?在方框內分別填入從1到25個數字,讓它們橫排豎排都要等於51,還有我提醒一下所有的數字都不能重複的圖中的正方形中有九輛車,現在讓你在大正方向中作出兩個正方形的邊,能將九輛車全部分隔開!這道題一般人畫不出答案的,這五道題你做出了幾道,快告訴我答案吧!
  • 「色即是空」從何而來?玄奘與《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不解之緣
    人們最為熟悉的那段「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出處便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為什麼在成千上萬的佛教經典中《心經》會成為流傳最廣的經典呢?在《心經》的背後有著一段神奇的故事,或許這就是其中的緣由吧。
  • 孫悟空名字中的「空」,究竟有何含義?其實對應著人生的三大階段
    如果把這個階段對應的人生當中,那麼就可以理解為是人生的起步階段,這個時期最主要的任務不是釋放,而是積累,是要認識到自己的「空」,然後再想方設法去填補自身的空白。2、是非成敗轉頭「空」。所以這個時候的他一點都不覺得空虛,也更不知道什麼叫做謙虛。但是到頭來,這些所謂的輝煌,其實也是一場空。他在這段時間裡膨脹的越快,到最後也就空的越厲害,一座五行山,壓碎了他的所有幻想。
  • 十六個字解釋「色」和「空」的真正關係
    十六個字解釋「色」和「空」的真正關係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注釋】觀自在菩薩修行極深般若智慧時,觀察到集聚構成人我的肉體、感受、思想、意志、心識五種要素,是因緣相依的生滅關係。菩薩徹見五種集聚的要素是緣起性空,所以脫離生老病死苦以及一切痛苦。舍利弗啊!
  •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活著的意義是什麼?相信看完你會有所感悟!
    這個世俗社會以金錢來衡量人的成功,你不想和大多數人一樣碌碌無為地過完一生,那樣你的人生就沒有意義了。想要活得不一樣,想要脫穎而出成為人上人,但是這世界上那麼多人,成功的人那麼少,這個概率小得讓人感到絕望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 表情包巨頭「金館長」,出演《色即是空》走紅,如今50歲仍單身
    提起「金館長」可能有一些人認識,因為「金館長」的表情包火遍了全國,還被評為亞洲表情包三巨頭之一,在表情包如此豐富的今天,網友對「金館長」還是情有獨鍾,可見他的地位,還有人評價「金館長」,說他是用一個笑臉撐起表情界的男人。
  • 佛學第二講——佛陀領悟的宇宙人生真理「緣起性空」是什麼?
    「緣起性空」,歡迎進入佛學第二講。這個偈子說的已經很漂亮,非常符合我們現在小初高學生的學習態度要求,但是慧能的又要更勝一籌,心是什麼?心在哪?塵埃是什麼?塵埃在哪?全部否定,這些根本就不存在,試問一個不存在的東西怎麼會被另外一個不存在的東西汙染呢?這個偈子完全與佛陀說的「緣起性空」理論一致,一切都是「空」的。
  • 孫悟空的「空」字,有何玄機?
    通俗地講,矇昧無知即為頑空,因為他並不是看破了紅塵世界,而是因為無知才無欲無求,看似灑脫其實無知。佛教講「四大皆空」,這裡所說的「空」,並非是指「空無一物」,而是指人體本身與身外之物都是由「地、水、火、風」這四大元素依因緣暫時聚合而成,並依因緣處於變動不居之中,沒有一個特立獨存的不變體。
  • 佛經講的空,到底是指什麼
    音樂穿過的地方就是空,空間,而你的耳朵深處,有著更大的空間,來接納那段音樂。音樂之所以被人聽到,是建立空間的基礎上的。一場音樂會,實際有兩個構成部分,一部分是鋼琴家,發出一段音樂,一部分是你的耳朵,你用耳朵裡面的空去接納了那段音樂,是你用自己的空和鋼琴家的演奏共同完成了那個音樂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