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和數學家,給我們出了什麼難題?

2021-01-13 人物


2020年7月2日,第二屆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落幕。不到三年的時間,這項競賽給了無數人接近數學的機會,也讓更多的人領略到了數學之美——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數學給了那些熱愛數學的人一種跨越專業的自由,可以在經濟學的後院玩,可以在藝術的後院玩,在任何人的後院,數學都有用。





文|尤爾敏

編輯|金石




比賽之初:數學是科學的基礎


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有一些瞬間想知道,眼前的生活有沒有一種更完美的答案?


——外賣小哥到大堂送餐,抵達之後,他可以等電梯去訂餐的樓層,也可以讓客人坐電梯下來,他想知道,哪一種方式最合適?


——質檢員從淘寶買了三個杯子,去120層的高樓往下扔,他需要測試玻璃杯最高從哪層樓摔下來不會壞。可是上上下下往返跑太費勁了,有沒有一種最優解,讓他嘗試最少次數就能準確知道答案?


——擀寬面的張師傅靠賣圈面掙錢,他把寬面兩頭粘上,沿著中心線切開,就能做出圈面。公司開年會訂了2019旋的圈面,他擰圈擰得手都酸了,臨下刀切面前,他想知道,這要是沿著中心線一刀下去,切出來的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要的面?


這些是我們生活中會遇到的難題,也是標準的數學問題——而這些源自生活實際的困難,構成了第二屆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的考試題。


比賽在今年3月在線上舉行,全球5萬多報名者共有超過1.5萬人參與了預選賽,有十幾歲的中學生,也有來自北大、清華、麻省理工學院的高材生,最終,來自中國、美國、法國、德國等12個國家的選手面對幾何與拓撲、數論與代數、數學分析與方程、應用數學與計算數學幾大方向的賽題,角逐勝利。


這一切其實源自於一個據說數學並不好的人的願望。2018年秋天,馬雲邀請11位國內外知名數學家到杭州,聊了一個半小時數學。來自中國、英國、俄羅斯、比利時、匈牙利等國的頂級數學家圍坐在一起,他們討論的主題是——數學有用嗎?


「我參加高考第一次數學考了1分,這個考1分給社會上帶來很多誤解,馬雲數學那麼差還能夠成功,可能不需要數學。其實,我特別支持數學,數學非常重要……我感到很抱歉,這麼多年,我們給予基礎數學的關注不夠,所以決定為數學幹點什麼。」馬雲在當時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未來數學會成為全世界的通用核心語言,數學會是大家存活於這個世界的頂級能力。」


跟數學家聊了一晚上之後,他們決定要辦一場數學競賽,這是全球唯一的在線數學比賽,完全以興趣為導向,任何人都可以參加,只要對數學感興趣,不管你身處何處,有沒有從事數學研究,甚至不在意是否出身數學專業,都可以來參與到數學之中。


今年是阿里全球數學競賽的第二屆,數學家田剛是這次數學競賽命題委員會主任,也是競賽指導委員會委員。他是現任中國數學會理事長,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主任,也是中科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比賽開始前,他牽頭在全世界的青年數學家中物色人選,組織起來自海內外高校的30多名頂尖青年數學家組成命題組。


這是數學家們對我們所親歷的生活的觀察,更是他們對於自己所生活的時代提問——數學家們也想知道,時代處在技術變革的拐點,數學是不是能帶來一個完美的答案?


在數學領域,這是一個經典問題。它困擾著20世紀的數學家們。英國數學家哈代在上世紀發表了一篇廣為流傳的《一個數學家的辯白》,哈代斷言,「我這輩子做的數學,沒有一個是有用的」,「真正的數學對戰爭毫無影響,至今還沒人能發現有什麼火藥味兒的東西是數論或相對論造成的,而且將來很多年也不會有人能發現」。


事實上,他錯了。許多人眼中無用的數學,根深蒂固地構建起現代科學的基石。僅僅五年之後,相對論的產物原子彈爆炸。1982年,哈代最鍾愛的數論,成為控制核飛彈的密碼系統的理論基礎。1908年,他跟遺傳學家普納特共進午餐的時候,聽到朋友在生物學上的困惑,在餐巾紙上幫他用數學算了一番,他本以為結論太過簡單,「拿出來發表都嫌丟人」,最終被普納特幫忙發表成為「哈代定律」,結果,它對人類的重要性如同牛頓第一定律一樣,它徹底撼動了生物學,是群體遺傳學的科學基礎。


 儘管人們為了「數學之用」這個古老問題爭論不休,數學始終是許多科學理論的基石。在人們意想不到的地方,純數學和其他學科碰撞出來許多奇妙的靈感。物理學中的規範場,就是數學中纖維叢上的聯絡;對素數的研究是一門純數學,可它在密碼學中受到重用。數學家馬志明說,我國造原子彈的試驗次數只有西方的十分之一,從原子彈到氫彈的爆炸成功只用了2年3個月,重要原因之一是有許多優秀數學家參加了工作。


「數學研究的初始動力並不是以某一個具體的用處為起點,但是從長遠看,它都是非常有用的。數學研究很像是爬山,每一步看起來並不一定那麼關鍵,但是通過不斷累計,最後一定會達到一個新的高度。」田剛說。


高曉松說,在數學領域有一句名言:「We can play in everybody’s backyard.(我們可以在所有人家的後院玩耍。)」數學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給了那些熱愛數學的人一種跨越專業的自由,可以在經濟學的後院玩,可以在藝術的後院玩,在任何人的後院,數學都有用。


「推動這個世界前進的有兩種重要的人,有一種人堅定地認為,數學是一切的推動力,另一類人堅定地用藝術去解釋一切,甚至去解釋數學。當然還有第三類人,認為是神推動的。我覺得都可以,就是因為這幾類人不停地探索,不停地向前,整個世界踩在這兩個輪子上向前走,希望這兩個輪子能你追我趕,一直這樣向前走。」高曉松說。




競賽中:數學中的人生抉擇


參加一場數學競賽,跟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差不多——它展現出人類如何走向極致,在看似不可能的挑戰面前,超越人類的極限。一個體操運動員必須充滿勇氣,富有創造力,才能在憑空跳躍後,極其精準地控制自己的身體,完成對抗地心引力的旋轉。一個數學競賽選手也一樣,他需要集中全部注意力,巧妙調動他大腦中所有能力,迎戰難題,尋找通往解決的路。


印臥濤是第二屆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組織委員會委員,他參與了這一次競賽的命題,其中一道題就是質檢員從高空扔杯子。這是經典數學問題「高樓扔雞蛋」的升級版,從高空摔杯子比扔雞蛋更複雜,相比於完好或破損的雞蛋,摔下來的杯子分為碎了、沒碎、裂紋等更多情況。這導致問題變得棘手。


面對一道超高難度的數學題,每個人所展現出來的應對技巧完全不同。有的選手會放棄,答題區一片空白,有的選手會迅速找到捷徑,用最精巧的方式解答,還有選手找不到捷徑,但會用最原始的枚舉法,把可能的答案一個個列舉出來,用最吃力的方式找到答案。


「我們在工作環境中,總會碰到一些難題,像很多技術團隊碰到棘手的需求,會感到手足無措。參加競賽相當於在虛擬的環境下鍛鍊,怎麼從手足無措中一步步出發,化解困難,找到解答。」印臥濤說,對不同人的不同選擇,「我倒不覺得方法有笨和聰明之分。用技巧、捷徑,可能要承擔風險,比如沒有辦法覆蓋全部特殊情形。枚舉法看似耗時間,但它不容易有遺漏,比較安全,可能是個好辦法。看上去只是在做一道數學題,其實它是一次全方位的挑戰。」


 印臥濤  圖源受訪者

鄭凡是今年阿里數學競賽的金獎獲得者,他現在在西班牙數學科學研究院做博士後。他參加了第一屆阿里數學競賽,拿了銅獎。再次參加是因為答題有意思,「賽題把數學和生活聯繫起來了」。「網絡上有個段子說,數學只要會加減乘除、去買菜就行了,但阿里舉辦這個比賽其實想告訴大家,生活中還有很多的地方都用到數學。」鄭凡說,天氣預報裡有數學,設計飛機也要用數學,數學還能預測海嘯,通過數學建模測洋流運動功率。他的願望就是利用自己的數學研究,減輕海嘯給人類的傷害。


作為阿里巴巴達摩院決策智能實驗室負責人,印臥濤的工作就是用數學解決複雜的業務問題。小到快遞小哥的路線規劃,物流的倉庫選址,大到金融資金的調度,都可以還原成數學問題。


在數學家眼裡,很多現實問題都能抽象化為數學模型,比如「AB testing」問題。APP開發者現有兩套方案,想知道哪套更好,他需要同時對兩個方案做測試,但並不希望在錯的方案上浪費太多時間,那會影響用戶體驗。在信息不完備且實時變動的情況下,如何用最短時間找到答案?


這類問題的數學原型是賭博機問題——你拿著一筆錢到了拉斯維加斯,一排老虎機擺在面前,你要測試出哪臺老虎機贏率高,但又不想在贏率低的機子上浪費太多錢。怎麼辦?


在業務場景以秒迭代的科技公司,來自現實的難題也是每時每刻湧現。每年雙十一是普通人的狂歡節,但也是技術人員的極限挑戰。每當11月11日零時到來,天貓淘寶的訪問量和交易量會比日常高三倍,這個數字逐年倍增。2019天貓雙11的交易峰值達到54.4萬筆/秒,是2009年第一次雙11的1360倍。消費奇蹟為這個時代的科技公司製造了世界第一的技術難題:技術要以什麼樣的速度升級,才能迎面追上瘋漲的社會需求?


雲計算、人工智慧、晶片乃至量子,每一項技術爆炸的源頭總是藏在純數學中。「人工智慧、大數據與數學密不可分的。有觀點認為,AI的本質就是數學。」田剛說。「數學實力往往影響著國家實力,幾乎所有的重大發現都與數學的發展與進步相關。」


雲集多國數學人才的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  圖源受訪者



交卷之後:走向山頂


今年阿里數學競賽的預選賽答題時間有48小時,決賽6個小時,那已是常人難以想像的腦力激蕩,但組織了這場競賽的數學家們都說,最關鍵的是結束考試之後的日子。


「在競賽中,你要花幾個小時去思考一個問題,但從這場競賽走出來之後,要把百米衝刺變成人生的馬拉松。」田剛說。


在普林斯頓大學任教的時候,田剛是數學家安德魯·懷爾斯(Andrew Wiles)的同事。懷爾斯從1985年開始了費馬大定理的解題之旅,花了七年尋找自己的證明,可是他公布結果之後,很快在同行評審中發現了論證中一個漏洞。在巨大的壓力下,懷爾斯又花了14個月,反覆檢查、思考,最終修改完善了他的證明。費馬大定理的證明被公認為20世紀最偉大的數學成就之一。


「做研究的時候,你對一個問題思考一小時,跟思考一個月,本質上沒有太大的區別,關鍵就在於你願不願意思考下去。懷爾斯在宣布解決後發現有問題的狀況下,還能沉下心來,這需要巨大的勇氣,也需要非凡的毅力。」田剛說。


一生投身數學的田剛說,數學帶給他兩種樂趣,想得通有樂趣,想不通也有樂趣。想通了是一種興奮感,經過很長時間的努力,走了很久的路終於豁然開朗,天亮了。想不通的時候也有喜悅,就像爬山一樣,爬過一定的高度,即便沒到山頂,回頭一看,視野依然有了提升,風景有一種獨特的美。



事實上,即便懷爾斯沒能完美解決費馬大定理,他在那飽受考驗的8年所完成的研究,也已匯集了20世紀數論中所有的突破性工作,創造了全新的數學技術——他艱難攀登的每一步,對數學史而言都意義非凡。


一切塵埃落定之後,懷爾斯反而陷入矛盾心理。他在一部紀錄片中說道,這道困惑了世間智者300多年的難題曾是他的童年夢想,「但現在我失去了它,這種感覺就如我放棄了我自己的一部分。」


選擇數學就是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今年阿里全球數學競賽的優秀獎獲得者、有外號「數學怪才」的北大學生陳澤坤說,喜歡數學就像喜歡打遊戲,只是順應自己的天性,「文化會演變,文字會消亡,但是數學不會……研究數學是抵達永恆最簡單的方式。我想要不朽,所以我選擇數學。」


圖源受訪者

相關焦點

  • 中國數學家破解了著名數學難題
    八月15日從浙江大學獲悉,世界著名數學難題「法伯相交數猜想」被浙江大學數學中心劉克峰教授和他的博士生徐浩成功證明,著名華裔數學家丘成桐日前在浙大向他們表示祝賀。 「浙大數學中心解決了這個著名世界難題,我非常興奮,祝賀你們!浙大的學生是世界一 流的!這個難題哈佛沒能證明,你們卻證明了!」
  • 俄數學家有望解開「世界七大數學難題」之一
    「龐加萊猜想」是數學界赫赫有名的「七大難題」之一,多年來,無數科學家為之而絞盡腦汁。到目前為止,數學界多位大師級人物一致認為,只有俄羅斯著名數學家格裡戈裡·佩雷爾曼的研究報告可能是正確的,佩雷爾曼因而很有希望獲得總數為100萬美元的大獎。
  • 俄羅斯數學家有望解開"世界七大數學難題"之一
    「龐加萊猜想」是數學界赫赫有名的「七大難題」之一,多年來,無數科學家為之而絞盡腦汁。到目前為止,數學界多位大師級人物一致認為,只有俄羅斯著名數學家格裡戈裡·佩雷爾曼的研究報告可能是正確的,佩雷爾曼因而很有希望獲得總數為100萬美元的大獎。然而這位「高人」似乎對獎金沒什麼興趣,他已經明確表示即便他真的破解了這個數學難題,也絕對不會領一分錢。
  • 除了讓你頭禿的公式定理,科學家和數學家都還搞出過什麼?
    無論是數學還是物理,化學還是生物,似乎都很難和有趣扯上什麼關係。它們往往都有著繁雜的理論,晦澀的定義,以及要命的公式,不僅很難讓人把它們和生活搭上邊,似乎就連記住它們的名字都有些困難,難道除了學術大佬,其他人就沒法了解那些改變人類的發現麼?
  • 這道折磨了數學家159年的難題,終於要被解開了?
    被譽為本世紀最偉大數學家之一,曾是菲爾茲獎和阿貝爾獎獲得者的數學家麥可-阿蒂亞,在2018海德堡獲獎者論壇上,展示了他對「黎曼猜想」的證明結果。或許,我們的生活也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這不,那些數學系的,可能要多學 1000 多條定理了~So,黎曼猜想到底是個什麼東東?
  • 數學考1分的馬雲和7個全球數學學霸(附照片)
    在阿里巴巴報告廳裡,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輕鬆地開起了玩笑:「我沒看過考題,因為我怕摧毀信心,但我還是忍不住偷偷看了一眼,結果一題都沒看懂。」一身休閒裝的馬雲將為數十位年輕選手頒獎。這些來自全球各地的數學頂尖高手相聚一堂,談論著快樂數學和數學之美。
  • 馬雲夜會頂尖數學家:要為世界埋下數學種子
    9月18日晚,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在杭州的阿里西溪園區,跟11位全球頂尖數學家做了一次90分鐘的交流。同一天,阿里發布了數學計劃:舉辦數學大賽,號召全社會的年輕人熱愛數學,從這門基礎科學中發現新知。
  • 國際數學家大會:七大千年數學難題
    新華網馬德裡8月24日電 1900年,德國數學家希爾伯特在巴黎舉行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上提出了23個數學問題,認為這些是人類在20世紀裡應該努力去解決的問題。一百年之後,美國克雷數學研究所相對應地提出了七大數學難題,並設立百萬美元巨獎徵集答案。由於克雷研究所設獎徵答適逢千年之交,因此這7個數學難題又被稱為「七大千年數學難題」。
  • 是什麼讓馬雲敢公開談論外星文明?-馬雲,外星,文明 ——快科技...
    在演講的最後馬雲提到了一個話題,「對於外星文明,你不去了解,才是最可怕的。」馬雲的話音剛落,現場的人們就開始小聲的交流起來。現場的人們開始思考一個問題:是什麼讓馬雲敢於講人類要去具備「了解」外星文明的能力呢?
  • 中國兩數學家破解世界百年難題龐加萊猜想(圖)
    本報北京6月4日訊本報記者武衛政、新華社記者李斌、鄭天虹、王攀報導:兩位中國數學家近日在《亞洲數學期刊》最新一期雜誌上發表論文,運用美國數學家漢密爾頓和俄羅斯數學家佩雷爾曼的理論,對世界級的數學難題龐加萊猜想進行了完全證明。
  • 困擾數學家近80年的無理數難題被證明了-虎嗅網
    再比如,如果你想讓近似的誤差是某個特定的值,那麼在這種特殊的條件下,我們是否還能得到無窮多個近似分數?2. 1941年,物理學家Richard Duffin和數學家Albert Schaeffer提出了一個簡單的猜想來回答這些問題。
  • 烏茲別克數學家聲稱解決千禧年大獎難題
    (原標題:烏茲別克數學家聲稱解決千禧年大獎難題)
  • 頂級數學家,有什麼「恐怖」之處?
    在《星際穿越》裡,墨菲在獲得黑洞奇點數據後成功解開了數學方程,拯救了當時地球上的人類,你就明白:數學家的「恐怖」在什麼成程度了。附上電影裡的幾張推算過程圖。雖然,墨菲並不是進行純數學推算,而是解物理方程,但是試想一下,沒有頂尖的數學功底,怎麼會有能力精確得出結果呢?
  • 馬雲套現430億,馬化騰套現56億,兩位首富釋放出什麼信號?
    但是事實證明,馬雲確實存在套現的行為,不然他這幾次減持股份根本沒有任何理由。那麼馬雲這樣做究竟是為了什麼呢?難道他突然間又對錢感興趣了?馬化騰套現56億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國內另一位馬姓富豪的做法,他就是與馬雲並稱為「二馬」的馬化騰。
  • 哈薩克數學家解決了七大數學千年難題之一
    人民網莫斯科1月10電(記者劉旭)據俄媒體報導,哈薩克斯坦數學家穆赫塔而巴伊·奧傑爾巴耶夫解決了七大數學千年難題之一——納威爾-斯託克斯方程。為此他或獲得百萬美元的獎勵。但只有數學界承認他所解的答案正確之後,他才能領到這筆巨款。 數學家穆赫塔而巴伊·奧傑爾巴耶夫1942年生於哈薩克斯坦熱姆貝拉省的一個農民家庭裡。
  • 這些史上最偉大的數學家,都幹了什麼?
    當我們談論數學時 腦海中或許會浮現出 複雜的幾何 繁瑣的運算 難解的方程 未解的猜想 ......
  • 簡單的1+1和世界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到底是什麼關係?
    今天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1+1和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我們大家都應該聽說過,我國著名的數學家陳景潤證明了1+2的問題,但是1+1卻沒人能證明出來。小時候聽說這個故事的時候一直腦子裡有一個疑問。「1+2」和「1+1」那麼簡單的事情,還需要證明嗎,而且還證明不出來?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樣的疑問吧。後來聽說陳老當年證明的「1+2」和哥德巴赫猜想有關係。
  • 頂級數學家有多厲害?解決世界級數學難題,放棄巨額獎金選擇平淡
    數學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不論是在學校學習的知識,還是在日常生活中,數學幾乎無處不在,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我們接觸到的數學都是最簡單,最淺顯的一些計算和運用,就算是一些數學專業的大學生,也只能說是「初窺門徑」,想要成為頂尖的數學家,努力十分重要
  • 數學家破解困擾了人們64年的數學難題
    北京時間4月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英國一位數學家最新破解了困擾人們64年的一道數學難題:33如何用3個立方數字之和表達。
  • 「民間數學家」北京趕場:我們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北京趕場:我們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2002年8月15日19:29  千龍新聞網   北京晚報  幾天之後將在北京召開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不僅是全球職業數學家的盛會,也將成為「民間數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