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辛雨
近日,研究人員在《自然—氣候變化》發表研究稱,為阻止新冠病毒傳播而進行的全球封鎖,對全球變暖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全球實施的封鎖導致交通運輸使用大幅下降,工業和商業運營減少,因此,減少了由車輛和其它活動造成的溫室氣體和汙染物排放。然而,這種影響是短暫的,分析顯示,即使一些封鎖措施持續到2021年底,到2030年,全球氣溫也只會比預期低0.01℃。
英國利茲大學Piers Forster領導的研究小組認為,如果各國選擇一條強有力的綠色刺激路線來擺脫疫情,那麼到2050年預計的氣溫上升幅度可能會減半。
這給世界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將氣溫上升控制在1.5℃以內,該目標是籤署了國際巴黎氣候協議的國家,為防止全球變暖最危險的影響而設立的。
Forster利用谷歌和蘋果公司的移動數據,計算了123個國家10種不同溫室氣體和汙染物在2月至6月之間的變化,隨後一個團隊幫助進行了詳細分析。
分析稱,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其他汙染物的排放量減少了10%至30%。但是,由於減排只是暫時的,除非各國採取行動,否則大氣中溫室氣體的長期積累對全球變暖的影響將很快結束這種短期效應。
研究人員表示,論文表明封鎖對氣候的實際影響很小,重要的是要認識到,我們已經獲得了通過投資綠色產業來提振經濟的好機會,這將對未來的氣候產生巨大影響。
Forster說:「現在做出的選擇很有可能讓我們在本世紀中葉,將升溫幅度限制在0.3℃,使當前政策下的預期升溫幅度減半。」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58-020-08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