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玻片採集花粉並計數。拍攝:青萍
關注每天的包頭花粉實況及濃度預報,已經成為我市過敏性鼻炎患者的「規定動作」,如果「包醫二附院過敏性疾病患者群」裡沒有出現包頭花粉實況及濃度預報,就會有不少患者打聽相關情況。
去年秋季,我市花粉濃度非常高,有最高的一天,破天荒地達到了2812個,粒/1000平方毫米。那麼到目前為止,今年我市花粉濃度情況如何呢?帶著這個問題,記者來到了包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耳鼻喉科採訪。
今年花粉濃度最高值比去年大幅降低
該科醫生董婧告訴記者,今年9月1日的花粉實況及濃度預報已經出來了。「今天是張琳偉大夫8點40分數完的。」記者在包醫二附院微信公眾號官網上看到,《每日花粉播報》作為當日頭條在上午9點23分發布,花粉濃度為223粒/1000平方毫米,屬於濃度偏高,其中,艾蒿花粉105粒,佔比達到47%。後面附有溫馨提示:花粉濃度將逐漸上升,請廣大市民,尤其是對花粉過敏的朋友,外出應做好健康防護措施,避免前往花草樹木繁茂的地方,儘量遠離過敏原,回家後注意鼻腔及面部清潔。
後面還附有一個花粉動態折線對比圖,對2019年和2020年,每年的8月25日至8月31日期間的花粉濃度做作做了對比,藍色線代表2019年,粉色線代表2020年,圖中顯示,2020年的花粉濃度比2019年同期的花粉濃度大幅下降。
董婧醫生告訴記者,據他們了解,2020年的花粉濃度總體比2019年的花粉濃度大幅下降,去年花粉濃度最高的是8月28日,當天花粉濃度達到2812個粒,而今年到目前為止,花粉濃度最高的時間出現在8月26日,是1114個,比去年低了一倍還多。董婧醫生分析說,可能這與今年我市開始剷除蒿草有關,另外,也與今年雨水較多有關係。
與中國天氣網合作發布花粉濃度信息
《每日花粉播報》是如何出爐的?董婧醫生告訴記者,他們實行輪班制檢測花粉濃度實行輪班制,每天一早,輪到的工作人員就會先準備一個玻片,塗滿凡士林,然後將玻片放到醫院9樓天台一個架子上固定住,同時取下前一天已經放置了24小時的粘滿花粉的玻片,然後在粘滿花粉的玻片上塗抹北京同仁醫院提供的特製染料,再放到10倍顯微鏡下數數。每次花粉的數量不同,數數的時間也不同。「去年8月28日那天有2812個粒花粉,得數差不多將近兩個小時,雖然是在顯微鏡下數,但還是挺考驗眼力的。每天上午9點到10點,醫院微信公眾號官網就會發布《每日花粉播報》了。」董婧醫生說,這些用完的粘有花粉顆粒的玻片並不會丟棄,而是會定期寄到北京市同仁醫院,請他們那裡研究植物學的老師對花粉再次進行細分並反饋相關信息。
董婧告訴記者,包醫二附院從2018年8月開始與北京同仁醫院合作花粉過敏症的治療與花粉濃度播報,至今已經2年了。
包醫二附院耳鼻喉科主任秦龍向記者介紹,今年3月,他們開始與中國天氣網合作,向其對方上報包頭市的花粉實況與濃度預報,關心的市民打開中國天氣網就可以查詢花粉過敏指數。目前,全國有22個城市向中國天氣網上報花粉濃度,當時包頭市是內蒙古自治區首家,後來。呼市和浩特和鄂爾多斯市也加入了這一陣營。
(包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青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