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們說一個有意思的話題,看罷之後也許會顛覆您的認知。
但凡稍有心理學知識的人,應該知道人有意識和潛意識之分。所謂意識是指人的大腦對於客觀物質世界的反應,具體來說是通過感官和思維活動形成的心理過程。而潛意識人類生命歷程中確實發生但卻不被察覺的心理過程,換句話說是一種非物質形式或者說是尚未達到物質層面顯像的心理活動過程。這就好比一座冰山,意識是海面之上露出來的可見部分,而潛意識則是深藏海面之下的不可見部分。
關於心理學的這部分,毋庸置疑已經被現代科學廣泛接受了。然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中國人的老祖宗早就參透了其中的道理,並形成了一套理論,只不過由於這套理論晦澀難懂,才使得很多人誤讀其中的內涵,甚至將其視為封建迷信,這便是道教。
其實,熟悉道教的朋友應該知道,道教講究的是順天應人的自然法則,屬於科學的範疇,實則是與儒家一脈相承。
今天咱們要說的就是道教關於人的意識和潛意識的認知。
相信很多人並不知道,在那麼久遠的年代,中國的老祖宗就已經能夠清晰分別所謂意識和潛意識的區別了。只不過當時換了個叫法,叫做魄和魂。也就是「魂」等同於「潛意識」,而「魄」等同於「意識」。有人可能會說,「魂魄」這玩意兒說的不是鬼嗎?這不是封建迷信又是什麼?
實則不然,所謂「魂魄」說的是人有「三魂七魄」。而所謂的「三魂」指的是天魂、地魂和命魂。三者互相作用視為「命」,是以一種不可見的非物質形式呈現。或者換句話說是存在於更高的維度,卻以某種尚未得知的方式與我們這個空間的人的物質實體發生聯繫。這就與現代心理學中所說的「淺意識」有異曲同工之妙。
而所謂的「氣魄」指的是屍狗、伏矢、雀陰、吞賊、非毒、除穢、臭肺,具體來說就是喜、怒、哀、懼、愛、惡、欲,很顯然是以可見的物質形式呈現,與現代心理學所說的「意識」基本是一個意思。
咱們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經提到過一個病症就是「半側空間忽略症」。患有這種病症的人只能看到眼前一側的空間,而另一側的空間是完全看不到的。
專家們就曾經給這樣的病人做個一個實驗,就是那兩張圖片給受試者看,兩張圖片幾乎一模一樣,都是一棟房子,唯一不同的是其中一張圖片中的房子的一側著火了,而著火的那一側正好是受試者看不到的那邊。當研究人員問患者這兩幅圖有什麼不同的時候,患者表示沒什麼不同,是一樣的。但當研究人員讓患者選其中一個房子自己居住的時候,患者卻每每都戶選中那個沒有著火的房子。
針對這個現象,專家們給出了解釋,認為患者的眼睛其實是捕捉到了兩張圖片的不同,但是由於大腦的一部分機能受損,所以無法把這部分信息傳遞給患者知道。但是與此同時這個信息也同時被記錄了下來,當需要作出選擇的時候,才指揮著患者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由此可見,人的潛意識和意識可能是兩套獨立運作的系統,但同時又可以相互協調運作,即便是在大腦部分功能受損的情況下,也是可以正常運轉的。
而這一點,用道家的「魂」和「魄」來解釋也是解釋得通的。不可見的「魂」在「魄」無法感知的情況下,依然可以指揮人做出正確的行動。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很多時候我們會突然一個靈感做一件事,當時做的時候根本沒有任何理由,但時候卻受到了很好的效果的原因。
科學界一直否定非物質世界的存在,但是最近這些年隨著量子力學研究的不斷深入,科學家們開始意識到或許非物質世界是真實存在的,並且其呈現的方式很可能就是以物質的形式來呈現。這便與「魂」與「魄」以及「潛意識」和「意識」的運作機制如出一轍了。或許在不久的未來,人類真的能夠揭開之中的謎團,還原一個更完整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