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途領航 | 2019—2020學年「優秀導學團隊」風採展 (九) 超快光子學及光子技術導學團隊

2021-01-14 陝西師大微研star

近三年團隊研究生在國際知名或一流期刊上發表SCI論文40餘篇,其中1區論文10篇,2區論文24篇。

8篇SCI論文分別入選Small, Adv. Opt. Mater., Langmuir, Annalen der Physik (3篇封面論文), Part. Part. Syst. Char., J. Phys. Chem. C等國際期刊的封面文章。

2019年兩項成果被作為中國光學十大進展推薦工作。


部分論文成果列舉如下:


1.Jishu Liu, Xiaohui Li,* 「SnSe2 nanosheets for femtosecond harmonic mode-locked pulse generation」, Small 15(38), 1902811 (2019). (封面文章)


2.Zhanqiang Hui#, Wenxiong Xu#, Xiaohui Li#, *, 「Cu2S nanosheets for ultrashort pulse generation in near-infrared regions」, Nanoscale 11, 6045-6051 (2019). (高被引論文)


3.Tong Chai, Xiaohui Li,* Tianci Feng, Penglai Guo, Yufeng Song, Yunxiang Chen, Han Zhang,* 「Few-layer bismuthene for ultrashort pulse generation in dissipative system based on evanescent field」 Nanoscale, 10: 17617, (2018).


4.Yang Zhao, Xiaohui Li,* 「Ultrafast photonics application of graphdiyne in optical communication region」, Carbon, 149 336-341, (2019).


5.Jiangjiang Feng, Xiaohui Li,* Zhaojiang Shi, Chuang Zhen, Xuwei Li, Deying Leng, Yamin Wang, Jie Liu, Lujun Zhu, 「2D Ductile Transition Metal Chalcogenides (TMCs): A Novel High-Performance Ag2S Nanosheets for Ultrafast Photonics」 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 8, 4, 1901762, (2019). (封面文章)


6.Jian Yang, Jiyi Hu, Hongyu Luo, Jianfeng Li*, Jishu Liu, Xiaohui Li,* and Yong Liu, 「Fe3O4 nanoparticles as a saturable absorber for a tunable Q-switched dysprosium laser around 3 μm」 Photonics Research, 8(1), 70-77, (2020).


7.QingyangWang, Deming Liu, XiaohuiLi,* 「Transformation point on the peak intensity of high-order rogue wave and its critical behavior」, Commun Nonlinear Sci Numer Simulat, 75, 302-308 (2019).


8.Tianci Feng, Xiaohui Li,* 「MXene Ti3C2Tx (T= F, O, or OH) as a Platform for Versatile Optical Pulse Generation,」 Accepted in Nanophotonics.


9.Dan Zhang, Chenxi Zhang, Xiaohui Li,* Abdul Qyyum, 「Iron pyrite microsheets for ultrafast pulse generation in communication regime」 Nanophotonics, 2020. DOI: 10.1515/nanoph-2020-0014.


10.Xinxing Liu, Xiaohui Li,* Yulong Tang,* Shuaiyi Zhang,* 「PbS nanoparticles saturable absorber for ultrashort pulse generation in the 2-mm regime,」 Optics Letters, 45, 1, 161-164 (2020). (Editor’s pick)


11.Hongyu Luo, Jianfeng Li,* Ying Gao, Yao Xu, Xiaohui Li,* Yong Liu, 「Tunable passively Q-switched Dy3+-doped fiber laser from 2.71 μm to 3.08 μm using PbS nanoparticles」, Optics Letters, 44, 9, 2322-2325 (2019).


12.Xu Wang, Y. J. Zhu, C. Jiang, Yixuan Guo, X. T. Ge, H. M. Chen, J. Q. Ning, C. C. Zheng, Y. Peng, Xiaohui Li,* and Ziyang Zhang*, 「InAs/GaAs quantum dot semiconductor saturable absorber for controllable dual-wavelength passively Q-switched fiber laser」 Optics Express. 27(15), 20649-20658 (2019).


13.Yixuan Guo, Xiaohui Li,* Penglai Guo, Hairong Zheng, 「Supercontinuum generation in an Er-doped figure-eight passively mode-locked fiber laser」 Optics Express, 26(8), 9893-9900 (2018).


14.Zhaojiang Shi, Wenxiong Xu, Xiaohui Li,* 「Cuprous sulfide for different laser pulses generation: Q-switching and mode-locking,」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123, 46, 28370-28376, (2019). (二區, IF:4.4). (封面文章)


15.Ying Zhang, Xiaohui Li,* Abdul Quyym, Tianci Feng, Penglai Guo, Jie Jiang, Hairong Zheng, Jie Jiang 「PbS nanoparticles for ultrashort pulse generation in optical communication region,」 Particle and Particle Systems Characterization, 35, 1800341, (2018). (二區, IF: 4.194, Citations 23) (封面文章)


16.Penglai Guo, Xiaohui Li,* Tong Chai, Tianci Feng, Yanqi Ge, 「Few-layer bismuthene for robust ultrafast photonics in C-Band optical communications」, Nanotechnology, 30, 354002 (2019).


17.Chong Wang#, Lu Wang#, Xiaohui Li#, *, Wenfeng Luo, Tianci Feng, Ying Zhang, Penglai Guo, and Yanqi Ge, 「Few-layer bismuthene for femtosecond soliton molecules generation in Er-doped fiber laser」. Nanotechnology, 30, 025204, (2018). (二區, IF: 3.399, Citations 23)


18.Ying Zhang, Xiaohui Li,* Abdul Quyym, Tianci Feng, Penglai Guo, Jie Jiang, 「Lead sulfide nanoparticles for dual-wavelength ultrashort pulse generation」, Nanotechnology, 31, 8, 085202, (2019). (二區, IF: 3.399) (項目第一標註)


19.Lu Wang, Xiaohui Li,* 「Few-layer MXene Ti3C2Tx (T= F, O, or OH) for robust pulse generation in a compact Er-doped fiber laser,」 ChemNanoMat. 5, 1233-1238, (2019).


20.Jiangjiang Feng, Xiaohui Li,* Abdual Qyyum, Ying Zhang, Chuang Zheng, Yamin Wang, Jie Liu, Jiangbo Lu, Gangqiang Zhu, 「SnS Nanosheets for 105th Harmonic Soliton Molecule Generation,」 Annalen der Physik. 531, 10, 1900273, (2019). (二區, IF:3.276, Citations 1) (封面文章)


21.Jiangjiang Feng, Xiaohui Li,* Tianci Feng, Yamin Wang, Jie Liu, Han Zhang, 「Harmonic mode-locked Er-doped fiber laser by evanescent field-based MXene Ti3C2Tx (T=F, O, or OH) Saturable Absorber」 Annalen der Physik. 531, 13, 1900437(2019). (二區, IF:3.276) (封面文章)


22.Tianci Feng, Xiaohui Li,* Tong Chai, Penglai Guo, Ying Zhang, Ruisheng Liu, Jishu Liu, JiangBo Lu, Yanqi Ge, 「Bismuthene Nanosheets for 1-μm Multipulse Generation」 Langmuir, 36, 1, 3-8, (2020). (二區, IF:3.683) (封面文章)


23.Jie Liu, Xiaohui Li,* 「ZnS as an optical modulator for Erbium-doped fiber laser in Optical Communication Reigion,」 Annalen der Physik, 532, 3, 1900454, (2020). (封面文章)

相關焦點

  • 「五好」導學團隊風採展丨天地一體頻譜認知智能實驗室導學團隊
    天地一體頻譜認知智能實驗室(Space Sky-ground Spectrum Cognitive Intelligence, S3CI)導學團隊是以長江學者吳啟暉教授為領銜,以青年拔尖、青年託舉等23名教師為骨幹,以現有91名研究生為主體,服務於電磁頻譜空間國家利益的奮進團隊。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舉辦第五屆「三好三有」研究生導學團隊評審會
    11月27日下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第五屆「三好三有」研究生導學團隊評審會在北校區大禮堂隆重舉行。此次評審會是「三好三有」文化節中最引人注目的活動。黨委副書記楊銀堂,黨委副書記、副校長任小龍參加評審會。各參評團隊師生,部分學院領導、職能部處領導,導師代表、研究生代表,以及媒體記者共800餘人參加了評審會。
  • 超快光學與光譜成像技術團隊
    團隊面向環境、生命科學的應用需求,圍繞超快雷射科學,結合太赫茲科技和微結構材料,開展極端時空尺度下的大氣汙染光譜監測、太赫茲無損檢測、生物醫學光譜成像等方面的新技術和新方法研究
  • 光子製造團隊楊小君:超快雷射破解精密製造難題
    光子實驗室 在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光子製造團隊的工作間內,各種「大塊頭」設備整齊排列,組成了一條頗具規模的生產線,科研人員在不同設備前忙碌工作。在這裡,國內首條超快雷射渦輪葉片氣膜孔精細加工生產線正在調試之中。
  • 超快光學優秀青年學者2019年論壇 通知
    超快學科是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西安光機所)的主要科研方向之一。
  • 「RQE」問題導學型課堂學習模式解讀
    即學生自學要求必須熟讀課本,踏實看書,把信息抓出來,自學要紮實有效,為後續做好鋪墊;對學要求同桌、前後桌成對,靈活搭配,對學要求要明確,不能簡單對答案、念答案,要把信息變成自己的語言去描述,及時將生成的問題寫出來;合學要求教師、組長、學科長、組員都應認真完成自己的任務,學科長組織本組成員將各自的觀點進行匯總,以達成小組共識,作為小組成果保存下來,不管誰展講,都要按小組的共識來回答。
  • 光子計算元年?全球最高累計融資額光子計算創業公司出爐,中國科學家團隊領銜
    從 2017 年沈亦晨博士與其所在的麻省理工學院團隊在《自然-光子學》上發表一篇重要論文,將集成光子計算的新起點展示在世人面前,到 2019 年初的第一款產品原型問世,再到 2020 年的配套算法展現光子計算軟硬結合的更多應用場景可能性(詳見 DeepTech 相關報導《用光挑戰 「世界7大數學難題」 之首,麻省理工團隊再證光學計算潛力》),並成功吸引國內外如谷歌、FaceBook
  • 超快雷射直寫二維材料製備多功能光子學器件綜述
    這些與其對應的塊體材料迥異的性能為二維材料應用於納米器件,尤其是在光子學中的應用創造了新的機遇。 最近各種二維材料微/納米結構和功能性器件不斷被提出,並通過多種加工手段設計出來,以實現其優異的性能。
  • 南京大學科研團隊開發平面太赫茲光子元件
    現代工學院胡偉、陸延青團隊開發平面太赫茲光子元件   ICCSZ訊 最近,(南京大學)現代工學院胡偉、陸延青團隊利用光控取向的液晶聚合物柔性薄膜開發出多功能平面太赫茲光子元件,提供了一種太赫茲波前調控的全新解決方案。
  • 超快光學團隊在固體高次諧波和納米集成光子晶片方面取得進展
    4月16日,物理學權威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同一天發表了物理學院陸培祥教授領導的超快光學團隊的兩項研究成果超快光學團隊將空間域的雙縫幹涉推廣到時間域,發現少周期雷射跟固體作用時在時間域會形成阿秒雙縫幹涉,輻射的固體高次諧波光譜即幹涉條紋。利用幹涉條紋,超快光學團隊提出了重構固體能帶的方法。相比已有的光電子能譜方法,阿秒時域雙縫幹涉是一種全光學的方法,在時間分辨能力上具有前所未有的優勢,這為研究光誘導的固體超快過程提供了嶄新的手段。
  • 2020世界光子大會暨第九屆國際應用光學與光子學技術交流大會(AOPC...
    11月30日,世界光子大會暨第九屆國際應用光學與光子技術交流大會(AOPC2020)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拉開帷幕,與此同時第十二屆光電子中國博覽會也如期舉辦。、專家、企業家聚集一堂,聚焦核心技術創新、超結構光電子、光電子產業技術與發展等話題展開深入討論與研究。
  • 我校光子學與聲子學團隊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發表光學...
    我校光子學與聲子學團隊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發表光學近場調控研究重要進展 來源: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
  • 國際科研團隊提出氧化銦錫或成光子學非線性材料新星
    一個國際科研團隊在28日出版的《科學》雜誌上撰文指出,氧化銦錫(ITO)可以獲得高於其他材料數百倍以上的光學非線性,未來有望在多個光子學應用領域大顯身手。  與電子相比,光子傳輸信息具有並行處理能力強、運算速度快、能耗低等優勢。為了更好地利用光子,科學家們需要在光通過材料時對其「一舉一動」進行控制。
  • 復旦大學2019-2020學年優秀學生標兵(研究生)擬推薦名單公布!
    為進一步發揮我校先進典型的榜樣示範作用,展現我校研究生學生團結奮進、積極進取、創新思辨、篤志踐行的精神風貌,挖掘可親、可敬、可學的個人典型榜樣。研究生團工委在校黨委研究生工作部和校團委的指導下,開展2019-2020學年度復旦大學優秀學生標兵(研究生)的評選工作。
  • 研究團隊實現多光子晶片連接,制出光通信引擎實現高速轉換
    近日,由 Matthias Blaicher 和 Muhammed Rodlin Billah 帶領的一隻由德國光子學、量子電子學和微結構技術領域專家組成的研究團隊,利用光子引線鍵合技術,實現了矽光子調製器陣列與雷射器和單模光纖之間的鍵合,製造出光通信引擎。
  • 鈮酸鋰光子晶體電光調製器:為通信、計算、光子學研究鋪路
    導讀據美國羅切斯特大學官網近日報導,該校團隊演示了一種控制光線通過集成電路的新方法,為通信、計算以及光子學方面的研究鋪平了道路。該校團隊採用光子學研究人員普遍採用的材料,創造出迄今為止最小的電光調製器。該調製器是基於光子學的晶片的關鍵組件之一,控制光線如何通過電路。下面的示意圖展示了電氣與計算機工程系教授林強(音譯:Qiang Lin)教授實驗室開發的電光調製器。
  • 鈮酸鋰光子晶體電光調製器:為通信、計算、光子學研究鋪路!
    導讀據美國羅切斯特大學官網近日報導,該校團隊演示了一種控制光線通過集成電路的新方法,為通信、計算以及光子學方面的研究鋪平了道路。背景與使用電力的傳統電路相比,光子集成電路使用光線取代電力進行計算和信號處理,具有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帶寬、更高的效率。
  • 用"超快相機"揭秘未知原理,江蘇團隊最新成果登上《新華日報》!
    近日,南京大學物理學院團隊的一項最新成果,揭示了高效有機光伏材料光電轉換過程的新機制,在線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會志》上。《新華日報》對此進行了報導。為了了解該過程,張春峰團隊進行了極其精細的超快光譜工作,通過&34;觀察到光子到電子的轉換過程。張春峰打了個比方說,實驗使用了10飛秒的超快脈衝雷射光譜學,相當於一臺極快的&34;,一秒鐘產生10的14次方的圖像,這樣可以將一些微小瞬時的變化信息完整記錄,動態監測了光子轉化為電子的動力學行為。
  • 太赫茲光子學組件研究獲重大突破
    太赫茲光子學組件研究獲重大突破有助造出廉價緊湊型量子級聯雷射器 實現6G電信連接科技日報柏林9月1日電 (記者李山)近日,一個來自德國、義大利和英國的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一種關鍵的光子組件,實現了半導體量子阱的子帶間躍遷與金屬腔的光子模式超強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