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謨克利特(前460年—前370年或前356年)來自古希臘愛琴海北部海岸的自然派哲學家。德謨克利特是經驗的自然科學家和第一個百科全書式的學者。古代唯物思想的重要代表。他是「原子論」的創始者,由原子論入手,他建立了認識論。
他認為每一種事物都是由原子所組成的,整個世界的本質只是原子和虛空。原子不可分割,並不完全一樣。在自然界中,每一件事的發生都有一個自然的原因,這個原因原本即存在於事物的本身。並在哲學、邏輯學、物理、數學、天文、動植物、醫學、心理學、倫理學、教育學、修辭學、軍事、藝術等方面,他都有所建樹。可惜大多數著作都散失了,至今只能看到若干殘篇斷簡,這對理解他的思想造成了一定的困難。
德謨克利特的自然科學雖然也有類似實驗解剖這樣的科學結論,但是他在哲學上的大部分見解都與經驗直接相關,他的原子論是受著水氣蒸發以及香味傳遞等感性直觀而依賴哲學思維推測出來的,通過感官的參與,即經驗,直接推測了原子論的可能,並由原子論進一步影響認識論等,說他是自然科學家,主要是緣於他對於自然科學起到的奠基作用,但是在哲學領域,他是個徹頭徹尾的經驗論者,在他那個年代的哲學家鮮有嚴謹依賴科學思維進行哲學結論的人,這是可想而知的。
萬物的本源是原子與虛空。原子是一種最後的不可分的物質微粒。宇宙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在虛空中運動著的原子構成。所為事物的產生就是原子的結合。原子處在永恆的運動之中,即運動為原子本身所固有。虛空是絕對的空無,是源於運動的場所。原子叫做存在,虛空叫做非存在,但非存在不等於不存在,只是相對於有充實的原子而言,虛空是沒有充實性的。所以非存在與存在都是實在的。世界是由原子在虛空的漩渦運動中產生的。宇宙中有無數個世界在不斷的生成與滅亡。人所存在的世界,無非是其中正在變化的一個。所以他聲稱:人是一個小宇宙(小世界)。
我們對於了解德謨克利特在倫理學與政治思想上的看法主要以他的格言為主。他說"平等無論在何處都是高貴的",但這概念中並未包含女人與奴隸。在民主制度下受窮也比在暴君下富有來的好,同樣的原因下也認為自由高於奴役。"執政者應該周濟窮苦並協助他們與施恩,這樣便有憐憫也沒有撕裂,對於國民的友誼,互保與團結,以及其他好的事物多到沒辦法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