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他是國內人工育幼袋鼠第一人

2020-12-06 上遊新聞

沈偉製作的育兒袋,裡面裝著小袋鼠。

小米渣長大後,與沈偉成為了親密無間的好朋友。

12月12日,「2016年全國旅遊系統先進集體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活動和勞模先進代表座談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來自重慶旅投集團下屬樂和樂都公司的一線員工沈偉,作為重慶旅遊系統勞動模範的三位代表之一進京接受表彰,國家旅遊局局長李金早出席會議並發表講話。

沈偉能獲此殊榮,與他十幾年如一日的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密不可分。

國內人工育幼袋鼠第一人

自2002年進入樂和樂都(原重慶野生動物世界)以來,沈偉始終致力於有袋目動物—澳洲袋鼠的精心管理。

2013年1月,他臨危受命,救助一隻不足月且生命垂危的掉袋小袋鼠「小米渣」,看著小袋鼠期盼的眼神,體會到袋鼠求生的渴望,他毅然不斷嘗試,最終調製出與母乳營養成分相似的奶水,為小袋鼠創造新的生命。

在與其朝夕相處的500多個日夜裡,沈偉衣不解帶,精心研製出保暖柔軟的「沈氏育兒袋」,並將「小米渣」成功飼養長大,徹底攻克了草食性野生動物人工育幼的難題。因此,沈偉也是國內人工育幼袋鼠第一人。

投入保護野生動物事業中

沈偉身居平凡崗位,卻志存高遠。他在日常工作之餘,刻苦鑽研袋鼠疾病防治、種族保護的方法。十餘年來,袋鼠家族從零星數量發展成為大家族。

沈偉技術成熟後,積極投入西南片區野生動物保護事業中,主動參加野生動物科普知識宣傳,並加入編撰野生動物校外拓展實訓教材的隊伍,建設中國西部中小學生社會實踐教育基地,受到教育系統和廣大市民的充分肯定。沈偉保護動物、服務社會的先進事跡被央視英文頻道、重慶和四川衛視、《課堂內外》小學讀物等各大媒體雜誌廣泛稱頌報導。

與動物們建立了深厚感情

就在沈偉去北京接受表彰的前一天,曾有媒體記者報導過這位全國勞動模範的忙碌身影。

作為一名在樂和樂都重慶野生動物世界工作了14年的優秀動物飼養員,同時也是公司的雙職工,他們一家三口住在公司宿舍。

由於旅遊行業的特殊性,夫妻倆周末上班後孩子沒人管,所以沈偉一早就要把孩子送到城裡的繪畫班學習後再返回公司上班。

曾經因為園內的小老虎拉肚子,他像照顧孩子一樣細心為其恢復;給鴯鶓餵食,他會有意地進行動物行為訓練;為鴕鳥準備食物時,他細心理好每一份食物;為袋鼠拌料,仔細檢查原材料,為它們健康保駕護航……

到了晚上,沈偉和班組的同事一起召開每天的班後會,總結當天經營、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同時安排明天工作。

沈偉說,「工作之餘能和同事、家人一起聊聊生活、孩子,覺得非常開心和滿足。」

全國勞模、樂和樂都人沈偉平凡而樸實的一天。工作沒有轟轟烈烈,甚至還顯得有些枯燥單一,但他卻十幾年如一日,在髒、苦、累的工作崗位上無怨無悔走過了14個春秋,以他那踏實勤奮、愛崗敬業的精神和動物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羅洋

相關焦點

  • 吃樹葉蛋糕 做頸部SPA 江蘇首隻人工育幼長頸鹿舉行「成鹿禮」
    7月12日,常州淹城野生動物世界首隻人工育幼長頸鹿「小黑」迎來它3周歲生日,一大早,工作人員就忙碌起來,採摘了最新鮮的桑樹葉、女貞樹葉、刺槐樹葉,再加以精料,香甜可口的水果西瓜,為長頸鹿「小黑」製作了一份特別的樹葉生日蛋糕,精心打造了一場特別的「成鹿禮」。
  • 土豪熱愛動物,買下小島在上面養袋鼠,人工打造一個袋鼠島
    愛爾蘭東海岸最大的島嶼叫做蘭貝島(Lambay Island),1904年,這裡被第三代雷夫爾斯託克男爵塞西爾·巴林(Cecil Baring)買了下來,變成男爵家的私人財產,而第四代雷夫爾斯託克男爵則把它當成一個大型私人野生動物園。
  • 全球首隻人工育"虎獅獸"現身常州淹城
    新華網江蘇頻道南京2月29日電(記者 潘曄)28日,全球首隻與獅子同胎產下的虎獅獸在誕生下第65天亮相江蘇常州淹城野生動物世界。據悉,這也是世界上第一隻由人工飼養成活的虎獅獸。「目前世界上存活的獅虎獸只有36只,主要分布在法國等少數國家,而『虎獅獸』存活率更低,被稱為世界『奇獸』、『怪獸』。」
  • 澳洲男子打獵遭袋鼠反擊 原來袋鼠這麼厲害?!
    澳洲男子打獵遭袋鼠反擊 原來袋鼠這麼厲害?!時間:2018-02-18 21:4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澳洲男子打獵遭袋鼠反擊 原來袋鼠這麼厲害 世界人民都知道大熊貓是中國的國寶,知道袋鼠是澳大利亞的國寶。
  • 男子一拳打懵袋鼠 袋鼠和人打架視頻圖片大全(實拍)
    袋鼠和人打架視頻曝光,一起來看看誰會更厲害?據報導:近日,澳洲一男子為了救自己的狗狗,隻身一人挑戰這隻袋鼠,結果悲劇了,這隻袋鼠被男子打的一臉懵逼的待在原地愣了好幾秒。  他率先發力,一個右勾拳重重砸在了袋鼠的臉上……  男子一拳打懵袋鼠原地愣了好幾秒 網友:求袋鼠的心理陰影面積  這一拳,把袋鼠打懵了,呆呆地在原地愣了好幾秒……好氣啊!我剛才是被打了嗎?
  • 我國首對人工育幼孿生北極熊姐妹「挑」中名字
    新華網天津7月16日電(記者毛振華)經過為期兩周的全國徵名,15日,我國運用人工方式撫育成活的第一對孿生姐妹北極熊正式擁有了自己的名字:「晶晶」和「薇薇」。這組名字由北極熊姐妹花自己「挑選」。據起名者介紹,它是取自「天津衛」後兩字的諧音。記者在極地海洋世界見到兩隻小熊時,它們正調皮地與育幼員孫欽寶玩耍。
  • 澳洲「網紅」袋鼠去世了,肌肉照曾火爆全球...傳奇背後,多虧了他,十幾年如一日為袋鼠打造了一個人間天堂...
    很多年來,Roger一直是袋鼠中的首領,然後成為粉絲遍布世界的『網紅』,有越來越多的人們像我一樣深愛著Roger。如今我們把Roger安葬在保護區內,這樣他就能和我們,和他的家人們永遠在一起了。面對入侵者絕不手軟就算是把他從小養大的Chris也不例外於是保護區裡經常出現一人一袋鼠四處追逐的一幕..
  • 沙袋鼠媽媽領養樹袋鼠寶寶,場面萌萌噠~!
    近日,一隻失去媽媽的樹袋鼠幼崽Makaia,被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動物園轉移至一隻沙袋鼠的育兒袋中,令其成功存活。
  • 甘肅省首隻人工繁育北極狼幼崽誕生
    我省首隻人工繁育北極狼幼崽誕生每日甘肅網蘭州訊(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瞿娟)近日,蘭州極地海洋世界冰川極地區的北極狼思思產下了1隻小北極狼幼崽,這是省內第一隻進行人工繁育的北極狼幼崽。幼狼出生時毛色呈棕黑色,體重達400克,體長28公分。據了解,蘭州極地海洋世界採取人工隔離餵養,並通過監控視頻隨時觀察。北極狼在人工飼養條件下,能活到17歲以上,在野外平均壽命只有7歲。在工作人員精心照料和保護下,可有效延長壽命,這對保持和恢復整個北極狼的種群數量十分必要。
  • 袋鼠是這樣長大的
    知多一點  袋鼠是這樣長大的  袋鼠,雖然在澳大利亞泛濫成災,但在我國卻難得一見,我們大都是從電視上認識它的。它前腿短,後腿長,不會行走,只會跳躍,特別是肚皮上還長有一個大口袋。見過的人都知道它這些奇怪的特點。然而,有一個更奇怪的特點恐怕知道的人不多。
  • 養蜜蜂不會人工育王怎麼辦?先了解原理,再看老蜂農的操作技術
    不管是野外的自然蜂群,還是人工養殖的蜂群,培育一隻新蜂王,對蜂群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然而許多接觸蜜蜂不久的養蜂人,雖然學習了許多養蜂技術,但是對培育新蜂王卻一竅不通。學習人工育王技術,要先從蜜蜂育王原理說起。蜜蜂育王有季節性,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分蜂期,一年有兩個分蜂期,分別是春季和秋季。這兩個季節是自然蜂群培育新蜂王的季節,也是人工育王的最佳時節。
  • 澳大利亞今年計劃捕殺100萬隻袋鼠引發爭議
    【觀察者網綜合】袋鼠是澳大利亞的標誌,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它可以逃脫被獵殺的命運。澳大利亞政府正計劃在今年獵殺超過100萬隻袋鼠,以保護瀕危的草地和野生生態。 受救助的袋鼠幼兒 據《參考消息》16日援引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報導稱,澳大利亞與袋鼠之間的關係千絲萬縷,一些環保人士認為,這是一場無謂的大屠殺。
  • 澳洲袋鼠母親被射殺後,小袋鼠幼崽險被烏鴉活吃
    據Yahoo報導,昆州野生動物護理員Kim Palmer與兒子發現2隻帶著小袋鼠的雌性袋鼠被射殺,他們在將小袋鼠救下後對類似事件表示出擔憂。星期一的早晨,Palmer正沿著一條土路行駛在公共土地上,撿拾樹葉餵養她所照顧的23隻袋鼠。
  • 人工培育蜂王簡單,中華蜜蜂人工育蜂王就三步
    養殖中華蜜蜂,就需要更換蜂王,人工分蜂。當自然王臺不夠用時,或者我們想選種育王時,就需要人工育蜂王。那麼人工如何育蜂王呢?1.選擇培育群。培育群是指把蜂王放到培育群裡培育。儘量挑選強群一些的蜂群當做培育群。
  • 三不像動物:樹袋鼠,有著三個陰道、兩個子宮,幼崽只要糖豆大小
    有得就有失,樹袋鼠前肢那麼厲害,後肢相對而言就沒有陸地袋鼠那麼強壯。這是因為樹袋鼠不需要依賴後肢來實現高強度跳躍,雖然腳掌沒有那麼強壯的肌肉,卻寬闊有力。樹袋鼠與陸地袋鼠另外一個顯著區別是耳朵,陸地袋鼠的耳朵長而尖,樹袋鼠的耳朵是橢圓形的,和泰迪熊一樣可愛。通常情況下,耳朵越大越尖聽力就越好,可以參考生活在沙漠中的耳廓狐,樹袋鼠是生活在樹上的,聽力對於它們來說不是很重要,小而圓的耳朵更方便在樹枝之間活動。
  • 紅袋鼠|世界上最大的有袋類動物
    在他之前140年,荷蘭航海家弗朗斯·佩爾薩特於1629年就遇上了袋鼠。那一年,佩爾薩特的輪船在澳大利亞海岸附近擱了淺,看見了袋鼠以及懸吊在它腹部育兒袋裡的乳頭上的幼仔。但是,這位細心的船長竟錯誤地推測,幼仔是直接從乳頭上長出來的。不過,他的報導並沒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很快就被人們完全遺忘了。
  • 華南虎幼崽「乾飯」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郭歌1月14日,洛陽王城公園動物園內,兩隻剛剛滿月的華南虎幼崽正在吃肉。只見其中一隻狼吞虎咽,以「暴風式」吸入,另一隻則細嚼慢咽,時不時抬頭張望。「經過我們人工育幼,這兩隻虎寶寶已滿百天,順利度過危險期,身體十分健康。」負責養育這兩個虎崽的飼養員王星卓說。
  • 這張袋鼠「一家」的照片很感人 但不懂愛的科學家認為……
    然而據每日郵報1月14日報導,澳大利亞的動物學家對感動毫不領情,依其研究指出,此時的雄袋鼠是想讓雌袋鼠站起來——這樣方便他進行交配。澳大利亞博物館陸生脊椎動物研究首席科學家馬克·埃爾德裡奇博士的說法引起了推特上的熱烈討論。
  • 人工育王的四大優點,不會這門技術就不能養意蜂
    人工育王在養蜂過程中是一門不可或缺的養蜂技術;我們想要把蜜蜂養好、想要快速發展蜂群數量、想要實現蜂蜜增產,都需要依託於人工育王。在聽蜂之語看來,人工育王具有以下四個非常明顯的優點:一、方便養蜂人把控時間。
  • 蜜蜂人工育王的原理,你知道嗎,作為養蜂人的你是怎麼進行育王的
    育王前需把蜂王囚禁起來,讓蜂群處於失王狀態,退脾壓蜂,把蜂量壓厚,讓蜂多於脾,有利工蜂對臺基內的幼蟲集中哺育,這樣成長出來的蜂王體質會更好人工育王就是模擬蜜蜂急造王,當蜂群失王后,工蜂會積極改造王胎,在巢脾的下方建造數個王臺會從巢房中移動1-3日齡的幼蟲去臺基中繼續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