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日前,交通運輸部等六部委聯合發布《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管理辦法》(簡稱《辦法》),進一步強化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全鏈條安全管理,預防危險貨物道路運輸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
本版邀請交通運輸部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專家組組長吳金中對《辦法》進行深度解讀,並邀請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住房和建設交通局、全國危險貨物道路運輸服務聯盟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危貨運輸管理與服務方面的實踐與經驗,希望對行業有所借鑑。敬請關注。
全鏈條安全管理 保障危貨安全高效流通
吳金中
《辦法》首次對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全鏈條、全要素管理作出系統規定,將對保障危險貨物安全高效流通發揮重要作用。
從託運、承運、裝卸到運輸作業、設備製造檢驗,《辦法》對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全鏈條安全管理制度進行了優化完善,彌補了現有管理漏洞,填補了監管縫隙,各參與方的職責和安全要求更加明晰,是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行業的一次重大政策變革。
託運環節
運輸有資質 貨物分類別
多起事故教訓表明,個別託運人為了追求片面經濟效益,將危險貨物交付給不具備合法經營資質的企業承運,事故風險極高。以前的法規主要對危化品委託運輸的資質條件提出要求,對爆炸品、鋰電池等不屬於危險化學品但屬於危險貨物的有關規定不夠明晰。《辦法》在委託運輸的資質條件、託運貨物的分類、危險貨物包裝三方面提出要求,危險貨物託運人應當嚴格按照《辦法》要求,委託具有相應資質的企業承運危險貨物,有效彌補以上法規漏洞規定。
危險貨物分類主要包括確定危險貨物類別、UN編號、包裝類別、運輸名稱等,是保障危險貨物安全運輸的基礎。託運人應當遵守《辦法》規定,按照《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規則》(JT/T617)等標準規範,正確界定危險貨物的類別、項別、品名、編號,並遵守相關特殊規定要求,不得在託運的普通貨物中違規夾帶危險貨物,或者將危險貨物匿報、謊報為普通貨物。
危險貨物包裝是確保危險貨物運輸安全的重要保障,對危險貨物進行妥善包裝能夠有效降低運輸危險性。如果選用的包裝不符合標準規範求,在運輸過程遇到衝擊、碰撞等特殊情況很容易發生事故。《辦法》規定託運人應依據《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規則》等標準規範,選擇符合標準規範要求並檢測合格的危險貨物運輸包裝、妥善包裝危險貨物,並在外包裝設置相應的危險貨物標誌。
承運環節
裝備須匹配 考核後上崗
危險貨物運輸車輛、液體危險貨物罐體、罐式貨櫃是主要的危化品運輸裝備。現有法規對某種危險貨物應選擇什麼樣的運輸裝備來運輸缺乏明確的規定,各地政策也不統一。對此,《辦法》進一步明確了運輸裝備選擇要求,承運人應當按照《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規則》和《道路運輸液體危險貨物罐式車輛》(GB18564)等國家標準要求,選擇與所承運的危險貨物的性質、重量相匹配的車輛及設備。
運單能夠解決部分危險貨物道路運輸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沒有得到有效落實的問題。在總結近年來危險貨物道路運輸電子運單試點經驗的基礎上,《辦法》明確提出運單管理制度,危險貨物運單只能由承運人製作,並交由駕駛人隨車攜帶;車輛、人員資質不符或超期、承運貨物超出企業經營範圍等不合規的情況,均不能派發運單;沒有運單不能出車運輸作業。
危險貨物種類繁多,理化性質各異,對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從業人員專業技能要求較高。按照《辦法》,承運人應根據承運貨物的類別和特性,按照有關法規及《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規則第1部分:通則》的要求,在其上崗之前對不同類別的人員,開展有針對性的崗前安全教育培訓,經考核合格後方可上崗作業。隨著法規標準不斷更新,承運人對從業人員還應開展定期安全教育。
裝卸環節
裝貨「五必查」收卸貨及時
如果在危險貨物運輸的裝貨源頭把關不嚴,安全隱患將累積到運輸過程,極易發生事故。不但如此,近年來,因卸載過程中違反操作規程而導致的事故也多有發生。
針對這些問題,《辦法》建立裝貨「五必查」制度和及時收貨制度,要求裝貨人在充裝或裝載貨物之前,對車輛資質、人員資質、車輛及罐體檢驗有效期、運單、貨物與罐體匹配性等五個關鍵要素進行查驗,不符合要求的不得裝貨。為便於事故調查和責任追查,裝貨人還應當建立裝貨記錄製度,相關信息保持期限不得少於12個月。
危險貨物運輸結束後,如果不及時收貨、卸載,重車停放、車輛監護等方面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同時也影響了運輸效率。收貨人應當按照《辦法》要求,及時收貨,並按照安全操作規程進行卸貨作業。
運輸作業環節
統一限行時段 細化應急配置
《辦法》明確了對高速公路限行要求,建立或完善了安全卡制度、防護用品及應急救援器材配置制度。
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具有網絡化運行特徵,如果限行措施不統一,將會嚴重影響運輸效率,也帶來一定的安全風險。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之後,統一通行時間的需求更加迫切。因此,《辦法》對現有危險化學品車輛高速公路通行政策進行了優化,規定確需對通過高速公路運輸危險化學品依法採取限制通行措施的,應當在0時至6時之間確定限制通行時段。
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卡是指導駕駛員、押運員及應急救援人員對事故初期處置的重要資料。《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規則》在總結現有經驗的基礎上,借鑑歐洲等國家做法,將安全卡的內容優化為4頁紙,圖文並茂,便於掌握。承運人應當按照《辦法》要求,為危險貨物運輸車輛配備符合《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規則》要求的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卡。
在防護用品及應急救援器材配置上,現有法規僅僅對應攜帶的必要防護用品和應急救援器材作了規定,不同種類危險貨物應配備哪些防護用品和應急救援器材沒有明確規定,一旦發生事故,應急救援器材不適用將影響應急處置效果。《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規則第7部分:運輸條件及作業要求》對不同類別或項別危險貨物應隨車攜帶的應急工具及防護用品提出了有針對性的配備要求,承運人應當按照《辦法》要求,隨車攜帶符合《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規則》等標準要求的防護用品、應急救援器材。
設備製造檢驗環節
車輛明確類型 設備專業檢驗
《辦法》加強設備製造檢驗環節安全管理,建立車輛生產管理制度、罐體檢驗管理制度、罐體維修管理制度。
《辦法》對危險貨物運輸車輛生產管理制度進行了優化完善,按照《危險貨物運輸車輛結構要求》(GB21668)規定的EX/II、EX/III、FL、AT、OX等五種類型進行公告。車輛生產企業應按照《辦法》要求在車輛出廠文件中標註以上車輛類型;承運人應按照《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規則第3部分:品名及運輸要求索引》等標準,根據危險貨物品名及包裝類別,選擇與之相符的車輛類型。
罐車罐體未按國家要求出廠檢驗就出廠銷售、定期檢驗制度缺失、檢驗機構把關不嚴、罐體維修改造操作不規範等是導致事故的重要原因。針對該問題,《辦法》對罐體檢驗制度進行優化完善。液體危險化學品的常壓罐式車輛罐體生產企業應當按照《辦法》要求,委託具有專業資質的檢驗機構對其生產的罐車罐體檢驗,檢驗合格後方可出廠使用。
在對裝載危險貨物的常壓罐式車輛罐體進行重大維修、改造時,承運人應當按照《辦法》要求,委託具備罐體生產許可資質的企業實施,並通過具有專業資質的檢驗機構維修、改造檢驗,取得檢驗合格證書後再投入使用。
可以預見,《辦法》的實施將會大大提升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管理水平和運輸效率,促進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市場更加健康和規範,有力推動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行業高質量安全發展。
(作者系交通運輸部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專家組組長)
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
寧波鎮海構建危化品運輸安全防控體系
陳利群
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是華東地區重要的石化產業基地,區域內有鎮海煉化、原油儲備基地等省部屬重點化工企業,每天有近5000輛次危運車輛進出,將160多種近3萬噸危化品運往全國各地。
鎮海區建立起完整齊全的基礎設施、創新科技監控平臺,構築高效務實的監管機制,提升應急救援處置能力,形成鎮海危化品道路運輸安全防控體系。
一體化監管集中式服務
危化品流通涉及到各類企業以及多個監管部門,整體鏈條較長,風險點多。實施危化品源頭查驗和管控,是控制危化品流通風險的重要手段。
寧波市出臺了《寧波市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安全管理規定》,將危化品道路運輸監管從運輸企業、車輛的運輸環節,延伸至上遊的生產、裝卸和使用環節,實現參與者和監管者一體化運作和管理。應急管理部門負責危化品生產、裝卸環節對運輸車輛的資質、人員資格實施五查驗,確保裝卸環節的合法合規;交警負責運輸車輛安全性能、駕駛人資格和通行監管,交通部門負責運輸企業資質、運輸車輛資質和駕駛人、押運人員從業資格監管。在此基礎上,鎮海交警、運管、路政、城管等多部門組成了鎮海區道路運輸安全稽查大隊,在三條進出石化區的通道上建立了6個執法登記點,實現全天候核查以及流動巡查執法,有效控制危化品流通風險傳遞。
鎮海區在危化品生產、存儲和使用集中區域內規劃了危化品運輸車輛通行專用道和危化品運輸車輛綜合服務基地,使危化品運輸車輛遠離人員密集區域,並提供停車、性能檢測、維修保養等全方位配套服務,有效遏制了危化品運輸車輛在停放、維修等方面的不規範行為。
專業化管理規範化經營
鎮海區有道路危險貨物運輸企業37家,車輛近1000輛,企業安全管理水平參差不齊,部分企業防範控制風險能力較差,難以適應道路危化品運輸行業專業化管理、規範化經營的要求,給行業監管帶來了難題。
面對這一問題,鎮海區積極探索推行道路危化品運輸企業分級管理機制,在制度建設、安全管理、人員管理、車輛狀況、違章記錄等方面對企業進行綜合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將企業分為A-E五個等級,以此為依據實施差別化監管,以監督檢查、安全評估、約談、定期匯報等形式對評定等級低的企業加大監管力度,引導企業向規範化、集約化和規模化發展。不僅如此,分級管理考評結果還與企業經營發展緊密掛鈎,作為企業增加運力、擴大經營範圍審批的重要依據。
在激勵與約束機制的有效激發下,安全生產管理水平高、規範經營的企業積極探索創新管理機制,不斷做強做優;一般的企業自主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不斷向優秀企業靠攏;低等級企業在不斷加大的整治和制約力度下,積極開展內部整改,鎮海區整體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提升,風險防控能力進一步增強。
數位化監控精準化執法
危化品道路運輸數量大、品種多、頻率高,要實現全程動態化監管難度不小。數位化是鎮海區實現高質量監管的重要手段。鎮海區按照實際監管需求,授權專業企業深入分析危化品道路運輸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和監管要點,建設鎮海區危化品道路運輸監管平臺,實現全鏈條一個系統管理。
業務開展前,危運企業要在平臺上填報電子運單,上傳危化品名稱、運輸車輛、罐體、駕駛員、押運員、計劃轉運量等數據,相關職能部門根據電子運單信息對危運企業裝載危化品的全過程進行多次檢驗,並根據對車輛衛星定位數據、裝卸企業源頭危險化學品等數據審查,確保區域範圍內危險化學品流向、流量等數據的即時、準確,實現區域電子圍欄內各方行為精準監管,解決了以往對流通領域中底數不清、情況不明的風險問題,為監管和應急提供了全方位的基礎數據支撐。
傳統的設卡攔截、掃馬路式執法人力資源耗費量大、效率不高。平臺投用後,能夠跟蹤車輛在區域範圍內的行駛路線、速度和方位,一旦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將預警信息自動「雙向」推送涉事企業與監管部門,提醒企業整改與部門監管。執法人員根據移動執法終端指引,及時趕到現場,實現執法過程的精準化。
截至目前,平臺已經實現對區域內1378家危運企業、19980輛危運車輛、22464名從業人員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管理,向企業和執法部門發出6萬條預警信息,有效遏制各類違章及異常行為。此外,平臺對車輛運行過程、企業裝卸行為、裝載貨物、地理數據和道路設施情況進行分析,為區域安全管控及化工產業提供更多有效的數據支撐和決策依據。
(作者系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住房和建設交通局黨委委員)
化學品道路運輸安全評估體系
為危貨運輸編織一張安全網
餘紹橋
「國內危險貨物運輸企業超過一萬家,短時間內找到滿足要求的物流供應商十分困難,以前我們在供應商選擇上耗費了太多的人力、物力,如今可以直接在CRSAS(化學品道路運輸安全評估體系)中查看物流企業評估報告,工作效率大有提高。」國際知名化工生產企業陶氏集團亞太區運輸安全經理楊益說。
化工生產企業在選擇物流服務供應商時一般都有與自身安全管理水平相當的選擇標準,在上萬個水平參差不齊的物流企業中選擇能夠達到自身安全要求的企業如同大海撈針。
在全國危險貨物道路運輸服務聯盟與物流供應商的共同推動下,CRSAS項目正式成立。該項目在滿足國家相應法規標準的基礎上,借鑑了歐洲化學工業協會的SQAS(安全質量評估體系),總結巴斯夫、陶氏等化工生產企業安全管理經驗,在人員培訓落實情況、運輸裝備選型及維護保養、事故應急處置、運輸操作安全等12個方面對物流供應商進行評估,化工生產企業可通過評估結果找到滿足其安全管理要求的物流供應商。
CRSAS在化工生產企業和物流供應商之間搭建了一座互動與協作的橋梁,為化工生產企業和滿足其安全管理要求的物流供應商提供了對接平臺。
「以前每年都要面對很多化工公司的重複評估,給企業經營成本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寧波金洋化工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翁永祥說,CRSAS採用標準化問卷的形式,由獨立的評估員以統一方式進行審核,避免不同化工公司對同一物流供應商的重複評估。
CRSAS評估並不是僅僅停留在文件與記錄的檢查上,更強調程序文件與現場管理實踐的有效結合。該體系還可以針對物流供應商評估結果中的不足之處制定相應的整改方案,以市場化手段推動物流供應商薄弱環節的持續改進,幫助企業不斷改進和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為危險品道路運輸編織了一張安全網。
(作者系全國危險貨物道路運輸服務聯盟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