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裂變失敗,我的3點教訓

2021-01-18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社群裂變遠遠沒有看上去那麼簡單,只有你真正上手操作了,才會發現其中的關竅。本文作者對自己運營的一場社群裂變活動進行了復盤,總結了3點失敗教訓,與大家分享。

復盤2019,網際網路運營界又火了一個概念「私域流量」,什麼自主擁有、自由控制、免費穩定、多次利用反覆觸達,等等。扒開華麗的外衣,無非也是新瓶裝舊酒。說白了這些邏輯展現不就是社群嗎?估計從在線社交誕生那一天起,私域流量就有了,現在被人包裝從新著重提起,估計又要來收割智商稅了吧。

最近兩年,網際網路行業大浪淘沙,旦夕之間,牌桌上新人變舊人。新進者眾,淘汰者更甚。投資者越來越加的理性,流量成本也越來越高,這也使曾經輝煌過的低成本社群運營又火了一把。

其實社群運營這些年一直很火,只是不再風暴中心,關注者少,偏顯落寞。比如各個生活社區的群聊,快遞接收點的群聊,賣水果小店的群聊……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進過這樣的微信群,在線下這種圍繞特定區域服務的社群都是非常活躍的。

近期也通過社群裂變來進行app拉新,曾想只要政策優惠,這麼沒技術含量的推廣方式,不愁沒有用戶,結果活動搞出來後,啪啪打臉,痛定思痛,總結出以下失敗的三點經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第一:裂變執行過程中的目標變向。

先來說下我們這次裂變活動的相關背景,為了避免廣告嫌疑,產品就不說了。

推廣區域:北京;人群:愛好看劇場人群;優惠:免費劇場票(脫口秀,相聲)。

因為產品剛剛上線,推廣來說還是比較豪放,提供了價值百元以上的劇場免費觀看門票,所謂千金買馬骨,這也是我們社群裂變活動能夠輕鬆拿下的自信來源,可結果來說卻不隨人願。下邊簡單說說。

裂變的方式大同小異,最終都是邀請好友,我們可以看下下圖的流程圖。

用戶從進群後,發生的各個行為,包括詢問,分享,領票等都做了詳細規劃,這一點上可以說是及格分,沒有大的問題。

這裡插一句啟動用戶的來源,做社群,身邊能利用的資源當然要全部應用,包括員工自身的朋友圈,微信群。因為這個活動送出的上真金白銀,套路不多,所以很多員工還是很樂意分享的。然後通過其他渠道,包括qq群,貼吧,知乎等等都有應用。

我們在豆瓣上發布了同城的活動,一天審核通過,活動信息可以留下相關微信號等信息,作為推廣渠道還是相當不錯的,因為豆瓣人群的精準度還是非常高的。另外在知乎上,通過本地關鍵字的信息發布,也可以招攬一些人。只是這些通過內容招攬人的方式,稍微有點慢而已。

通過以上方式,當天基本積累了將近100人的社群,然後通過活動文案和海報進行裂變推廣,前期要求活動分享朋友圈,並邀請三個好友進群下載我們的app,就可以領到票。相對來說還是非常簡單的,前期也有不斷的新人加入。

但是一段時間後,基本增長就已經停滯,被邀請進來的人,大多也沒有分享的意願。這也許是大佬們說的圈層限制,產品自然增長到一定階段就會停滯。遙想當年微信日活已經過5億,微信紅包這麼自然的產品,也只能增長到458萬,然後一直維持這個數據7個月。最後在春晚投廣告才爆發。社群營銷大概也是這樣的屬性,此時就需要更多的外力來促進裂變。

為此,社群運營人員加大了優惠政策的宣傳,潛移默化的把活動搞成了為了送票而送票,當然這裡也不排除運營人員有kpi考核的原因,過度的關注的手段,而忽略的目標。最終把活動搞成了為了送票,順便為app拉新,本末倒置。

這樣的錯誤相信很多做過活動的人都感同身受,直白的說是從上至下,頂層設計對核心目標的要求弱化了,相關運營人員的領導也沒有對下屬持續灌輸這種概念,導致活動變了味道。

第二:活動現場複雜性預估不足。

沒有任何一場活動是按照規劃來執行的,這句話一點不假。現場雖然以用戶為中心做了進行了各種準備,包括指示,引導,領票環節設置等等,但還是各種狀況頻發。

比如用戶都是扎堆取票,因為發放票的工作人員需要核對身份電話和手機是否安裝註冊了我們的產品,所以相對時間就比較長,應對人群焦急進場的情緒就需要我們獨立出來一個工作人員。

還要一點,中國人呢,真的喜歡扎堆。看到有人排隊,圍觀的人越來越多,詢問緣由。這樣我們又需要獨立出來人員來解釋我們的活動,為了現場拉新,場面一度還非常熱鬧,因為只有一個展板,沒有印刷相應的活動宣傳頁,這就使我們現場的工作人員有些手忙腳亂。對現場情況預估不足,使得用戶體驗感就比較差。

回頭來看,有非常多的點可以優化,提高效率。比如現場可以印製簡單的流程單頁,對用戶進行預先提醒安裝我們的app。還有提前對取票的用戶進行通知時,進行相應提醒,讓用戶安排時間提前到場等等。

最致命的一點,是用戶憑票進場時,因為是和劇場的合作票,劇場人員在進場疏通時進行了區別對待,讓我們的用戶後進場。

這個操作對我們用戶來說傷害是巨大的,雖然我們算是一個新的產品,談什麼品效絕對是扯淡,但是從用戶的角度來看,這個一個小小的差別也許用戶永久的會把我們打入冷宮,不再使用。

好在現場也及時進行了溝通解決了問題。這個問題屬於前期溝通不完善導致的,但用戶對我們的第一次體驗就不及格,往後想讓用戶持續應用或者參加我們的活動更會難上加難。

第三:產品完善不夠就匆忙裂變推廣。

活動搞的很熱鬧,所有的活動人員也忙來忙去付出了很多,大家都很高興,但最後做kpt復盤,卻發現產品的日活數據增長遠不如預期,這除了上邊說的活動目標導向問題外,還有2點值得反思。

1. 精準的用戶渠道

有時候一個產品的調性並不是由產品決定的,而是由產品所吸引的用戶決定的。以面鋪開,大面積的去拉人進行社群裂變,肯定可以篩選出精準的用戶,但是大部分用戶還是衝著實惠和活動政策來的,基本都是一次性交易,這些用戶也不是所謂的精準用戶。

所以用戶裂變,種子用戶的調性是非常重要的,產品裂變並不像那種熱點裂變。熱點具有天然的傳播屬性,而產品沒有。所以精準種子用戶篩選是首先要明確的重點工作。

比如我們操作下來,豆瓣用戶的質量和一些朋友圈大佬邀請的質量是相對比較高的,後續這些渠道就可以放大來做。另外精準的kol是非常能帶量的,後續可以重點維護好此類用戶,來助長產品拉新。

2. 產品完善性不足

活動完畢後,怎樣讓活動用戶留存是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對我們而言,不可能一直用送票的活動來維繫用戶,成本太高了,關鍵還是在於產品的吸引力。就像梁寧老師說的,做產品就像種草,怎麼讓一頭羊來了之後不走,還能帶來更多的羊,慢慢形成了羊群,有了領頭羊,狼等等,形成一個生態。

相對於我們,產品並不完善,比如活動完畢後可以在app給新用戶一個簡單的問卷,來對用戶進行簡單的評測,分類,並根據興趣定向推送用戶感興趣的欄目等等,吸引用戶留存。

通過一次裂變活動,就能實現產品爆發,其實很難。社群的玩法也是有不斷的精進過程,用戶其實越來越聰明,通過真金白銀的優惠政策確實短期確實可以讓產品火一把,但是這種完全沒有壁壘的方法,你玩的起,別人照樣玩得起,被人用同樣的方式就可以把你的用戶拉走。

裂變只是運營體系中一個小小的分支,要想產品持續增長,需要多方面的運營體系來支撐。希望大家有所收穫吧。

 

本文由 @仝立宇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CC0協議。

收藏已收藏 | {{ postmeta.bookmark }} 點讚已贊 | {{ postmeta.postlike }}

相關焦點

  • 裂變套路看似多,總結起來就一個
    在楊飛的《流量池》中不斷強調品效合一的作用下,目前很少只是單純的為品牌曝光做裂變活動的,因為在裂變傳播的所有環節中,你的品牌都在無時無刻的進行曝光。 確定活動獎品 選擇一個合適的獎品作為活動誘餌,將是整個活動的核心關鍵,如果你選擇的獎品不夠誘人,你首批參與活動的種子用戶就已經不感興趣的話,那麼註定是一場失敗的活動。
  • 3個月變現1000萬元,幫企業降低75%營銷成本 | 對話小裂變創始人...
    1、創業瀕臨失敗,篤定在微信生態獲客引流3 個月就獲取了 100 萬精準用戶2014 年,還在南京郵電大學讀書的張東晴就已經踏上了創業路,他的第一個創業項目定位於校園社交,雖然項目被投資人相中,但最終因盈利模式問題宣告失敗。
  • 利用社群3個月裂變550萬店長,她到底了用了什麼靈湯妙藥?
    在12月29日的方雨第4屆個人年會上,這位嘉賓非常有來頭,她是拼多多好貨內購的CEO,同時也是操盤手聯盟的負責人,大有來頭不是因為頭銜,而是因為她剛剛取得的成績,用3個月裂變了550萬店長,這是一個很耀眼的成績,她就是拼多多好貨內購CEO李婷,一起來學習一下李總的社群裂變經驗。
  • 裂變8級、轉化率32%、K值7.4的老帶新式分銷裂變全復盤
    編輯導語:老帶新式的分銷裂變模式我們在讀文章時,應該都有讀到過。但是關於案例的復盤其實並不常見。今天本文作者通過復盤自己一次老帶新式分銷裂變的全過程,為為我們展示了做這個項目時的歷程與思考。筆者在前段時間發起一個裂變項目——老帶新工具箱。
  • 小程序搞裂變:就用這實測1招,每天裂變上千粉圈入平臺
    我一般都推薦我的學員做社群生意,還是需要做一個小程序,配合社群運營來玩,優勢還是比較明顯的:①便於成交。尤其是現在社群中社交信任感普遍缺失的情況下,最起碼的平臺有7天無理由退貨,快速成交。②平臺促銷活動:優惠券/拼團/砍價/限時購等,能夠拿過來直接用,比我們每次在群裡這樣炸群,好太多太多了。
  • 做了500張裂變海報後,我總結出1條可複製的公式
    有書僅通過這張裂變海報,一年就漲了 1000 萬粉絲,可見這張海報的吸粉能力有多強。這張海報讓我覺得沒有讀完一本書十分罪惡,加上後續的引導,我立刻就掃碼進群了。同樣,還有很多號通過裂變海報快速漲粉,比如十點讀書會,一年漲粉 100 萬。新世相一張裂變海報,僅 3 個半小時就吸引 9 W 人入群。
  • 微信生態用戶裂變增長方法拆解盤點:關於公眾號、個人號、社群、小...
    2016年底,我開始研究微信生態下的新型漲粉方法,算是最早一批做微信生態裂變漲粉的運營人。成功應用到「考研派「旗下系列公眾號,3個月內0成本,獲取精準考研用戶50萬,成為考研在線領域微信流量第1。2017年全年,通過自己一系列的裂變漲粉方法,累計獲取用戶近100萬,並成功將40萬粉絲大號出售給某微信頭部大號。
  • 突然時課王思涵:跟誰學的社群運營土在哪裡?作者:阿宅
    第二個就是土得掉渣的社群運營。一、跟誰學社群轉化流程(一)參加實物、內容活動實物活動跟誰學依然堅持使用實物讓家長進行裂變,實物的質感比給家長發電子版教材的體驗效果更好。跟誰學會根據不同輸出裂變的物品來篩選客戶群體。
  • 關於社群玩兒法,這一篇就夠了!
    1、我們認為社群不等於微信群,微信群僅僅是社群的一個平臺;2、社群沒有大咖;3、社群經濟和粉絲經濟之間有很大的區別和聯繫。社群沒有大咖,這個是無可厚非的,因為目前很多人,特別是網際網路方面的從事人員,我覺得普遍性處於一種浮躁的狀態中,仍在探索階段。粉絲經濟和社群經濟本身的區別和聯繫是什麼呢?粉絲經濟是單個中心,而社群經濟玩的是多中心,所以它們兩個有天然的區別,又有一定的聯繫。
  • 精闢句子,不能忘記失敗的教訓,但要忘記失敗的痛苦
    3.年有春夏秋冬,人有喜怒憂悲。快樂的最好辦法就是忘記不快,幸福的最好辦法就是忘記不幸。不能忘記失敗的教訓,但要忘記失敗的痛苦。快樂只屬於那些善於忘記不快的人,幸福只屬於那些善於忘記不幸的人。牢記不快只能使自己痛苦,牢記不幸只能使自己悲傷。遺忘失去的,欣賞擁有的,才能使自己快樂幸福。
  • 社群運營的方法與路徑是什麼?
    疫情當下,很多商家到現在依然不能正常開業,於是不少商家開始琢磨怎麼利用社群進行線上客戶的引流,一旦解封,這些建立了良好關係的客戶就可以引流到線下。同時也了解到有公司高薪招聘社群運營總監,那麼關於社群的知識你了解多少呢?一,什麼是社群運營?
  • 網易總監爆料:提高社群轉化率的絕招 - 「小U管家」
    大家好,我是網易考拉項目總監羅旭光。網際網路時代,項目品牌推廣有N種方式,比如:搜尋引擎、自媒體、社群、口碑等。但我認為,社群推廣的潛力巨大,轉化率也最為明顯。所以接下來我將重點分享如何激活社群,提高群內轉化率。  一、 如何激活社群?  社群運營關鍵:巧用工具、創造價值、善於規劃。
  • 《裂變營銷》:小程序裂變引流方法以及裂變營銷的12個案例
    有一個詞非常火:裂變營銷!隨之而來的「小程序裂變營銷」亦可說是硝煙四起,瀰漫在整個行業圈!今天跟大家分享下小程序以及12個裂變營銷的案例,希望能夠給你帶來啟發。小程序很多傳統行業做網際網路會先用小程序,畢竟小程序是最貼近營銷型工具又簡單輕便的一種,隨身帶個手機就能和客戶溝通。
  • 【沸點天下】第二篇:社群團購,螞蟻雄兵,你我皆為乾坤
    因為巨頭林立並且需要落地配、自提點等不易上手的配套服務和地域限制,所以個體的人難以發展,更多的是以大平臺的發展為中心。而社群團購具有資本無法一統江湖的遍地開花屬性,每個人都可以自己的熟人和朋友為核心快速起步一個社群開始賣貨,不受地域限制,零成本隨時起盤,依靠內圈的熟人和朋友輻射裂變,是一種快速上手的輕創業模式!
  • 微信群引流裂變公式
    首先,下面是我總結出來的引流裂變六部曲,即引流公式:客戶定位+目標魚塘+設計超級福利+引導行動+建立信任+連環裂變。魚塘可以是一個平臺、一個社群或 一個人的朋友圈等。 你要根據自己的粉絲群體的屬性, 掌握自己的目標粉絲在哪些魚塘裡活躍,找到對應的魚塘,投放對應的超級福利,吸引精準粉絲主動添加你。你需要的精準粉絲,也許在你的通訊錄裡,也許在競爭對手或同行的手裡,也許在你客戶的朋友圈裡,或許在線上或線下。
  • 如何設計微信小程序裂變?四大裂變玩法降低獲客成本!
    那麼如何用小程序進行裂變?所謂的該應用的裂變,實際上就是利用微信內部裂變的方式,來實現將精準流量推送到小程序上面,然後再次的對其進行裂變,目的就是為了擴大營銷量。相信小夥伴們都清楚這個小程序用戶量為貴重,這是關係到企業營銷的關鍵。究竟怎麼去進行裂變呢?小程序裂變的四種玩法:一、利用功能實現在這裡小程序裂變從功能方面開始,可以有多種方式。
  • 羅輯思維羅振宇:玩轉社群經濟的3要素
    羅振宇:玩轉社群經濟的3要素關於社群經濟,《羅輯思維》應該是最早的定義者和實踐者,尤其是在四個月內兩次招募付費會員,入帳會員費近千萬的故事,讓人對社群商業的力量驚嘆不已這也是為什麼在PC時代社群比較難以建立的原因,微信、微博這些實時工具,使得協同變得非常容易;3、一致行動。因為前面兩個原因,一致行動變得比較容易,而這個一致行動也反過來促進了社群的穩固。一旦一群人聚集起來,他們就會產生佔便宜的能力,這就是商業利益的來源。
  • 我遊戲創業失敗的教訓-虎嗅網
    但是,無論現實有多好,還是拗不過年輕的衝動,看到14年手遊市場的逐漸火爆,我跟朋友幾次碰面後,毅然決然決定離職創業。我們合伙人共有4位,美術是CCP的,另外兩位是來自騰訊:一位策劃,一位服務端,我是作為客戶端和引擎加入,對於前期的研發,這個配置還是比較豪華的。
  • 社交電商如何快速建群拉新、裂變?
    拉群的時間,一般選擇在晚上7點-8點之間。那麼,白天我們可以進行朋友圈預熱,一般發布3條朋友圈,時間分別為早、中、晚餐的時間。朋友圈的形式,建議採用互動式,內容以利益誘惑為主,根據活動主題不同,大家可以做一些修改和優化。2、為參與互動的好友設置統一標籤。三條朋友圈發完,接下來我們找到跟我們互動過的好友(點讚、評論、私聊都算),設置統一的標籤。
  • 「我就是要給他點教訓!」結果得到深刻教訓的卻是自己……
    「我就是要給他點教訓!」拱墅半山派出所5號訊問室裡,盜竊嫌疑人任先生(化名)的一席辯解讓半山派出所民警周長亮覺得詫異,這是他從警以來聽到的最「清新脫俗」的理由。任先生目前居住在半山轄區某小區,近日他碰到了一對將銀行卡遺忘在ATM機裡的夫妻,為了讓他倆長點記性,他決定給他們點教訓,結果卻是自己得到了深刻的教訓:被警方行政拘留三日。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