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信了嗎?用「中國」一詞來指代中原政權是從宋朝開始的

2020-11-30 騰訊網

有讀者感到奇怪,金庸在《射鵰英雄傳》裡稱大宋為中國,那麼,那時候已經有「中國」了嗎?

的確,金庸不是專業的史學家,他寫的東西,往往會鬧出一些史學盲區上的笑話,比如《天龍八部》裡段譽吃辣椒、《倚天屠龍記》裡張無忌吃蘋果等等。

當然,有些不一定是史學認識不足,而是對史學細節不夠嚴謹。

比如《天龍八部》裡慕容復化裝成西夏武士李延宗,在磨坊殺人,一口一句「我西夏武士李延宗」。豈不知,党項人李元昊所建國號其實是「大夏」,所謂「西夏」,不過是其地處宋境西邊(轄有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陝西省北部、甘肅省西北部、青海省東北部和內蒙古自治區一部),被加上了這個「西」字。

注意,「西夏」這個「西」字,表面上與西漢、東漢、西晉、東晉、北宋、南宋等王朝所含指代東南西北方位的名詞意義一樣,但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漢晉宋等王朝以秉承中原正朔自居,裡面的方位名詞更多體現在時間概念上,即一個朝代分割成前後相承的兩個朝代。

「西夏」和歷史上的「西蜀」、「南漢」、「北元」類同,與「中國」相對應,隱含有「四夷」的意思在裡面。

作為一個西夏人,是不可能自稱「西夏」,而應該稱為「大夏」。

再提一句,《倚天屠龍記》中,金庸又寫:「其後朱元璋雖起異心,迭施奸謀而登帝位,但助他打下江山的都是明教中人,所以國號不得不稱一個『明』字。」其實,朱元璋所建國號並不是「明」,而是「大明」。《明太祖實錄》明確記錄有朱元璋登基前的文告,裡面的文字為「定有天下之號曰大明」。

所以,金庸的小說,的確有許多錯誤的、會誤導讀者的地方。

金庸在《射鵰英雄傳》裡稱大宋為中國,這裡還得提醒一下,中國古代歷史上國號含有「大」字的,除了上面說的「大夏」外,還有大元、大明、大清,但不包括宋。

平時人們所說的「大秦」、「大漢」、「大唐」、「大宋」中的「大」字,所充當的是一個修飾語,彰顯國力強大、疆域無邊;這與大元、大明、大清裡面「大」作為國號不可或缺一部分的區別是顯而易見的。

至於「中國」, 中國古代所有朝代,從夏商周到元明清,都沒有出現過以「中國」為國名的朝代,但又都以中國為通稱。

在古代,「中國」最初是作為是一個地域概念出現的。西周時期的《詩經》,其《大雅 民勞》就有「惠此中國」之句。

唐孔穎達為之批註曰:「中國,京師也;四方,諸夏也。」即這裡的「中國」指的是國家的都城京師,在地理方位上處在一國之中。

到春秋戰國時期,「中國」一詞包含的範圍擴大到中原地區,與蠻、夷、戎、狄對舉使用的。如《禮記 王制》有「中國夷戎,五方之民」、《左傳 莊公三十一年》有「凡諸侯有四夷之功,則獻於王,王以警於夷。中國則否」等等。

秦漢以後,「中國」全部泛指中原王朝所建立的政權。

金庸在《射鵰英雄傳》第一回中寫:「張十五道:『我中國百姓,比女真人多上一百倍也還不止。只要朝廷肯用忠臣良將,咱們一百個打他一個,金兵如何能夠抵擋?』」

不用過多解釋,單看這段文字,也可以想像得出這個說話人張十五在自述「中國」二字時的的驕傲與得色。

實際上,與宋朝對峙的遼國、西夏、金國,也都有以尊崇之心稱呼宋朝為「中國」的。

北宋晁說之《嵩山文集》卷二《朔問下》有一條記載,說:契丹與宋自從澶淵結盟以後,已經過了九十八年,兩國之間和平相處,未有兵刀,堪稱奇蹟。這應該是宋朝以德服人,宗廟社稷威靈遠著。世人皆知當今契丹主耶律鴻基生於羯犬之鄉,其本人孔武有力,但受宋德感化,為人仁柔,忌諱言兵,不喜刑殺。因為仰慕宋仁宗的仁德而傾心接受漢文學教化。旁邊的人每提及宋仁宗,其必以手加額。他曾經以白金數百,鑄兩佛像,在佛像背後刻銘文,為:「願後世生中國。」即其傾慕中國向學之心,由此可知。

張江裁《燕京訪古錄》一書將耶律鴻基銘刻在這兩尊佛像背後的文字記得更清楚:「白銀千兩,鑄二佛像。威武莊嚴,慈心法相。保我遼國,萬世永享。開泰寺鑄銀佛,願後世生中國。耶律鴻基,虔心銀鑄。」

這其中「保我遼國」和「願後世生中國」的表述把「遼國」和「中國」拎得門兒清,即「遼國」是「遼國」,「中國」是「中國」,且「中國」指的就是宋朝。

所以,金庸在《射鵰英雄傳》裡稱大宋為中國,並沒有任何不妥。

相關焦點

  • 鐵馬冰河入夢來,鐵馬一詞有什麼來由?你了解多少呢
    前言我們在閱讀陸遊、辛棄疾的詩詞中,經常見「鐵馬冰河入夢來」、「金戈鐵馬」......,都知道此詞用來比喻戰爭,我們是否知道「鐵馬」一詞是怎麼來的?為什麼不叫金馬、銅馬呢?這我們就得把史書翻到魏晉南北的時代。
  • 宋朝在詞的創造方面走到了極致,新的文體革新開啟了
    宋朝在中國文化史上,在詞的創造方面走到了極致。宋詞上承唐詩之餘韻,又遠溯中國古代的《詩經》《楚辭》等優良傳統,兼及吸收漢魏樂府詩歌和六朝詩歌的優點,自成一家,攀上了亙古高峰,不僅為一代盛事,且為後來元、明、清三代的戲劇小說等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宋詞的藝術成就,是遠邁千古的,其優秀不絕於口,直到今天,依然無處不在地陶冶著人們的情操、充實著人們的精神世界,給人們提供了頗高的中國本土的傳統藝術的絕好享受。
  • 宋朝的一種屈辱死法——「谷道破裂」,你知道是怎麼回事嗎?
    01「中原亂方作,弱虜運將平。」——陸遊《作雪》宋朝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中軍事實力最弱的一個王朝之一,面對北方敵對勢力經常是毫無辦法,這一切最大的原因還是趙匡胤重文抑武。趙匡胤本身就是武將出身,自己建立政權的方式也很簡單粗暴,他深知一個有軍權的武將對皇帝的統治威脅有多大,所以本來不缺悍將的宋朝因為政策原因變得十分羸弱。軍事實力羸弱的結果就是容易遭到入侵,國內出現動蕩,百姓不得安寧。
  • 宋朝給了詞的生長環境,蘇軾創立豪放派,辛棄疾讓豪放得到升華
    這就得從宋代人們的娛樂生活開始說起,當時宋代人特別熱愛音樂,有錢人就喜歡花錢請樂隊來家裡,常駐演唱;唱歌唱歌,光有曲不夠,也得有詞,因此填詞人成了當時熱門的職業。雖然宋詞起源於燈紅酒綠的場所,給人消遣用,但是發展到後來,詞在宋代可不是什麼市井三俗文化,而是各個階層都非常喜歡的文體娛樂形式,因此,曾經被人看輕,認為來自市井的三俗詞人,到了宋朝,終於揚眉吐氣了一把。上層階級的高度重視再加上市場需求量大,詞人身份得到提升,自然有很多人加入到寫詞隊伍裡來。
  • 宋朝時期的「金國」和明朝時期的「後金」是同一個民族建立的嗎?
    在中國的歷史上,因為各種原因,國號經常被重複使用,比如說「周」、「魏」、「漢」等國號,就拿「周」這個國號為例,歷史上曾先後出現過「周朝(周武王建立)」、「北周(宇文覺建立)」、「武周(武則天建立)」、「後周(郭威建立)」。
  • 宋朝軍事力量那麼弱,為什麼還能存在幾百年?
    宋遼的戰爭打了二十多年,而宋和夏和金的戰爭打了也不差不多有十幾年,宋蒙打了也有四十多年的時間,說實話在這麼多年的戰爭當中,宋軍的表現並不是很出色,甚至是不止一次出現了崩盤的狀況,但是即使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宋朝與這些國家相互之間還是有來有回的。 北方的遊牧民族很強嗎?
  • 歷史解密:禍亂中原的古遼國和金國,在現在的什麼地方?
    罵鉙跺呚竿忖湎劚蒪匾羖栙顙朘筓兪兮褍鱄瓵螡塰鋦筇砲龤蟩頩蘼俊奠讏僛江戦皟釥琡圃璜鯗拰朹諈靯嗹場畚近螻遼太祖,太宗,是非常能幹和兇猛的皇帝,鐵馬南下的想法,入侵中原越來越強,最後,由於中原內部的動亂,德廣實現了他最初的願景。
  • 嶺南三朝,南越,南漢,南明,歷史上在廣州建立的三個政權
    廣州的發展主要是從晚清的貿易發展而來到現在的繁榮(古代也有貿易,像南朝,唐朝,宋朝時期都是貿易港口),在晚清之前到秦漢的這段時間,中原地區是中央所在地,而廣州則是被貶謫之地,當時來這裡都是被貶的人,除了這些人基本上沒人願意來這裡。 就是這樣的「蠻荒之地」,在古代也有三個政權曾在這裡建都,古代的廣州城可沒有現在這麼大,主要在番禺,越秀地區(每個朝代不一樣)。
  • 2020年度十大網絡用語來啦!這些詞,您知道什麼意思嗎
    這些詞你知道什麼意思嗎近日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2020年度十大網絡用語」逆行者、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帶貨、雲監工.....紛紛上榜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有哪些詞上榜以及怎麼翻譯吧1逆行者指反向行走的人,常用於稱呼面對危難挺身而出的強者
  • 中國古代政權,統治的時間,為何都無法超越300年國運?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從秦漢時期開始,一直延續到了清朝滅亡,在2000多年的時間裡,我國經歷了一系列的王朝。這些王朝都曾經不可一世,出現了很多豪言壯語,例如著名的「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等等。但一個非常有趣的情況出現了,我國古代的歷代王朝都很難突破300年國運這一規律。
  • 中國「大分裂」的特殊時期,想知道你的家鄉曾經被分到哪裡嗎?
    記得以前在學校學歷史的時候,老師一句順口溜「唐宋元明清」教我們背中國朝代的時候,有很多同學老是忽略在宋朝之前有一個很特殊的時期,叫五代十國。五代十國是中國長達54年的大分裂時期,五代和十國是分開的不同的,合稱叫五代十國。
  • 中國古代文明為什麼誕生在中原,中國二字又是怎麼來的?
    夏是指中國第一個朝代,因此華夏就代指了中國,那麼中國二字又是怎麼來的呢,這得先從中原文明說起。中國古代稱為兩黃文明,也就是黃土和黃河文明。黃土就是黃土高原,黃河是中國母親河。先來詳細了解下黃土高原,現代地質學家研究發現,地球平均土壤厚度只有0.5米厚,可為什麼黃土高原的土壤厚度達到1000-2700米?
  • 歷覽中國歷史的冷知識:上古商周時期,中原竟有黃白黑三色人種?
    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古往今來關於歷史的說法有很多,很多人也對中國歷史上的歷朝歷代各種大事如數家珍,隨時都能侃侃而談。但是我國歷史上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冷知識:一,商朝的外國人骸骨古商周時期,中原大地並不是一個由黃種人單獨統治的地方,在商朝的墓葬中,不僅有白人骸骨,還有很多矮黑人陪葬,但是這些人的頭骨都是在殉葬坑裡出土的,頭骨的主人都被處決。因此推測這些人可能是商朝對外戰爭中俘獲的奴隸。
  • 宋朝的貨幣制度——金瓶梅裡的經濟學
    西門慶喝茶付的是銀子,嫖妓給的是銀子,喝酒聚會用的是銀子,買官鬻爵靠的是銀子,貪贓枉法斂的是銀子,家中日常開銷支付的主要是銀子,書中幾乎所有的經濟活動都離不開銀子,白銀成為當時的主要貨幣。其實,宋朝的貨幣制度並不是書中所描寫的狀況。那麼宋朝真實的貨幣制度狀況如何?讓我們打開宋朝的史冊,探其究竟。
  • 中國為什麼叫中國
    他當時打算把這玩意當廢銅爛鐵賣到廢品收購店,好在一個明眼人趕忙聯繫博物館的人來高價將其收走了。這就是如今收藏於中國寶雞青銅器博物院的青銅器何尊。這個青銅器上的銘文講述的是周成王繼承周武王遺志營建成周(今洛陽)的故事。銘文中出現了「宅茲中國」四個字。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出現「中國」一詞的考古實物。
  • 中國人要讀一下這本《宅茲中國》,了解「中國」這個詞背後的奧秘
    「宅茲中國」的「中國」指的是中原地區,這是歷史上對於「中國」這個詞的最早記載。《宅茲中國》這本書是一本文集。作者曾在一次訪談當中提到其中文章的編排邏輯,這個邏輯很有意思:在平時,我們並不會在意「中國」這個詞語的含義,但是當我們對於國家命運感到焦慮的時候,就會反思「中國」究竟是什麼,這種焦慮往往來自外界給我們的壓力。
  • 漲知識:中國歷史朝代順序 中國歷史朝代特點意義是什麼?
    2、舊石器時代特徵舊石器時代 這個時期的人們主要通過製作簡單的工具來進行狩獵、捕撈和採集,以中國北京周口店發現的北京人為例,據考究,他們使用石器和木棍來獵取野獸,並懂得採集果子來充飢。3、舊石器時代的發展總體來說,在舊石器時代早期,人類已經學會了用火,中期出現了骨器,晚期已經能製造簡單的組合工具,而且開始形成了母系氏族。元謀猿人、藍田猿人、北京人、金牛山人、山頂洞人等基本上都處於這一時期。
  • 中國皇帝之遼,為什麼遼國被女真滅了,還能滿血復活?
    宋朝沒能完成最終統一的主要障礙就是這個遼國。遼國是遊牧民族契丹建立的政權,可汗耶律阿保機在公元916年稱帝,國號契丹。改國號為遼,擺出了一副準備入主中原的架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