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菌核病是我國長江流域秋播油菜產區重要病害,主要發生在湖北、湖南、安徽、江蘇、江西、浙江、重慶、四川等省(市)及陝西漢中和河南信陽等地區。近年來,由於夏季雨水偏多,西北春油菜產區也逐漸偏重發生。為做好2019年我國油菜產區菌核病防控工作,確保油菜生產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防控目標
防控處置率總體達到90%以上,專業化統防統治面積佔防控面積的40%以上;常發區防治效果達到80%以上,危害損失率控制在8%以下,重發區防治效果達到65%以上,危害損失率控制在10%以下。
二、防控策略
採取「預防為主、統防統治」的防控策略。播種時和菌核病發生初期施用生物菌劑,降低田間菌核數量;防治關鍵時期,在始花期和盛花期各施藥一次進行預防;大力推廣應用無人機等植保高效施藥器械進行統防統治。
三、防控措施
(一)分區防控重點
1.重發區:長江流域秋播油菜產區的湖北、湖南、安徽、江蘇、江西為菌核病重發區,注意重點防控。
2.常發區:浙江、重慶、四川、河南信陽和陝西漢中地區為菌核病常發區,注意關鍵期防控。
3.輕發區:雲南、貴州、陝西關中、甘肅、青海、新疆和內蒙古等為菌核病輕發區,注意適期防控。
(二)主要技術措施
1.農業防治。(1)田間管理措施:開溝排水,做到雨住溝幹,不留漬水,降低田間溼度,抑制菌核萌發;(2)水旱輪作:條件適宜地區建議進行水旱輪作,有效減少田間菌核數量;(3)施用生物防治菌:結合播種深翻,施用盾殼黴或木黴菌等生物菌劑,可加速腐爛土壤中菌核,減少田間菌核數量。
2.藥劑防治。適時使用生物和化學農藥防控。雨水較多的情況下,花瓣帶菌率高,有利於菌核病發生。(1)生物防治:菌核病發生初期,採用盾殼黴、木黴菌或地衣芽孢桿菌等生物菌劑防治。(2)化學防治:始花期施用,重點保護油菜莖基部;盛花期施用,阻斷花瓣接觸侵染。可選用咪鮮胺、菌核淨和多菌靈等乳劑或水劑為主的藥劑適時防控。注意輪換用藥以避免出現抗性產生。
3.加強統防統治。在油菜花期推薦無人機進行統防統治,迅速控制病害蔓延,減輕油菜菌核病發生程度,減少為害損失。
注意花期施藥對授粉蜜蜂的不良影響。嚴格按照規定劑量和濃度科學施用農藥,提高油菜生產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