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甬溫線事故調查處理要公開透明

2020-11-23 中國青年報

    新華社北京7月27日電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對「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遇難者表示深切哀悼,對受傷人員和傷亡人員家屬表示親切慰問,決定採取堅決措施,以交通、煤礦、建築施工、危險化學品等行業領域為重點,全面加強安全生產。

    7月23日,D301次列車在甬溫線永嘉至溫州之間的高架橋上與D3115次列車發生追尾事故,目前已造成39人死亡、192人受傷。事故發生後,黨中央、國務院立即作出救援部署,有關地區和部門、公安民警、消防部隊、武警和解放軍官兵、醫護人員全力搶救,當地群眾和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加救援。目前,受傷人員正在接受治療,善後處理工作全面展開。會議要求,要按照科學、嚴謹、依法和實事求是的原則,嚴肅認真地對事故進行調查處理。抓緊查清事實,依法依規追究責任。調查處理工作要公開、透明,結果向社會公布,給人民群眾一個真誠負責任的交代。要繼續全力救治受傷人員,全力減少因傷死亡、因傷致殘。要準確核實遇難者人數和身份,妥善做好賠償、撫恤等工作。

    會議指出,近一段時間,一些地方接連發生煤礦、非煤礦山、道路交通事故和建築物、橋梁垮塌事件,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這些問題充分暴露出一些地方、部門和單位安全生產意識淡薄,安全責任不落實、防範監管不到位,制度和管理還存在不少漏洞,教訓極其深刻。

    會議強調,安全生產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事關黨和政府形象和聲譽。搞建設、謀發展都必須牢固樹立科學、安全、可持續的理念,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要堅持走科學發展的道路,堅持以人為本,處理好速度質量效益的關係,把生命高於一切的理念落實到生產、經營、管理的全過程,堅決守住安全生產這條紅線。

    會議決定採取堅決措施,以交通、煤礦、建築施工、危險化學品等行業領域為重點,全面加強安全生產。(一)全面排查和消除安全隱患。要針對近期事故多發暴露的突出問題,對以鐵路、公路、橋梁為重點的交通運輸,以煤礦為重點的礦山,以危險化學品為重點的工業領域,以在建住房項目為重點的建築領域等,開展全面、系統、徹底的安全隱患排查。對發現的安全隱患,必須限期整改。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生產經營企業,要堅決停產整頓或依法關閉。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橋梁、建築、車輛等,要堅決停用,待採取措施符合安全要求後方可使用。對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要依法打擊,並嚴防死灰復燃。當前正值汛期,洪澇和地質災害易發,要切實加強安全防範,減少災害損失。(二)全面落實和完善安全生產制度。要針對近期多發問題和排查出的突出隱患,狠抓制度落實,切實糾正一些地方、部門、企業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紀律鬆弛、責任不到位的現象,真正做到依法準入、依法生產、依法監管。加快修訂安全生產法,進一步明確責任,加大對違法行為的懲處力度。完善安全生產應急預案,組織應急演練,努力提高事故救援和應急處置能力。(三)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要認真貫徹《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全面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並把責任層層落實到每個生產環節、每個工作崗位,真正做到不安全不生產。要強化有關部門和地方的安全監管責任,領導幹部和監管工作人員要敢於負責。發生生產安全事故,要根據情節輕重依法依規嚴肅追究有關領導幹部、企業負責人和相關人員的責任。對關係安全生產的重點部位、關鍵崗位,要配強幹部和管理人員,確保有人負責、有得力的人負責、能負得了責。(四)切實加強安全生產和監管能力建設。深刻總結每一次事故的教訓,有針對性地提高標準、改進技術,加強技術培訓,提高管理水平、技術水平和防範事故能力。加強對職工的安全生產培訓,堅持先培訓後上崗,持證上崗。安全生產培訓決不能走過場,不搞速成班。(五)依法加強行政和社會監督。強化部門協調,完善行政監督體系,確保發現隱患能及時整改、發生事故能及時處理。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舉報制度,實行安全生產信息公開,接受群眾監督。各部門、各單位接到關係安全生產的舉報,都必須在第一時間查明情況、負責任地加以處理,及時向社會發布準確真實的信息,讓人民群眾放心。要自覺接受輿論監督,對輿論揭露的問題要深查原因,切實整改。(六)大力加強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廣泛宣傳安全生產知識,增強全社會的安全生產觀念,建設以人為本、關注安全、關愛生命的安全文化。領導幹部尤其要全面學習掌握安全生產知識,增強安全生產意識,嚴格依法依規辦事。

    會議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將開展安全排查整治的結果及時向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報告。各地區、各部門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緊緊依靠廣大人民群眾,動員全社會力量,堅決打贏安全生產這場攻堅戰,努力實現科學發展、安全發展。

相關焦點

  • 「7·23」甬溫線動車事故
    7月23日,D301次列車在甬溫線永嘉至溫州之間的高架橋上與D3115次列車發生追尾事故,受傷、死亡及失蹤人數眾多。目前事故善後處理工作已全面展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給民眾一個真誠負責任的交代。抓緊查清事實,依法依規追究責任,調查處理工作要公開、透明,結果向社會公布。
  • 國務院對甬溫線動車事故作出處理
    參考消息網1月4日報導 據新華社2011年12月28日消息,國務院近日批覆了「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調查報告。經調查認定,「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是一起因列控中心設備存在嚴重設計缺陷、上道使用審查把關不嚴、雷擊導致設備故障後應急處置不力等因素造成的責任事故。
  • 723甬溫線特大鐵路事故調查組通報調查進展情況
    國務院「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調查組通報事故調查進展情況  新華網北京9月21日電 國務院「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調查組21日通報了事故調查進展情況。  「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發生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國務院及時批准成立並調整充實了事故調查組。事故調查組下設技術組、管理組、綜合組,聘請了國內權威專家組成專家組,並邀請了最高人民檢察院派員參加。
  • 溫家寶在甬溫線事故現場會見中外記者(實錄)
    我現在先回答你剛才提到的事故調查如何處理工作。事故發生以後,國務院立即成立了事故調查組,這個組是個獨立的組,它包括安監部門,也包括監察部門,還包括檢察部門,這個小組將通過現場勘測、技術取樣、科學分析、專家論證,得出一個實事求是的,經得起歷史檢驗的結論。並且,依照國家的法律法規,嚴肅追究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事故調查工作已經開始,我們要求事故調查處理的全過程要公開透明,接受社會和群眾的監督。
  • 國務院對"7·23"甬溫線特大鐵路交通事故作出處理
    國務院對「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作出處理54名責任人受到嚴肅追究    新華社北京12月28日電 國務院近日批覆了「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調查報告。經調查認定,「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是一起因列控中心設備存在嚴重設計缺陷、上道使用審查把關不嚴、雷擊導致設備故障後應急處置不力等因素造成的責任事故。
  • 聚焦「7·23」甬溫線動車事故相關法律問題
    」研討會,憲法、行政法、刑法、民商法、經濟法、訴訟法、證據法等專業領域專家學者聚集一堂,基於媒體公開報導的相關信息,從法律視角對此次事件進行分析研判,以期吸取事件教訓、提煉改進經驗供相關部門參考,盡到教學科研機構的社會責任  「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發生後,針對此次特別重大事故中諸多法律疑問,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於7月31日舉行了「反思與改革:高鐵事故的法律審視
  • 溫家寶總理到溫州甬溫線特大鐵路交通事故現場悼念遇難者看望受傷...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8日來到浙江溫州,察看「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現場,悼念遇難者,看望受傷人員,慰問遇難者親屬,與中外記者見面。   7月23日,D301次列車在甬溫線永嘉至溫州之間的高架橋上與D3115次列車發生追尾事故,造成39人死亡,192人受傷。事故發生後,受傷人員被送往溫州市10多家醫院治療。
  • 甬溫線動車事故中被埋車頭去向何方
    7月26日,吊車將事故現場的車頭殘片吊至大型運輸車輛上新華社記者 王定昶 攝        「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車輛經過近24小時的清理工作,26日深夜已經全部移出事故現場,之前埋下的D301次動車車頭也被挖出運走。     26日16時30分許,最後一節比較完整的動車車體蒙著尼龍布用平板卡車運離現場。
  • 黃毅談甬溫線動車追尾:拼「政績」易致安全事故
    在黃毅看來,有效防範和遏制生產安全事故,關鍵在各級政府和企業落實中央的各項政策措施;在安全生產指標考核層面上,尚需加大考核力度。  調整調查組源於輿論壓力  中國新聞周刊:「7.23」甬溫線特大鐵路交通事故發生後,社會非常關注,請你披露一下事故調查的最新進展情況。
  • 國務院:鐵道部在甬溫線動車事故救援中處置不當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調查情況匯報。  經調查認定,「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是一起因列控中心設備存在嚴重設計缺陷、上道使用審查把關不嚴、雷擊導致設備故障後應急處置不力等因素造成的責任事故。
  • 「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新聞發布會召開[組圖]
    當日,鐵道部召開「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新聞發布會,鐵道部發言人王勇平通報了事故情況,並回答了部分記者的提問。王勇平24日晚在此間召開的「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事故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事故情況,並回答了記者提問。2011年7月23日20時38分,北京南開往福州的D301次動車組列車運行至甬溫線上海鐵路局管內永嘉至溫州南間K584+300處,與前行的杭州開往福州南的D3115次動車組列車發生追尾事故。
  • 鐵道部就甬溫線「7·23」事故有關情況答記者問
    對這起事故,國務院事故調查組正在深入調查分析,查明原因。    當前,擺在鐵路部門面前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堅決貫徹落實中央領導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吸取事故教訓,振奮精神,迅速行動,認真開展安全大檢查,全面排查和消除安全隱患,迅速穩定運輸安全局面,堅決杜絕嚴重事故的再次發生。    在整個救援過程中,是否存在為了儘快搶通線路,而沒有把救人放在第一位的現象?
  • 甬溫線動車事故54人被處分
    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調查情況匯報。會議同意事故調查組給予鐵道部、通信信號集團公司、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上海鐵路局等單位54名責任人員黨紀政紀處分的處理意見。其中,鐵道部原部長劉志軍、原副總工程師兼運輸局局長張曙光對事故發生負有主要領導責任,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問題,另案一併處理;通信信號集團公司總經理、通信信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馬騁對事故發生負有主要領導責任,鑑於已因病去世,不再追究責任。
  • 「7·23」甬溫線特大動車事故54名責任人名單出爐
    浙江在線12月29日訊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調查情況匯報。設備存在嚴重設計缺陷故障處置不力搶險處置不當經調查認定,「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是一起因列控中心設備存在嚴重設計缺陷、上道使用審查把關不嚴、雷擊導致設備故障後應急處置不力等因素造成的責任事故。
  • 鐵道部就動車甬溫線事故情況答新華社記者問
    當日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事故路段恢復通車。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新華網北京7月29日電鐵道部有關負責人29日就甬溫線「7·23」事故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接受新華社記者的專訪。  鐵路部門下一階段如何處置這起事故?
  • 溫家寶到溫州察看「7·23」事故現場並悼念遇難者(圖)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8日來到浙江溫州,查看「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現場,悼念遇難者,看望受傷人員,慰問遇難者親屬,對傷亡人員家屬表示深切慰問,與中外記者見面。他說,國務院已成立獨立的調查組調查事故原因,會給大家一個公道的交代。有關部門要認真聽取群眾意見,包括各種質疑,妥善處理好群眾關心的問題,讓死者安息,給生者慰藉。  12時10分許,溫家寶來到事故發生地溫州市鹿城區黃龍街道雙村的鐵路高架橋下,敬獻鮮花,並三鞠躬,表達對遇難者的哀悼。
  • 甬溫線動車追尾事故致35人死亡192人受傷
    中新社溫州7月24日電(記者 江耘 李飛雲)24日晚上10時43分,浙江省「7 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在溫州舉行了首次新聞發布會。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發布最新傷亡數據:目前此次追尾事故共造成35人死亡,192人受傷,目前還有132人住院治療。  此次新聞發布會是事故發生後,首次正式公開的新聞發布會。
  • 原機械部部長包敘定協助調查甬溫線動車事故
    【第一工程機械網 報導】據新華社報導,1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調整、充實國務院「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調查組和專家組。記者對比新舊名單發現,此次調整,最大的變化是,鐵道部官員不再出現在名單中,而新增了工業與信息化部、電監會兩個部門以及數名有專業技術背景的官員和學者。
  • 鐵道部就甬溫線「7·23」事故有關情況答新華社記者問
    新華網北京7月29日電 鐵道部有關負責人29日就甬溫線「7·23」事故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接受新華社記者的專訪。  鐵路部門下一階段如何處置這起事故?  答:首先,我代表鐵道部,再次對事故遇難者表示沉痛哀悼,對受傷人員和傷亡人員家屬表示深切慰問,對廣大旅客表示深深的歉意。
  • 甬溫線動車事故19名遇難者家屬已籤訂賠償協議
    新華社溫州7月31日電(記者 嶽德亮、張和平)據「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善後處置工作組發布的消息,截至7月31日18時,已經有19名遇難者的家屬籤訂了賠償協議。    7月29日,「7·23」事故救援善後總指揮部公布經研究決定,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為確定事故損害賠償標準主要依據的新標準,遇難人員賠償救助標準調整為91.5萬元。    記者7月31日從鹿城區有關部門了解到,截至當日15時,共火化了9具遇難者遺體;在院治療的106名傷者,有5名傷員擬出院,正在協商理賠事宜。有2名傷員擬轉院到福建,正在安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