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上唯一不會飛的鸚鵡——鴞鸚鵡 蠢萌到快要滅絕自己?
不過,咱們今天要說的一種奇妙生物——鴞鸚鵡,它在進化的路上,不斷地點錯技能,卻誤打誤撞地活到了現在。蠢萌胖子鴞鸚鵡 拉低鸚鵡家族的智商鴞鸚鵡,光聽它的名字,你或許感覺不到有什麼特別,不就是眾多鸚鵡中的一個品種嗎?但和其他鸚鵡不一樣,鴞鸚鵡的存在,那絕對是來拖鸚鵡家族後腿的!
-
鴞鸚鵡,一種在紐西蘭的奇葩生物!
今天咱們來介紹一種鳥,鴞(xiāo)鸚鵡(英文名叫kakapo,發音萌萌噠),紐西蘭獨有的鳥類。和三百年前被毛利人吃到滅絕的恐鳥一樣,他們不會飛,而且據說很美味!!!它們受到驚嚇後不逃跑...立即石化...認為這樣自己就和背景融為一體了:你看不見我!你看不見我!你看不見我!
-
分析鴞鸚鵡生活的環境,看看鴞鸚鵡受到人類的那些影響
相信很多人都是了解過的,就是鴞鸚鵡。鴞的意思是貓頭鷹,所聽名字你就知道了,長相是和貓頭鷹差不多的鸚鵡,貓頭鷹什麼樣子呢?一般常見的鳥類眼睛長在頭的兩側,但是貓頭鷹的臉正面是平的,眼睛長在一個平面上,鴞鸚鵡也是這樣,臉的正面幾乎是平的,然後眼睛在一個平面上。
-
《夢幻西遊》祥瑞萌萌鴞鸚鵡怎麼獲取 祥瑞萌萌鴞鸚鵡獲取攻略
雙十一活動上線啦,《夢幻西遊》也為廣大玩家準備了一款可愛的全新祥瑞,萌萌鴞鸚鵡就是這次的新祥瑞,擁有綠色的羽毛,同時腳下還踩著翠綠的葉子。相信有很多小夥伴想知道這次新祥瑞的獲取方法,那麼就接著往下看吧。
-
紐西蘭評出年度 鳥類 不會飛的鴞鸚鵡再度當選
Kakapo(鴞鸚鵡)獲得冠軍,這是年度鳥從2005年評選以來,首次兩度獲得冠軍的鳥(2008年度也是它奪冠),超過紐西蘭國鳥kiwi。你或許不認識 原標題:紐西蘭評出年度 鳥類 不會飛的鴞鸚鵡再度當選 據紐西蘭中文先驅報導,11月15日,2020紐西蘭年度鳥評選結果出爐!
-
紐西蘭評出年度最佳鳥類 不會飛的鴞鸚鵡再度當選
Kakapo(鴞鸚鵡)獲得冠軍,這是年度鳥從2005年評選以來,首次兩度獲得冠軍的鳥(2008年度也是它奪冠),超過紐西蘭國鳥kiwi。你或許不認識 原標題:紐西蘭評出年度最佳鳥類 不會飛的鴞鸚鵡再度當選 據紐西蘭中文先驅報導,11月15日,2020紐西蘭年度鳥評選結果出爐!
-
鴞鸚鵡成鳥僅剩143隻 紐西蘭科學家想出這些拯救絕招——
參考消息網6月3日報導 美媒稱,在紐西蘭沿海的一個島嶼上,生活著一種相當怪異的鳥類。它是世界上最重的鸚鵡,也碰巧是一種在夜間活動且無飛行能力的鸚鵡。受到驚嚇時,它會一動不動。它還是世界上唯一採取求偶場交配製的鸚鵡。它只有從一種特定的樹那裡得到足夠的食物時才會繁殖,而這種情況每兩到三年才出現一次。它也極具魅力和招人喜歡。
-
上千萬年前的巨型鸚鵡身高1米,鴞鸚鵡是它的近親
鴞鸚鵡經過科學儀器的分析,逐漸排除了其它大多數的禽類,只有和鸚鵡科之間的鳥類骨骼最為相近,最終通過比對,目標直指鴞鸚鵡,估計是巨型鴞鸚鵡,而且它們的生活習性都很相似,都是不會飛翔的地面鸚鵡,它們之間應該是近親關係。
-
紐西蘭奇特瀕危鴞鸚鵡:每隔兩年才交配一次
笨拙的鸚鵡:它們的生存技能之一是擅長爬樹,但當它們爬到樹梢上時,不會飛行的它們卻往往試圖飛下去,最終導致悲劇發生 【搜狐科學消息】 據國外媒體報導,熊貓、白犀牛和山地大猩猩在想方設法地提高它們的繁殖生育,但是同樣作為一種瀕危物種,紐西蘭鴞鸚鵡卻非常不稱職
-
鴞鸚鵡成鳥僅剩143隻 紐西蘭科學家想出這些拯救絕招
新華社北京6月3日新媒體專電 美媒稱,在紐西蘭沿海的一個島嶼上,生活著一種相當怪異的鳥類。它是世界上最重的鸚鵡,也碰巧是一種在夜間活動且無飛行能力的鸚鵡。受到驚嚇時,它會一動不動。它還是世界上唯一採取求偶場交配製的鸚鵡。
-
不會飛的鴞鸚鵡,做成樂高,也不會飛呢
這是由作者「FlancrestEnterprises 」創作的《Kakapo(鴞xiāo鸚鵡)》。該項目成立於2018的七月,到2019的三月集滿萬贊,在2019的9月落選。可以看到作者為了還原鴞鸚鵡的細點用了大量的1x1和1x2的光面斜面件,雖然粘何沒有接觸過實物,但是憑藉曾經拼過的樂高像素畫(兩千多個1x1凸點件),推斷這個Kakapo手感應該十分酸爽~它們的鳥嘴旁被靈敏的羽須或小鬍子所包圍,用以在低頭前進時感受地面情況並引導前行。
-
很像貓頭鷹的「廢柴」鴞鸚鵡:翅膀像是擺設、超長待機、呆萌可愛
據ati網站7月10日消息,紐西蘭有種名為「鴞鸚鵡」(Kakapo)的鳥,有翅膀但不會飛,幾乎是擺設,外表呆萌可愛,性格溫順可人,曾被紐西蘭當地的毛利人當寵物養。這種鸚鵡因形似貓頭鷹而得到了一個綽號——「貓頭鷹鸚鵡」(owl parrots),即便基因研究表明,這種鸚鵡和貓頭鷹之間其實並沒有什麼親緣關係。除了形似貓頭鷹以外,這兩種物種的作息也很像,都是晚上活動,因此,鴞鸚鵡又有了另一個綽號——「夜鸚鵡」(night parrot)。
-
鸚鵡中最笨的鴞鸚鵡,不會飛也不會學舌,拉低鸚鵡家族的平均智商
鸚鵡同樣擁有一個巨大的家族,不同種類的鸚鵡在模仿語言之外還有不同的技能,但是也存在特殊的情況,鴞鸚鵡就是鸚鵡家族的「奇葩」。這種看起來更接近於家禽的鳥兒,並沒有擁有模仿語言的技能,其實這也不是它們看起來更笨的理由。在長期的觀察過程中,生物學家們發現鴞鸚鵡根本就不會飛,是所有鸚鵡中最笨的一種。
-
鸚鵡界的夜貓子,拉低整條街智商的鴞鸚鵡,網友:真的太蠢了
在大眾眼裡鸚鵡是一種聰明的動物,但是在自然界中偏偏就有那麼一種蠢萌蠢萌的鸚鵡拉低了所有鸚鵡的智商水平。說它蠢萌並不是說它智商真的很低,只是因為它的某些行為比較可愛。關於這種鸚鵡,在網上有一個動圖,它騎在人類的肩膀上,扭動著它肥胖的身軀,用翅膀拍打人類的臉頰。
-
鴞鸚鵡一種把自己玩滅絕的動物,不愛繁殖
鴞鸚鵡是一隻不會飛的鳥,鴞鸚鵡平均壽命為58歲,鴞鸚鵡有很大的翅膀,但不能飛翔,和雞一樣在地上行走奔跑。他們有超高的平衡感喜歡從一塊石頭跳到另一塊石頭。獨特的氣味使捕食者更容易找到它們。鴞鸚鵡成年雄性平均體重超過四磅,長約兩英尺。
-
鴞鸚鵡當選2020年紐西蘭「年度鳥類」
新華社惠靈頓11月16日電(記者盧懷謙 陳正安)紐西蘭「年度鳥類」大賽16日公布評選結果,瀕危鳥類鴞鸚鵡再次拔得頭籌。「年度鳥類」大賽是由紐西蘭獨立保護組織「森林與鳥類」舉辦的年度評選,旨在提高人們對紐西蘭鳥類的認識。
-
鴞鸚鵡瀕臨滅絕不是因為它笨,把人類的鍋推給鳥兒真的好意思嗎?
為什麼說鴞鸚鵡很與眾不同呢?因為它是唯一一種不會飛的鸚鵡,也有許多特別的本領和行為。先了解一下基礎知識吧。鴞鸚鵡(Strigops habroptilus),野生種群只分布在與世隔絕的紐西蘭島嶼。它不但是唯一不會飛的鸚鵡,還是所有鸚鵡中最重的(不是最大),體重可達1~4公斤。之所以有這麼大的區間範圍,是因為鴞鸚鵡還是少數可以積累大量身體脂肪的鳥類。
-
90歲還不會飛,把自己玩的剩120隻,鴞鸚鵡靠「蠢」變成瀕危
通常來說,警覺性是任何野生動物的基本要求,但凡在野外遇到陌生的動物,只要是正常的動物都會選擇遠離。但我們的鴞鸚鵡就不一樣了,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它們會大搖大擺的靠近觀察。自己什麼實力心裡沒點數嗎?還敢這麼囂張的靠近。這還不是最過分的,要是這時或者平常遇到危險,鴞鸚鵡會呆立不動直至危險過去了。
-
世界上智商很低的4種動物,鴞鸚鵡上榜,網友:連飛都學不會
盤點世界上智商很低的4種動物,它們的智商之低,可能會讓你們感慨,真虧他們還沒絕種。第一種,傻狍子。這個動物大家並不少見,朋友間嘗用來開玩笑說你像個傻狍子,就是形容這個人很蠢。真的狍子生活在東北,並且還是東北9大神獸之一,為什麼會流傳出傻狍子這種詞彙呢?
-
拯救極度瀕危的鴞鸚鵡:紐西蘭完成全球首例鳥類腦部手術
為了拯救命懸一線的鴞鸚鵡,紐西蘭策劃了一臺史無前例的鳥類腦外科手術。近日,紐西蘭一家野生基地醫院完成了全球首例鳥類腦外科手術,手術對象是一隻剛出生56天的鴞鸚鵡。這隻名為Espy 1B的鴞鸚鵡患有罕見的顱骨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