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範德華外延p-GaSe/n- MoS2面間PN結提升MoS2 的光探測性能
PN結結區的內建電勢及層間複合,決定了整流特性及光電性能,這將有效地調節電學性能和光探測性能,因而在微電子和光電子領域,如光電器件、光發射器、隧道二極體和場效應電晶體等,都有巨大的應用前景。到目前為止,範德華外延生長是一種有效地構築二維材料異質結的方法,相比傳統的外延生長技術,它對不同材料間的晶格匹配度要求更低,且界面乾淨,保證了界面處電荷的高效傳輸。
-
《Adv Mater》鐵電極化定義的p-n同質結
論文連結: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1907937自從近80年前偶然發現p-n結以來,已成為現代半導體工業中不可或缺的元件,從而彌合了電子與光學之間的鴻溝。傳統的p-n結大多基於塊狀半導體,如Si和Ge,在兩個不同的區域摻雜III或V價元素。
-
自驅動範德華異質結光電探測器,具有高光開關比和快速響應
成果介紹有鑑於此,近日,華中科技大學翟天佑教授等報導了自驅動的WSe2/Bi2O2Se範德華p-n異質結光電探測器,整流比高達105,反向暗電流低至10-11 A,在532 nm光照下的最大開/關比提高到了618
-
高性能無機鈣鈦礦光電探測器應用於光通訊領域
光電探測器是光通訊的核心部件之一,其市場目前主要由基於矽、銦鎵砷等傳統半導體的p-i-n型和雪崩二極體佔據,這些材料或器件的製備通常需要高溫或高真空環境且製程複雜。為了開發製程簡單且不需要高溫和高真空製備環境的光電探測器,特別是為了滿足柔性可穿戴設備的需求,有機半導體、半導體量子點等新型材料在光電探測器領域得到了大量的研究,而這些半導體較低的載流子遷移率制約了其在高響應速率探測器的應用。
-
AM:探測波段可調自驅動鈣鈦礦窄帶光電探測器
目前常見的製備窄帶光電探測器的方式包括:(1)利用具有窄帶吸收的材料或通過等離子共振增強材料對特定波長的吸收;(2)與將寬帶光電探測器與帶通濾波片或光學微孔結構耦合;(3)利用電荷收集窄化(CCN)機理調控量子效率。其中,CCN類型的探測器具有器件結構簡單、探測波段可調等特點,因此具有極大優越性。
-
普渡大學開發石墨烯光電探測器新技術 實現非局部光電探測
本文來自:http://www.51touch.com/material/news/dynamic/2017/0503/46953.html 極薄碳層具有獨特的光學和電子性質,石墨烯有希望製成高性能光電器件。然而,通常的石墨烯光電探測器僅有一小塊區域對光束敏感,這限制了其應用。
-
普渡大學開發出石墨烯光電探測器新技術 實現非局部光電探測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5/358704.htm 極薄碳層具有獨特的光學和電子性質,石墨烯有希望製成高性能光電器件。然而,通常的石墨烯光電探測器僅有一小塊區域對光束敏感,這限制了其應用。
-
AM:非易失鐵電極化——構建低維半導體結型器件的新方法
約八十年前被發現以來,p-n結已發展成為現代半導體器件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p-n結大部分是基於元素摻雜的體材料來實現。
-
...報導劉晶及合作者對拓撲光電探測的展望:基於半金屬的高性能...
《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上發表前瞻性文章,介紹基於半金屬拓撲材料的高性能中遠紅外光電探測的挑戰和機遇。光電探測器是現代通信和傳感系統中重要的光電子器件,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在可見光和近紅外光波段,基於第一代和第二代半導體材料技術與工藝的商用光電探測器已經實現了高性能、高集成度和低廉的製造成本。目前,光電探測器的主要瓶頸在於探測中遠紅外波段的電磁輻射。
-
雪崩光電探測器(APD)的現狀及前瞻
【訊石光通訊諮詢網】1.引言 光電探測器是將光信號轉變為電信號的器件。在半導體光電探測器中,入射光子激發出的光生載流子在外加偏壓下進入外電路後,形成可測量的光電流。PIN光電二極體即使在最大的響應度下,一個光子最多也只能產生一對電子-空穴對,是一種無內部增益的器件。
-
進展 | 超低暗電流高性能近紅外矽基光電探測器研究
近年來,矽基肖特基二極體基於獨特的內光電發射機制而備受關注,它能在室溫下探測到能量低於矽帶隙的光,且材料結構和製造工藝簡單廉價,有可能滿足純矽近紅外光電探測器的需要。然而傳統的金屬-矽結構探測器存在響應低的缺陷,用透明導電玻璃(ITO)代替傳統金屬可以有效改善器件響應度,但也面臨暗電流過大的問題,嚴重影響探測器的靈敏度。
-
超低暗電流高性能近紅外矽基光電探測器研究獲進展
近年來,矽基肖特基二極體基於獨特的內光電發射機製備受關注,它能在室溫下探測到能量低於矽帶隙的光,且材料結構和製造工藝簡單廉價,有可能滿足純矽近紅外光電探測器的需要。然而傳統的金屬-矽結構探測器存在響應低的缺陷,用透明導電玻璃(ITO)代替傳統金屬可以有效改善器件響應度,但也面臨暗電流過大的問題,嚴重影響探測器的靈敏度。如何保證探測器對所需波長有響應並且有足夠的響應,同時進一步降低器件暗電流提升其靈敏度,是實現高性能近紅外矽基探測器的關鍵。
-
面向神經形態計算的新型矽基異質結光電神經突觸器件:浙江大學楊德仁院士和皮孝東教授團隊新進展
¾矽基異質結,設計和構建了一系列新型器件結構,製備了矽基發光器件、矽基光電探測器和矽基光電神經突觸器件。圖1 基於矽納米晶體/鈣鈦礦異質結的電晶體型光電神經突觸器件道中,n型的MAPbI3起到了「光柵極」的作用,MAPbI3中的光生空穴能夠傳輸到p型矽納米晶體層中,但是其光生電子不能。
-
全透明太陽能電池:能夠作為自供電的光電探測器和發電裝置工作
打開APP 全透明太陽能電池:能夠作為自供電的光電探測器和發電裝置工作 微鋰電 發表於 2021-01-08 15:50:06
-
進展|超低暗電流高性能近紅外矽基光電探測器研究
近年來,矽基肖特基二極體基於獨特的內光電發射機制而備受關注,它能在室溫下探測到能量低於矽帶隙的光,且材料結構和製造工藝簡單廉價,有可能滿足純矽近紅外光電探測器的需要。然而傳統的金屬-矽結構探測器存在響應低的缺陷,用透明導電玻璃(ITO)代替傳統金屬可以有效改善器件響應度,但也面臨暗電流過大的問題,嚴重影響探測器的靈敏度。
-
黑矽光電探測器突破了100%的效率極限
形成類似結構的其他方法包括電化學蝕刻、汙點蝕刻、金屬輔助化學蝕刻、雷射處理和FFC Cambridge工藝(一種電化學還原工藝)等。黑矽已經成為太陽能光伏產業的主要支柱之一,它可以提高標準晶體矽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從而大大降低成本。
-
黑矽光電探測器突破了100%的效率極限
形成類似結構的其他方法包括電化學蝕刻、汙點蝕刻、金屬輔助化學蝕刻、雷射處理和FFCCambridge工藝(一種電化學還原工藝)等。黑矽已經成為太陽能光伏產業的主要支柱之一,它可以提高標準晶體矽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從而大大降低成本。
-
應變光電子學:基於二維材料的光電探測器
這種探測器在1550 nm通信波長能夠高效工作,響應率為0.5 AW-1。在非平面波導結構中顯示出0.2 eV的帶隙調製,在未施加應變的情況下,在沒有光敏性的介質中會產生較大的光響應。基於此,研究人員提出「應變光電子技術」的概念。
-
大尺寸超薄α-Ga2S3納米片,實現高性能光電探測
器件分別顯示出高光敏性/探測率(9.2 A W-1/1.4×1012 Jones)和快速響應時間(上升/下降時間<4/3 ms)。據此製備了基於Ga2S3納米片的可穿戴柔性光電探測器,並表現出了出色的響應性能和穩定性。這項工作為2D半導體在下一代納米級智能光電子器件中的應用提供了新的方向。
-
穩健的高性能n型有機半導體
穩健的高性能n型有機半導體Robust, High-performance N-type Organic Semiconduc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