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期間的意外反思,《未知生物》以小見大搏眼球

2020-11-21 光影異人館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一直忙碌不休的國人驟然停頓了下來,但同時也讓人有了反思的時間。太快速的生活節奏和一切以利益為首要前提的發展模式,是否同時讓我們失去了太多,傷害了太多。有得到必然就會有失去,這是物質守恆的鐵律,可怕的就在於我們得到的是否能夠填滿我們失去的巨大空洞,又或者,我們失去的自然世界和情感,是否還能找回?

《未知生物》在創作之初顯然沒有料到2020年的春天會有這樣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但是它上線的時機和應該引起人反思的東西,卻似乎與我們在疫情肆虐時所思所想,有異曲同工的地方。同樣是人類的貪婪索取,造成無法挽回的意外,而這意外不僅僅只是吞噬人的本體,更多還會吞噬掉人的情感、良知。戰勝變異怪物的辦法,除了付出犧牲之外,還有找回曾經純真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情感。

《未知生物》裡有幾組很有趣的人物關係,開朗少年付君浩和神秘少女小舟之間是青澀、純真的「友誼」,不涉及男女之間的友誼,這種友誼最為難能可貴,因為它簡單純粹的可以不參雜任何世俗的東西。哪怕「小舟」或許身份成疑,甚至可能是最後的BOSS!但是友誼終究會讓她幡然覺醒。這裡有一些鋪墊很多的細節,一定要把被子疊成豆腐塊,把書籍和磁帶都擺放得整整齊齊的小舟,很顯然不止她外表看起來那麼柔弱,簡單,但是在君浩眼中,她就是一個需要被真心對待,好好保護的朋友!

另外有兩組人物關係實為有趣。失蹤少年遊尚傑和他的殘疾父親遊大海,頗為緊張的父子關係,但在災難面前全然冰釋,看著父親揮舞著拐杖憤怒地衝向黑乎乎變異生物之時,尤為感慨,父親心中其實早就原諒了那個瞧不起他的桀驁少年。而與之相對應的是全劇搞笑擔當浮誇富二代蘇民緒父子,雖他們出場鏡頭不多,但戲份舉足輕重,在他與老爸之間,其實也對應著現實裡永遠無法好好相處的父子關係,但無論怎樣見面就吵的父子關係,其心底卻始終還掛念著彼此,在最緊要的關頭,父親和兒子都是能夠豁出生命去力挺的關係!

友情、親情還有愛情,都是代表了人類最真摯、寶貴的一面,而這些正是無論怎樣的意外都不應該被模糊和奪走的。《未知生物》通過一個懸念叢生的故事,最終想要揭示的,也就是這樣簡單,卻又深刻的反思!恰恰與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和反思不謀而合。

另一方面,《未知生物》把故事背景設置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一座偏僻的小島上,除了有鮮明的影像風格特色之外,或許也有一些希望回歸到那個生活節奏還沒有那麼快的時代,人際關係和情感相對更加單純的緣由。同時,導演在細節的把握上也非常講究,君浩家中的陳設,簡樸的藍白校服,還有小島漁村似乎被時光凝固的場景氛圍,都能讓人相信這個故事,這些人,以及這些珍貴的情感與反思!

相關焦點

  • 眼球突出怎麼辦?
    正常人眼球突出度一般在12~14毫米,雙眼突出差值小於2毫米,若眼球突出度超過16毫米,雙眼突出差值大於2毫米,可考慮為眼球突出。引起眼球突出的病因很多,若發現有眼球突出要積極地查找病因,以得到有效的治療,常見病因有以下幾種:(1)炎症性突眼多因局部,鄰近組織及全身炎症所引起,眼部炎性假瘤,眼球筋膜炎,眶蜂窩組織炎,海綿竇血栓、全眼球炎等。
  • 冷泉港亞洲DNA學習中心,讓戰疫「黑馬」成為普及生命科學的...
    與此同時,這座隱藏於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中央公園那片鬱鬱蔥蔥的森林裡的學習中心,因疫情期間在網絡上的「硬核」戰疫,而受到廣大家長和師生的關注,並呈現出與名字不相符的「網紅氣質」。外籍科學家的戰疫情懷約翰·奧爾森,美國維吉尼亞聯邦大學微生物學和免疫學博士,學習中心第二任教學總監。
  • [教學反思]高中生物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高中生物教學反思 2011-10-11 16:26 來源:www.diyifanwen.com 作者:
  • 「戰疫」元素融入北京中考英語試卷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到,「戰疫」元素融入中考英語試題。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介紹,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今年北京中考英語試題堅持穩中求進。試題充分考慮學生居家學習帶來的學情變化,注重試卷關鍵節點的銜接,使難度梯度更平緩,致力於給考生獲得感。將「戰疫」元素融入試卷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表示,2020年中考英語試題充分考慮「疫情」和「學情」,將「戰疫」元素巧妙融入試卷。
  • 【戰疫情】疫情期間的眼科人
    點擊查看 元宵佳節之際,中國醫大一院眼科接診了一位因工傷所致眼球破裂、眼球內異物的患者。逢疫情特殊時期,如不能及時手術治療,傷眼將面臨無法保留的風險。這是一名30多歲的年輕患者,工作中不慎被金屬異物崩入眼內,傷情較重。
  • 海洋中你不知道的未知生物
    大海寬廣無比,充滿著未知。人類只能通過目前能發現的海洋生物,來對海底有個簡單的判斷。雖然海灘上經常會飄來死去的水母和鯊魚,但有的時候被衝刷上岸的生物卻非同尋常。科學家們甚至還對這些不明海洋生物進行了詳細的研究,但至今仍然沒有得出其結論。
  • 4000多米的深海驚現神秘未知生物,看上去就像幽靈!
    在海洋深處,總是隱藏著各種秘密,無數未知的生物在深海行走,它們往往貌不驚人死不休。在最近的一次夏威夷群島附近的深海潛水中,遠程操控的機車就發現了一隻神秘的未知生物,其外貌可謂讓人大跌眼鏡!如果說馬雲不要化妝就可以去演外星人,那麼這隻詭異的章魚不要化妝可以去拍鬼片了。
  • 上海交大醫學院發布戰疫畫冊及叢書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雷禹、童寬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燁捷)日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正式對外發布《交醫戰疫》畫冊和《交大醫學戰疫2020》《醫路聆聽交醫最美逆行紀事》系列叢書。據悉,劃策和叢書由黨委宣傳部、學生工作指導委員會於今年3月起組織編寫,通過交流採訪、專題約稿等形式集結成冊。
  • 人類在未知生物威脅面前科技再先進實力再強大也等同於零
    在如此全球危機面前,人類必須團結起來,把此類未知的新型病毒(瘟疫)當作第一危機來處置。各國當局高層必須拋棄人為私利心,靜靜反思病毒失控的根本原因。只有面對現實危機深切反思並虛心向防控成效顯著的國家學習成功的經驗及方法,才可有效達到防控目的,否則人類將面臨萬劫不復的災難性後果。
  • 不思議迷宮埃拉西亞未知生物攻略 未知生物怎麼打
    未知生物是不思議迷宮埃拉西亞資料片中的一隻怪,它固定在埃拉西亞主線的第10層。未知生物血量為????,攻擊也非常的高,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下怎麼擊殺未知生物吧。
  • 人類在未知生物威脅面前不按客觀應對再先進實力超強也等同零
    在如此全球危機面前,人類必須團結起來,把此類未知的新型病毒(瘟疫)當作第一危機來處置。各國當局高層必須拋棄人為私利心,真誠安靜地反思病毒失控的根本原因。只有面對現實危機深切反思並虛心向防控成效顯著的國家學習成功的經驗及方法,才可有效達到防控目的,否則人類將面臨萬劫不復的災難性後果。
  • 如何唱響科普戰疫好聲音?
    唱響科普戰疫好聲音,不僅可以減少恐慌,避免謠言肆虐,節省防控成本,還可以有效引導群眾做好防範、保護自己,避免疫情大規模傳播。◆ 集結力量權威發聲1.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和諸多未知,專業科普如小溪匯聚入海,為疫情防控注入了科學的力量。如近一段時間以來,每天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以及北京、上海等地召開的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就有解答公眾疑惑的環節。
  • 《眼球的結構》題本梳理_教師資格面試初中生物
    《眼球的結構》題本梳理_教師資格面試初中生物,中公講師為大家進行錄製教師資格面試備考系列視頻,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以下為初中生物《眼球的結構》題本梳理。初中生物《眼球的結構》題本梳理一、題本分析(一)通覽題本1.題目《眼球的結構》2.
  • 中新網:復旦大學戰疫青年故事分享會舉行 讓抗疫復旦力量化作育人...
    5月22日,復旦大學戰疫青年故事分享會於線上、線下同步舉行。戰疫青年講師團代表講述一線工作經歷,展現復旦青年擔當,激勵廣大師生不懼風雨、永挑重擔。復旦大學抗擊疫情雲課堂、復旦大學戰疫青年說系列微課視頻,也於活動現場發布,讓戰疫一線故事持續發光發熱,讓抗疫復旦力量化作育人力量。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出席線下活動並向戰疫青年講師團代表頒發聘書。黨委副書記許徵、尹冬梅,復旦大學黨委常委、上海醫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徐軍,以及相關機關部處負責人、已返校師生代表等共同參與。線上直播累計近14萬人次觀看,並在B站上登頂小時榜第一。
  • 科技戰疫創新未來 科普助力美好生活——2020年虹口科技節主場線上...
    本次活動由虹口區人民政府主辦,虹口區科普工作聯席會議承辦,以"科技戰疫 創新未來"為主題,展示科技戰疫、創新發展的成效,促進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協調發展,努力打造有虹口特色的科創高地。主場線上啟動儀式由虹口區科協常務副主席楊利主持。
  • 這場紅藍對抗「意外」頻現,藍方不再是「熟悉的對手」
    「『敵人』未知、實力不知、底細不明,這仗怎麼打?」隊伍中,有戰士犯起嘀咕,這正是李劍鋒所擔心的。「不如放手一搏!」一排排長韓洋說。當李劍鋒帶領紅方兵分三路實施進攻時,藍方狙擊手在一號高地,不斷擊中紅方隊員。演練開始沒多久,紅方隊員已接連「陣亡」4人。見狀,李劍鋒調整兵力部署,計劃採取兩翼迂迴、縱向穿插的方式再次進攻。
  • 南極發現神秘未知生物,「怪獸之王」哥斯拉竟然真的存在?
    雖然人類早已成為地球的絕對主人,但是地球對於我們來說,還是存在著很多未解之謎,在世界各地,也都存在著很多未被確認的神秘生物,怪獸哥斯拉,就是其中之一。上世紀50年代末期,一艘日本南極考察船來到南極近海附近,竟然意外目擊到一個大型神秘生物,因為當時哥斯拉已經以同名怪獸電影而聞名日本,於是,船長松本滿便以「南極哥斯拉」命名給了這隻神秘生物。
  • 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是推動天文學不斷進步的動力
    >天文學的研究特點天文學研究始終是處於發現和探索未知世界的過程裡面,因為所研究的各類天體、各種天象都是在地面上從來沒有見過或者說接觸過的,就像古希臘的哲學家「芝諾」說的,人的知識就像一個圓圈,在圓圈裡面是你所知道的知識,圓圈外面是未知的知識,你知道的越多圓圈就越大,也就意味著未知的世界也就越大,所以天文學在研究的過程裡面不斷地發現了新的規律、新的現象,同時也不斷地發現新的問題,表明天文學始終處在發展中的過程裡面。
  • 月經期間,經血顏色會「發黑」?這三種情況,多數女人應該反思
    而相信多數人都知道,月經主要是子宮內膜脫落而成的,所以女性在月經期間,也可以觀察一下,月經或者是經血的顏色等,或許能夠了解身體的健康狀況。在生活中,可能很多女性出現月經經血發黑的情況,其實出現這種現象,也是身體在向你發出的一些重要暗號,希望你能夠特別重視,以免影響身體健康。月經顏色為什麼會「發黑」?
  • 以小見大的《麥田裡的守望者》到底講了怎樣一個故事?
    一是以小見大的寫作手法,以自述的口吻描寫了霍頓這個十六歲的青年的心裡想法及現實生活的所見所聞,人生一小段經歷去剖析美國現代社會,此作品借鑑了意識流,天馬行空的寫作手法,探索了少年的內心世界,同時又有以小見大,從這個青年去代表著美國現代社會的一類有理想的青年極想逃離這個社會,卻無能為力。二是多種人稱的交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