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這些照片告訴你,什麼叫「色即是空」!

2020-10-18 啟心境圓

科普閱讀:

科技發展到今天,我們看到的世界,僅僅是整個以探知世界的5%。這和1000年前人類不知道有空氣,不知道有電場、磁場,不認識元素,以為天圓地方相比,我們的未知世界還要多得多,多到難以想像。

當我們看到十億光年以外的星星時,映入我們眼帘的那束星光已經在茫茫宇宙間飛奔了十億年。換句話說,我們現在看到的僅僅是它十億年之前的樣子!現在的它究竟如何我們只有再等待十億年才能看到……宇宙的無窮無盡,停留在紙上,今天,讓我們用自己的眼睛來體驗!

這是一次高速旅行,每次都以10倍的速度跳躍。從10的0次方開始(也就是1米), 然後每次按照10的乘方增加。從10米、100米、1000米……以此類推, 直至巨視世界的無盡。

1米

花園裡,從1米的距離看一束樹葉。

10米

將我們的視線向上移,我們看到的是一片植物。

100米

在這個距離,我們看到了樹林的邊界。

1公裡

現在我們將從米進入到公裡…有可能需要降落傘了。

10公裡

我們由此可以看到整個城市的面貌,但是已經看不清每棟房子了。

100公裡

從這個高度,可以看到美國佛羅裡達州。

1000公裡

這是典型的人造衛星的視野。

1萬公裡

北半球,和南美洲的部分。

10萬公裡

此刻,地球看起來很小了。

100萬公裡

地球和月亮的運行軌道。

1000萬公裡

藍色區域是地球軌道的一部分。

1億公裡

金星和地球的軌道。

10億公裡

水星、金星、地球和木星的軌道。

100億公裡

從這個高度,我們能看到太陽系和行星運行的軌道。

1000億公裡

太陽系看起來變得有點小了。

1萬億公裡

此刻,太陽看起來就是眾多恆星中的一顆。

1光年(10萬億公裡)

從1光年的距離看,太陽看起來很小了。

10光年

在這個無窮大的宇宙裡,我們幾乎看不到太陽系。

100光年

「什麼也沒有」,看到的僅剩下恆星和星雲…

1000光年

從這個距離,我們開始在銀河和銀河系旅行了。

1萬光年

我們繼續在銀河系中遨遊。

10萬光年

我們開始接觸銀河系的外圍了。

100萬光年

銀河系看起來就像佛教的「卍」字符,還能看到其他的星系了…

1000萬光年

從這個距離看,所有的星系看起來都變得很小,星系之間相距遙遠。同樣的法則統治著宇宙的每一個組成部分。

其大無外,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在浩瀚的宇宙都只是滄海一粟

……

現在我們再回到一開始我們地球上那片樹葉的畫面上,看看微觀世界的景像,然後再朝一個相反的方向,以10的乘方減少我們的旅行距離,直至一個神奇的微視世界。請仔細觀察宇宙恆定一變的規律,也請想一想作為人類還有多少是需要我們學習的。

1米

現在我們回到了本次旅行的起點,這個距離我們能用我們的手臂夠到。

10cm

逐漸靠近直到10cm的距離,我們能描繪樹葉的樣子了。

1cm

從這個距離,我們能觀察到樹葉的結構。

1mm

細胞組織開始得以展現…

100微米

此時,細胞得以清晰的展現。你可以看到細胞之間是怎樣結合起來的。

10微米

我們的旅行將進入到細胞內部。

1微米

可以看到細胞的核子。

1000埃(一億分之一釐米)

我們再次更改測量單位來觀察更微小的事物,可以看到細胞染色體了。

100埃

在這個微觀世界裡,可以看到細胞DNA鏈。

10埃

可以開始研究染色體塊了。

1埃

這看起來像是電子的雲叢,這些是形成我們世界的碳原子。你會發現微視世界的景觀和巨視世界的景觀如此相似…

10皮克米

在這個迷你世界裡,我們能觀察到電子圍繞原子運行。

1皮克米

核子和電子運行軌道之間是一個無限的空闊的世界…

100飛米

從這個難以置信的微觀世界裡,我們可以觀察到原子核。

10飛米

現下我們可以觀察到碳原子核。

1飛米

現下我們進入科學想像的領域,與質子面對面了。

1/10飛米

仔細研究一下夸克粒子,現在我們沒辦法再走近了。我們已經處於目前的科學能到達的邊界了。但它肯定還不是真理的邊界。

夸克再往下就是一股無形的能量了。組成這個世界的不是物質而是能量,而能量又是怎麼來的,如何運作的呢?

佛陀說,一沙一世界,又說,萬法皆空,色即是空,「色」指的是一切物質,那麼現在想想,你是宇宙的中心嗎?你是世界萬物中的一個特殊的創造物嗎?在這些邊界外是什麼東西呢?有所謂的「邊界」嗎?請注意,往「下」我們只能走到10的16次方的距離,然後到達事物的邊界(我們目前的知識所能到達的邊界)…但是往上,我們到了10的23次方的距離然後停下來了…

那麼,誰能說我們的科學已經能破解所有宇宙和生命的奧秘?也許,今天的科學只是認知世界的初級階段,比起幾百年前科學證實地球是圓的,是繞著太陽轉的階段進步了一點點而已。

相關焦點

  • 震撼的生命智慧: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其大無外,意思是,要說它的大,大到無邊無際,它包含一切,一切都在它裡面,沒有外面。其小無內,意思是,要說它的小,小到無限小,不可再分,一切都在它外部,它沒有內部。這意味著什麼呢,就是沒有極性,不可計量,沒有邊際,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其大無外,是無窮大,其小無內,是無窮小。既然是無窮大,自然可以分拆成無限小。也就是說無窮大,包含了無窮小。既然是無限小,意味著它可以無窮增大,也就是說無窮小,包含了無窮大。所以,這二者是一個規律。
  • 科學探索,其大無外 其小無內
    其大無外,其小無內!你可以看到細胞之間是怎樣結合起來的。現下你可以看到細胞的染色體了。  佛陀說,一沙一世界,又說,萬法皆空,色即是空,「色」指的是一切物質,那麼現在想想...你是宇宙的中心嗎??你是世界萬物中的一個特殊的創造物嗎?在這些邊界外是什麼東西呢?有所謂的「邊界"嗎?請注意,往「下"我們只能走到10的16次方的距離,然後到達事物的邊界(我們目前的知識所能到達的邊界)...但是往上,我們到了10的23次方的距離然後停下來了...
  • 色即是空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出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最早聽到這句話,源自九十年代觀看的香港電影臺詞。此後多年,在不同書籍、影視劇甚至日常對話的玩笑中,亦常聞此句,然而對於「色即是空」的涵義卻始終缺乏深入認知。
  • 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物質世界的基本粒子耦合《易經》的內容
    弦的長度為10^-32cm(1乘10的負32次方釐米);這些看起來像粒子的東西實際上都是很小很小的弦的閉合圈,稱閉弦,閉弦的振動和自旋有漲落現象,漲落形成不同振動和自旋運動就產生出各種不同的基本粒子。也就是說,目前科學家發現的63種基本粒子,都是因閉弦的不同振動和自旋運動所產生出的結果。
  • 色即是空:看完這些圖,人生還有什麼想不通?
    近期一直在連載《心經》講解系列,對於這部短小卻意味深遠的經典,「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定是大家最熟悉也最迷惑的一句,今天我們就用更直接的方式來體驗下「色」與「空」。
  • 其小無內是真小,其大無外是真大
    接上篇在太陽系中,地球只是個小弟弟太陽系老大,哼,太自戀了吧,來看看我天狼星,讓你知道什麼才叫大!哇!還真是耶,沒辦法知道比太陽大多少了,天文數字,算不出來,總之大很多! 天狼星就算大了嗎?聽說過天外有天嗎?
  •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和空到底是什麼意思?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心經》中最廣為人知的名句,有人將「色」理解為美色,把「空」解釋為虛無,美色就是虛無,倒也能說通,也頗含哲理意蘊,足以在人前賣弄一番。但是按佛教教義的理解,還屬於粗通,並未得《心經》之精要。在佛教文化語境中,「色」即物質世界,「空」是指因緣和合、沒有自性;緣起假象謂之「色」,緣生無性謂之「空」。
  • 100張照片告訴你,什麼叫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
    10萬公裡此刻,地球看起來很小了。100光年「什麼也沒有」,看到的僅剩下恆星和星雲…其大無外,其小無內!1埃這看起來像是電子的雲叢,這些是形成我們世界的碳原子。你會發現微視世界的景觀和巨視世界的景觀如此相似…
  • 色即是空—揭開了近代物理學大發現的序幕
    由實心小球組成的物體,外物自然無法穿透。 1908年到1913年,盧瑟福帶領他的研究團隊,用a射線(現在已經知道是氦原子核)轟擊金箔。 按照實驗之前的設想,所有的a射線都應當被反射回來。如果將原子放大到足球場那麼大,原子核也只有針尖大小。假如你是一個電子人,站著原子的邊沿仰望「原子星空」,幾乎看不見原子核的存在。可想而知,原子的內部是何等的空曠。 根據現代物理學的觀點,電子是一個點,半徑為零;組成質子的夸克也是一個點,半徑為零。如此看來,原子就是一個虛空的世界。
  • 色即是空—揭開了近代物理學大發現的序幕
    由實心小球組成的物體,外物自然無法穿透。     1908年到1913年,盧瑟福帶領他的研究團隊,用a射線(現在已經知道是氦原子核)轟擊金箔。     按照實驗之前的設想,所有的a射線都應當被反射回來。
  • 色即是空:一張圖看懂宇觀、宏觀、中觀、微觀世界
    按照我們觀察世界的角度可以分為宇觀、宏觀、中觀、微觀……宏觀,也就是從大方向來看,比如一個城市,一個區域,甚至地球都還有可以稱為宏觀。再往上走,比如天體運動,在太陽系乃至銀河系角度觀察和思考世界就是宇觀宙。中觀,就是我們日常生活接觸到的一些物理實體,比如汽車、火車、大樓都可以。
  • 這些赤裸裸的圖片告訴你:什麼叫色即是空?
    4.你覺得我們所學過的現代科學真的很可靠嗎?5.你現在認為生活的目標和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6.你還為物質的聚散而空生悲喜嗎?7.你還執著於微不足道的自我嗎?8.你如何定義生死呢?無論您的答案是什麼,我們乃至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 這些赤裸裸的圖片告訴你:什麼叫色即是空......
    繼續放大一級:海王星有58個地球大,天王星有65個地球大。4.你覺得我們所學過的現代科學真的很可靠嗎?5.你現在認為生活的目標和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6.你還為物質的聚散而空生悲喜嗎?7.你還執著於微不足道的自我嗎?
  • 如何正確理解《心經》中所說的「色即是空」
    雖然很多人未聞佛法,也不曾接觸過《心經》,但是經中有這麼一句話大家定然是時常聽聞,即:「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無論是在民間還是在佛家,都廣為流傳,各種書籍和影視劇中都有出現過,即使不了解佛學的人,對這句話也大多是耳熟能詳的。
  • 這些赤裸裸的圖片告訴你:什麼叫色即是空!
    天王星有65個地球大。這下你一定很吃驚吧?閉上眼睛歇一會兒。現在來回答下面的問題:1.你還以眼見為實嗎?2.你相信有外星智慧生命存在嗎?3.你認為有適宜智慧生命生存的其他星球嗎?4.你覺得我們所學過的現代科學真的很可靠嗎?5.你現在認為生活的目標和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 「即空即有」的「準提心月輪」觀—準提法修持方法
    二、一切歸之於「空」前奏完了,身心內外都潔淨了,再回返到「空」性,亦即「…空去自身我執,渾入虛空中,虛空與我無二無別,亦無虛空之量,我與虛空皆了不可得。…」。一切歸之於本體之「空」,沒有了自己的身心,化為虛空,無邊無際,無量可得,大而無外,小而無內。這段與本法「圓滿次第」的精神相同,也與禪宗的心法無別,如能定在這境界上,愈久愈好。
  •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與「三生萬物」,原來我們都想錯了,這才是正解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據說這是觀音菩薩和舍利佛的一段對話;色指的是萬物的形與質,一切萬物都有其產生的原因,不是本來就有的。而任何萬物都最終會消散,也就是空。教育人們放下執念,方得始終。意思就是不要執念於產生與消亡 ,而要樂觀的態度看待問題不要被問題束縛自身。就像我們常說的安靜,一種解釋是去到沒有嘈雜聲音的環境,一種是相對的安靜。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的空與色,本就是一體!
    但是,到底什麼是真空妙有呢?既然真的空了,又怎麼會存在有的可能呢?今天,如是就與大家圍繞《心經》中,空與色的關係,來與大家討論這個問題。如果大家有什麼想法,不妨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02《心經》中,第一句就提到了空。
  • 探其究竟的同時就是無明
    通過觀念的改變,不斷聞燻聞修而產生生命現象的變化,這是所謂的過程;而這個過程你不要認為它有,也不要認為它無,作如是之觀就好。很多修學的人總要認為「其究竟如何?」其實你有究竟之意想,想去探其究竟的同時就是無明。我們對自身生命的真實意義沒有真正感受的同時決定不能隨便想,用能覺的心觀察所對境,依見的所對境然後再立出來個見,不能這樣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