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經典數學題《分馬的故事》,標準答案是錯的,你能看錯在哪?

2020-11-22 騰訊網

很多人在兒時就聽說過一道經典數學題《分馬的故事》,這道題也常常被用作智力競賽的試題,比如中央電視臺的益智節目就拿它做典範的案例。

很多數學老師為了增加教學的趣味性,培養學生機智、靈活地解題的能力,還把這道題引入了課堂教學。然而,小編認為,這道題作為幽默故事,那是可以的,但作為正式的數學教學,那才是大錯特錯了!

《分馬的故事》是如何被用作了數學智力題?

在數學教學中的「分數應用題」時,一位教師出了一道習題,這道習題其實就來源於我國古代的一個傳說:

「從前,一位老父親臨死時立下遺囑,把家產17匹馬分給3個兒子,老大分得遺產的二分之一,老二分得三分之一,老三分得九分之一。」

題目是這樣的:為了公平起見,同時必須實現老父親遺囑的意願,3個兒子各分馬幾匹?

我們以前的老師都是給出了這樣的標準答案:

「老父親去世後,3個兒子把馬分來分去, 也解決不了問題。老大分遺產的一半就能把馬劈成兩半來分嗎?這可不是分錢或者分吃吃喝喝的。正當大家束手無策的時候,來了一位騎馬的大爺,他問明情況後,很快就把馬分好了。」

原來,他把自己的馬合進馬群,總共就有了18匹馬,老大分一半得了9匹,老二分得6匹,老三分資得2匹。最後,現場居然還剩下一匹馬,這正好是大爺自己的,他又騎著自己的馬趕路去了。

如果用數學的方法來表達分馬的方法,可以這樣列出算式:

你如果還想進一步思考問題,還可以這樣來列出計算方式:

然而,這樣的數學計算存在嚴重缺陷,標準答案欺騙了我們。

不用懷疑,這樣的傳說作為機智人物的故事,倒是引人入勝的。但是,我們也不能否認,過路大爺利用偷換概念的方法,巧妙地解決了遺囑無法實現這一道難題。

然而,作為分數應用題引入教學中來,這樣的編題和標準答案都是錯誤的。

比如,從題意理解單位「1」,很顯然,這個「1」有其確切的含義,那就是17匹馬的財產,老大分遺產的一半,這個一半只能指老人的全部遺產,怎麼能把過路大爺的馬也算進來?把18匹馬看作單位「1」呢?

單純從數學的角度來看,分數應用題的基本數量關係是這樣的:

「比較量+標準量=比較量對應的分率」

這裡的「標準量」就是看作單位「1」的標準量改變,比較量所對應的分率也就相應改變。這道題目的比較量是指老大應分遺產,它所對應的分率是確定的,即二分之一,那麼,標準量即單位「1」也就確定了——只能是老頭的遺產17匹馬,如果更改,這就造成解題混亂。

《分馬的故事》,正確的數學解題方式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對應的分率確「1」不能再任意改變,但這並不意味著單位「1」所指的數量不能變,據題意恰當地選擇單位「1」,是分數應用題教學中應該培養的解題技巧。

我們過去的老師給出的標準答案,實際上是先變更了題意,再用「按比例分配」法來進行解答的。

其實,數學的方法可以不改變題意,照樣可以找到解決辦法,即把「1/2:1/3:1/9」化成 簡單整數比「9:6:2」,完全可以解決問題:

機智人物用巧妙辦法解決難題,這確實能夠打動我們,但是嚴謹的數學方法不能夠被隨意更改。

小編認為,數學老師如果不按照數學的方式,把一些並不科學的故事隨意引入課堂教學,有好的教學效果,但同時不指出問題所在,這也是不科學的。

相關焦點

  • 一道經典的趣味數學題,有人只會一種解法,第二種方法從來沒聽過
    比如今天要給大家講解一道非常經典的趣味數學題,很多人以前可能做過,但也有可能被難住過。今天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這道經典的趣味數學題。題目如下:1毛錢1個桃,3個桃核能換1個桃,請問1元能吃幾個桃?那麼,顯然就錯了,因為還能繼續算下去。那應該怎麼辦呢?這時候,可以假設找賣桃子的賒一個桃,這樣吃完就剩下3個桃核,正好可以換一個桃。於是,最後用這3個桃核換的桃,還給賣桃的,正好頂賒的那個,這時候計算全部結束。於是,最後的答案應該是10+3+1+1=15個桃。
  • 一道高考數學題引發的爭論,金字塔有八個面,高考數學題錯了嗎?
    在今年的高考數學試卷上出現了一道關於金字塔的數學題,據說這道題是難倒了一大片考生,有同學說題目中沒有一個具體數字,最後怎麼就算出來了一個(√5+1)/4呢?首先這道題以埃及胡夫金字塔作為引入,但是本質上是一個立體幾何題,解題過程中用了一次勾股定理,一次面積相等,列兩個式子解一個一元二次方程很容易就能得到正確答案C,作為高考試卷選擇的第三題本身不是很難,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動手做一下。
  • 你絕對會算錯!這道小學二年級數學題太坑?敢來挑戰嗎?
    但在文章最後,小編上了一道小學二年級的超級難題目,讓網友開開眼界,很多網友表示不信邪,願意挑戰一下,結果很遺憾的是,99%的網友都沒有給出正確答案。留言區接近300條評論留言,寫對正確答案的網友僅2人,連成人錯誤率都達到99%以上,更何況是考只有七八歲的孩子呢?
  • 這道奇葩數學題,用了N種方法沒有答案,網友:這是用來坑人的吧!
    現在小朋友們數學題的難度簡直出乎意料,家長不止要會做,還要會用孩子們學過的方法做,更要能給孩子講清楚,真得太難啦!網上曾有這樣一道數學題,至今沒有人知道答案到底是多少?不少網友表示,這就是用來坑人的吧!怎麼可能有正確答案呢?我們來看看,這是一道什麼樣的數學題。小紅想買一架地球儀,還差18元,小紅有多少元?
  • 一道經典九宮數學題,難倒一片小學生,高中生和大學生能挑戰嗎?
    一道經典九宮數學智力題,其實有多種解決辦法。個區域分成兩個等差數列,這樣就有了如圖2的4種解決辦法:第二個要想到的是,考慮所給數的對稱性,這樣將最大的數7置於中心,同樣可以得到至少像下面圖3的4種解決辦法:第三個還可以想到,給出的等差數列的末項為奇數7,所以可將中間項4放到核心位置,這樣就可以的至少圖4的2種解決辦法:冷絲解釋到這裡,你能看出一些門道嗎
  • 一道經典數學題,折射出的人生哲理,網友:人性就是這樣丟掉的!
    周末,閒來無事,約了朋友一起出來聊天,她和我分享了一道數學題,這是一道非常經典的數學題,十幾年前我就知道這道題,當時把我繞得七葷八素的,>最後也沒能解出來,後來就慢慢淡忘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是一道什麼樣的題呢?看看您是不是能解出來?亦或者是品到什麼樣的人生哲理呢?
  • 一道數學題 怎麼讓全世界都瘋了?
    「謝麗爾的生日」讓西方網民討論不休,紐約時報、BBC等百餘知名媒體跟進報導,而這不過是一道考新加坡15歲學生的數學題。風靡世界的數學題新加坡媒體人江堅文肯定沒想到,自己的「隨手拍」會讓全世界媒體撓頭。
  • 一道簡單的數學題,測一測相對論的理解程度
    看一道數學題,來解析相對論。題目:光速30萬千米每秒,兩束光方向相反,同時經過小明身邊,一秒後兩束光相隔多遠?下文用兩種方法得出兩種答案,找到錯誤你就贏了。第一種答案:根據光速不變理論,一束光相對於另一束光光還是30萬千米每秒,一秒後,兩束光相聚30萬千米。第二種答案:一秒後,兩束光都相距小明30萬千米,加起來就是60萬千米。有沒有想排除第二種答案?
  • 清華教授不會孫子奧數題,這道「小學數學題」難倒家長,你會嗎?
    所以家長和老師為了鍛鍊孩子的數學能力,從小就開始培養其思維,就為其能在數學上有一定的建樹,不說創造出一些高難度的數學公式,只要能應付中考高考就可以。為鍛鍊學生的數學能力,近年來學校出的數學題越來越刁鑽,有時候父母都不會,這不就有這樣一道數學題,難倒了一眾家長。
  • 大學教授出一道小學數學題,難倒不少研究生,博士默默給出答案
    文/皮球媽媽學習是一個學無止境的過程,是需要不斷進步的,在學習上,付出的時間和成果一般都是成正比的,你在學習的時候努力了,成績就會得到提升,分數也會變得相應的靠前,在學習的時候,需要學習不同的科目,比如數學、語文和英語等,能把每科學精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位學生喜歡和擅長的科目也是不同的
  • 一道小學數學題,家長和老師又吵翻了
    近日,一道小學數學題在家長群裡引發熱議,題目看著很簡單,大家卻有不同的答案。這事發生在大連的一個小學家長群裡,到底是怎樣的一道題呢?這一數學題也引發了網友們的激烈討論,認為答案是2的人和認為是0.5的人都各持己見。
  • 一道小學數學題,不僅「打垮」了小學生,還讓網友也爭論起來
    但在最近的一次考試中,他卻被一道小學數學題徹底「打垮」了,鑽進牛角尖裡出不來了。為此,這名小學生變得非常消極,所以他們不得不在網上向當地教育局發起了求助,想請工作人員幫忙把他從牛角尖裡拉出來。那麼,「打垮」了這名五年級小學生的題目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就讓我們來一起看一下這道題目。正方體的稜長擴大2倍,表面積擴大多少倍?
  • 這道算錯的數學題,拯救了無數人的命運
    讓今日的《小路說事》來告訴你答案:是數學!是數學,讓新時代的年輕人開始迷信。是數學,讓九年義務教育的成果毀於一旦。是數學,讓鐵骨錚錚的學子軟弱屈服。是數學,讓活力四射的年輕人變成了這樣。小路今天要說的,就是一道被算錯的數學題拯救了無數人命運的故事。不是誇張也不是危言聳聽,事情是這樣的。
  • 誰的智商高來做這道題 小學數學題像哲學題難倒大人
    □首席記者 申子仲  「我賴好也是讀過大學的,如今竟栽在一道小學二年級的數學題上。難道我也像趙本山的小品裡說的,腦筋不好使,該坐輪椅了!」4月29日,讀者王先生給記者打電話敘說煩惱。  到底是咋回事呢?原來全是因為一道小學數學題。
  • 一道中學生數學題難倒了全世界網民
    新加坡一道為十五六歲學生設計的奧數題被人放上網,不料惹得西方國家網民絞盡腦汁爭相答題。許多人驚呼,新加坡孩子竟然要做這麼難的數學題啊!值得注意的是,英國、美國等西方國家網民普遍震驚,而一些亞洲國家網民則相對淡定。
  • 小學生數學題「8÷2(2+2)=?」1還是16?...
    近日,國外社交媒體上一道數學題「8÷2(2+2)=?」引發爭議。熱心網友們分成了兩個陣營,一方堅持答案為1,一方堅持答案為16,有網友還認為是方法不同,兩種答案都正確,你咋看?網友:@迪杜章涵嫣:1,先乘除後加減,但有括號的先從小括號,中括號,大括號依次計算。@月涼粽子:16,有括號的先算括號裡面的算式,同級運算從左往右計算。
  • 一道數學題,全班59個孩子「全軍覆沒」,媽媽一看題目也納悶了
    一年級試卷上有這樣一道題目:一輛車限載10人,有7個小朋友在等車,全部上車後,車上還剩幾個座位?李姐的孩子給出的答案是3個。然而卻被打了紅叉。 李姐通過家長群了解到,孩子班上一共有59名學生,所有同學的答案都是錯的,因為大家都寫了10-7等於3。 李姐看到題目也非常的納悶,因為她覺得孩子的答案是對的,實在找不出什麼錯誤,會不會是老師改錯了呢?
  • 愛因斯坦創立了質能守恆定律,那創造物質的能量到底從哪來的?
    先來說說一道簡單的數學題:6-3=?很多人看到這道數學題都表示,你這是在侮辱我的智商吧,這麼簡單的數學題還讓我來算,6-3不就是等於3嗎?答案當然沒有錯,但是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在黑板上卻寫下了6-3=6的公式,很多人看到愛因斯坦在黑板上寫下的這條公式都感到不解,認為肯定是愛因斯坦算錯了或者是他老了變糊塗了,所以才把這麼簡單的數學題給算錯了,其實6-3=3沒有錯,愛因斯坦在黑板上寫下的6-3=6同樣也沒有錯,如果你認為6-3=6是錯誤的,那是因為你與愛因斯坦不是站在同一個角度看問題。
  • 一道數學題,非洲神童用11秒算出答案,看到題目後,中國學生笑了
    在非洲當地有一個小學生,數學極好,做了一道題就被人稱為了「數學神童」。可是當我國的小學生看到非洲神童做的數學題目後,卻忍不住的嘴角上揚笑了出來,這是為什麼呢?有一次,黑子又解答出一數學測試題,老師出於分享目的,就把他的答案傳到了上網,結果當地的網友紛紛跑來圍觀數學神童並且紛紛點讚表揚,然而有心人一看題目發現是250乘以11?據說這位非洲數學神童解這道題只用了10秒就口算出來了,答案是2750。事後,非洲網友表示,這速度簡直太快了,如果換做是我,可能需要十分鐘甚至會更久。
  • 「畏難心理」羈絆學生,一道2000年數學題,被大學生一晚上解出
    「數學王子」高斯的故事德國延根大學19歲的大學生,像往常一樣做導師留的三道數學題,前兩道輕鬆地完成了,毫無壓力可言,而第三道卻卡住了,原本能在2個小時完成的課後作業,竟然用了整整一晚上。當該學生成功解出這道題,充滿成就感的抬起頭時,天已經蒙蒙亮了,第二天將課後作業交到導師手裡的時,老師懵了,因為這道題根本不是留的課後作業,而是最近自己一直在研究的,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數學題,一不小心混到了,給學生出的題當眾。這道2000多年歷史的數學題就是:「用一個圓規和一把沒有刻度的尺子,畫出等邊的17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