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反思]高中生物教學反思
2011-10-11 16:26
來源:www.diyifanwen.com
作者:
我國學者熊川武教授認為:「反思性教學是指教師藉助行動研究,不斷探究與解決自身和教學目的,以及教學工具等方面的問題,將『學會教學(learing how to teach)』與『學會學習 ( learing how to learn)』結合起來,努力提升教學實踐合理性,使自己成為學者型教師的過程」。[1]面對新課程理念的挑戰,這需要教師積極開展反思性教學,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教學反思從教學進程來看,可以分為課前反思、課中反思、課後反思三個階段。
1、課前反思
課堂教學重在準備,做到有備而教,教而有思,思而有得。反思教學設計要堅持「以學定教」的精神,就要有較強的預見性。一是能預測學生在學習某一教學內容時,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二是能設想出解決這些問題的策略和方法。[2]這就必須對教學計劃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進行深入思考,主要包括四個方面:①對象分析。學生是重要的教學人員之一,也是教學發展的基本對象。只有全面了解學生,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自我反思,才能科學地切合實際地確定教學的起點、深度和廣度。②教材分析。首先要通覽教材,鳥瞰全局;其次,精讀教材,把握兩點(重點和難點);再次,泛讀教材,多涉獵。這樣才能對一些內容進行必要的刪減、調換和補充;才能分析教材中呈現的排列順序能否直接作為教學順序。在教學重、難點上教學目標與學生實際有否差異等。如在制定學期教學進度計劃時,就把教材中的排列順序做適當的調整。如「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結合,「減數分裂」再與「遺傳的基本規律」結合,選修本的「光合作用」與必修本的「光合作用」結合等。③教學組織,包括提問設計、組織形式,反饋策略。④總體評價。教學特色、教學效果、教學困惑與改進方案。這種反思能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3]
2 、課中反思
課中反思是及時發現問題,並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要有較強的調控應變能力,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教學方法,採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和措施,順應學生的發展需要,這種反思能使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這是教學反思的重要環節。主要反思以下幾方面:
2.1對學生知識學習的反思 生物知識的學習採用問題來激發互動。如在複習有關呼吸作用內容時,筆者和學生圍繞有氧 呼吸的場所在哪裡?過程如何進行?哪些類型生物能進行有氧呼吸?等問題展開互動交流,當有同學提出「細菌屬原核生物沒有線粒體,為什麼有的細菌是好氧細菌」?問題時,互動的內容就更進一層。
2.2對學生能力培養的反思 教師在對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進行能力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實驗觀察、思維等能力。如在「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與分離」實驗時,學生發現用毛細吸管不容易把濾液細線劃細劃勻,甚至有時還會把紙劃破,此時筆者提問:「你能找到替換毛細吸管的更合適的劃線工具或劃線方法嗎?能否用其它蔬菜代替菠菜?效果如何」?
等問題,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2.3 對學生情感形成的反思 老師要用強烈情感語言創設情景,把情感傳給學生,觸動學生心靈,在生物知識構建中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如:「人類對自然資源不合理的開發利用」。筆者先輕鬆愉快地說:「同學們,據史學家考證,六千年前,陝西、甘蕭一帶是個風景優美,充滿生機的地方,那裡山清水秀,林木參天,遍地綠草如茵,處處鳥語花香」。講到這兒,學生因受老師情感的感染,內心充滿喜悅,那種對美好大自然的嚮往熱愛之情油然而生。接著心情沉重地說:「由於人們濫伐森林、濫墾草原、圍湖造田、環境汙染等造成的不良後果,使生態系統受到了破壞,同學們,我們要有環保意識,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講到這裡,師生情感產生共鳴,近而產生共振,教學的效果得到優化。
3 、課後反思
課後反思是當前最常見的反思,它能使教師有比較充裕的時空,對自己教學的得失進行較深入的思考和總結。教師不僅要對課堂的事件進行客觀的描述,對事件的發生進行細緻的分析,還要對相關問題提出研究方案。這樣才能使教學經驗理性化,以指導、改進以後的教學。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建議:「每一個教師都來寫教育日記,寫隨筆和記錄,這些記錄是思考及創造的源泉,是無價之寶」。下面談談對課後日記的反思:
3.1 記「敗筆」之處 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對它們進行回顧、梳理並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多積累「病因」、「病例」,同時有的放矢尋找「辦法」,使之成為以後應汲取的教訓,教學就會逐漸趨於「完善」。例如講授「種群」這個概念時,看起來學生都掌握了,但大部分學生都認為「一片森林中的桉樹苗組成一個種群」。這說明學生沒有真正理解「同種生物」既包括幼體還包括成體的所有集合。
3.2 記課堂的成功之舉 主要包括教學過程中達到預設目標的做法和措施,教學思想、原理及方法的滲透、遷移和應用的過程,感觸與創新等。如在複習「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時,染色體行為的變化情況,一直是教學中的難點。筆者在教學中,把複雜、繁瑣的知識用簡明的字組成口訣:「有絲同源不配對,減Ⅱ無源難成對;聯會形成四分體,同源分離是減Ι」。這就有助於學生記憶,深受學生歡迎。這些做法顯然是教師在教學中的「得意」之作。記錄它們的目的是供以後教學使用,並在此基礎上發展。
【山東初高中學生專屬】
山東高考近五年真題,高考複習資料,初中期末試卷,更多資料
掃碼即可獲取
6月13-7月5日
2020中高考主題活動陪伴考生備考、擇校
掃碼或微信打開連結長按關注二維碼
立即獲取
掃碼獲取2020年河南高考志願填報講座入場券
掃碼添加新東方廣州學校老師
發送「2020高考」
獲取更多資訊
成都學校二維碼展示
長沙學校二維碼展示
2020湖北高考解析直播
長按識別掃碼 進入直播群
交流高考心得,獲取更多內容
名稱名稱
微信掃碼關注"新東方網"服務號
回復""立刻獲取!
版權及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②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