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圖揭非洲「伏都教」巫術產品市場

2021-01-15 蜂鳥網

    伏都教又稱「巫毒教」,起源於西非,現在是西非國家貝寧的官方宗教。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12日報導,伏都教也在鄰國多哥盛行,多哥首都洛美就是世界最大的巫術市場,當地人稱該教已經存在100多年了,現已成為多哥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市場上,商販提供的相關商品複雜多樣,功能不一,有用來施咒的猴子頭、羚羊頭骨、大象尾巴製成的手鐲,還有變色龍粉製成的愛情魔藥,神秘色彩濃重。  攝影師康斯坦丁•詹姆士(Constantine James)說,「猴子頭是刺激學習的,最受學生們的歡迎。」還有一些動物淪為藥物,如大象、河馬、羚羊、鯨魚、鷹等等。詹姆士說道,「只有被魔鬼附身的人才會買鷹,讓巫師將黑暗的精神轉移到鷹的體內放飛。」愛情魔藥也有配方,詹姆士說道,「如果你把風乾的變色龍磨成粉,加點香奈兒5號香水,給自己噴點,就能立刻迷倒心愛的人。」鱷魚頭經常被用來裝飾祭壇,認為會給主人帶來智慧與能量。但是以巫術謀生也存在風險,「我們到達市場之後,警察就因非法持有動物製品拘留了一名男子。我們好奇他究竟持有了什麼與其他人不同的東西而被拘留。」  人們會花費數百英鎊來購買這些製品,詹姆士解釋道,「大象股骨和鯨魚脊椎骨用來強健骨頭或是治療骨骼疾病。一個風乾的土狼頭就得200英鎊(約合2041元人民幣),而由大象尾巴骨製成的保護自己不受黑魔法傷害的手鐲就得80英鎊(約合816元人民幣)。蟒蛇皮用來治療燒傷,禿鷹用來抵禦黑巫術。你甚至想不到一個河馬頭蓋骨能值多少錢。」(作者:董帥 2014-03-14)

相關焦點

  • VOODOO海地伏都教
    任何人都可以與聖人,天使和大天使一起工作,他們都是伏都神殿固有的一部分Voodoo教也被稱為巫毒教,伏都教,海地伏都教等向伏都教眾神祭拜祈求最重要的觀念就是尊金祖先一定要記住那些比你先走的逝者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您不一定要被引入voodoo教,也沒有必要為了祭拜loa而加入
  • 伏都教?這是一篇深度的海地信仰科普文.
    但是提到伏都教教會開始想像荒唐的喪屍電影,會心一笑也是一趣。 然而伏都教既非迷信也非舊時代遺物。伏都教是當初黑人在南北美洲創立最初黑人國家時的心靈支柱,而且現在的海地幾乎全體國民都信奉伏都教。 伏都是存在於現代的真實宗教。 與巫術相同,伏都教也是一種宗教。它不是黑魔法,並沒有將別針吸附到布娃娃上之類的法術。
  • 伏都教
    即紅眼睛惡魔,南方內陸Hoodoo教的方法:把一塊黑貓的骨頭放在盛滿墓地土的盒子裡,埋在十字路口,這樣就可以召喚來自地獄的惡魔……伏都教,又譯為「巫毒教」,是最為人熟悉的非洲信仰,由拉丁文Voodoo音譯而來。源於非洲西部,是糅合祖先崇拜、萬物有靈論、通靈術的原始宗教,有些像薩滿教。
  • 「翻譯」第一章節選 伏都教歷史| Voodoo Dolls in Magick and Ritual
    1.Voodoo有很多種拼法,作者會選擇用Vodou表示海地的巫毒宗教,用Vodun表示非洲的巫毒宗教,用Voodoo 表示紐奧良的巫毒宗教。      在流落海外期間,非洲奴隸將Vodun帶到了巴西、海地、古巴和路易斯安那州的種植園,在那裡,它與當地本土的宗教和治癒術、歐洲民間魔法和天主教的部分相融合。由此產生的宗教傳統被稱為非洲的衍生宗教。
  • 海地神秘恐怖的伏都教,可以通靈操控身體,當地人精神的最好寄託
    在當地語言中,「伏都」是靈魂、神靈的意思,這也意味著該教是一個糅合了祖先崇拜、拜物教、通靈術、巫術的原始宗教。雖然被稱作宗教,但是伏都教沒有任何的教義和教典,也沒有被取得認可的教團宗教法人,僅是一種民間信仰。
  • 伏都教女王瑪麗·拉沃的真實故事
    伏都教伏都教,也稱巫毒教,在紐奧良的歷史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儘管殭屍和伏都娃娃構成了伏都教信仰的一部分,但實際上伏都教是「奴隸」伏都教本身並不邪惡,或許是我們翻譯的問題,在英文中Voodoo的發音直接翻譯成巫毒,我們看到巫又毒的,就會覺得是不好的,然而Voodoo一詞的意思是「眾神」。伏都教並不是一種宗教,而是一種民間信仰。
  • 巫術技術與汙名:晚清教案中「挖眼用於照相」謠言形成與傳播
    這是一種廣為流傳的說法,魏源的《海國圖志·天主教考》詳述其事:「凡入教人病將死,必報其師。師至,則妻子皆跪室外,不許入,良久氣絕,乃許入。則教師以白布裹死人之首,不許解視,蓋睛已去矣。有偽入教者,欲試其術,乃佯病數日不食,報其師至,果持小刀近前,將取睛。其人奮起,奪擊之,乃踉蹌遁。」
  • 攝影師拍到非洲巨蛙吞食活老鼠
    核心提示:攝影師日前拍攝到一幅非洲牛蛙吞食老鼠的圖片。圖中的這隻老鼠在經過一隻貪婪的非洲牛蛙時,遭遇了不愉快的結局,生命垂危。 這隻巨大的非洲牛蛙美美地吞下這只不幸的老鼠
  • 這是世界上最恐怖的沼澤,傳說被伏都教女王詛咒過,沒有人敢去
    沼澤在世界上的分布範圍非常廣泛,地球上除了南極地區之外,其餘各地都有沼澤的存在。沼澤是叢林的「隱形殺手」,在叢林中有很多沼澤,如果你不小心掉進去,就會遇上大麻煩。因為沼澤裡又軟又稠,沒有著力點,當人陷入沼澤之後,就會不斷下沉,直到到達硬質土地和沼澤交接的地方,才會停止下沉。
  • 海地伏都教信徒瀑布朝聖 祈求水能衝走厄運(高清組圖)
    (網頁截圖)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21日報導,每年,成千上萬的伏都教(又譯「巫毒教」)信徒都會前往位於海地首都太子港(Port auPrince)北部的瀑布朝聖,向伏都教愛的女神愛斯利·弗雷達(Erzulie)祈福。
  • 巫毒教走出非洲之後
    那麼,巫毒教到底是怎麼回事?它對海地人的影響為什麼這麼深?  受其他宗教挑撥所致?  海地衛生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2月17日,從10月中旬以來爆發的霍亂已導致2591人死亡,另有121518人正遭受疾病折磨。在災難面前,一些民眾陷入恐慌。
  • 資深攝影師揭老底:BBC紀錄片《冰凍星球》造假
    v.cen.ce.cn/video_info/2013-10-10/1381364614531.json,553,450資深攝影師揭老底:BBC紀錄片《冰凍星球》造假     BBC被曝拍野生動物紀錄片造假 場景系定製     中新網10月9日電 英國廣播公司曾因拍攝了眾多高質量的野生動物紀錄片而贏得外界讚譽,但英國媒體最近報導稱,該公司的野生動物紀錄片中許多鏡頭都有造假嫌疑。
  • 法國攝影師用GIF圖展現賴比瑞亞另一面
    法國攝影師用GIF圖展現賴比瑞亞另一面 澎湃新聞記者 江錦 2015-01-23 18:23 來源:澎湃新聞
  • 為什麼美國、日本電壓都是110伏,而中國卻是220伏呢?
    可能大家在生活中都對電再熟悉不過了,我們知道在我們國家使用的電基本上都是220伏的電壓,那麼國外的是不是也是一樣的呢?都是220V!其實在國外我們使用的電壓和人家使用的電壓是不一樣的,特別是美國和日本他們使用的的是基本上都是110伏的電壓。那為什麼都是用電我們的是他們兩倍呢?難道說他們的要先進一些,在電的使用上要領先於我們嗎?難道他們使用的110伏電壓就不會電死人嗎?
  • 揭秘巫毒市場到底賣的什麼!
    位於非洲多哥首都洛美的巫毒市場在外人看來,要多瘮人就有多瘮人。西非有很多人信仰伏都教,信徒有數千萬人之多,歡迎來到巫毒市場。和主流媒體渲染的神秘色彩截然不同,伏都教信仰的不是魔法也不是下毒咒,伏都教徒們信仰的是靈性,也可以說是信仰他們的祖先。
  • 巫術與神秘學的娛樂時代
    如果把《魔戒》、《哈利·波特》甚至《黑客帝國》都算作對「神秘學」的皈依,那麼這類書能夠在歐洲幾個數一數二的大書店裡佔據比傳統宗教書籍更多的書架,也就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了。僅以法國市場為例,其國家出版工會公布的統計數據是:2003年神秘學方面的書籍一共發行了14.67億冊,總收益為970萬歐元——這還是丹·布朗尚未在江湖上翻雲覆雨的時候。
  • 巫毒教神物——犀鳥像,採用硬木製作,是古代非洲黑人的「偶像」
    這是一個來自非洲貝南共和國地區的木質雕像,屬於巫毒教的神物 ps:貝南共和國(法語República Popular do Benin,La République du Bénin)是位於西非中南部的國家,舊名達荷美(Dahomey),也就是非洲著名的古代黑人帝國——達荷美帝國。
  • 中國攝影師深入非洲,記錄反盜獵巡邏員不為人知的故事
    中國攝影師深入非洲,記錄反盜獵巡邏員不為人知的故事 2019-05-05 08: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玻利維亞巫術尋蹤:古柯、導火索、魔鬼與汽車
    這大概才是巫術真正的力量。文 | 田野,圖 | 田野、資料在南美洲,土著巫師是一群特殊的存在,他們曾是這片大陸的主宰,作為神靈的代言人觀星定歷、生殺予奪,構成了美洲古代文明的底色。至今,在玻利維亞的一些地區,鄉村巫醫仍被尊稱為「curaca」——這是印加帝國地方長官的頭銜,人們相信他們具有操控天氣的力量。
  • 拍全「非洲五霸」!這位湖北攝影師鏡頭下的犀牛震撼了
    王徵 攝長江日報-長江網1月11日訊 1月11日,《永遠的非洲》喻惠平影像特展在卓爾美術館展出。喻惠平是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湖北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2017年9月27日,喻惠平《這就是非洲》攝影展在省博展出,吸引23萬人次觀展,其中就有一位「特殊」的觀眾——卓爾書店創始人閻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