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宸媽2020年發布的第110篇原創內容全文共計2594字,大約需要3-5分鐘時間閱讀
《數學之美》已經出到第三版了,我才知道還有這樣一本書。其實按照原來我的閱讀習慣,這本書還是不應該在我的閱讀範圍內。作為一個理科生,其實我是一個能不用腦絕不用腦的人,數學這麼複雜的物種,不適合我。
去年硬逼著自己讀了《萬物皆數》,那是一本寫得極其友好的數學通識類科普讀物,通過《萬物皆數》的閱讀,我改變了自己對數學這門學科的偏見,開始對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數學留心。心理學中的錨定效應出現了,認知一改變,我發現生活中真的萬物皆數,數學這門宇宙基礎學科,魅力無窮!《數學之美》就是在這個時候進入我的閱讀書單的。
《數學之美》的作者是吳軍。我對於在業界大名鼎鼎的吳軍同樣無感,不知道到底是何方神聖。然後開始看書,才慢慢從書中讀到很多他工作和以往求學的經驗反應過來這位大神原來是曾作為資深研究員和副總裁分別任職於Google公司和騰訊公司的,我們現在生活中的某些習以為常的現代信息技術,是他開創的。
01吳軍是誰?
吳軍,學者,投資人,人工智慧、語音識別和網際網路搜索專家。畢業於清華大學和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現任豐元資本創始合伙人、上海交通大學客座教授、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工學院董事等職。
大神的簡歷自然是熠熠生輝的,科普給像我一樣的小白同學們:
在Google公司,吳軍和同事一同開創了搜索反作弊研究領域,成立了中、日、韓文產品部門,設計了Google中、日、韓文搜索算法,領導了Google自然語言處理和自動問答等研究型項目,擁有近20項美國發明專利。在騰訊公司,吳軍負責了搜索、搜索廣告和街景地圖等項目。作為風險投資人,吳軍成功地投資了150家矽谷和中國的高科技企業。他對科技產業有深入的研究,他是當今矽谷地區解讀IT產業最權威的專家。吳軍博士著有《浪潮之巔》《數學之美》《大學之路》《文明之光》《智能時代》《見識》《態度》和《全球科技通史》等多部暢銷書,並多次獲得包括文津獎、中國好書獎、中華優秀出版物在內的圖書大獎。
02《數學之美》的產生和再版
《數學之美》是2006年吳軍在Google公司任職時,受當時負責中國市場產品形象的吳丹丹所邀請,在Google中國的官方博客——谷歌黑板報上寫一些博客介紹Google的產品。吳軍覺得直接介紹產品有自賣自誇的嫌隙,於是改成寫一系列的短文,介紹Google產品背後的基本技術,尤其是數學原理。吳軍下了很多功夫,設法將每一篇博客都寫得淺顯易懂(適合我這樣的數學小白閱讀)。這些博客受到了IT行業廣大從業人員和大學生的上百萬次的關注和喜愛,被轉載了上萬次。
2010年,吳軍在休假期間完成了第一版《數學之美》的寫作。2012年第一版由人民郵電出版社正式出版上市,並榮獲國家圖書館第八屆文津圖書獎。2014年吳軍針對當時開始逐漸熱門的大數據和機器學習等領域對《數學之美》做了內容補充,推出了第二版。2020年,根據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吳軍對《數學之美》又做了一次升級改版,增加了區塊鏈、量子通信及人工智慧的相關內容,這就是我手裡的第三版《數學之美》。
03樸素的數學
在《數學之美》中,吳軍形容數學用得最多的形容詞是樸素。
他講Google的阿米特·辛格博士的做事哲學:「先幫助用戶解決80%的問題,再慢慢解決剩下的20%問題。」
吳軍在Google設計反作弊分類器時,被辛格要求摒棄以前學院派力求完美的習慣,先做一個能解決大部分問題的,簡單有效的分類器,以後再逐一完善。吳軍利用一個周末就設計好了,並在Google沿用了很長時間。
簡單實用就是最樸素的道理。
同樣,在Google重新設計的中日韓搜索算法時,辛格決定採用的小語言模型搜索質量的提高幅度只有原來採用大模型時的80%,吳軍被說服,只因為:「可以至少提前兩個月將新算法提供給中國的用戶,並且用戶體驗也有質的提高。」
這是一個很智慧的做事風格,大道至簡,最簡單最優化的往往就是最受人擁戴的。同樣的至簡追求主義還是賈伯斯,蘋果的簡化打敗了諸多競爭對手就是最好的例證。
數學的樸素,就在於將一切數位化、模型化、信息化。
04信息化時代的當 下
人類的發展,經過了漫長的前期摸索,在近代終於開始飛速發展。2020年,全球早就已經進入了高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知識更新其實很快,你如果排斥信息化時代的一切新的認知,那麼很容易就會被時代所拋棄。
從原始人到古文明,從古文明到近現代,信息的溝通和交流方式不斷發生著飛躍變化。
拿我的經歷而言,80年代初出生的我們這一代,電視機是童年時代的奢侈品,家用電話是在十多歲的時候才逐漸普及的,移動通訊是大學時代才開始逐漸普及的,而計算機科學的發展到現在普及到各家各戶,其實也就短短的二三十年。我還記得初中時候,學校有了第一批計算機,那時的DOS語言對於我們而言是神秘又新奇的,再然後是一度流行的五筆輸入法,讓我這種不喜歡背記的人很頭疼。而現在的輸入法,不論是哪種,基於拼音的輸入法,更適合或者說更利於我這類型的小白的使用(在《數學之美》第21章,吳軍詳細介紹了拼音輸入法的數學原理)。
從需要背串符的DOS語言,到需要背字根的五筆輸入法,再到現在基本上常用字三個鍵就能被鎖定的拼音輸入法,外行看起來改變的是使用的便捷程度,內行看起來進步的是技術,而技術的背後其實是計算機科學日新月異的變化,是大量的數學模型的應用。
今年疫情防控,「大數據」這個名詞被屢屢提及,之所以國內疫情防控這麼穩健,「大數據」功不可沒。而「大數據」的背後其實就是IT行業繼續發展的動力。
「人工智慧」、「區塊鏈」、「量子通信」等也同樣是近年來的熱議名詞。吳軍在《數學之美》中說到:「人工智慧」也有數學極限,「區塊鏈」的背後是數學基礎,「量子通信」的隨機性規律原理這些都是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帶來的成就。
要跟上時代的發展,你真的不可不讀讀類似《數學之美》這樣的認知科普書。
吳軍的魅力在於他能夠把高深的數學原理講得通俗易懂,讓我這樣的非專業讀者也能領略數學的魅力。
更難能可貴的是,通過閱讀《數學之美》,我們可以通過具體的例子學到的數學學者思考問題的方式 —— 如何化繁為簡,如何用數學去解決工程問題,如何跳出固有思維不斷去思考創新。
無論你是在校大學生,還是已經工作的成年人,只要你還想了解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這本《數學之美》就應該推薦給你!
我是宸媽,專注於青少年教育教養,喜歡我的文字歡迎分享、點讚、關注和評論,原創不易,轉載請聯繫本人!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