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有網友提出說:馬列主義為什麼要批判形上學。形上學只不過是在研究世界本源,使人的心智更適合思考。但是馬列主義硬要說成是唯心主義。他同時又提出:歷史上從來沒有站得住腳的理論,馬列主義也不例外。
我的回答是:要是想站在絕對終極的角度來講的話,世界上可能就不存在我們人類擁有絕對站得住腳的真理。這就是形上學。但是如果只考慮這些問題,或者沉浸於這種想法的話,我們就很容易忽視當前「自我」的現實意義,忽視我們活著的作用。所以才變成了唯心主義。而形上學衍生出了很多唯心論的複雜物,所以就更加變得唯心主義了。
如果說把人類文明比作成人類建造一棟宏偉建築,而形上學就好比是讓我們看清這棟建築的地基和理解這塊地基上建設起來的這個文明建築物的一切可能性。但是!但是除了這樣,其實我們更注重的東西不是這個,人們更在意的也不是這個,而是人類文明更真實的東西:成果。既然擁有成果,就要保護好成果。那麼我們的成果到底有什麼?
學物理,我們理解了現在。學哲學,我們也理解了過去和未來,當然也是包括基本物理存在的哲學,因為我們人本身就是物理存在。
真正的哲學不應是難讀與難懂的哲學。哲學文字的晦澀難懂,主要應該是兩方面的複雜化,寫作者與解讀者。而我們很多人擁有的理解基礎都是建立在傳統複雜化的理念之上,而不是最根本簡單本質的基礎上。
在哲學上,可能是唯一需要用心的問題是「我」,這個問題原本也是很簡單自然,但是後來就變得不簡單的複雜了。如今「我是誰」是個經典問題,但是其實「終極」才是根本問題,如果想開了「終極」,那麼其餘的所有「本源」,包括「神」、「我是誰」、「愛」也就會慢慢想開了。雖然在某些階段上可能會對某些東西還未曾獲知與獲得,依然有一些東西可能落後於他人,但不至於被誤導迷信(迷信者不會承認自己的迷信,除非看清終極本源)。注意!是想開了,不是解決了。然後就會自行去理解哪些是真正成果、哪些是假象成果、哪些需要「開放」,也就不會真正的執迷了。而這一切的本源,在中文上有一個詞來解釋,就叫做「形上學」。
所以形上學的本源是理解,而不是解決。真實的是:在正確理解的基礎上解決。那麼接下去就是解決的問題,就要拿起當今世界最具先進性的哲學:到底哪一套哲學體系才能源源不斷地向前解決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