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物理學界80年前預言終成現實 ?昔日復旦神童找到「天使粒子」

2020-12-03 新民晚報

圖說:2016年12月17日,張首晟教授在第二屆「復旦科技創新論壇」上作報告。來源:復旦大學

復旦大學傳出消息,該校校友張首晟團隊的一項重大成果昨天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在整個物理學界歷經80年的探索之後,他們終於發現了手性馬約拉納費米子的存在。這一發現驗證了由義大利理論物理學家埃託雷·馬約拉納在80年前提出的預測——存在一類沒有反粒子的粒子,同時也證明了存在一種比量子還小的單位。

圖說:狄拉克和刻在他墓碑上的方程。來源:復旦大學

1928年,英國理論物理學家保羅·狄拉克提出了著名的狄拉克方程式,這一發現從理念上預言了正電子的存在,狄拉克提出:宇宙中每一個基本粒子必然有相對應的反粒子。1932年,美國物理學家安德森在研究宇宙射線時,無意間發現了狄拉克預言的正電子。從此以後,宇宙中有粒子必有其反粒子被認為是永恆不變的真理。目前,正電子已被廣泛應用到人類生活中,醫學影像技術PET(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 就是其中之一。張首晟說:「根據以往的認知,我們似乎生活在一個充滿正反對立的世界。比如有正數必有負數,有陰必有陽,有天使必有惡魔。」但在80年前,埃託雷·馬約拉納做出了一個大膽猜測:會不會有一類沒有反粒子的粒子,或者說它們自身就是自己的反粒子。這個粒子被後來的物理學界稱之為馬約拉納費米子,並和希格斯波色子、引力子、磁單極、暗物質等,一起被視為人類最為夢寐以求的神秘粒子。從那時起,尋找這一神奇粒子也就成了世界上不少物理學家孜孜以求的崇高使命。

近年來,張首晟與其團隊連續發表了三篇論文,精準預言了在哪裡能夠找到馬約拉納費米子,繼而指出哪些實驗信號能夠作為鐵證如山的證據。他將這一新發現稱為「天使粒子」。對基礎物理界來說,這或將開啟一個新的時代。他們預言,手性馬約拉納費米子存在於一種由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薄膜和普通超導體薄膜組成的混合器件中。當把普通超導體置於反常量子霍爾效應薄膜之上時,臨近效應使之能夠實現手性馬約拉納費米子。

量子世界本質上是並行的,一個量子粒子能夠同時穿過兩個狹縫。所以量子計算機能夠進行高度並行的量子計算,遠比經典計算機有效。然而,一個量子比特的信息非常難以存儲,微弱的環境噪聲都能夠毀滅其量子特性。但馬約拉納費米子沒有反粒子,或者說相當於半個傳統粒子,便提供了一種絕妙的可能性:一個量子比特能夠存儲在兩個距離十分遙遠的馬約拉納費米子上。也就是說,馬約拉納費米子能夠用於構造穩固的拓撲量子計算機,使得有效的量子計算成為可能。

張首晟1963年生於上海,1978年他初中還沒畢業就趕上恢復高考。當年,父親送給他一套數理化自學叢書,讀了一個暑假就考上了,從而贏得了「天才神童」稱號。16歲時,他被選中派去德國柏林大學公費留學。以後,他又到美國轉投楊振寧門下攻讀物理學博士,32歲時被聘為史丹福大學正教授,成為該校最年輕的終身教授之一。2013年張首晟入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015年入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相關焦點

  • 張首晟等科學家宣布找到「天使粒子」
    1937年,也就是整整80年前,EttoreMajorana挑戰當時的權威,狄拉克提出的「宇宙中粒子必有其反粒子的理論,大膽猜想:會不會有這樣一類沒有反粒子的粒子,或者說它們自身就是自己的反粒子?為此,他寫了短短30頁的理論來闡述這一想法,但在那之後,Majorana本人神秘的消失了,從此銷聲匿跡。但也從那開始,尋找這一顆神奇粒子也就成為物理學中許多領域研究工作的崇高目標。
  • 「上帝粒子」之後 華人科學家找到了「天使粒子」
    據人民網(603000)7月21日報導,物理學迎來重大突破:由4位華人科學家領銜的科研團隊終於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那費米子(Majorana fermion),從而結束了國際物理學界對這一神秘粒子長達80年的漫長追尋。  相關論文發表在今天出版的《科學》雜誌上。
  • 「天使粒子」被發現?80年前的預言成真
    但是他們把好幾種元素以從未有過的方式結合起來,利用工程手段讓這種新的量子粒子能以乾淨而穩定的方式被觀測到,這是一個真正的裡程碑。」馬約拉納的預言只針對不帶電荷的費米子,比如中子和中微子。科學家們已經找到了中子的反粒子;至於中微子,有很好的理由認為它的反粒子可能就是它本身。
  • 天使粒子被他發現,人類偉大進步,楊振寧都被嚇到了!
    資料顯示,張教授是個神童,沒有讀高中,初中直接讀的復旦大學,16歲就直接留學了,博士畢業24歲。2007年,張首晟發現的「量子自旋霍爾效應」被《科學》雜誌評為當年的「全球十大重要科學突破」之一。英國物理學家保羅·狄拉克1928年預言,每一個基本粒子都有對應的反粒子。幾年後,科學家在宇宙射線中發現了電子的反粒子正電子,驗證了這一預言。1937年,義大利物理學家埃託雷·馬約拉納預言,自然界中可能存在一類特殊的粒子,它們的反粒子就是自身,這種正反同體的粒子被稱為馬約拉納費米子。
  • 物理學重大突破:科學家找到「天使粒子」
    人民網北京7月21日電 (洪蔚琳、趙永新)物理學迎來重大突破:由4位華人科學家領銜的科研團隊終於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那費米子,從而結束了國際物理學界對這一神秘粒子長達80年的漫長追尋。 相關論文發表在今天出版的《科學》雜誌上。
  • 華裔學者發現正反同體「天使粒子」 破解80年難題
    事件  反粒子是其本身的神秘粒子終現身  粒子世界有兩大家族,費米子和玻色子。目前人類已知的所有基本物質粒子都是費米子,是構成物質的原材料(電子、夸克、中微子),而傳遞作用力的粒子(光子、介子、膠子、W和Z玻色子)都是玻色子。  較早之前,學界普遍認為,每一種費米子都有它的反粒子,且狀態與粒子本身相反。
  • 歷史性突破:華人科學家宣布找到「天使粒子」
    這一發現,驗證了由義大利理論物理學家Ettore Majorana在80年前提出的預測——存在一類其反粒子為其自身的費米子。這將對現在的量子理論帶來巨大的改變。該科研團隊由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王康隆課題組、史丹福大學張首晟課題組、上海科技大學寇煦豐課題組等組成。張首晟教授將這一新發現稱為「天使粒子」,因為對於基礎物理界來說,這或將開啟一個新的時代。
  • 華人科學家領銜團隊找到「天使粒子」
    物理學迎來重大突破:由4位華人科學家領銜的科研團隊終於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那費米子,從而結束了國際物理學界對這一神秘粒子長達
  • 物理學再迎重大突破-張守晟找到了「天使粒子」!
    「天使粒子」——馬約拉那費米子(Majorana fermion),從而結束了國際物理學界對這一神秘粒子長達80年的漫長追尋。從2010年到2015年,張首晟團隊連續發表三篇論文,精準預言了實現馬約拉那費米子的體系及用以驗證的實驗方案。王康隆等實驗團隊依照張首晟的理論預測,成功發現了手性馬約拉那費米子,為持續了整整80年的科學探索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 華人科學家發現「天使粒子」
    這一重大發現解決了困擾量子物理學80年的難題,對量子計算也具有重要意義。    正負、陰陽、善惡……這個世界仿佛充滿正反對立。英國物理學家保羅·狄拉克1928年預言,每一個基本粒子都有對應的反粒子。幾年後,科學家在宇宙射線中發現了電子的反粒子正電子,驗證了這一預言。
  • 「上帝粒子」之後,物理學再迎重大突破!華人科學家找到了「天使粒子」
    據人民網7月21日報導,物理學迎來重大突破:由4位華人科學家領銜的科研團隊終於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那費米子(Majorana
  • 「天使粒子」,是夢幻還是現實
    (該部分參考自《中國經濟報告》: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發現天使粒子「腳印」 沒見其「真身」多年來,物理學家為找到「馬約拉納費米子」展開了艱辛的探索。張首晟選擇以凝聚態物理為突破口,在2010年至2015年間發表三篇論文,給出了實現馬約拉納費米子的體系及用以驗證的實驗方案。
  • 物理學重大突破:科學家兼投資人張首晟團隊找到「天使粒子」
    在國際物理學界歷經80年探索後,他們發現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那費米子。這是繼上帝粒子、中微子、引力子後的又一裡程碑發現,意味著量子計算已成為可能。這一發現,驗證了由義大利理論物理學家Ettore Majorana在80年前提出的預測——存在一類沒有反粒子的粒子。同時也證明了存在一種比量子還小的單位,這將對現在的量子理論帶來巨大的改變。
  • 找到「天使粒子」
    本報北京7月21日電  (洪蔚琳、趙永新)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雜誌21日報導了物理學領域的一項重大成果:以華人科學家為主體的科研團隊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納費米子,從而結束了國際物理學界對這一神秘粒子長達80年的漫長追尋。
  • 「上帝粒子」之後,科學家又發現了「天使粒子」
    當一個粒子遇上它的反粒子時,根據愛因斯坦E=mc2的質能公式,它們會相互湮滅從而將所有質量釋放出成能量。Dan Brown的小說及其電影《天使與魔鬼》就描述過這樣的正反粒子湮滅爆炸的場景,張首晟十分喜歡這本小說,也是「天使粒子」命名的靈感來源。  從此以後,宇宙中有粒子必有其反粒子被認為是永恆不變的真理。
  • 80年了,終於可以給馬約拉納一個交代——華人科學家宣布找到「天使粒子」
    ,為跨越80年來對這一神秘粒子的探尋畫上了圓滿句號。 1928年,物理學家鮑爾·狄拉克公布驚人預言,宇宙中每個基本粒子都存在反粒子,結果不到幾年,科學家們就發現了首個反粒子——正電子。但1937年,另一位著名義大利物理學家埃託雷·馬約拉納提出新的預測:包括質子、中子、中微子和夸克在內的費米子粒子,粒子本身就是其反粒子。但這一預言提出80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試圖搜尋馬約拉納費米子的存在證據,直到今天,華人科學家團隊才終於獲得成功。
  • 「天使粒子」告訴你,科學大突破!
    趙永新攝來源:人民網物理學迎來重大突破:由4位華人科學家領銜的科研團隊終於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那費米子,從而結束了國際物理學界對這一神秘粒子長達80年的漫長追尋。  相關論文發表在今天出版的《科學》雜誌上。
  • 王康隆教授談發現「天使粒子」實驗過程—新聞—科學網
    21日被華人科學家團隊首次發現並公布的馬約拉納費米子,張首晟根據《天使與魔鬼》的內容將其稱為「天使粒子」。他指出,在馬約拉納費米子的「量子世界」中,只有天使,沒有魔鬼。但主導這次研究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王康隆,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認為,馬約拉納費米子正反同體,就像道家的陰陽八卦圖一樣,因此叫「太極粒子」可能更貼切。
  • 科學家發現天使粒子 基礎物理開啟新時代
    這一發現,驗證了由義大利理論物理學家Ettore Majorana在80年前提出的預測——存在一類沒有反粒子的粒子。同時也證明了存在一種比量子還小的單位,這將對現在的量子理論帶來巨大的改變。張首晟將這一新發現稱為「天使粒子」。普通群眾可能暫時難以理解這一發現,但是對基礎物理界來說,這或將開啟一個新的時代。
  • 張首晟團隊宣布發現天使粒子-神秘的Majorana費米子
    Dan Brown的小說及其電影《天使與魔鬼》就描述過這樣的正反粒子湮滅爆炸的場景,張首晟十分喜歡這本小說,也是「天使粒子」命名的靈感來源。從此以後,宇宙中有粒子必有其反粒子被認為是永恆不變的真理。但是會不會有這樣一類沒有反粒子的粒子,或者說它們自身就是自己的反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