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線的方程備考策略

2021-01-11 肖博數學技巧

直線的方程備考策略

直線方程是解析幾何部分的基礎,是歷年高考必考的內容,單獨命題時多以考查兩條直線位置關係為重點,多為選擇題或填空題,屬容易題.

知識梳理:1.點斜式

過點(x0,y0),斜率為k的直線方程為y-y0=k(x-x0).

局限性:不含垂直於x軸的直線.

2.斜截式

斜率為k,縱截距為b的直線方程為y=kx+b.

局限性:不含垂直於x軸的直線.

規律總結:當直線與x軸不垂直時,設直線的斜率為k,則方程為y=kx+b;當不確定直線的斜率是否存在時,可設直線的方程為ky+x+b=0

考點一、求直線的方程

考點二、直線方程的綜合應用

備考策略:1.截距不是距離,它可正、可負、可為0,因此在解與截距有關的問題時,一定要注意「截距為0」的情況,以防漏解.

2.求直線方程的一種重要方法就是先設直線方程,再求直線方程中的係數,這種方法叫做待定係數法,運用此方法,注意各種形式的適用條件,選擇適當的直線方程的形式至關重要.

3.解答本題的關鍵是面積最小值的求法,解法中使用了均值不等式,仔細體會此解法.

4.利用直線方程解決問題,為簡化運算可靈活選用直線方程的形式:一般地,已知一點通常選擇點斜式;已知斜率選擇斜截式或點斜式;已知截距選擇截距式.

相關焦點

  • 高中數學專題:直線方程高頻考點+解題策略,附專題訓練!
    「直線方程」在高中數學的解析幾何體系中比較基礎的一部分,但是卻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在高考的時候也是作為必考內容出現。雖然考查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但是一般很少單獨考查直線方程的某個知識點,而是在壓軸題中與其他知識點結合在一起考查,這樣就使得題目的難度大大提升。一般情況下,很多同學解析幾何的題目沒做好的根本原因是因為一開始接觸解析幾何時沒把直線方程掌握清楚有關。
  • 高中數學教師招聘必考公式|直線方程
    高中數學教師招聘必考公式|直線方程 必備公式
  • 高一數學,直線和圓的方程,和初中直線方程是否相同
    高一數學必修二,學到直線和圓的方程章節的時候,我都會暗自驚喜,心想:終於學到了和初中關係比較密切的知識點了,然而,回頭看同學們做題才發現,根本沒必要驚喜。函數說難,可以理解,怎麼到了直線方程,還再把錯誤延續呢?
  • 直線的法線式方程
    點斜式:已知直線經過的一點及直線斜率斜截式:已知直線在y軸的斜率及直線的斜率兩點式:已知直線經過的兩個定點截距式:已知直線在x,y上的截距一般式:所有直線都可以寫成Ax+By+C=0我們發現,前四種直線形式都依賴於直線的某種幾何性質,而一般式提供了大家都能接受的形式。
  • 大學高數:空間直線及其方程
    上一章複習完了平面及其方程留下來的五道題也都是簡單題,為了加深大家對知識的理解程度。接下來讓我們先對一下答案,對完答案之後開始複習空間直線及其方程。題目在小編的上一篇文章:大學高數:平面及其方程中。1.
  • 與已知直線關於某直線對稱的直線方程,這麼求最好,高中數學
    已知直線L1和L,求L1關於L對稱的直線L2的方程,這樣的題型一般有兩種:1、直線L1和L相交;2、直線L1和L平行。第01題:直線L1和L相交。因為直線L1與L相交,根據直線對稱的特點,所以L1 與L的交點肯定在直線L2上,也就是說這3條直線交於同一點,聯立L1與L的方程,解方程組即可求出這個交點。求出的這個交點在直線L2上,故只需再求出直線L2的斜率就可以了。
  • 高中數學必修二總複習(第三章直線與直線方程)
    第三章直線與直線方程兩直線平行的判定:方法:兩直線相交的判定:兩直線垂直的判定:4.點到直線的距離,平行線的距離題型一求直線的方程例1、求適合下列條件的直線方程:(1)經過點P(3,2),且在兩坐標軸上的截距相等;(2)經過點A(-1,-3),且傾斜角等於直線y= 3x的傾斜角的2倍.選擇適當的直線方程形式,把所需要的條件求出即可.
  • 直線的方程你還記得怎麼寫嗎?
    一、前言作者之前已經給讀者們講解了直線的傾斜角相關知識以及兩直線如何判定平行與垂直,現在作者給讀者講解的是有關於直線的方程。二、直線的方程直線的方程與直線上的點與傾斜角有關,因此根據給的條件不一樣,可以建立的方程也不一樣。
  • 解析幾何:直線的兩點式方程解題技巧
    前面兩期的文章介紹了直線的點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的解題技巧,本文介紹直線的兩點式方程的解題技巧。一、基礎知識1.直線的兩點式方程及推導:設直線l過點P1(x1,y1)和點P2(x2,y2),其中x1≠x2,y1≠y2,點P(x,y)為直線l上任意一點,則點P1、P2和點P三點共線,那麼任意兩點形成的直線的斜率k相等,如取點P、P1與點P1、P2,則有:k(PP1)=k(P1P2),即:(y-y1)/(x-x1)=(y2-y1)/(x2-x1
  • 高中數學,直線與圓的方程,直線關於坐標軸鏡面反射典例分析
    高中數學,直線與圓的方程,直線關於坐標軸鏡面反射典例分析。接下來要做的是,設出反射光線所在直線的方程,利用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列一個等式,通過解方程的途徑求出反射光線所在直線的方程。先設反射光線的方程:y軸是鏡面,根據鏡面反射的原理,入射光線所在的直線和反射光線所在的直線關於y軸對稱,所以入射光線上的點P(-2,6)關於y軸對稱的點(2,6)在反射光線所在的直線上,使用點斜式即可設出反射光線所在的直線方程,見①。
  • 求直線方程各個不同形式的匯總
    點斜式使用點斜式的條件是給出已知直線的斜率和過直線的一點;該方程的形式y-y1=k(x-x1);注意事項:點斜式不能表示垂直於x軸的直線,因為垂直x軸的直線的傾斜角為90度,tan90°不存在,所以斜率不存在。
  • 高中數學必修3直線方程 - 學霸數學
    ,掌握直線方程的幾種形式,了解斜截式與一次函數的關係.3.直線的方程和方程的直線已知二元一次方程Ax+By+C=0 (A2+B2≠0)和坐標平面上的直線l,如果直線l上任意一點的坐標都是方程____________的解,並且以方程Ax+By+C=0的任意一個解作為點的坐標都在__________,就稱直線l是方程Ax+By+C=0的直線,稱方程Ax+By+C=0是直線l的方程
  • 【數學大師高中】直線的兩點式方程和一般式方程——無盡階梯
    我們都知道,在不涉及微觀物理的現實世界,同一物體在同一坐標系下不可能有兩個坐標的常識,那麼,怎樣準確定義一條直線在坐標系中的方程呢?小明同學每天往返於學校和家,過著兩點一線的生活,那麼連接學校與家的這條直線方程是多少呢?
  • 高考名師公開課|理科數學備考有何策略?廣大附中名師這樣點撥
    結合命題要求,陳老師對高考試題的命題趨勢分析和應對策略如下:1.高考數學選擇填空總分80分,佔比超過一半。所謂「得選填者得天下」,由於題目的特殊性,只需結果正確即可,所以考生應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在有限時間內迅速得到答案。
  • 高中數學之直線的參數方程及應用舉例
    二 求定點到過定點的直線與其它曲線的交點的距離三 求直線與曲線相交的弦長點評:本題的解答中,為了將普通方程化為參數方程,先判定點M(-1,2)在直線上,並求出直線的傾斜角,這樣才能用參數t的幾何意義求相應的距離.這樣的求法比用普通方程求出交點坐標
  • 解析幾何:直線的點斜式方程解題技巧
    高中階段學到的直線的方程有5種表示形式,各有優勢,其中點斜式方程是一種很重要的表示形式,除了解析幾何中求解直線方程,在證明直線過定點以及求解曲線的切線方程時都經常用到。一、基礎知識1.點斜式方程的基本形式:直線l過某已知點P(x0,y0),且該直線的斜率為k,則該直線的方程可以表示為:y-y0=k(x-x0),該方程被稱為直線l的點斜式方程。注意:點斜式中的「點」指的是已知點點P(x0,y0),「斜」則是指斜率k,使用點斜式方程需要知道兩個前提條件,即定點P(x0,y0)和斜率k。
  • 中學生需要知道的直線方程
    在自然界中,是誰提煉出直線這個概念?我不知道,但是他肯定是有用的。正常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同學會在初二下學期學一次函數的時候開始接觸,什麼是函數呢?是數字集合間的關係的體現,為了方便理解,我們就引入了圖像這種比較直觀的方式,也就是坐標系,直角坐標系,再清楚一點,平面直角坐標系。
  • 中考數學複習輔導:直線的點斜公式方程
    中考數學複習輔導:直線的點斜公式方程   不同於直線的一般式方程,在考試中遇見條件較為不明顯的試題時,我們就可以應用直線的點斜式方程。   直線的點斜式   已知直線上一點(x1,y1),並且存在直線的斜率k,則直線可表示為   y-y1=k(x-x1)   適用範圍:k≠0   ◆k=(y2-y1)/(x2-x1)(x1≠x2)   不管是什麼樣的有關於直線的方程公式,它們都是為便利解題而服務的
  • 解析幾何專題——直線和曲線位置關係
    )(一)方法的選擇設點還是設直線,選擇好題目中的參數,題目解題過程可以大大簡化.(二)常見的解題模式和解題流程1.設直線問題解題流程(1)設直線,首先要考慮題中是否包含斜率不存在或為零的情況,直線常見直線的設法通常有以下兩種設法:①斜截式:沒有直已知線過一定點.②點斜式:已知直線過一定點.
  • 2020湖南教師資格證面試:高中數學《求直線的方程》教案
    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進一步掌握直線方程的各種形式,會根據條件求直線的方程。【過程與方法】在分析問題、動手解題的過程中,提升邏輯思維、計算能力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教學重難點【重點】根據條件求直線的方程。【難點】根據條件求直線的方程。三、教學過程(一)課堂導入直接點明最近學習了直線方程的多種形式,這節課將練習求直線的方程。(二)回顧舊知帶領學生複習回顧直線斜率的求法,以及直線方程的點斜式、兩點式和一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