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吳躍偉
2016-06-08 19:13 來源:澎湃新聞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環保組織自然大學零魚翅項目組發布《2016年中國高檔餐飲業魚翅銷售調查報告》。
該報告顯示,在北京、上海、深圳,拒絕出售魚翅的餐廳數量正在上升。三年前,2013年,該環保組織曾調查北上深206家餐廳,2016年再次回訪時發現,禁魚翅餐廳由50家上升到84家,數量增長了68%。
除了北上深,該環保組織還調研了廣州、大連、福州、三亞。前述七個城市,禁魚翅的餐廳佔調查總量的43.6%,部分餐廳禁魚翅的原因是曾捲入相關事件。
大連的禁魚翅餐廳比例最高,達到了52.5%,其次為三亞,52%。而上海、福州、深圳的禁魚翅餐廳比例較低,分別為31.5%、32%和37%。
魚翅來自鯊魚的胸鰭和背鰭,食用魚翅不能體現人類的高貴身份,反而是殘忍、不人道的象徵。
鯊魚,比恐龍更早出現在地球上,但近年來,由於魚翅消費量增長,大量鯊魚被捕殺,一些種類的鯊魚數量下降近90%。目前沒有確切的科學根據證明食用魚翅有益於人體健康,恰恰相反,由於海洋汙染和食物鏈的富集作用,汞汙染被很大程度地富集在鯊魚體內,造成魚翅含汞。
2016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題是「關注海洋健康、守護蔚藍星球」。鯊魚位於食物鏈頂端,其數量變化會對整個海洋生態系統產生影響。
前述報告提到,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在2013年12月8 日發布了新的《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其中明確規定「工作餐應當供應家常菜,不得提供魚翅、燕窩等高檔菜餚和用野生保護動物製作的菜餚」。
環保組織自然大學呼籲更多人拒絕魚翅,關注海洋健康。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探索
我是上海海洋大學教授,關於魚翅貿易和鯊魚保護,問我吧!
關鍵詞 >> 魚翅 公務接待 禁魚翅餐廳 增長
相關推薦
評論(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