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死神的對抗:Takotsubo症候群致室間隔破裂,該如何處理?

2020-12-11 醫脈通

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室間隔破裂(VSR)是Takotsubo症候群的一種罕見併發症,通常需要進行積極治療。發生VSR後,應在具有心臟及外科專業治療的中心進行救治,以改善患者預後。本文介紹了2例Takotsubo症候群並發VSR的患者,一起來看一下吧。

 

病例1

 

1.病史

 

80歲女性,既往高血壓、肥胖、類風溼性關節炎、甲狀腺功能減退及癲癇。因「突發呼吸困難、頭暈目眩」入急診科門診就診。以高血壓急症接受治療,並出院。第二天,患者因「新發胸骨後胸痛放射至左臂」再次入急診室治療。其生命體徵在正常範圍內,體格檢查無相關異常發現。

 

2.進一步檢查

 

心電圖檢查顯示,前外側壁導聯ST段抬高,心肌肌鈣蛋白I(TnI)升高(8.51 ng/ml,正常:<0.04 ng/ml)。冠脈造影顯示無阻塞性疾病。左室造影及經胸超聲心動圖(TTE)顯示,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為40%-45%,伴左心室遠端運動功能減退及心尖球樣改變,與Takotsubo症候群一致(圖1A-1F)。


圖1 繼發於Takotsubo 症候群的VSR圖像

A:舒張期的左室圖像;B:收縮期的左室圖像(心尖球形改變);C和D:TTE的胸骨旁長軸視圖顯示VSR(箭頭);E和F:心臟核磁共振顯示左室和右室間存在室間隔的破裂。

 

出院前,患者開始接受賴諾普利(Lisinopril)和呋塞米治療繼發於Takotsubo症候群的急性心衰。兩周後,患者因勞累後呼吸困難、乾咳和端坐呼吸入急診室就診。心電圖顯示,非特異性ST段改變,TnI為0.03 ng/ml(正常:<0.04 ng/ml)。複查TTE顯示,前間隔中部新發VSR的直徑為0.77 cm,LVEF增加至60%。遂轉院進行VSR治療。

 

轉院後,患者的心率為92次/分,血壓為127/66 mmHg,血氧飽和度為93%(室內空氣)。體格檢查發現,心前區IV/VI全收縮期雜音、左肺底呼吸音減弱、下肢水腫。

 

心電圖顯示,前外側導聯T波倒置(圖2),TnI升高至0.86 ng/ml(正常:<0.2 ng/ml)。入院後5h,患者需進行2L/min的吸氧。


圖2 患者1心電圖

 

複查TTE證實,前間隔心尖部的VSR增大,直徑為1.4 cm,出現了明顯的左向右分流,隨後出現了右室擴張和收縮功能障礙。心臟核磁共振證實了這些發現(圖1E和1F)。右側心臟導管檢查顯示,右心房(63.5%)、右心室(69.5%)和肺動脈(80.5%)的血氧飽和度遞增。肺體血流比(Qp/Qs)為2.07,與顯著的左向右分流相符。

 

3.該如何處理?

 

由於邊緣不充足,不適合進行VSR的經皮封堵,因此本例患者接受了手術VSR修補。除心外膜表面外,室間隔兩側的破損均進行了封堵。

 

4.患者結局

 

手術耐受性良好,術後TTE未顯示有任何殘餘分流。出院前複查TTE顯示,心尖部有一個3 mm的室間隔缺損,伴輕微的左向右分流,心尖運動功能減弱,且有一個小的心尖血栓。

 

患者接受肝素抗凝治療(作為華法林的橋接治療),術後第15天,患者狀況較好。出院後2個月,患者因心衰加重進行了短暫的入院治療,此後2個月失去隨訪。

 

病例2

 

1.病史

 

63歲女性,既往高血壓、高血脂、焦慮症。近期發生了上呼吸道感染,康復後在打高爾夫球時出現呼吸困難、心悸及頭暈目眩的症狀,遂到急診科門診就診。血壓105/54 mmHg,心率105次/分,呼吸頻率24次/分,血氧飽和度97%(室內空氣)。體格檢查發現,胸骨下緣有Ⅱ/Ⅵ級收縮期雜音。

 

2.進一步調查

 

心電圖顯示,下壁導聯及前外側導聯ST段抬高,如圖3所示。TnI升高至5.4 ng/ml(正常:<0.3 ng/ml)。患者接受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負荷劑量治療,在進行冠脈造影前,滴注肝素治療。

 

圖3 患者2心電圖

 

冠脈造影顯示患者無阻塞性冠脈疾病。左室圖像顯示,左室遠端運動不足,並伴有心尖球樣擴張(圖4A和4B),與Takotsubo症候群相符。TTE顯示,LVEF為55%,室間隔中部運動功能減弱。有心包摩擦音,經驗性應用秋水仙鹼和吲哚美辛治療心肌心包炎。

 

圖4 VSR圖像

A和B:舒張期和收縮期的左室造影圖像;C和D:TTE顯示VSR(箭頭)

 

第3天,患者的呼吸困難和胸部不適症狀突然加重。體格檢查顯示,新發S4奔馬律伴心尖Ⅳ/Ⅵ級全收縮期雜音並向基底部放射。

 

緊急TTE顯示,LVEF增加至65%-70%,右室增大,下間隔基底部新發左向右分流,與VSR相符,如圖4C和4D。

 

3.該如何處理?

 

患者被轉運至三級護理中心,以評估是否可進行緊急心胸外科手術。在轉運後數小時,患者發生了心源性休克,遂緊急轉運至手術室進行VSR修補(修補材料來自牛科動物)。左室較小,破損周圍的心肌組織脆性較大。患者的二尖瓣前乳頭肌壞死,術中進行性二尖瓣關閉不全需要進行瓣膜置換。外科手術結束時,左心室存在嚴重的運動功能不足,需要進行輔助支持治療。經右股動脈放置Impella 5.0,以進行輔助治療。

 

4.結局

 

患者被轉移至外科重症監護室進行護理,且一直處於心源性休克狀態,無法停止Impella的輔助治療。

 

隨後,患者的多個器官/系統衰竭,包括急性腎衰竭(需進行腎臟替代治療)、代謝性酸中毒、急性肝損傷、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凝血障礙。此外,患者持續失血,需輸注大量血液。

 

術後第2天,患者癲癇發作,隨後腦幹反射消失。家屬選擇停止護理,術後第7天,患者死亡。

 

病例討論

 

Takotsubo症候群是急性心肌損傷的一種形式,其特徵為心尖處的左室功能不全,通常也稱為心尖球症候群。目前,對於Takotsubo症候群的診治仍具有一定的挑戰性,也可能會延誤診治,這可部分歸因於其心電圖表現形式和心臟標誌物升高與急性冠脈症候群(ACS)相似。在疑似ACS患者中,約有1%-2%的患者為Takotsubo症候群。

 

最初,Takotsubo症候群被認為是一種良性疾病,認為幾周內左心室功能便可恢復。然而,近期數據表明Takotsubo症候群患者發生嚴重不良心臟相關事件的風險為20%,院內死亡率為5%,與ACS患者相當。

 

繼發於Takotsubo症候群的VSR風險極高,在既往公布的8例病例中,3例患者死亡;本文的2例患者中1例死亡。除VSR外,Takotsubo症候群可能危及生命的併發症還包括急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左室流出道梗阻、心源性休克及室性游離壁。目前,Takotsubo症候群的發病率增加,加強對其及其併發症的認識尤為重要。

 

醫脈通編譯自:Michael E. Sternberg, Zachary M. Gertz, Mohammed A. Quader, et al. Ventriculoseptal Rupture Caused by Takotsubo Syndrome. J Am Coll Cardiol Case Rep. 2020 Nov, 2 (13) 2072–2077.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關於Takotsubo症候群,這8條你需要掌握!
    Takotsubo症候群與急性心肌梗死(AMI)通常相伴發生,在臨床上Takotsubo症候群也經常被診斷為急性冠脈症候群(ACS)或AMI。Takotsubo症候群到底有哪些臨床特徵?與AMI又有哪些區別和聯繫?本文將一一闡述。 1.
  • 雙手過膝,手指細長——「天才病」——馬凡症候群
    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這個「天才病」——馬凡症候群。馬凡症候群又稱為馬方症候群,為一種遺傳性結締組織疾病。患病特徵為四肢、手指、腳趾細長不勻稱,身高明顯超出常人,伴有心血管系統異常。該病同時可能影響其他器官,包括肺、眼、硬脊膜、硬顎等。
  • 梨狀肌症候群是一種怎樣的疾病?該如何防治?
    梨狀肌症候群,通俗點講就是梨狀肌緊張疼痛,刺激坐骨神經造成臀部後側疼痛,大腿後側及小腿後外側疼痛的一種疾病,也可以稱之為一種乾性坐骨神經痛(區別於椎間盤突出症造成的根性坐骨神經痛)。怎麼治療梨狀肌症候群我是中醫推拿師,在做處理的時候都是優先考慮手法操作,可是由於條件限制肯定要面診,因此,這裡只能教給大家一種簡單的自我處理方式,輕症的患者或者發病時間不長多可以通過這個方案康復,以疼痛感覺舒適的力度滾壓按摩球,每次5分鐘,每天一次即可。
  • 小學生作文《死神來了》,預知未來,老師:該來的怎麼也逃不過
    小學生作文《死神來了》,預知未來,老師:該來的怎麼也逃不過死神來了大家有沒有看過呢?講述的是一個高中生在與同學準備坐飛機前往巴黎,起飛前他突然有不好的預感,他似乎看到空中爆炸。他驚恐萬分大聲吵鬧,要求乘務員讓旅客離開飛機,可是沒有人會聽一個小孩子的胡言亂語,這位高中生和他的同學被趕下了飛機,果然飛機發生了交通事故,大家的驚恐萬分,大家都希望忘掉這場災難正常生活下去,可是死神卻沒有忘記這幾個倖存者,意外接踵而來,倖存者接連不斷異常死亡,這位高中生和他的朋友聯合起來一起對抗死神,改變自己的命運。這個電影有好幾部,套路都是一個樣,只是死法各不相同,大家對抗過命運嗎?
  • 有醫說醫 | 如何處理「滑鼠手」引起的「正中神經慢性損傷症候群」?
    有醫說醫 | 如何處理「滑鼠手」引起的「正中神經慢性損傷症候群」?像小楊這樣的病人不在少數,由於這種情況多見於使用滑鼠的「右手」,人們將這種日漸普遍的現代文明病稱為「滑鼠手」,即「正中神經慢性損傷症候群」。 腕管是位於手腕處由腕骨及韌帶構成的一個隧道,其中有肌腱及正中神經通過。由於該隧道是一個密閉的空間,一旦出現壓迫、管腔變小或內容物增多等情況,便會引起管道內的壓力增高。
  • 臨床醫學基礎知識:艾森曼格症候群
    臨床醫學基礎知識:艾森曼格症候群 自1897年醫生維克多艾森曼格報導世界第一例這類症候群患者距今已有近130年,該患者是一位32歲的年輕男性,診斷為充血性心衰,最後死於咯血,屍檢發現室間隔膜部存在較大缺損。那麼,到底何謂艾森曼格症候群呢?這種症候群是如何導致心衰死亡的呢?
  • 2021年「死神星」將會到來,人類該如何保命?
    由Tibor Tak acs執導的科幻片電影《隕石撞地球》,該影片通過運用先進技術,為人類展現出一副天體相撞所帶來的後果場景。                                  撞擊在幾秒鐘內擊倒所有建築物,人類來不及思考,就進入了另一個世界。地球由藍星轉變為火星,人類陷入一片火海當中,生靈塗炭,無一倖免。
  • 2歲男童近視兩千多度且駝背消瘦 確診為馬凡症候群
    來源標題:2歲男童近視兩千多度確診馬凡症候群,醫生:患病率低於萬分之一 近日,廣東一2歲男童近視兩千多度且駝背消瘦,被確診為馬凡症候群(為一種遺傳性結締組織疾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 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該如何應對?
    不久前,我國確診了一例輸入性中東呼吸症候群的患者,這個在中東地區已經蔓延了3年的傳染病終於燒到了我們頭上,其病原體正是大名鼎鼎的冠狀病毒,與2003年在我國肆虐的SARS病毒是近親。那它是怎麼來的?傳染力有多強?會不會造成SARS那樣的危害?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自己呢?
  • 馬凡氏症候群來自先天遺傳
    張國報說,馬凡氏症候群患者在年輕時憑藉常規檢查基本發現不了,其除了會出現不明原因的胸悶,個子高以外,其他方面與正常人無異,「這種病,只能通過一種手段才能在不發病時查出,那就是家族基因檢測。」  患者易因心血管併發症死亡  馬凡氏症候群患者伴有高顴弓、眼晶體脫位、關節鬆弛以及一系列心臟病和大血管病變,且很多患者有視力問題,站立時背、腿、腹部和頭部疼痛。不過,張國報表示,馬凡氏症候群最大的危險來自心血管系統,如不及早檢查並進行手術,多數在30~40歲就會發病導致猝死,「大多數馬凡氏症候群患者死於心血管併發症,常見為動脈瘤破裂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 如何確定校準時間間隔?
    為便於確定校準間隔,實驗室可繪製測量儀器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 在確定校準周期時,可以根據測量設備的特性和使用情況、測量設備的可靠性指標(R)(一般取R(t)≧90%),結合實驗室工作特點,本著科學、經濟和量值準確的原則,逐臺確定。校準間隔不是固定不變的,應根據歷次校準合格情況,參考JJF1139《計量器具檢定周 期確定原則和方式》進行適當調整(延長或縮短)。
  • 名稱故事丨艾森曼格症候群
    原創 meitujun 醫學美圖- 艾森曼格症候群 -「艾森曼格症候群」得名於奧地利外科醫生Eisenmenger,他在1897年首次報導了「存在嚴重室間隔缺損的解剖結構異常」的情況。
  • 馬凡氏症候群到底是什麼
    海曼的死亡原因是主動脈夾層破裂,而引起異常的正是她患有馬凡氏症候群。除此之外,因馬凡氏症候群死亡的名單中還包括:義大利前男排國手博沃倫塔、委內瑞拉女排國手卡拉巴裡、義大利足球運動員莫羅斯尼、俄羅斯滑冰選手格林科夫、挪威遊泳運動員奧恩等等。
  • 梨狀肌症候群,好了以後如何如何預防?
    梨狀肌是一個深層外旋肌,當損傷之後,除了可以造成臀部疼痛,還可能會刺激到坐骨神經,誘發腿上的疼痛或者麻木,經常有人把這個問題和L5-s1椎間盤突出混淆,處理方式是不一樣的!症狀表現不知道你有沒有坐硬凳子會臀部痛的經歷,喜歡把痛的那邊略微翹起來,或者將手塞到臀部底下,活動起來還好,就是怕坐,長期不處理,進一步發展就會變成腿後側的放射性疼痛或者麻木!
  • 如何防控中東呼吸症候群?
    原標題:如何防控中東呼吸症候群?  據廣東省衛計委最新通報,目前,已確診的首例由韓國輸入我國的中東呼吸症候群確診病例目前症狀仍以發熱為主,現仍在惠州市定點醫院隔離治療。該病毒2012年9月首現於沙特,繼而在中東其他國家及歐洲等地區蔓延;2013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將這種疾病命名為「中東呼吸症候群」。截至2015年3月22日,全球共向世界衛生組織通報了1090例中東呼吸症候群確診病例,死亡412例,病死率高達37.8%,病例分布於23個國家,涵蓋中東地區、歐洲、非洲、亞洲、北美洲,其中沙烏地阿拉伯967例,佔總病例數的88.7%。
  • 于波教授談 EROSION 研究: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患者可否不放支架?
    ccvideoEROSION 研究: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患者可否不放支架? 根據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ACS)的病變特徵進行了規範化的分類,包括斑塊破裂、斑塊糜爛/侵蝕及鈣化結節等。其中斑塊糜爛因為纖維帽的連續性相對特殊,導致了臨床的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 死神|人物戰鬥力排行
    死神也不例外,下面來盤點一下人物的戰鬥力排行 一·友哈巴赫 全知全能 尸魂界的最高戰力、零番隊話事人兵主部一兵衛,他的斬魄刀一文字可以抹去所有事物的名字使其失去力量,同時又可以賜予對方名字(如在施展對象身上刻下「螻蟻」,則該對象會變得像螞蟻般脆弱無力
  • 守望先鋒教你死神怎麼用 死神開大招如何應對
    守望先鋒中第一部短片中我們就看到了死神的出場,如此酷炫的英雄必定會成為不少玩家最為喜歡使用的英雄之一,作為一個近距離重火力英雄不少玩家碰到的問題是在靠近目標的過程中就被擊殺了,本篇就來講講如何用好死神。
  • 抗磷脂症候群如何診斷?看完這篇你就明白了
    抗磷脂症候群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APS) 作為引發流產的常見風溼病之一而被公眾矚目。它常跟系統性紅斑狼瘡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 共存,但也可以單獨存在。我們知道 APS 主要帶來:血栓事件、妊娠失敗、心臟瓣膜病、網狀青斑、神經系統病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