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性螳螂在交配過程中會逐漸的吃掉雄性螳螂,將自然界性食同類的習性演繹的淋漓盡致。這種殘酷的生存模式往往只出現於部分昆蟲與節肢動物身上,而對於哺乳動物來說,雄性頂多是當個不負責任的甩手掌柜,雌性無論是體型還是力量都不佔據優勢,根本沒能力殺死交配的雄性。
自然界中發生性食同類的動物,通常以螳螂、蠍子以及蜘蛛為代表,這些動物在交配前後甚至交配過程中,都會選擇性的殺死交配對象,然後直接吃掉,沒有其他的原因,也不是所謂的最毒婦人心。它們單純的就是餓了,這個時候飢腸轆轆,也不管對方是誰,先吃掉補充一下能量。交配中的雄性螳螂對於雌性螳螂來說,也許就是一頓美味大餐,忍不住,只能選擇吃掉對方。
螳螂為了吸引雄性的到來,事前分泌了大量的費洛蒙激素,將求愛信息傳播給雄性螳螂其實已經將身體裡面儲備的食物消耗一空,而秋天本身食物並不好找,雄性前來交配,雌性不得不接受,由於身體裡面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如果不進行食物的補充,交配過程甚至前功盡棄。為了生出優質的後代,甚至為了給卵鞘提供更多的蛋白質,雌性螳螂即使能夠忍住飢餓,有時候也會選擇殺掉對方。雌性螳螂忍痛犧牲了雄性螳螂,後者獻出生命雖然有點殘酷,但也算為了族群的繁衍作出了貢獻。
不過我想說的是,螳螂的一生極為短暫,只有不到8個月的壽命,不管進食還是繁衍後代,時間總是不等人的。螳螂這個物種本身就沒有道德觀念,其幼小的腦細胞沒有足夠的思考能力,一切行為遵循本能。其實1~2齡蟲都有自相殘殺的記錄,只有不到20%的幼蟲能夠成活,更比說交配階段的螳螂了。受精產卵需要體力,尋找食物也需要體力,對於昆蟲來說,同類相食沒有任何負擔,這樣的場景時常發生,所以雌性吃掉雄性並非新鮮事。
螳螂每次交配的時間長達數個小時,哪怕交配之前吃了大量的食物,在如此長的交配期間也不夠用,更別說螳螂食量大,一旦交配中出現飢餓現象,獵殺同類往往是最好的補充能量的方式,總不能中斷交配,再去尋找食物吧。為了後代,只能犧牲雄性螳螂了,我們不得不說雄性螳螂確實犧牲甚多,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雌性螳螂將卵鞘找個合適的位置產下後,它也會失去生命。螳螂的卵鞘體型龐大,甚至比雌性身體還大,裡面結構複雜,雌性螳螂付出巨大的心血與能量才能夠完成,所以螳螂繁衍後代的方式確實很艱難。雄性螳螂與雌性螳螂為了繁衍後代,都會獻出自己的生命。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說法,雌性螳螂先給雄性螳螂斬首,是因為無頭的螳螂更有活力,中樞神經更興奮,交配中釋放的分泌物會更多,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的選擇出強壯的後代。雌性螳螂一般選擇咬掉雄性的頭部,破壞雄性的咽下神經節,使它腹部外生殖器與雌性抱握更緊密,更容易完成受孕。而研究也證明雌性螳螂吞食雄性螳螂後,雄性所攜帶的胺基酸等物質能夠更多地傳遞給後代。並非所有雌性螳螂都會吃掉雄性螳螂,據研究只有哦中華大刀螳螂與歐洲螳螂有這種習慣。而雌性螳螂之所以會吃掉雄性,原因就是自己的體型普遍比雄性大2-3倍,這是體型的碾壓,也是可以蹂躪後者的資本。雄性打不過雌性螳螂,最終淪為了食物,不過雄性並非甘願如此,有不少雄性順利逃脫了雌性的手刀,為族群繁衍奉獻自己並不適用於雄性螳螂,準備的說它們都是被逼的。
螳螂這種動物自相殘殺習慣了,從小到大生存於這種環境之下,沒有感情與道德可言,對於它們來說,體型強大就是可以放肆的資本。有時候食物短缺時,遇見體型小的螳螂,它們也會出手擊殺吞食。看到這,大家能夠猜到,螳螂為何要吃掉雄性,根本原因還是因為食物。科學家在實驗室內的研究發現,餵飽後的雌性螳螂與雄性螳螂交配後,並不會殺死後者,而一旦處於特別飢餓的狀態,就連繁衍都不會去做,相遇後會直接吃掉對方。
螳螂會因為食物而發生吃夫行為,這是本性所造成的,但是自然界有一種澳大利亞紅背蛛的節肢動物,在交配時會心甘情願的讓對方吃掉自己,甚至會主動的將自己柔軟的腹部送到雌蜘蛛的嘴巴前面,不得不說生物的繁衍生息充滿神奇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