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提高》眾數和中位數是什麼有什麼區別

2021-02-19 精選網課推薦

中位數是統計學中的專有名詞,代表一個樣本、種群或概率分布中的一個數值,其可將數值集合劃分為相等的上下兩部分。

眾數和中位數

中位數(又稱中值):是統計學中的專有名詞,代表一個樣本、種群或概率分布中的一個數值,其可將數值集合劃分為相等的上下兩部分。

眾數:是統計學名詞,在統計分布上具有明顯集中趨勢點的數值,代表數據的一般水平(眾數可以不存在或多於一個)。用 M 表示。理性理解:簡單的說,就是一組數據中佔比例最多的那個數。

其中中位數是以它在所有標誌值中所處的位置確定的全體單位標誌值的代表值,不受分布數列的極大或極小值影響,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位數對分布數列的代表性。

眾數和中位數的區別

定義不同
平均數:一組數據的總和除以這組數據個數所得到的商叫這組數據的平均數。
中位數:將一組數據按大小順序排列,處在最中間位置的一個數叫做這組數據的中位數 。
眾數:在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叫做這組數據的眾數。
呈現不同
平均數:是一個「虛擬」的數,是通過計算得到的,它不是數據中的原始數據。
中位數:是一個不完全「虛擬」的數。當一組數據有奇數個時,它就是該組數據排序後最中間的那個數據,是這組數據中真實存在的一個數據;但在數據個數為偶數的情況下,中位數是最中間兩個數據的平均數,它不一定與這組數據中的某個數據相等,此時的中位數就是一個虛擬的數。
眾數:是一組數據中的原數據 ,它是真實存在的。

相關焦點

  • 2021年中考數學複習: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關係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數學複習: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關係,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共同點   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都是來刻畫數據平均水平的統計量。   平均數能夠利用所有數據的特徵,而且比較好算。
  • 你可能會遇到的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
    中位數是中間的數。假設一個班級有 29 人。為了求出他們考試成績的中位數,你把他們的成績按順序排列,那麼第 15 名的成績就是你要的答案。如果班上有 30 名學生,中位數就是第 15 名和第 16 名的成績的中間值。眾數很少使用,但偶爾也會發揮作用——眾數就是出現頻率最高的那個數字。如果你想知道法國職業足球運動員年齡的眾數,就要找出哪個年齡的球員最多。
  • 平均數、眾數和中位數的概念和作用
  • 初中數學統計:平均數、加權平均數、中位數、眾數、方差的計算
    點撥:當所給的數據組比較離散時,一般選用基本方法中的公式計算算術平均數;當所給的數據有多個重複出現時,一般選用加權平均數公式計算平均數;當數據較大、較多且在某一個常數a附近擺動時,用新數據法中公式計算平均數比較容易.中位數的計算一般地,n個數據按大小順序排列,處於最中間位置的一個數據(或最中間的兩個數據的平均數)叫做這組數據的中位數。
  • 數據分析應用(眾數中位數方差)
    這裡的內容在中考試題中有大概10分左右的題目內容下面我就來總結一下這裡的知識點及其一些題目的應用:1.理解平均數的意義,能計算中位數、眾數、加權平均數,了解它們是數據集中趨勢的描述。2.體會刻畫數據離散程度的意義,會計算簡單數據的方差。
  • 地學統計中的算術平均值、幾何平均值、中位數、標準偏差和標準誤差的意義和用法有何不同
    此時,多數人會不假思索地直接使用算術平均值和標準差。顯然,這種做法是不嚴謹的。那麼在地學統計中不同的平均值和誤差計算方法的概念在意義和使用上有何不同呢?| 算術平均數( arithmetic mean)我們常常稱的均值,就是算術平均數,它是統計學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種平均指標。
  • 中考數學提分36計之第12計 三數與四圖搞定統計考向,滿分攻略
    知識清單初步是初中數學的重要考點,必考內容.中考中主要考查「三數」(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四圖」(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和頻數分布直方圖).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用於描述一組數據的「平均水平」和「集中趨勢」.
  • 和小學數學相比,初中數學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數學,是學生們從小學到大學一直都要學的主科之一,也是一門基礎性學科。隨著學業層次的不斷升高,所學數學的難度、深度也在不斷增加。那麼,即將升入初中階段的你,是否想要了解一下,初中數學和小學數學相比有什麼相同和不同呢?
  • 2019年中考數學命題組歸納的28個考點
    數學命題組歸納的28個考點,學生們趕快來看看吧!希望能夠提升中考數學考試成績! 相似三角形 (7個考點) 考點1:相似三角形的概念、相似比的意義、畫圖形的放大和縮小。 考點24:統計的含義 考核要求: (1)知道統計的意義和一般研究過程; (2)認識個體、總體和樣本的區別,了解樣本估計總體的思想方法。
  • 2019年中考數學分類彙編,統計的考查方式變化大,不少人都還不知
    眾數是中考中比較常考的一個數學概念,熟練掌握眾數的定義是解題的關鍵,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據叫做眾數。1題車速為40的有15輛,數量最多,所以眾數是40;2題中「160」出現次數最多,所以眾數是160。理解眾數需要注意的是一組數據的眾數可能有多個。
  • 全國平均月薪和中位數月薪差別這麼大說明什麼?你到中位數了嗎?
    你有沒有拖後腿呢?2020年受疫情影響,各行各業不景氣,那我們就看看2020年統計的2019年全年平均工資水平吧!由於篇幅就選擇兩張圖吧!從上面可以看出,相對而言,非私營單位平均工資要高出私營單位平均工資很多。主要是因為私營單位高低收入差距很大。很多富豪老闆屬於私營企業,而普通打工者臨時工等也屬於私營單位,這樣一平均相對數據就下來了!
  • 關於數據科學中數學和統計學的完全指南
    數學和統計學是機器學習算法的基礎。重要的是了解各種機器學習算法背後的技術,進而知道如何以及何時使用它們。那麼統計學到底是什麼?統計學是一門與數據收集、分析、解釋和表示有關的數學科學。簡而言之,統計學就是對數據進行數學計算,並從中得出有意義的結論。可應用幾種統計函數、原理和算法分析原始數據、建立統計模型並推斷或預測結果。
  • 【獨家】考察數據科學家和分析師的41個統計學問題
    A)平均值和正態分布 B)平均值,中位數和眾數 C)眾數,Alpha和極差 D)標準差,極差和平均值 E)中位數,極差和正態分布 答案:(B) 平均值,中位數和眾數是分析數據集中趨勢的三種統計方法。 A)平均值 B)中位數 C)眾數 D)上述所有 答案:(A) 如果我們改動數據集中的任何值,數據集的平均值一定會改變。 因為平均值是由數據集中的所有值匯總求得的,所以數據集中的每個值都對平均值起作用。 中位數和眾數可能會改變,也可能不會隨數據集中的單個值而改變。
  • 初中數學與高中數學的知識構成對比
    初中數學與高中數學在知識構成方面,有少數重複的地方,但更多是內容的遞進,加深,拓寬。了解它們之間的聯繫與區別,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來整體把握高中數學,學好高中數學。下面我們分模塊進行對比。函數性質的要求大大提高,所有函數都要能夠作圖,知道它的定義域、值域、單調性、奇偶性、周期性、最大值、最小值、極值以及能夠用導數來研究陌生函數的性質。幾何模塊。初中平面幾何:對圖形有一個初步認識,學習了點、線、面、體的概念及表示,三角形全等與相似,平行四邊形包括矩形、正方形、菱形等圖形的判定與性質,軸對稱與中心對稱,位似等內容。
  • 高三黨,距離高考還有2個多月,如何在這短時間內提高數學分數?
    近期我會每天分享高三生,和家長關心的問題,給出建議,希望能給各位家長提供幫助。今天我們來說說以下這個問題我是一名高三生,還有2個多月高考了,如何在這短時間內提高數學分數?針對這個問題,北京大學博士邱崇給出以下建議高考最後2個多月,已經來不及從頭複習,只能專項突破,學習一些應試技巧。
  • 考研考數學,不考數學有什麼區別,看這裡就明白了
    考研考數學,不考數學有什麼區別,看這裡就明白了。考研和高考的不一樣在於高考對於數學是沒得選,大學入學考試沒有選擇數學,所以必須要學習,必須要學,而考研則不同,考研有一定的選擇權,可以選擇不考數學的學科,這無非是給一些「數學盲」的一份厚禮,那不學數學在一定方面上也會有一些不利之處。
  • 2019中考數學知識點匯總
    「一定發生」、「很有可能發生」、「可能發生」、「不太可能發生」、「一定不會發生」等詞語來表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2)事件的概率是確定的常數,而概率是不確定的,可是近似值,與試驗的次數的多少有關,只有當試驗次數足夠大時才能更精確.
  • 數據分析中『平均數』其實並不準確,是時候開始使用『中位數』了
    (二)俗稱的平均數(average)在數學上的其實是「算數平均數」(arithmetic mean),意為所有數據之和除以數據的個數。那個時代的人們在拿到一組測量數據之後,會去掉兩頭之間的數據,取最大值和最小值中間的算術平均數。我們今天把這個數稱為中列數(midrange)。Eisenhart發現,17和18世紀時中列數依然盛行。牛頓和其它航海家為了計算地理位置都使用過中列數。但近幾百年來,在這被平均數佔領的世界中,中列數已經下落不明。
  • 中位數與平均數能夠直接對比嗎?
    在統計學中,中位數、平均數、眾數、總數等是不同的概念,它們分別代表了不同的數據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