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來自義大利米蘭大學的 Lorenzo Monti 等分享了一則病例,旨在與讀者探討室間隔脂肪瘤的診療方案。
病史簡介
患者,男,49 歲,既往無心血管風險因素,且無心血管疾病病史,因超聲偶然發現室間隔中部有一強回聲物體而收入院進一步診療(見圖 A)。
心臟磁共振成像(CMR)結果顯示,在室間隔中部可見一邊界清楚的卵圓形物體,直徑為 29 X 17 mm。T1 加權像也顯示其為高密度影(見圖 B),脂肪抑制後該信號完全消失(見圖 C)。脂肪抑制水腫成像技術(T2)顯示物體為低信號,進一步確認該物體為低血供的固體。延遲釓劑增強未發現纖維化相關信號(見圖 D)。以上發現都將診斷指向心肌脂肪瘤。
心臟脂肪瘤是一種良性的包膜性腫瘤,由成熟的脂肪細胞組成,通常位於房間隔的位置,佔心臟腫瘤的 5%。室間隔的脂肪瘤及其少見,1000 個良性心臟腫瘤中發病不到 1 個。臨床的室間隔脂肪瘤病例大多是偶然發現的,因為心臟脂肪瘤的臨床症狀並無特異性,通常無症狀,主要與其所在的位置和大小相關。
對於有臨床症狀的患者(如頑固性心率失常或心臟流出道阻塞),建議手術切除。但對於無症狀的患者,治療方案就有些為難,也沒有現成的指南可以借鑑。所以,最後該患者被植入了植入性心律失常記錄器,以監測室性心律失常的發作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