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讓空氣變更好?研究顯示足不出戶對氣候長期影響微不足道

2020-08-11 科學網

作者:辛雨

近日,研究人員在《自然—氣候變化》發表研究稱,為阻止新冠病毒傳播而進行的全球封鎖,對全球變暖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全球實施的封鎖導致交通運輸使用大幅下降,工業和商業運營減少,因此,減少了由車輛和其它活動造成的溫室氣體和汙染物排放。然而,這種影響是短暫的,分析顯示,即使一些封鎖措施持續到2021年底,到2030年,全球氣溫也只會比預期低0.01℃。

英國利茲大學Piers Forster領導的研究小組認為,如果各國選擇一條強有力的綠色刺激路線來擺脫疫情,那麼到2050年預計的氣溫上升幅度可能會減半。

這給世界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將氣溫上升控制在1.5℃以內,該目標是籤署了國際巴黎氣候協議的國家,為防止全球變暖最危險的影響而設立的。

Forster利用谷歌和蘋果公司的移動數據,計算了123個國家10種不同溫室氣體和汙染物在2月至6月之間的變化,隨後一個團隊幫助進行了詳細分析。

分析稱,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其他汙染物的排放量減少了10%至30%。但是,由於減排只是暫時的,除非各國採取行動,否則大氣中溫室氣體的長期積累對全球變暖的影響將很快結束這種短期效應。

研究人員表示,論文表明封鎖對氣候的實際影響很小,重要的是要認識到,我們已經獲得了通過投資綠色產業來提振經濟的好機會,這將對未來的氣候產生巨大影響。

Forster說:「現在做出的選擇很有可能讓我們在本世紀中葉,將升溫幅度限制在0.3℃,使當前政策下的預期升溫幅度減半。」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58-020-0883-0

相關焦點

  • 國際最新研究:新冠疫情限制措施對氣候長期影響微不足道
    中新網北京8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氣候變化》最新發表一篇研究論文稱,為阻止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傳播而實施的政策,雖使溫室氣體排放和空氣汙染物有所減少,但是對長期全球變暖的影響微不足道,可能使全球氣溫到2030年僅下降0.005–0.01攝氏度。
  • 研究稱新冠防疫措施對減緩氣候變化影響「微不足道」
    新華網新華社倫敦8月7日電(記者張家偉)英國利茲大學7日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各國為阻止新冠病毒傳播而實施的限制性防控措施,雖短期內使溫室氣體排放和空氣汙染物有所減少,但長期來說對減緩氣候變化的影響微不足道。
  • 最新研究:空氣溼度與新冠疫情發展密切相關,小心秋冬疫情復發
    (健康時報記者 尹薇)一項在新南威爾斯州新冠疫情流行早期進行的研究發現,更低的空氣溼度與陽性病例的增加相關——溼度降低1%,則病例數量增加6%。這項研究於6月2日發表在Transboundary and Emerging Diseases雜誌上。
  • ...鹼基變異,封城對氣候影響微不足道,加拿大最後的完整北極冰架坍塌
    :日本流行毒株僅發生少量鹼基變異針對日本《讀賣新聞》稱6月以來在日本擴散的變異新冠病毒具有新型基因序列的報導,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專家9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一報導是誤報,實際上日本目前的流行新冠病毒毒株只是發生了少量鹼基變異。
  • Nature:封城防疫措施對減緩氣候變化影響微不足道
    8 月 6 日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Nature Climate Change)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各國為阻止新冠病毒傳播而實施的限制性措施雖然短期內使溫室氣體排放和空氣汙染物有所減少,但從長期來看對緩解氣候變化的影響十分微弱。
  • 《心血管研究》:全球約15%的新冠死亡病例與空氣汙染有關
    北京時間10月27日,發表在《Cardiovascular Research(心血管研究)》上的一項新研究中,由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和德國古騰堡大學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表明,全球約有15%的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與長期暴露於空氣汙染有關。
  • 新冠疫情蔓延導致空氣汙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迅速下降
    美國紐約的研究人員在接受BBC採訪時表示,他們的初步結果表明,與去年相比,大氣中主要來自汽車的一氧化碳減少了近50%。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大幅下降。然而,也有警告稱,在新冠肺炎大流行過後,空氣品質的警戒級別可能迅速上升。隨著全球經濟活動因新冠病毒大流行而迅速減少,與能源和交通有關的各種氣體的排放也隨之減少,這並不令人驚訝。
  • 氣候對新冠病毒傳播的影響僅有3%?
    重要的是,儘管結果並不一致,有一些研究,特別是早期的研究也的確支持環境溫度對新冠病毒傳播具有影響的觀點。基於此,認為普遍認為隨著秋冬季節到來,這種疾病必然會進入第二波全球性大流行。但是,另一些研究認為,氣候對新冠病毒傳播的影響可能並沒有人們認為的那麼重大,甚至不會有單獨的明顯影響。
  • 新研究顯示,新冠病毒會導致嚴重腦損傷,警惕患者預後遭長期損害
    英國科學家說,新研究顯示新冠病毒會嚴重損害腦部神經,出現包括中風、精神錯亂等的併發症。值得警惕的是,大量新冠患者預後是否會遭受腦部長期損害?據路透社7月8日報導,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 研究人員的這項成果發表在英國《大腦》(Brain)雜誌上。
  • 全球氣候變暖並不能顯著抑制新冠,但這些空氣汙染物與它正相關!
    同時,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也複雜多變、撲朔迷離。公眾曾對「今年夏天新冠消失」存在普遍期待,但科學研究與現實狀況都給予否定的答案。 大氣科學、公共衛生和流行病學等專家6日「跨界」科普:如何在全球氣候變暖影響和全球疫情防控雙重壓力下,科學應對今夏高溫熱浪衝擊?
  • 氣候變化未因新冠疫情而止步 | 聯合報告
    氣候變化並未因新冠疫情而止步。(IPCC)、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英國氣象局等機構共同發布《2020聯合科學報告》,為全球政策和行動提供與氣候變化相關的最新科學數據和研究成果。
  • 新冠科普篇:你還不了解的新冠疫情!
    2020年12月22日,大連新增8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12月23日,大連疫情登上熱搜,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大連疫情還在全城控制,瀋陽疫情又在升溫,12月23日2時40分,瀋陽通報1例韓國返沈人員解除隔離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患者。疫情沒有結束,疫苗還未真正到來,掌握新冠病毒科普知識,認真保護自我,共克時艱!
  • 研究顯示氣候變化對物種基因多樣性具長期影響
    新華社倫敦5月20日電(記者張家偉)英國謝菲爾德大學20日公布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基於對土撥鼠的基因組分析對比發現,歷史上的氣候變化事件對物種的基因多樣性會產生非常長遠的影響。該校與英國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學者領銜的團隊對阿爾卑斯山土撥鼠的基因組進行了測序分析,並在美國《當代生物學》雜誌上發表了研究報告。
  • 新加坡研究顯示矮個子的人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更高
    據外媒BGR報導,一項新研究發現,由於飛沫的下行軌跡,矮個子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更高。這項研究最近發表在同行評審的《流體物理學》雜誌上。新加坡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新的物理學模擬證明了這一點,並顯示,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矮個子比高個子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 聯合國強調全球氣候變化比新冠肺炎疫情更可怕
    原標題:聯合國強調全球氣候變化比新冠肺炎疫情更可怕 來源:駐厄瓜多共和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據厄瓜多《宇宙報》3月16日報導,聯合國官方網站近日刊發一篇發人深省的文章,題為「全球氣候變化比新冠肺炎疫情更可怕」。
  • 我國科學家建立新冠病毒小鼠感染模型;全球首款「蠶絲硬碟」問世
    科技前沿我國科學家建立新冠病毒小鼠感染模型據中國農科院最新消息,該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研究員步志高團隊研究建立了,能同時在小鼠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穩定、有效複製的新冠病毒(COVID-19)感染模型。研究發現,自然情況下,小鼠對新冠病毒不易感,因此研發出對新冠病毒具有易感性的小鼠感染模型具有無可替代的價值,為深入探索新冠病毒的感染與免疫機制提供了重要手段。
  • 給空氣消毒!天津大學最新研究成果,可用於新冠疫情感染場所,實現徹底消毒!
    新冠疫情的爆發,使人們對空氣消毒日益重視。其中,紫外輻射是一種常見的空氣消毒技術。然而,在實際的消毒過程中,微生物往往存在&34;現象,從而大大影響了消毒效果。(影響因子10.652)上。研究還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678402)、天津市新冠疫情應急專項(20ZXGBSY00100)的資助。該研究主要通過對前體MAX相蝕刻、插層、超聲剝層,製備單層Ti3C2Tx納米片,即MXene;通過水熱法並同時調控TiO2晶面,合成光催化劑MXene/{001}TiO2,浸漬塗覆於聚氨酯(PU)海綿。
  • 新冠疫情和2020年:科學研究非凡的一年
    但新冠病毒大流行也將科學研究的發展推向了非同尋常的程度,同時影響了一整年的科學研究工作——從疫苗和治療到校園關閉和虛擬會議。新冠病毒被發現後,全世界的研究團隊就開始對其生物學原理進行探究,同時進行診斷測試,研究控制它的公共衛生措施。科學家們還競相尋找治療方法,並開發能控制大流行的疫苗。但是,新冠疫情的蔓延也影響了研究人員的工作和個人生活。
  • 今年冬天,新冠疫情看起來會惡化
    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生物學家 Dylan Morris 表示,在冬天,人們往往將房屋加熱到20°C左右,空氣乾燥且通風不良,這樣的冬季的室內條件非常有利於新冠病毒的穩定。為了評估特定病毒的感染是否隨季節變化,研究人員通常在每年多次在特定區域研究其傳播情況,並且要持續多年,這種研究方法對於現在正在爆發的新冠病毒來說,顯然太慢了。因此,研究人員嘗試通過研究世界各地的感染率來研究季節性變化對新冠病毒傳播的影響。
  • 研究發現:新冠病毒或會影響嬰兒的健康和衰老
    智利《第三版時報》網站11月13日發表題為《新冠病毒將如何影響下一代?1918年的大流行可能有助於理解它的影響》的報導稱,美國南加州大學研究人員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暴露於新冠病毒中可能會影響尚未出生的人的健康和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