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沒有任何武器比核武器威力更強大,一顆原子彈就可摧毀一座數百萬人的城市,讓方圓幾十公裡寸草不生。在當今社會,原子彈的基本原理和製造工藝不是什麼秘密。原子彈的基本步驟在大學教科書上就有。美國一個19歲的男孩建造了一個核裂變反應堆,並獲得了美國總統接見!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來說,這顆看似「容易」的原子彈是一個大難題,大多數國家根本做不到這一點,為什麼這麼難呢?
就技術而言,原子彈並不難。自二戰末期,這一目標就已經實現。原子彈的原理就是通過常規炸藥爆炸將分散的核材料壓縮到超臨界狀態,然後發生不控制的鏈式裂變反應,瞬間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但目前,世界上仍只有5常和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朝鮮這9個擁核國家,至於被歐美國家打壓多年的伊朗,核計劃進行了十多年來才剛剛觸及門檻,遠遠達不到實用化。為什麼知道原子彈原理的國家造不出真正的原子彈?
最大的困難不是不能,而是不敢!1968年,美國、蘇聯、英國等國家為了維護各自的核壟斷地位,聚集了幾十個無核國家籤署《核不擴散條約》,明確規定無核國家不得發展或接受核武器。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國家在1968年條約籤署之前沒有發展核武器,那麼1968年以後發展核武器就是違反條約的非法行為,將受到國際制裁。看看現在的伊朗,這是最真實的例子。
印度、巴基斯坦、南非、朝鮮和伊朗都受到了嚴厲制裁。南非甚至在制裁的壓力下從一個發達國家淪落為一個發展中國家,這是一場悲劇。朝鮮和伊朗幾十年來一直受到歐美的制裁,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如果你不能忍受嚴厲的國際制裁,那就做個好孩子。
第二,核材料難!原子彈的原理很簡單,但武器級核材料的濃度必須在90%以上,這要這麼做到呢?要製造核彈,首先需要從天然鈾礦中提純鈾,天然鈾礦只含有0.7%的鈾。利用氣體離心分離法需要大量的高速離心機和工廠來濃縮。伊朗在核計劃最鼎盛時期擁有近2萬臺離心機,十多年來還無法將鈾濃縮提高到5%的水平。鈾濃縮是一項超長馬拉松,這一過程不僅面臨巨大的環境風險,還需要持續的投資和基礎設施建設,時間跨度從幾年到幾十年不等。
當然,你可以選擇不使用鈾彈,製造鈽彈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高濃度的鈽-239也很難提取,而且依賴於重水反應堆。重水反應堆可是國際原子能機構監測的重點。這就是為什麼伊朗核協議明確規定必須改造重水反應堆的原因。
第三,核試驗難!即使一個國家製造了一顆原子彈,也必須實現核彈頭的實戰化和小型化,並進行多次試爆,以便為未來的計算機模擬積累原始數據。有技術,有資金,有資源,還能頂住國際制裁,還要求有足夠的的國土面積進行核試驗,足夠刷掉全球九成九的國家了。
其實政治因素才是最重要的,大多數國家並不迫切需要發展核武器。如果強行發展核武器,不僅會造成巨大的軍事開支,而且還會招致所有鄰國的制裁。因此,綜合分析,現在這些無核國家還不如把精力放在發展經濟科技教育上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