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多發性硬化的流行病學:系統綜述和薈萃分析丨前沿進展

2020-12-05 醫脈通

兒科多發性硬化的流行病學:系統綜述和薈萃分析丨前沿進展

2020-07-22 來源:醫脈通

導讀:多發性硬化(MS)是一種以中樞神經系統炎性脫髓鞘病變為主要特點的免疫介導性疾病。兒科MS在該病中更為罕見,約有2-10%的MS患者受到影響1。隨著診斷標準和療法不斷發展,必須進一步了解兒科MS的流行病學以及全球和區域性疾病負擔。通過進行系統的文獻綜述和薈萃分析,評估全球兒科MS的發病率和患病率,並且按地區和診斷標準進行亞組分析。該研究結果發表在近期的Mult Scler Relat Disord上。

 

研究簡介


該研究於2019年11月25日在EMBASE和MEDLINE上進行文獻檢索。2020年3月18日對這一搜索進行了更新,以確保儘可能地更新證據基礎。21項研究用於數據提取,其中18篇研究納入薈萃分析。研究在北美(n=4)、歐洲(n=8)、亞洲(n=3)或中東(n=6)進行。


研究結果


1. 發病率


在每年報告每100000個人發病率的研究中,

➤ 全球總體發病率為0.05-2.852,3;

➤ 在歐洲進行的五項研究中,發病率為0.15-2.853,4;

➤ 在中東進行的四項研究中,發病率為0.05-1.962,5;

➤ 在北美進行的兩項研究中,發病率為0.41-1.226,7;

➤ 在亞洲進行的一項研究中,發病率為0.498。


2. 患病率


提供患病率數據的所有十項研究均報告了每100000個人的估計數。


➤ 全球總體患病率為0.69-26.923,9;

➤ 在歐洲進行的唯一研究的患病率最高為26.923;

➤ 在中東進行了四項研究中,患病率為5.25-16.2010,11;

➤ 在亞洲進行的三項研究中,患病率為0.69-1.308,9,12;

➤ 在北美進行的兩項研究中,患病率為6.67-10.417,13。


3. 發病率和患病率的Meta分析


(1)發病率


在報告發病率數據的16項研究中,13項納入薈萃分析。


➤ 每年全球總體發病率為0.87/100000人(95%CI:0.35-1.40)(圖1);

 


圖1 兒科多發性硬化的發病率


➤ 按地區進行亞組分析,由於北美和亞洲的研究數量不足,因此無法進行亞組分析,具體數據見表1;

➤ 對兩個最常用的診斷標準也進行亞組分析。使用IPMSSG 2013和McDonald 2010,發病率分別為0.92(95%CI:-0.17-2.00)和1.67(95%CI:0.15-3.19) ,具體數據見表1。


表1 亞組分析結果


(2)患病率


所有10項報告患病率的研究都包括在薈萃分析中。


全球患病率為8.11/100000人 (95%CI:2.28-13.93)(圖2);


圖2 兒科多發性硬化的患病率


中東和亞洲的患病率分別為8.55(95%CI:0.27-16.82)和0.86(95%CI:0.25-1.47),具體數據見表1。


結論


該研究第一次對全球兒科多發性硬化的發病率和患病率進行薈萃分析。總體而言,各地區的發病率估算值相似;然而,患病率的變化較大。

 

參考文獻:

1. Narula S. Neurodegener Dis Manag. 2016 Dec;6(6s):3-7.

2. Achour NB, et al.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7;2017:4354826.

3. Dell'Avvento S, et al. Eur J Pediatr. 2016 Jan;175(1):19-29.

4. Ketelslegers IA, et al. J Neurol. 2012 Sep;259(9):1929-35.

5. Ismail FY, et al. J Child Neurol. 2018 May;33(6):422-427.

6. Vanderver A, et al. Semin Neurol. 2012 Dec;19(4):219-23.

7. Marrie RA, et al. Neurology. 2018 Oct;91(17):e1579-e1590.

8. Lin W-S, et al. J Neurol. 2020 Apr;267(4):925-932.

9. Yamaguchi Y, et al. Neurology. 2016 Nov 8;87(19):2006-2015.

10. Achiron A, et al. Isr Med Assoc J. 2012 Apr;14(4):234-9.

11. Eskandarieh S, et al. Mult Scler Relat Disord. 2019 Nov;36:101377.

12. Torisu H, et al. Brain Dev. 2010 Jun;32(6):454-62.

13. Dilokthornsakul P, et al. Neurology. 2016 Mar 15;86(11):1014-21.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子宮內膜異位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系統綜述和薈萃分析
    有關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病原因尚未完全闡明,但有研究提示免疫系統異常可能與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生有關。有觀點提出認為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生與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通過對目前現有的關於子宮內膜異位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生之間的證據進行評估,將有利於我們對子宮內膜異位症病因和預後結局的更深入認識。同時,也可以為健康醫療機構提供一些臨床實踐的科學依據。
  • 系統回顧和薈萃分析結果表明牙周炎與哮喘、COPD和肺炎相關
    系統回顧和薈萃分析結果表明牙周炎與哮喘、COPD和肺炎相關 2020-09-28 16: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多發性硬化最新臨床分型(臨床綜述)
    多發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臨床特點(表型)的準確描述對於相互交流、預後評估、臨床研究設計和納入、治療策略制定等是很重要的。
  • 諾華多發性硬化又一創新藥萬立能(R)(西尼莫德)中國獲批
    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萬立能®(西尼莫德)用於治療成人復髮型多發性硬化 目前全球首個、唯一用於治療活動性繼發進展型多發性硬化(SPMS)的口服疾病修正治療(DMT)藥物[1] 高達50-60%的復發緩解型
  • 科學家探明多發性硬化免疫治療機理
    新華社上海5月19日電 我國科學家最近在多發性硬化的免疫病理機制和調節機理研究方面獲得突破性進展,在國際上首次探明了免疫調節劑治療多發性硬化的機理,明確了進一步尋找更優化藥物的方向。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5月出版的《美國科學院院刊》上。
  • 多發性硬化新藥!諾華CD20抗體Kesimpta獲FDA批准
    香港濟民藥業獲悉,諾華(NVS.US)今日宣布,美國FDA已經批准該公司旗下Kesimpta(ofatumumab,奧法妥木單抗)作為一種皮下注射藥物,治療復髮型成人多發性硬化(RMS)患者,包括臨床孤立症候群、復發/緩解型疾病和活動性繼發進展型疾病。
  • Nature neuro:腦細胞死亡如何觸發多發性硬化?
    (綠色代表髓磷脂包裹的軸突;紅色代表炎症和去髓磷脂化區域)           2015年12月16日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來自美國Northwestern Medicine和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報告稱合成髓磷脂的腦細胞死亡可能會觸發多發性硬化
  • 4萬人薈萃分析:預防房顫,應關注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研究速遞
    4萬人薈萃分析:預防房顫,應關注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房顫使卒中風險增加5倍,已成為日益嚴重的公眾健康問題,如果沒有得到適當的治療,房顫可導致致命併發症。 冠狀動脈疾病是房顫的公認危險因素,但尚不清楚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是否也會增加房顫風險發病率。本研究是首個評估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與房顫相關性的研究,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定義為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cIMT)或冠狀動脈鈣化評分(CACS)增加。
  • 健康筆記丨如何讀懂一篇薈萃分析
    健康筆記丨如何讀懂一篇薈萃分析 2020-08-25 13: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影響炎症性腸病患病風險的環境因素: Meta分析傘形綜述 | IBD專題
    雖然有大量研究已經分析了環境因素和IBD的關係,包括一些系統評價和薈萃分析,但還沒有系統性的整合分析,來總結和評判當前眾多的研究證據。 因此,有必要對已發表的薈萃分析進行綜述,評估這些薈萃分析的研究方法、潛在偏倚、以及是否有強有力的流行病學證據支持。
  • 科學家揭示加速多發性硬化症疾病進程的關鍵分子機制
    多發性硬化症(MS,multiple sclerosis)患者一般逐漸會發展為加重的機體功能性障礙,近日,來自瑞典卡羅琳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解釋了小鼠多發性硬化症的進展過程以及如何逆轉疾病的進展,相關研究結果刊登在了國際雜誌Science Immunology上。
  • 芬戈莫德與西尼莫德開創多發性硬化治療新時代填補臨床空白
    芬戈莫德有效減少多發性硬化患者疾病復發,同時填補了我國兒童多發性硬化治療領域的空白;西尼莫德作為國家一類創新藥,被納入優先審批通道,是目前全球唯一證實對多發性硬化進展期患者有顯著延緩殘疾作用的DMT藥物。
  • Cell reports:細胞壞死引起多發性硬化
    2015年3月26日 訊 /生物谷BIOON/ --多發性硬化是一類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主要伴隨著少突膠質細胞的減少以及脫髓鞘作用雖然目前對於多發性硬化的研究有很多,但少突膠質細胞的減少的機制目前依然不清楚。由於少突膠質細胞的死亡會引起髓磷脂的減少以及神經軸突的退化,從而造成不可避免的神經退化,從而對少突膠質細胞死亡機制的探索有助於我們為多發性硬化患者提供臨床上的治療方法。最近,哈佛大學醫學院Junying Yuan研究組在《cell report》雜誌發表了他們對於少突膠質細胞死亡的機制的研究。
  • 多發性硬化對眼部的影響是什麼?
    北京眼科醫院:多發性硬化對眼部的影響 時間:2020-11-24 14:43 北京華爾醫院 北京眼科醫院:多發性硬化對眼部的影響,多發性硬化是在國內近20年較多報告的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它主要是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改變,以多發病灶、緩解、復發病程為特點,好發於視神經
  • 諾華多發性硬化創新藥捷靈亞®(Gilenya,芬戈莫德)中國...
    2019年07月20日/生物谷BIOON/--諾華製藥(中國)近日宣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捷靈亞® (Gilenya,通用名:fingolimod,芬戈莫德)用於10歲及以上患者復髮型多發性硬化(RMS)的治療。捷靈亞® 是第一種、也是唯一一種同時覆蓋多發性硬化症兒童、青少年和成人患者的疾病修正治療(DMT)方法。
  • Acta Neuropathologica:新研究揭示多發性硬化的「細胞」威脅
    2019年10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維吉尼亞大學醫學院的一項新研究揭示了多發性硬化發生的關鍵因素。這一發現為設計針對多發性硬化的治療方法提供了新的途徑。 在該研究中,科學家們猜測被稱為「少突膠質細胞祖細胞」的細胞有助於多發性硬化的發生與發展。
  • 捷靈亞(芬戈莫德)開出首張處方 助力多發性硬化患者重享靈動人生
    諾華製藥(中國)總裁張穎女士表示,「我們很自豪能將捷靈亞®帶入中國,為中國多發性硬化患者帶來更卓越的DMT治療方案。捷靈亞®能這麼快惠及中國患者,離不開政府加速創新藥物引入的決心與行動力。諾華在多發性硬化治療領域擁有豐富的後續產品線,我們會致力於為中國的患者帶來更多創新產品和治療選擇。
  • 多發性硬化讀片技巧:圖表總結練就火眼金睛
    導讀 影像學檢查對於多發性硬化的診斷而言舉足輕重,然而許多疾病,特別是與年齡相關的腦血管疾病和視神經脊髓炎,其影像學表現都可能與多發性硬化相混淆。本文將通過典型影像學示例和圖表總結,幫助大家更好地鑑別多發性硬化。
  • 小測驗:多發性硬化的眼部表現,這5個問題你掌握了嗎?
    多發性硬化(MS)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CNS)的免疫介導的慢性脫髓鞘疾病。MS可導致超半數患者致殘。症狀有所不同,與MS的類型和脫髓鞘的位置有關。任何神經系統症狀均可在MS早期出現,但最常見的是感覺和視覺症狀,眼部病變是由於脫髓鞘引起的。認識脫髓鞘的眼部表現對於理解臨床孤立症候群和MS診斷、惡化和進展至關重要。
  • 038期抑鬱症研究簡報|對重度抑鬱症認知功能的系統評價和薈萃分析
    relationships between systemic inflammation and activity in reward and interoceptive neurocircuitry,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20192,標題:對重度抑鬱症認知功能的系統評價和薈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