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ars-cov-2變異體中發現的突變改變了天然免疫反應

2020-11-14 上海卡替生物技術

Tohoku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人類編輯酶很可能是新冠肺炎病毒的一種突變背後的原因,這種突變刺激人體免疫細胞釋放促炎症分子,稱為細胞因子。這一發現發表在《科學報告》雜誌上,這對於了解病毒是如何進化的是很重要的。


冠狀病毒的遺傳物質,包括導致新冠肺炎感染的SARS-CoV-2病毒,包含在一條RNA中。與其他RNA病毒相比,冠狀病毒具有更少的基因突變,因為它們有一種RNA校對機制來保護它們。儘管如此,它們仍然存在一些突變,科學家們希望了解它們是如何產生的,它們的影響可能是什麼。

Tohoku大學免疫生物學家Emi Furusawa-Nishii和他的同事從一個國際資料庫中調查了近8000種SARS-CoV-2病毒的基因組序列。他們專門尋找「點突變」,在這種突變中,病毒RNA中的一個核苷酸鹼基被轉換成另一個鹼基。

他們的分析發現,從中國武漢分離出的病毒株中,除了許多其他核苷酸鹼基轉換為尿嘧啶外,還有不成比例的胞嘧啶鹼基被轉移到尿嘧啶上。對這些點突變之前和之後的核苷酸鹼基進一步分析,則表明它們是由兩種人類編輯脫氨酶酶引起的,即APOBECs和ADARs。

然後,科學家們想研究這種突變對巨噬細胞的影響:一種白細胞,它是人體第一道防線的一部分,也就是它的先天免疫。他們測試了人類巨噬細胞株產生的兩種促炎細胞因子,即腫瘤壞死因子-α和白細胞介素-6。令人驚訝的是,他們用SARS-CoV-2病毒的RNA片段刺激細胞時發現,突變型SARS-CoV-2病毒中富含尿嘧啶的RNA片段增加了這兩種細胞因子的產生。

Tohoku大學免疫生物學家EMI Furusawa-Nishii說,「我們的發現表明,我們在SARS-CoV-2病毒中檢測到的點突變是由RNA編輯引起的,這是人類對感染的防禦反應的一部分。他們還表明,病毒的進化正在增加宿主的先天免疫反應。」

科學家們說,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確定這種增加的先天免疫反應是否有助於有效地消除SARS-CoV-2等病毒。


更多信息:Scientific Reports. doi.org/10.1038/s41598-020-74843-x.

相關焦點

  • Cell新論文詳解SARS-CoV-2新突變
    具有這種突變的病毒很普遍,並且在全球範圍內迅速傳播。這一研究發現公布在1月25日Cell雜誌上。研究人員發現,攜帶這種突變的病毒的毒力和傳播能力與野生型病毒相似,但可以更牢固地與人類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受體結合。重要的是,研究表明,這種突變賦予了某些人的血清抗體和許多中和性單克隆抗體的抗性,其中一種是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授權用於緊急治療的抗體。
  • 食品中的化合物可以阻斷關鍵的sars-cov-2酶的功能
    根據北卡羅萊納(NC)州立大學植物生物學家的一項新研究,綠茶、麝香葡萄和黑巧克力等食品或飲料中的化合物可以結合併阻斷SARS-CoV-2病毒中一種特定酶或蛋白酶的功能。NC 州立大學植物和微生物生物學教授、這項研究的相應作者說,蛋白酶對細胞和病毒的活力非常重要。
  • 詳細剖析SARS-CoV-2刺突蛋白突變對...
    SARS-CoV-2利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ACE2)作為受體進入靶細胞。因此,S蛋白決定了這種病毒的感染性及其在宿主中的傳播性。由於這種蛋白是誘導保護性免疫反應的主要抗原,所有正在開發的疫苗都針對它。顯然,密切監測正在傳播的病毒中S蛋白的抗原性變化是至關重要的。鑑於它是一種高度糖基化的蛋白,研究位點特異性聚糖(glycan)對感染性和免疫逃逸的影響也具有毋庸置疑的重要性。
  • SARS-CoV-2感染6個月後的體液免疫記憶和細胞免疫記憶
    對SARS-CoV-2假病毒的中和能力檢測,血漿的中和能力降低5倍(NT50從401到78)。但RBD特異性的記憶B細胞的數量則保持穩定。此外,IGV基因在這兩個時間點沒有顯著不同(包括IGHV3-30和3-53);但IGH和IGL突變顯著增加,表明記憶B細胞在6個月發生了體細胞突變和克隆更替。
  • 兩項研究探究人體對SARS-CoV-2變體和疫苗的獨特易感性
    2021年1月4日訊/生物谷BIOON/---在免疫系統成分中具有不同遺傳變異的人對SARS-CoV-2的免疫反應往往非常不同。他們對疫苗的反應也會不同。同樣的道理,SARS-CoV-2中新出現的變異也會在相同的免疫系統中引起不同的免疫反應。在我們如今面對的更大的現實中,必須同時考慮上述所有潛在的變異。
  • 科學家在新冠病毒中發現Δ382突變:毒性大幅降低,或有助全新疫苗研發
    他們從患者的電子病歷以及住院期間和出院後採集的系列血液和呼吸道樣本中收集了臨床、實驗室和放射學數據。 研究人員將感染 382變異體的個體與感染野生型SARS-CoV-2的個體進行比較。確切的數據用於檢驗感染組與需要補充氧氣的缺氧發展之間的關係(主要終點為新冠重症的指標)。研究主要終點的隨訪已完成。
  • SARS-CoV-2納米疫苗可引發強大的保護性免疫反應
    SARS-CoV-2納米疫苗可引發強大的保護性免疫反應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7 14:20:00 中山大學張輝研究小組發現,基於SARS-CoV-2受體結合結構域(RBD
  • 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在獼猴中對SARS-CoV-2感染具有保護作用
    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在獼猴中對SARS-CoV-2感染具有保護作用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9 13:03:26 美國哈佛醫學院Dan H.
  • 揭示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進入人體呼吸組織機制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這些研究人員使用了單細胞RNA測序,這種技術可以識別出大約20000個基因中的哪些基因在細胞中「開啟」。他們發現人類呼吸道和腸道細胞中只有極小的比例,往往遠低於10%,可表達ACE2和TMPRSS2。
  • ...​​​SARS-CoV-2納米疫苗可引發強大的保護性免疫反應
    點擊播放 GIF 0.1M戳藍色字「預防界」關注我們喲中山大學張輝研究小組發現,基於SARS-CoV-2受體結合結構域(RBD)和七肽重複序列(HR)的納米疫苗可引發強大的保護性免疫反應。2020年11月25日,《免疫》雜誌在線發表了這項成果。通過將自組裝的24聚鐵蛋白與SARS-CoV-2突刺(S)蛋白的受體結合域(RBD)和/或七肽重複(HR)亞基共價綴合,研究人員開發了納米顆粒疫苗。與單體疫苗相比,納米顆粒疫苗引發了更強大的中和抗體和細胞免疫應答。
  • JMCB:天然免疫反應機制研究取得新進展
    天然免疫(innate immune)(也稱"固有免疫"或"非特異性免疫")系統通過模式識別受體(pattern-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對細菌、病毒等入侵微生物中高度保守的、不存在於健康的宿主細胞中的病原相關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進行特異性識別,從而感知外來微生物入侵並激活多種胞內信號通路和基因表達
  • 多種新冠病毒突變在世界各地出現,世衛組織說要這麼做!
    最近多個新冠病毒突變體受到人們關注的原因是它們可能具有更強的傳播性,或者可能具有逃避某些抗體免疫反應的能力。目前受到關注的新冠病毒突變體主要有三種,分別為B.1.1.7(最初在英國發現),B.1.351(又名為501Y-V2,最初在南非發現),和P1(最初在巴西發現)。B.1.1.7和B.1.351已經在世界上多個國家和地區被發現,而P1目前只在巴西和日本被發現。
  • 關於英國出現的SARS-CoV-2病毒突變體 我們該如何應對?
    2021年1月13日 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在英國出現的突變SARS-CoV-2會更容易傳播嗎?是否會讓人更容易感染?疫苗和療法是否也不再發揮作用呢?這種病毒相繼在美國和其它國家出現又意味著什麼呢? 科學家們表示,我們有理由擔心並進行更多的學習研究,但這種新的突變病毒並不應該讓我們過於擔憂。這種新的變種來自哪裡?
  • Science:新研究追蹤在巴西流行的SARS-CoV-2毒株的傳播率和起源
    2020年7月28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巴西、英國、法國和比利時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研究,旨在追蹤目前在巴西流通的主要SARS-CoV-2毒株的傳播率和起源。在這項新的研究中,這些研究人員試圖了解更多有關傳播率和SARS-CoV-2感染巴西人的特定毒株。這些研究人員指出,由於當地領導人的努力,最初為減緩這種病毒在巴西的傳播所做的努力似乎是有效的---但隨著這種病毒向該國其他地區的傳播,COVID-19疫情也在加快發展。為了了解更多關於這種病毒的信息,以及為何它能夠如此迅速地傳播,他們使用了多種工具。
  • Mol Biol Evol:新研究指出流浪狗可能是SARS-CoV-2大流行的起源
    它的病毒靶標是病毒RNA基因組中的一對稱為CpG二核苷酸的鹼基。CpG二核苷酸充當人體免疫系統用來尋找和消滅病毒的路標。ZAP在人體肺部中巡邏,並在免疫系統首先啟動攻擊的骨髓和淋巴結中大量產生。 但事實證明,病毒可以反擊。像SARS-CoV這樣的單鏈冠狀病毒可以通過減少這些CpG路標來避免ZAP識別,從而使得ZAP無能為力。
  • 群體免疫與SARS-Cov-2的意義
    ),是指當種群中有足夠比例的免疫個體時,那麼易感個體會免受感染而受到保護。如果人群中免疫個體的比例超過此閾值,則當前的流行病爆發將會被撲滅,病原體的流行傳播將被中斷。在最簡單的模型中,群體免疫閾值取決於基本繁殖數(R0;在完全易感人群中一個被感染者去感染別人的平均人數),群體免疫閾值計算為1- 1 / R0(圖)。有效繁殖數量包括部分免疫種群,並解釋了種群中易感個體比例的動態變化,例如在暴發期間或大規模免疫後所見。
  • 經濟學人精讀|新冠病毒:SARS-CoV-2也遵循進化規律【1】
    Covid-19SARS-CoV-2is following the evolutionary rule book段落精講請掃下方圖片二維碼查看+全文PDF加小編VX: elitezhich。It looks possible that one or other of these novel viruses will itself soon become a dominant form of sars-cov-2.
  • Immunity:抗真菌感染的天然免疫信號新發現
    2015年10月22日 訊 /生物谷BIOON/ --CARD9蛋白是天然免疫系統中C-type lectin 受體下遊的結合蛋白,負責傳遞上遊受體識別特定物質後產生的信號。C-type lectin 受體主要包括dectin-1,dectin-2等,它們主要識別真菌或細菌細胞壁的組分。
  • SARS-CoV-2蛋白納米顆粒疫苗可激發有效的中和抗體反應
    SARS-CoV-2蛋白納米顆粒疫苗可激發有效的中和抗體反應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4 16:30:59 美國華盛頓大學Neil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