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點擊關注!
01 導讀
大學考研已經成為很多人高考之後的又一次大考,考研人數逐年上升。大家為什麼考研?
大部分人的回答是為了將來找工作的時候能夠增加點籌碼,能夠找個好工作。
與高考不同,研究生報考之前一般是先選定專業方向,複試時必須要選定導師,研究生三年,導師對自己的影響非常大。
上學時,導師帶研究生少的每屆有兩三個,三屆加起來有六七個人;多的一屆六七個、七八個,有的導師碩士博士加起來總共有三十多個。
一起聚餐的時候,都要好幾桌。
這麼多的學生,老師一個人能指導得過來嗎?肯定不能啊!
02 老師數量並不少
為什麼一個導師帶這麼多學生呢?是教師資源太緊張了嗎?
經過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的高考擴招,每年我國錄取幾百萬的大學生。四年後,又有兩三百萬的本科畢業生參加考研。
如此多的學生,需要配備大量的老師,包括軟硬體設備。雖然高考擴招剛開始出現師資短缺情況,但經過最近十多年的發展,高校老師已經不再緊缺了。
一代數學大師丘成桐就曾經對國內大學的師資力量與哈佛大學的師資力量進行過對比。
北京大學數學系有100多名教授,哈佛大學數學系的教授才20多名。前者是後者的4到5倍。
學生方面,北京大學有1萬多本科生,哈佛大學有6400多本科生。前者僅是後者的2-3倍。
如果單純從數量上來看,北京大學的師資力量是明顯強於國外的。可是為什麼國內一個老師卻要帶這麼多學生呢?
03 導師的精力也是有限的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什麼事都可以做,都能做得面面俱到。尤其是科研這種工作,費時、費力、費錢。
要想在科研方面做出點名堂,必須要付出非常大的心血和時間。而且大部分人都是默默無聞一輩子。
帶的學生太多,肯定指導不過來。
1、學校根據老師情況招生
學校要根據自己學校的老師情況招生。現在很多研究生導師,尤其是碩士,一屆就會帶七八個學生。
不要說指導每個學生的論文和課題,就是每個學生的論文題目,如果想做得好,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2、老師之間學生分配失衡
導師指導的學生一般是與年齡、職稱掛鈎的。比如,教授一般比副教授可以帶更多的學生。
雖然學校有許多老師,但是,很多年輕老師都沒有帶學生的資格,或者只能指導1個或者2個。
小夥伴們,你們上學時導師帶幾個學生?
歡迎留言討論。
多個關注多條路!
歡迎點擊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