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山上這種小野果,你認識嗎?果子親切可愛,還清熱防暑,止咳化痰
時間太過久遠,我差不多已將這種有趣的小野果忘得一乾二淨了。回想當年,在山坡上,時常能見到它的影子。近日,在一棵大山烏桕樹下,竟然跟它偶遇了,就像久別的重逢,熟悉又親切。小果子渾圓光亮,果柄細長,果實的頂端還帶著一朵未謝的小白花,實在可愛,這就是傳說中的「老鼠拉冬瓜」。
老鼠拉冬瓜,又稱馬交兒、野梢瓜、土白蘞等,為葫蘆科馬交兒屬攀援藤本植物,分布廣泛,主產於我國南部各地,多生長在村道路旁、荒地草叢或林邊,常纏繞於其它灌木上,花期4-7月,果期7-10月。這個時候遇見,剛好是果期時間。
我一直搞不明白,中國植物志上為什麼把它寫成了「馬[瓜@交]兒」,後來很文章介紹中也有此名,起初看到這個名字時,真不知怎麼讀,後來在說文解字中才看到這個「」字,讀(bó),小瓜也。才知道這種小瓜文字上叫「馬兒」,或許是因為那時候,電腦字庫裡沒有這個字吧!字也不認識,所以就把它記錄成馬[瓜@交]兒了,這麼複雜的名字太專業了,還是叫老鼠拉冬瓜更接地氣。
老鼠拉冬瓜,多麼美麗的童話故事,一邊拍一邊想像著老鼠是怎樣拉冬瓜的場景,我覺得這麼浪漫的事兒只有米奇和米妮這對完美搭檔才幹得出來,唐老鴨與黛絲那種搖搖擺擺的鴨腳板恐怕只有幹看著的份兒。
關於這個可愛的名字的由來有多種說法,一說是根據粵語和我們客家話中的「老鼠拉」是指東西很小的意思,而該小可愛的果又長得像小冬瓜,橢圓橢圓的,所以就把它叫老鼠拉冬瓜了,有些農民還用它煲涼茶飲用,據說有清熱防暑、止咳化痰功效。
一說是因為老鼠拉冬瓜的根部是膨大的,有時候還會像蓮藕一樣一節一節,像極了一群老鼠,而它又是弱小的藤本,葉柄基部的卷鬚就像老鼠的尾巴,(葫蘆科的顯著特徵,記住這是知識點),果實就像個小小的冬瓜,冬瓜也是屬於葫蘆科,所以,我們就姑且叫它老鼠拉冬瓜了。
還有一說,是因為它的小瓜頂端,長著一朵像老鼠形狀的小花,像是拖著一個冬瓜,故名。不過我還是比較認同第二種說法。
老鼠拉冬瓜雖然不是什麼珍貴的植物,不過看著小瓜這麼可愛,我還是忍住了摘一個的欲望,人家正在安靜的結果呢,還是不要去搞破壞,等著下次來收瓜,說不定還可以挖一下根,感受一下「老鼠拉冬瓜」這個名字。而且這還是一味不錯的中藥,有清熱解毒、消瘀散結、化痰利溼的作用。可用於咽喉腫痛、皮膚溼疹等症狀。中藥如果要使用它,也是這樣一個理,你總得讓人家成熟了才能去採。
想起春天的時候,山上看到了很多黃精,可是上山的人在它們剛剛開花的時候,就被採挖了,這時候的黃精,哪有什麼療效可言,而且造成了自然資源的極大浪費。自然在與人類相處的過程中,給予了巨大的回報,但是人類卻在與自然的相處中,露出了猙獰的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