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了4個暖寶寶做核磁,差點出大事!醫生:做核磁,美女「事」最多

2020-11-25 騰訊網

11月8日是世界放射日。前不久,32歲的沙沙(化名)去醫院做核磁共振檢查,當時腰上、肚子上貼了共4個暖寶寶,幸虧放射科醫生及時發現,要不可能被磁共振機器「強吻」呢!其實大家對磁共振的誤解多多,疑問多多,讓國家臨床重點專科——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放射科醫生帶您了解真正的核磁共振。

誤解多年:原來核磁共振沒輻射

中大醫院放射科主任居勝紅主任醫師介紹說,放射科檢查主要包括三大類:X線、CT、核磁(MR)。其中X線和CT是有輻射的,但是核磁檢查是沒有輻射的。因為核磁共振主要採用電磁波原理進行,而電磁波所放射出來的量相對於平時手機以及電視機所釋放出來的能量,因此對身體不會有輻射,其實這也是核磁共振優勢所在。在中樞神經系統、脊髓病變、肌肉軟組織、頭頸部腫瘤、原發性心肌病、主動脈夾層等疾病的檢查上,核磁共振作用都是CT替代不了的。

放了支架、鋼釘,還能做檢查嗎?

放了金屬支架,是否就不能做核磁共振了呢?回答是否定的,大量文獻和臨床實踐都已經證實,近5年做過血管支架手術,術後半年都可以做核磁檢查。其餘部分早期的外周動脈支架可能存在弱磁性,對於這些弱磁性的外周動脈支架來說,就有必要對安全性評估。但是裝有心臟起搏器心臟搭橋、神經刺激器、顱內有銀夾、眼球內金屬異物者、曾做過動脈病手術(動脈瘤術後)、心臟手術並帶有人工心瓣膜、裝有胰島素泵等患者不能做核磁共振成像。檢查之前,最好先跟醫生先說明病史。

骨折後身體內多了個鋼釘,也要看材質,一般合金的材質可以進行,但是再檢查手術部位的話,可能會產生偽影,影響診斷。而且對於人工關節等主要是鈦和鈷鉻鉬合金等材質的金屬植入物,磁共振檢查不僅在磁共振裡是安全的,還能專門針對關節假體進行評估,發現引起手術後疼痛的原因。

美女們請注意:

做核磁要「」素麵朝天」

中大醫院放射科秦智技師長介紹說,磁共振設備周圍(5米內),具有強大磁場,嚴禁病人和陪伴家屬將所有鐵磁性的物品及電子產品、各種磁性存儲介質類物品靠近、帶入檢查室。此外還有一些禁忌可能平時市民都沒有注意到,尤其是女性更要當心。

1,細小金屬,不行!

有些物品細小的金屬品藏在其中,也要注意。如金屬紐扣、金屬拉鏈、文胸上的金屬搭鉤、金屬避孕環都是隱患,當然鑰匙、手錶、假牙、硬幣這都要摘下。

2,暖寶寶,不行!

不僅能看得出來的金屬物品要禁止入內,有一些物品內藏金屬物質,也要取出。如膏藥、暖寶寶、磁療內衣、易燃易爆品、腐蝕性化學物品、潮溼滲漏液體的用品等都是極度危險的。別看暖寶寶暖暖會發熱,這主要是由於具有磁性的金屬碎屑產生的熱量。秦智介紹,在檢查中經常會碰到在腰上或肚子貼暖暖的患者,一般檢查前都會提醒取下。如果貼暖寶寶進行磁共振檢查的話,會出現偽影嚴重影響檢查結果,如果貼的多,甚至有可能人被吸到機器上。

3,指甲油、防曬霜……不行!

有些女性不化妝就不出門,然而對於要做核磁共振檢查的人來說,可要素麵朝天了。秦智解釋說,有些化妝品中含有某些金屬,它們會與磁場發生反應。所以建議檢查當天不要化妝,指甲油、止汗藥、防曬霜、護髮用的髮蠟等也最好不要用。

4,紋身、紋眼線,事先說明!

時尚人士喜歡紋身,部分愛美女性也喜歡紋眼線,然而在磁共振檢查過程,卻存在一定的隱患。秦智解釋說,紋身中的顏料會加熱,導致皮膚受到刺激甚至灼傷,遮蓋也不管用。檢查中如果皮膚有刺激感,應立刻停止。因此,在檢查前,應該跟醫生事先說明。

通訊員 劉敏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彥

相關焦點

  • 美女貼了4個暖寶寶做檢查,差點被磁共振機「強吻」!
    因為對它的不了解,還有人差點受傷。前不久,32歲的沙沙(化名)去醫院做磁共振檢查,當時腰上、肚子上貼了共4個暖寶寶,幸虧放射科醫生及時發現,要不可能被磁共振機器「強吻」呢!但是裝有心臟起搏器心臟搭橋、神經刺激器、顱內有銀夾、眼球內金屬異物者、曾做過動脈病手術(動脈瘤術後)、心臟手術並帶有人工心瓣膜、裝有胰島素泵等患者不能做磁共振成像。檢查之前,最好先跟醫生說明病史。   4、裝了鋼釘,以後也跟磁共振拜拜了   骨折後身體內多了個鋼釘,以後跟磁共振檢查就無緣了嗎?
  • 出現不明原因不孕 建議做頭顱核磁
    其實,有些久治不愈的不明原因不孕,很可能是腦部出了問題。結婚三年不孕竟是垂體瘤在「作祟」王女士結婚三年,婚後生活甜蜜、幸福,如果說有什麼遺憾的話,那就是從未避孕的小兩口,一直沒要上孩子,王女士的例假也是幾個月來一次。
  • 調查| 家屬把輪椅推進核磁共振室導致儀器受損要賠300萬?醫院回應...
    調查 | 家屬把輪椅推進核磁共振室導致儀器受損要賠300萬?醫院回應...... 原標題:  前天,網上曝出上海肺科醫院核磁共振室內發生「驚人一幕」,一臺輪椅「親吻」上了核磁共振儀,導致核磁共振儀損壞。
  • 核磁共振室裡 病人被遺忘近4小時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市民陳先生患有腦溢血,前天下午在位於下關區建寧路200號的一家醫院做核磁共振檢查。不料,原本40分鐘可以做完的檢查,陳先生用了將近4小時。原來,由於當天病人太多,醫生一忙起來,竟然把躺在機器裡的陳先生忘了。直到掃描室關閉電閘,陳先生才從機器裡挪了出來,此時,他已經在掃描室裡呆了近4個小時。目前,醫院已對陳先生表示道歉,並承擔了相應的責任。
  • 植入起搏器做磁共振有風險?這個起搏器可轉換核磁、起搏模式
    植入起搏器做磁共振有風險?近年來,雖有磁共振兼容起搏器問世,但其核磁檢查流程非常繁瑣。12月2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獲悉,12月1日,該院為一名房室傳導阻滯患者植入了上海首臺具有全自動抗磁共振(MRI AutoDetect)功能的起搏器,該起搏器具有可「一鍵開啟」的「核磁模式」,開啟後的14天內患者可根據需要無限制接受磁共振檢查,在確保安全的同時,節省了醫生和患者的時間。
  • ...到醫院主動要求醫生用它給自己做身體檢查核磁共振一定比CT好嗎?
    原標題:有人認為它是診斷疾病的「神器」,到醫院主動要求醫生用它給自己做身體檢查核磁共振一定比CT好嗎?不少人認為,核磁共振比CT清楚,是診斷疾病的「神器」,到醫院主動要求醫生給自己做核磁共振。本文就談談核磁共振究竟是怎麼回事。   「磁共振」還是「核磁共振」   現在說的「磁共振」本來叫「核磁共振」,全稱是「核磁共振成像」(NMRI)。
  • 【導醫臺】核磁室內禁止一切鐵磁性物質進入
    放射線科醫生真情提示:在核磁檢查室內,無論有沒有患者在裡面檢查,無論關不關機,無論白天黑夜,磁場始終存在。核磁對鐵磁性物體的吸引力之大,可以使一柄鑷子瞬間擊穿顱骨。相對於CT、X線而言,核磁檢查對身體沒有輻射傷害,但限制較多、檢查時間較長。為什麼核磁檢查要有很多限制呢?有什麼潛在危險?儘管核磁檢查的好處顯而易見,但其潛在的危險卻鮮為人知。核磁設備具有強磁場,在工作與非工作的常規狀態下磁性都不會消失。當鐵磁性物體靠近時,就會帶來巨大傷害。
  • 腰椎核磁顯示某些椎體節段間盤變黑,這是啥情況?醫生給您解釋清
    「醫生,為啥我的椎間盤變黑了???」這是一位網友的問題,乍一看這個問題嚇了一大跳,還以為是做手術的時候看到椎間盤是黑色的,這樣的病例還真沒遇到過,詳細了解之後才知道,原來是因為做了核磁,看到椎間盤有退變,在核磁影像上,椎間盤的顏色發黑!那麼這種情況是說明什麼呢?這樣的核磁影像就一定會導致疼痛嗎?我們今天來好好的聊一聊。
  • 兒童做ct,x光,核磁共振對他們身體生長發育有多大影響?
    有時候孩子生病了,特別是好長一段時間都沒辦法痊癒,尋求醫生幫助時只想儘快讓孩子好起來,但是一聽到醫生說要做CT、X光、核磁共振等等檢查時,家長們又會猶豫了,生怕這些檢查會對孩子身體造成影響。兒童做ct,x光,核磁共振對他們身體生長發育有多大影響?
  • 用甄嬛傳的畫風講核磁原理,會是怎樣的效果?
    它是獲得諾貝爾獎次數最多的專題它橫跨物理、化學、醫學、生物等多個學科一層厚厚的屏蔽門,更增添它的神秘色彩它有「核」,但非放射性核,對身體安全無害,你看醫生會讓孕婦和剛出生的小嬰兒去做,可見其安全它就是——核磁共振
  • 女子貼「暖寶寶」睡覺肚皮被燙出水泡 醫生:典型的低溫燙傷
    進入冬季,即撕即貼的「暖寶寶」成了許多愛美女士的「禦寒神器」。其實,使用不當極易造成低溫燙傷。》》》推薦閱讀:江歌案今日宣判 陳方律師:日本司法不應受中國輿論影響31歲的林女士在漢陽一家公司做銷售。
  • 記漫漫核磁共振譜儀維修之路
    我攻讀博士的時候,基本只是解譜,對核磁硬體並不了解。接管核磁後才逐步了解。開始只是按時加液氮,壓縮機定時排水等常規操作。2010年9月去北京參加了布魯克核磁初級培訓,填鴨式的教學也沒學到太多,倒是解析出了一個結構,據當時的培訓師呂娟說這麼多年,我是第一個解對的。頭幾年核磁還是比較穩定,偶爾關機重啟。2011年夏天,有核磁管斷在探頭裡,諮詢了工程師,拆下探頭將其取出,還好只是頭部斷裂而底部未破。
  • 一顆鉚在核磁共振波譜儀上的「螺絲釘」
    功能有機分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共有 7 臺核磁共振波譜儀,每天 8 小時的工作時間明顯滿足不了師生們的測試需求,劉松清就和同事們探索實施開放式管理模式,通過網上預約系統,讓有測試需求的師生自己上機測試,實現了核磁 24 小時開放測試。
  • X光、B超、CT、核磁,究竟有何區別
    通過工作原理,弄清它們的區別後,相信還有一部分寵爸寵媽們會疑惑:給毛孩子檢查時為什麼有的時候用CT,有時就用核磁,是因為寶貝的病情加重了嗎?為什麼給寶貝做了X光檢查,還要掃CT呢?其實是因為不同部位,不同病情,需要選擇不同的影像檢查來幫助醫師們發現病灶,確診病情。
  • X線、CT、B超、核磁…哪個檢查輻射更大?你絕對想不到!
    什麼情況下適合做X線,什麼情況下適合做CT呢?磁共振(MRI)就是常說的核磁,因為名字裡帶個核字,大家老誤解它可能有放射線和輻射,其實這個核指的是氫原子核。所以,核磁沒有輻射!2檢查範圍磁共振可以檢查的部位很多,包括腦部、血管、肌肉、韌帶、脊柱等等,但是建議在有症狀或醫生建議下做磁共振檢查,正常的體檢作為疾病的初期篩查
  • CT與MR(核磁共振)的區別
    CT與MR(核磁共振)究竟是什麼,想必有很多家長不是很明白,孩子有病做什麼檢查好,是不是MR一定比CT強。下面我們談談CT與MR(核磁共振)的區別  CT是X線束圍繞人體某部位一定厚度的層面進行掃描,透過該層面的X線小部分身體被吸收,大部分穿透身體被探測器吸收,後經計算機重建生成圖像。CT的優勢在於檢查速度快,對於不配合的兒童要求低,易於完成檢查。
  • 核磁還能這樣用!
    核磁作為化合物定性中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主要分為核磁氫譜(1H-NMR)和核磁碳譜(13C-NMR)兩種,接下來我們將分享一些關於核磁氫譜的基本原理和應用。
  • 做防癌體檢,超聲、核磁、CT、PET-CT,哪種準確率最高?一文讀懂
    超聲、核磁、CT和PET-CT都是臨床常用的檢查手段,統稱為影像學檢查。它們的工作原理並不相同,因此臨床應用也不一樣。在實際工作中,超聲、核磁、CT和PET-CT都可以作為篩查癌症的手段,但由於成像原理和價格的不同,因此在檢查順序上也有先後。
  • B肝檢查B超、CT與核磁的比較
    今天我們來和大家具體了解B肝檢查中的B超、CT以及核磁檢查。這三項都屬於影像學的範疇,檢查的主要目的是監測慢性B肝的臨床進展、了解有沒有肝硬化、有沒有佔位性病變和鑑別其性質。首先,我們先說一下這三者的原理。
  • 腦出血的核磁表現之DWI & FLAIR篇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一年前我曾經寫過的腦出血的核磁表現T1、T2篇和GRE序列篇?前一陣華山醫院組織的蓋世影雄題目裡面有不少腦出血核磁的片子來考大家,讓我又想起來這個系列,今天就把它補齊吧。即使它們都一樣,我們都很難記過來,那再分出中心和周邊豈不是讓人絕望???鑑於讀者們大多是臨床醫生,對於那些核磁的原理什麼的很可能像我一樣總也琢磨不透,今天咱們就咬咬牙不分那麼清楚,湊合著弄個差不多大概能記住的表格,先記住一個簡陋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