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菜用不上數學?弄懂其中3本質,節約許多票子

2020-12-05 小竹子數學

引言

王元買瓜每到盛夏,中關村82樓門口總有個西瓜攤,攤主是個歪脖子大興人,姓魏,挑西瓜時不用敲,將耳朵貼上去聽,十拿九穩。魏歪脖的西瓜賣得好,不免有些「作怪」:不稱重,分大瓜小瓜賣,大瓜3元一個,小瓜1元一個。看到大瓜小瓜尺寸差別不是很大,很多人拼命地往小瓜那邊擠。王太太也要往那邊擠,王元先生卻說:「咱買那個大的。」「大瓜的單價是小瓜的3倍呢。」王太太猶豫。「大的比小的值。」王元先生說。王太太挑了兩個大瓜,付了錢,看著別人都在搶小瓜,似乎又有些猶豫。王元先生看出她的心思,笑笑說:「你吃瓜吃的是什麼?吃的是容積,不是面積。那小瓜的半徑約為大瓜的2/3,容積可是按立方算的,小瓜的容積不到大瓜的30%,當然買大的賺。」王太太點點頭,又搖搖頭:「你算得不對。大瓜皮厚,小瓜皮薄呢,算容積,恐怕還是買大的吃虧。」王元先生搖搖頭,胸有成竹道:「買一個大瓜,瓜皮只有一個瓜的,而買3個小瓜,瓜皮卻是3個瓜的。哪個皮多,你算算表面積。」王太太說:「頭疼,我不算了。」------來源於《發明與創新·少兒天地》2017年第06期

從王元買瓜的過程中,可以探究一下其中的本質:小西瓜半徑是大西瓜的2/3,根據球體的體積公式(V=4πR/3),可以得知小西瓜的體積是大西瓜的8/27,三個小西瓜便是1個大西瓜的24/27;而另一個方面,根據球體的表面積公式(S=4πR),小西瓜的表面積是大西瓜的4/9,三個小西瓜便是1個大西瓜的4/3。因此,從西瓜的容積上來看,買大西瓜比較划算。

因上述案例中提到:那小瓜的半徑約為大瓜的2/3。因此可以說「王元買的西瓜應該是球形的」,所以上述的數學過程是正確的。

數學來源生活,而生活畢竟不是數學,上述事例中,買大西瓜比較划算,但是如果家裡人口比較少,買兩個大西瓜可的錢可以買到6個小西瓜,一個大西瓜可能吃不完,而一個小西瓜又剛剛好。從這個層面上來說,買小西瓜比買大西瓜划算。

下面深度深度分析一下買菜的例子,希望給大家一些通俗的建議,在買菜的過程能夠節約金錢。

關於買菜第一個數學本質:精打細算→計算器

計算器在買菜的過程中顯得非常重要,在菜攤的攤主哪裡幾乎都有一個計算器,那麼計算器的原理是什麼呢?

計算器原理:計算器裡面就是一塊已經編程好了的數字電路。它先判斷出並儲存外部的按鍵信號(就是你按下的鍵),然後根據這些信號進行各種運算,再輸出信號到顯示屏上。

正因為計算器的出現,菜品的價格變得生動活潑,比如1.98元1斤、2.77元/斤、2.69元/斤等等,這樣的價格有利於吸引眼球,對於菜的總價,交給計算器就好,這裡面蘊含的數學知識有:

算菜的價錢,用到乘法公式;「老闆,把零頭抹了吧」,用了「去尾法」。

但是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有一些老年人,不會計算菜價,在一些小攤上買菜的時候,總會糊裡糊塗的,攤主說多少錢,就是多少錢。舉個例子吧,小攤主給老年人說「辣椒3.7元/斤,買了3.8斤」,老年人根本算不過來,攤主說給16元吧,老年人只知道菜的單價便宜,而不計較總價是多少,我媽經常吃這樣的「虧」,後來我就自己去買菜了。

因此對於這個方面給大家2個通俗的建議:

(1)買菜自己親自去買。

(2)家裡老人要買菜,最好去那種可以列印小票的超市買,而不是去看似便宜的小攤去買。

做好這兩點,你會發現:一個月會節約不少菜錢。

關於買第二個數學本質:缺斤少兩→利潤率

這個方面,給大家舉個例子吧,一斤辣椒4元錢,成本假如是2元錢,單從賣菜的利潤來看其利潤率是100%,但是一斤少二兩,那麼一斤的價格就變成5元錢,其利潤率就變成是150%,這就是為什麼個別攤主想盡千方百計地缺斤少兩的原因。

利潤=售價-成本,利潤率=(利潤/成本)×100%.

通過這個事實,給大家在買菜的時候一個通俗的建議:

買菜的時候讓攤主寫上幾斤,然後去菜市場的公秤處秤一下是否屬實。我個人買菜的時候,帶上自己在網上買的一個小秤,久而久之,攤主見我買菜,一般都不會缺斤少兩。

關於買菜第三個數學本質:精挑細選→有概率

這個方面,給大家舉個例子吧,如果一筐西紅柿裡,有100個西紅柿,有20個是不好的,其價格是4元/斤,如果你不精挑細選,那麼你買到好的西紅柿的概率就是80%,相當於1斤的價格變成了5元。大家在買菜的時候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攤主,幫你挑菜。

因此,在買菜的時候,精挑細算,能夠提升你買到好菜的概率,也變相地為自己省了錢。

總結:

如上文所述,買菜過程中的三個數學本質,不管是精打細算與偷斤少量,還是精挑細算,其本質就是買到足量的菜,從而為自己節約金錢。

但是生活畢竟不是數學,在買菜的過程中,也不要只關注於菜價格便宜,而忽視了自家的用量,其實有時候浪費才是最大的吃虧!

本文為小竹子數學原創,歡迎大家關注,分享更多數學知識。

人物簡介:王元,男,1930年4月30日出生於江蘇鎮江,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原研究室主任、所長,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相關焦點

  • 數學家論數學——數學的本質
    ,其特點是將數學理論與自然科學技術的實踐緊密結合,這使得他的許多科學創造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實用價值.例如,他從研究機誡原理出發,建立了用多項式逼近連續函數的理論,創立了新的數學分支.關於科學與實踐的關係,切比雪夫曾指出:「科學在實踐中獲得了正確的領導地位」,「科學本身在實踐的影響下發展,又為實踐開發了新的研究對象」 .
  • 高考數學重點:三角函數知識點總結!這塊知識點一定要弄懂
    在高中階段,有一個知識點是一定要弄懂的,它就是三角函數,作為標準的幾何知識點,三角函數一直都是高考中出現頻率極高的考點,甚至可以說是必考點。而幾何又是高中數學裡面數一數二的重點,學不好對高考也是有影響的。有很多同學有這麼一種情況,在學校學習的時候,老師講課我都能聽得懂,也能理解,學習也努力,但是考試成績總是上不去。這不是因為他們沒有將知識點記住,相反,這些知識點他們還記得很清楚。
  • 初中數學:三角函數重點知識大匯總!考試必考,開學前務必弄懂
    初中數學:三角函數重點知識大匯總!考試必考,開學前務必弄懂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習,肯定有一個知識點的學習難度讓不少同學印象深刻,那就是三角函數的相關知識。因為這是中考數學必考的一個知識點,如果沒掌握、沒學好的話,那麼肯定對中考成績是會造成很大影響的。其實,很多同學認為三角函數學習起來難度大,不是因為沒有去記相關的公式定理,而是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不正確。數學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因此邏輯性非常的強,如果同學們不去鞏固總結的話,那麼肯定很快就會忘記的,這也就跟記語文課外知識點和英語單詞是一樣的道理。
  • 買菜用不上微積分,還要學數學嗎
    從0到無窮,或許代表著數學的意義——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同時也是人類探尋無窮世界的鑰匙。然而,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數學除了折磨廣大學子之外,似乎並沒有什麼意義。  若干年前,新浪微博曾經做過一個「數學該滾出高考嗎」的調查,在近10萬網友參與的投票討論中,超7萬的網友支持數學滾出高考,稱實際生活中真正廣泛使用的只有加減乘除,買菜又用不著函數。
  • 學生問:買菜不用二次函數,學好數學有什麼用?這些老師回答亮了
    不知從何時,初中開始就流行一句話「學好數學有什麼用,我上街買菜又用不到二元函數」。我們來看這些老師的回答,一個比一個犀利!第一種比較流行的回答就是引用名人故事:有一次,一個小女孩問漢密爾頓,「我想成為一名服裝設計師,為什麼要學代數?」
  • 教學研討|六年級數學 節約用水(含教案·課件)
    3.滲透思想品德教育,讓學生感受到節約用水的現實性和迫切性,增強節約用水的意識和行為,養成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教學重點:水龍頭滴水速度的測算及折線統計圖的繪製。教學難點:運用所測量的數據聯繫實際生活進行應用。教學過程:一、 創設情境,複習導入出示各地乾旱圖片。
  • 數學教育意義探求之數學的本質,數學的教育特徵,數學的教育意義
    每一個新時期的開端,都以決定數學向本質上嶄新的狀態過渡到傑出的科學成就作為標誌。(一)數學本質的認識美國數學家柯朗和羅賓斯合作於1941年出版了一本書,名字叫<什麼是數學》。雖然這本書並沒有就數學的概念和含義進行探討,而是作為大學生、研究生和對科學真正有興趣的專業人員提供的一本非常規的基礎數學教材,但他就數學提出的一些問題對於數學教育的發展卻是振聾發聵的。
  • 有些人一輩子都用不上函數、微積分等知識 學了是不是浪費了?
    有些人一輩子都用不上函數、微積分等知識 學了是不是浪費了?2019-11-14 17:09:06 來源:騰訊教育 "很多人一輩子都用不上函數
  • 品三個燒腦的數學邏輯案例,思本質,悟學不好數學最缺的是什麼
    加裡寧說: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數學是培養人的邏輯思維能力的關鍵,它將影響人在生活處事中的邏輯性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談及數學邏輯,我覺得大家都會有一個認識,推理是從事物本質出發,經過合乎情理的推導,得出問題結論的思維方式。邏輯就是一種循序漸進的過程,讓人覺得這個過程就是一個很嚴謹、經過深思熟慮的證明過程。
  • 叮咚買菜產品分析:叮咚買菜是如何成為生鮮電商行業一匹黑馬?
    2018 年 7 月,叮咚買菜成立一周年,日單量突破 3 萬單,GMV 達 3600 萬+。2019 年 12 月,叮咚買菜在全國已有 550 個前置倉,日單量突破50 萬單,12 月營收達 7 億,2019 年全年 GMV 達 50 億+。  在業內人眼中,叮咚買菜無疑是一匹現象級的黑馬,並且至今仍然保持指數級增長。
  • 北大教授:每年1個諾獎,日本靠的是「票子」「帽子」嗎?
    靠的是「帽子」「票子」和「位子」嗎?近日,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周程在由北大醫學人文學院與中國科協—北京大學(聯合)科學文化研究院共同承辦的「科學文化視域中的科技、健康與社會」論壇上對此進行了深入分析。19位日本諾獎得主的自畫像自2000年以來,日本已有19人獲得諾貝爾獎。
  • 不,宇宙本質上不是純數學的
    存在許多這樣的數學構造需要探索,但是如果沒有物理宇宙可以與之進行比較,我們就不可能學到關於宇宙的任何有意義的東西。 (WIKIMEDIA告知用戶ROGILBERT)數學是我們了解宇宙最有用的工具。 但這並不能單獨解決任何問題。
  • 聽起來不錯,數學也很差咋辦?
    很多人都是被迫學英語的,自己根本沒有一點興趣,費時又費力,最終卻敗在這一科上——每年都有許多學生在中考或高考中因它而一敗塗地。而有些人英語學得好,卻可能一輩子都用不上。我有一個侄子的兒子就是這樣,這輩子就吃盡了英語的虧,常常只考30或40多分,最終實在學不下去了,英語太拉後腿,幾無回天之力。
  • 2019河北中考數學試卷:立足基礎 回歸本質 突出對數學概念的考查及...
    記者採訪了石家莊市第二外國語學校九年級數學學科主任王書敏。王書敏認為,2019年河北省中考數學命題注重基本數學能力、數學核心素養和學習潛能的評價;試題的編排突出了層次性、鞏固性、拓展性、探究性;通過對主幹知識和核心能力的考查,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味道和本質,選取的素材似曾相識,而角度新穎,易入手卻不易答出滿分,很好地檢驗學生的核心素養。
  • 三年級數學3道填空題,3個學習「漏洞」,許多同學一做就錯
    這兩天的數學複習當中,數學老師針對三年級小學生前半學期所學的重點內容,進行了強化訓練,其中有3道填空題,充分暴露了小學生前半學期的學習「漏洞」,如果這幾個「漏洞」不及時補救,會影響到三年級同學後面的數學學習。先一起來看看,是哪3道填空題吧!
  • 爸媽數學不好,該怎麼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用對3招事半功倍
    對於數學好的孩子來說,高考數學輕鬆就能高出平均分幾十分,數學滿分的高考狀元更是屢見不鮮,但因為數學「拖後腿」而上不了好大學的孩子比比皆是。孩子學了十二年的數學,成績仍然不高,那一定是孩子的數學思維不好。
  • 高中數學二級結論大全——幫你節約做題時間
    高考將至,學姐快要緊張不行啦,但是你們一定要放平心態哦做題不但要準確還要快速,能節約時間才能查缺補漏!學姐給童鞋們整理了高中數學常用二級結論—幫你節約做題時間!高中數學常用二級結論---幫你節約做題時間(填空,選擇,大題都能用到)但是由於篇幅限制,學姐只能發出一部分私信學姐【數學】即可領取高中數學全部二級結論學姐在北大等泥萌哦
  • 一位九旬老人的數學使命
    數學教育擔負的使命「如果說數學專業的學生學數學是『鑄劍』,那麼其他專業的學生更需要『用劍』。作為一名老教師,想到有許多學生還沒有拿下高數這個『攔路虎』,心中總覺得不安。」看到《高數筆談》這本書備受學生喜愛,謝緒愷遂給自己定下了一個「三部曲」目標——寫一套深入淺出的輔導教材,不只為數學系,也為其他科系的學生,讓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