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土層中發現的美洲擬獅的寶寶

2020-11-25 騰訊網

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中發現的美洲擬獅的寶寶,完整地保存著44000年前的模樣。 凍土層中發現的美洲擬獅的寶寶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看度新聞

相關焦點

  • 史上最大的貓科動物——美洲擬獅
    雖然名稱中帶有獅字,但是目前生物界對其是否能確定為獅類尚存在較大爭議,而且,它們的歸類為豹屬下的虎亞屬而非獅亞屬。人們普遍認為,美洲擬獅「可能」是地球上從古至今最大的貓科動物。美洲擬獅處於當時食物鏈的頂端,跟劍齒虎一樣,它們最主要的獵物仍是野牛,不過,其它的大型食草動物也在它們的食譜中,包括一些體型較小的猛獁。據研究,美洲擬獅在追擊獵物時有著很快的速度,並且耐力也非常好。
  • 西伯利亞永久凍土中又發現數萬年前洞獅幼崽屍體
    洞獅幼崽屍體據日本NHK報導,俄羅斯和日本的研究團隊在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中發現了已滅絕的「洞獅」的幼崽屍體。來自俄羅斯科學院與東京慈惠會醫科大學的研究團隊表示,去年7月,他們對西伯利亞東北部河岸的永久凍土層進行調查時,發現了這具曾生活在亞歐大陸、滅絕於約1萬年前的洞獅幼崽屍體。報導指出,這隻洞獅幼崽體長約為40釐米,體重約為800克,可能為剛出生的雄性。據推測,它的出生時間在約3萬年前。
  • 恐貓、洞獅擬獅、劍齒虎,史前貓科動物你了解多少?
    美洲擬獅復原圖美洲擬獅美洲擬獅亦被稱為「殘暴獅」,光聽名字就知道它肯定不是小角色,事實上美洲擬獅有可能是史上最大的貓科動物,根據目前的研究推測,雄性美洲擬獅的體重能達350-420千克,雌性的體重也能達260千克左右,比起當今的東北虎來說,確實要大很多。
  • 科學家在1.7萬年前的美洲獅糞便中發現古老的寄生蟲DNA
    美國科學家剛剛在 16570 至 17000 年前的美洲獅糞便化石中,找到了冰河時期動物寄生蟲的 DNA 。據悉,獅弓蛔蟲(Toxascaris leonina)是一種至今仍困擾許多動物的一種蛔蟲,這項發現有望揭示冰河時期有哪些動物出沒的秘密。
  • 殘暴獅的祖先是原始獅?重半噸敢獵殺1噸重的野牛,還不懼短面熊
    據《光明網》報導,在北極圈永久凍土層中,發現一具殘暴獅的寶寶屍體,看樣子像是在睡覺。不過奇怪的是,它為何還能很完整地保存著4.4萬年前的樣子?01殘暴獅到底是獨立物種,還是獅子的一個亞種?殘暴獅又名美洲擬獅,起初曾被命名為「兇殘的豹」。殘暴獅可以稱得上是美洲大陸的最大頂級掠食者,在貓科猛獸中絕對是龐然大物。
  • 佛羅裡達美洲獅你真的了解嗎?佛羅裡達美洲獅知識科普
    其是美洲獅的亞種之一。體長188-220釐米,雄性體重50-72千克,雌性體重32-45千克。成年獅的前墊寬度範圍4-6釐米。是一種大型的、體型修長的貓科動物。在保護區內,這種黃褐色的美洲獅可以長到68千克,從鼻子到尾巴能長達2.1米。頭圓、吻寬、眼大、耳短,耳朵背後有與獅相似的黑色斑。雄獸和雌獸的頸部不生鬣毛。尾端的也有像獅一樣的叢毛,但不如獅的叢毛明顯。
  • 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中,除了滅絕14300年的動物外,最恐怖的是它
    他們深入凍土區時,科研人員發現已經已經滅絕的「洞獅」幼崽屍體,根據日本NHK報導,這隻「洞獅」幼崽長約40釐米,體重為800克,根據推測,這隻幼崽出生的時間應該是3萬年前,洞獅滅絕於14000年前左右。
  • 美洲虎又名美洲獅?其實這是兩種差別較大的動物
    最近經常會有人在後臺私信我說美洲獅跟美洲虎是同一種動物的兩種稱呼嗎?另外,在很多關於大型貓科動物的討論貼下也經常可以見到有人將它倆混為一談,即美洲虎又名美洲獅。關於美洲獅美洲獅是貓科貓亞科美洲金貓屬裡面的唯一物種,也是貓亞科裡面最大的物種,成年雄性能夠長到53-100千克,雌性在29-64千克之間,由於分布地域的不一樣,美洲獅以前被分為32個亞種,經過現代修訂之後,縮減為6個,分別是:哥斯大黎加美洲獅、巴西美洲獅、安東尼美洲獅、阿根廷美洲獅、智利美洲獅,以及北美美洲獅,體重差異也比較大,
  • 大羊駝被4頭美洲獅圍捕,不甘被吃,以1敵4大戰美洲獅
    大羊駝被4頭美洲獅圍捕,不甘被吃,以1敵4大戰美洲獅在一片大草原上,一群大羊駝正在享受美食,不遠處的美洲獅隱藏在草叢裡,觀察著它們的一舉一動。放哨的大羊駝很快發現了美洲獅,於是發出叫聲提醒同伴。羊駝群立刻朝著一個方向慌忙逃竄。
  • 美洲獅襲擊羊駝,看似是手到擒來卻意外反轉!
    在食物鏈中,弱肉強食是基本法則,食肉猛獸以食草動物為獵物食物,但食草動物也不是任由食肉猛獸宰殺,為了生存,食草動物雖恐懼猛獸,但也拼命反抗,為自己生存贏得一線生機。這次在南美洲叢林中,就拍攝到一頭美洲獅襲擊羊駝,看似是羊駝無路可走,最終羊駝擺脫美洲獅,還狠狠踢了美洲獅一腳!羊駝是群居動物,每群十餘只或數十隻,而這隻落單羊駝成為美洲獅的獵物目標,但美洲獅要襲擊羊駝不容易,因為羊駝的聽覺異常敏銳,這有利於羊駝更早發現敵情,及早地決定逃跑去向,美洲獅只能一路追趕,追捕羊駝。
  • 地球上曾經出現過的的最大的貓科動物-殘暴獅
    (因為目前生物界對其是否能確定為獅類尚存在較大爭議)它們在美洲的分布很廣,北到阿拉斯加及現今加拿大育空地區廣袤的平原,而南部一直延伸到秘魯的安第斯山脈。(故我們也將北美擬獅改稱為美洲擬獅)。多年來,美加兩國的古生物學家陸續發現了很多與美洲擬獅極其類似動物的相關化石。
  • 山羊被美洲獅捕食,不甘心被吃,懸崖峭壁間和美洲獅展開生死大戰
    山羊被美洲獅捕食,不甘心被吃,懸崖峭壁間和美洲獅展開生死大戰有一隻山羊母子被一隻狗熊給追殺,山羊媽媽只能帶著小山羊藏於懸崖峭壁上。狗熊並不想放棄這對母子,於是就試圖靠近,而山羊媽媽只能通過跺腳將這隻狗熊給嚇走。
  • 當美洲獅遇到美洲豹,誰能更勝一籌?
    美洲獅一般體長為100~160釐米,肩高66~76釐米,尾長52~82釐米,體重55~105千克,雄性比雌性大40%,雌性略小。具有溫順的性格,在一般情況下,它並不主動襲擊人,只是當人攻擊它時,為了自衛,才會傷殺襲擊者。美洲豹肩高90—110釐米,體長為182—285釐米,尾長60—90釐米,體重80—190千克。
  • 科學家發現冰河時期穴獅屍體 距今5萬年保存完好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3日報導,科學家在位於西伯利亞的永久凍土層中發現了兩隻保存完好的古穴獅幼崽屍體兩隻幼崽系已滅絕的穴獅,於兩年前被發現。它們自冰河時期就被掩埋在西伯利亞的永久凍土層中,距今已有長達5.5萬年,但保存條件完好。這一發現有利於更好地研究穴獅這個曾經為世界上最大的貓科亞種。
  • 中國境內真實的史前神秘猛獸(一):洞獅
    美洲擬獅與短面熊搏鬥進入育空的美洲擬獅們在狩獵中難免要與別的食肉猛獸發生衝突不少學者推測,與現代非洲獅一樣,美洲擬獅也是營群居生活、群居狩獵的社會化動物。然而, 也有學者寧願相信它們是單獨或成對狩獵。他們的依據恰恰來自La Brea 瀝青坑,那裡發現的美洲擬獅的個體中,雌雄的數量相當,這一點與現代非洲獅(Panthera leo leo)大不相同。
  • 闢謠:美洲豹一定比美洲獅大嗎?須知動物的體型受環境影響很大
    傳統觀念裡面,美洲獅被認為是孤獨的掠食者,但是越來越多的發現,表明它們擅長社交,具有較為複雜的社會系統,個體與個體之間存在分享食物的情況。 在過去的觀念裡面,人們一直認為美洲豹的探索性較低,從未離開過亞馬遜森林,但是後來研究發現,這是一個錯誤的看法,美洲豹有能力並且願意嘗試在多種類型的棲息地裡生活,它的棲息地包括中南美洲的雨林和雲霧林,在微生境的選擇上面,美洲豹雖然有被觀察到在空曠地帶、溼地、半乾旱草地中生活,但最愛的環境類型是茂密的森林。
  • 美洲獅的身份之謎:是大貓還是小貓,是獅子還是美洲金貓?
    美洲獅,又叫山獅,學名Puma concolor,美洲僅次於美洲虎的第二大貓科動物,也是世界第四大貓科動物。大多數讀者都認識這種動物,但對於其身份卻存在一些誤解。美洲獅是大貓還是小貓?國內低端科普書和網文中常見一句話:美洲獅雖然很大,但實際上不是「大貓」,而是「小貓」。這種說法是怎麼來的呢,有無科學依據?
  • 每日一翻Day45 | 逃遁的美洲獅
    可是,隨著證據越來越多,動物園的專家們感到有必要進行一番調查,因為凡是聲稱見到過美洲獅的人們所描述的情況竟是出奇地相似。🎈evidence [U.]專家證實,美洲獅非被逼得走投無路,是決不會傷人的。🎈human being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