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家庭決定了孩子的成績,從電視劇裡看家庭教育

2020-12-02 騰訊網

近年來,電影電視的主題逐漸貼近現實生活。許多人從影視當中也在感悟著人生哲理以及當代生活的節奏。

教育主題無疑也成為關注的熱點話題,隨著現代化的步伐加快,教育改革也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家庭教育實則是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主要因素。孩子的性格和才能,歸根結底是受父母、家庭的影響,而在一個人身上不可泯滅的印記卻是家庭。

所謂好的教養,正是體現父母對孩子教育的成功體現。沒有教養的人帶給這個社會的是傷害,好的教養的人帶給社會的是溫暖。現在推崇的素質教育,不正是對家庭教育的吻合嗎?由此看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俗話說:「窮人孩子早當家。」其實反映的正是家庭環境的重要性。為什麼窮人家的孩子能夠早早的為家庭做出努力與貢獻?因為在他們很小的時候,家庭的教育理念就深深給他們埋下了種子。

由於父母忙著工作為家庭解難,很多的家務與繁瑣雜事都落到了孩子的身上。相比較在溫室中的花朵,窮家孩子更獨立,也更自立。

所以讓孩子從小適度的知道一點憂愁,品嘗一點磨難,並非壞事,這對培養孩子的承受力和意志力都有或多或少的好處。而近年來,隨著留守兒童的增多,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也受到了極大的關注。缺乏與父母的溝通,常年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這種孩子經常會缺乏自信與別人交流的能力。

一個溫馨的家庭氛圍能給孩子帶來最重要的品質與最無價的自信,讓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充滿希望與陽光。

家庭教育都是處於潛移默化的影響中,它雖無聲,卻是最有力量的教育者。成功的孩子背後也必定有著良好的家庭教育與有方法的父母,父母作為孩子的指明燈,照亮的路相信也不會差。

「名師出高徒」其實也針對父母的教育主題,就像是基因遺傳的強大。多愁善感的孩子往往是被父母疏忽關愛心理狀況的結果,溝通是打開心靈大門的一把鑰匙,真情交流無疑能夠給孩子最好的心靈滋養。

那麼既然每個人都了解家庭環境的重要性,為什麼還是有家長會當著孩子的面吵架?為什麼還是不顧孩子的感受執意離婚?

如果可以,給孩子一個完整且幸福的家庭,讓孩子感受到溫暖。今天,你給孩子一個擁抱了嗎?請家長們多抽出時間陪陪孩子吧。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 我們將及時處理 。

關注公眾號【心育之聲】,每天持續分享家庭關係理念。歡迎大家積極評論,說出您在家庭教育中所遇到的問題,老師針對性的為大家答疑解惑。

編輯|排版| 我是你的小甜甜啊

相關焦點

  • 【家庭教育】東北師範大學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長趙剛:孩子是「腳...
    學校教育根本上是解決社會人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的共性的教育,而個性化的教育主要在家庭。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全面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營造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圍,日前,教育部、全國婦聯、中國教育學會、北京市教育委員會聯合在北京市育英學校舉辦了以「家校協同,讓孩子健康成長」為主題的全國家庭教育主題宣傳活動啟動儀式。
  • 家庭教育如何激發孩子的潛能
    家庭教育對激發孩子的潛能至關重要。電視劇《家有兒女》中有一個劉星責怪媽媽的場景。劉星說:「如果您從小培養我,我也會彈鋼琴。」媽媽說:「小時候給你報這班那班,讓你學,你自己不學啊!」劉星立刻反擊:「我不願學,您就不讓我學啦?那時候,我還小,還不懂事,難道您也不懂事嗎?
  • 家庭教育中的「五層」父母,不同的層次,決定了孩子不同的高度
    人民日報曾發表過一篇文章,叫做《教育改革要從家庭教育開始》。而在文章中,將家庭教育詳細的分為了5個層次。第一層次:捨得給孩子花錢。第二層次:捨得為孩子花時間。第三層次:家長開始思考教育的目標問題。第二層次:捨得為孩子花時間(情感滿足)最近看《會做家務的男人》裡面的一對明星夫婦,就挺值得讓人學習的。
  • 英國耗時70年追蹤7萬個孩子,終於發現了是什麼決定孩子的一生
    每次說到教育孩子,很多父母都會變得焦慮不堪,總擔心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害怕孩子不喜歡學習,每天只知道打遊戲、看電視……相信家長們都感嘆過,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學習成績好、性格好、喜歡運動,而自己家的孩子卻不聽話、不愛學習呢?其實答案很簡單,就是家長教育沒做到位。
  • 科學家:孩子學習成績由基因決定,後天再努力也白搭 網友:荒謬
    就好比孩子的學習,有的孩子可能天生沒那麼聰明,但是,只要刻苦努力,也會取得好的成績。但是,最近小編看到了一個關於羅伯特.普羅民的新聞,這位著名的遺傳學家認為,孩子在學習方面能不能取得成功,是由基因,也就是DNA決定的。他認為在人類的生活中,先天和後天的外部環境相比更加重要。
  • 父母在外打工,五歲哥哥給妹妹做蛋炒飯,網友:農村孩子早當家
    全國大概擁有五千八百多萬的留守兒童,造成這一現象離不開家庭和社會原因。 一方面由於家庭條件差,父母親為了增加收入只能選擇背井離鄉去大城市裡尋求新的工作機會來支付家庭當中的各種開支。
  • 周國平VS俞敏洪:傾聽孩子的聲音,成就家庭的幸福
    「孩子的聲音」在家庭成長過程中是會變的,我們現在看到很多中國家庭孩子聲音發出來已經不正常了,是因為家庭教育和最終我們對於孩子要培養成什麼人的方向不明確所帶來的,這種孩子聲音本身會扭曲,比如說很多孩子也變得很功利,很多孩子都不願意自己動手、獨立生活,所有的東西都要父母去安排,我覺得這個本身不是孩子的錯,而是我們。
  • 窮孩子該怎麼活?佐賀的超級阿嬤告訴你
    生不易,活著更不易,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相信每個有過困苦的童年經歷的人,都會明白這個道理。島田洋七將自己童年與外婆相依為命的故事寫成書,拍成電影,因為這是他生命中最值得珍惜的經歷。姥姥的生活哲學:河流是我們家的超級市場。姥姥家門前的小河,會飄來很多別人不要的蔬菜水果。
  • 輔導孩子做作業,家長的反應折射了當代的家庭教育……
    當輔導孩子寫作業時,家裡就出現了一種打仗的狀態,在外人看來,這家庭又在吵架了,其實注意聽,卻是孩子和媽媽的聲音我不會做 這是孩子的聲音這麼簡單都不會做,你上課幹嘛去了 這是大人的聲音寫個作業拖拖拉拉,一下子寫完了不就好了嗎 這又是大人的聲音
  • 家庭生活是家庭教育的優勢資源
    □ 關穎作為家長,是把家庭教育的著眼點、著力點放在家庭中還是家庭以外呢?有的家長為孩子找最好的學校、報最好的課外班,整天盯著孩子的功課、帶孩子奔波在各種培訓課堂,以為這樣自己的孩子才能不落後於別人家的孩子,給孩子的未來打好基礎,甚至出類拔萃。其實,孩子認識世界是從家庭開始的。
  • 家庭教育漩渦中的弓弦箭,三種角色不定位,孩子的未來誰主沉浮
    家長什麼時候把孩子當孩子看、什麼時候把孩子當大人看、以及什麼時候把孩子當家長看,既是一個場景問題,也是一個情緒問題,更是一個認知問題,除此,還有一個時間問題。與其說家庭教育是一個家族的文化、觀念和價值的代際傳承,不如說孩子是治癒幾代人的良藥。那麼既然是良藥,必定苦樂相伴、酸甜與共。至於誰是熬藥的高手,火候如何把握,看的不是運氣也不是技術,而是富含愛的情感視野與認知——誰在陪伴誰?
  • 媽媽在家庭裡沒有話語權,孩子的教育也會受到影響,別不重視
    生了孩子之後,小豆自己手裡的錢也花得差不多了,但是為了照顧孩子,她還是沒有回歸職場,在家裡當一個家庭主婦。因為手裡沒有錢,每次為了給孩子買奶粉和日用品,都要伸手像自己的丈夫開口要錢。一開始丈夫沒有說什麼,可是之後小豆媽媽每次要錢都會受到丈夫的冷嘲熱諷,將她打擊得一文不值。
  • 智教慧學汪玫宋: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的源泉
    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每天都會念「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在成為家長以後,這句話可以改為「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父母變得「好」一點,孩子就會成長得好一點。好父母可以決定孩子的一生。教育若只靠老師,那真的是耽誤孩子很多家長以為把孩子送進學校,就可以當一個甩手掌柜了,孩子的教育就可以全部仰仗老師了。殊不知,這恰恰是最耽誤孩子的行為,家長這樣做無疑是把孩子推向深淵。教育二字,包含「教」和「育」,老師是傳道受業解惑者,家長卻是孩子一生的影響者。教育界有一個著名的公式:「5+2=0」,說的就是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
  • 教孩子目的論,遠離可憐人設
    簡單說就是家境貧寒成績優異的馬加爵,是雲南大學的學生。他在2004年殘忍殺害了4個同學。很多報導對馬加爵的家庭背景和成長經歷都做了詳細報導,分析了他從成績優異的好學生,到性格古怪心理扭曲的整個過程。他家境貧寒,家人沒有時間也沒有能力對他進行所謂的心理疏導,更別提指導他的人生。
  • 《恐龍當家》一部可以陪孩子一起看的動畫電影
    《恐龍當家》是美國皮克斯動畫製作,講述一個小恐龍的成長的故事,這部動畫片偏向於迪斯尼動畫,孩子看了可能會更喜歡。《恐龍當家》主題上最大的賣點就是,若一切都不是你相中的樣子,你會怎麼辦。從一個個大大的蛋殼裡出來 一隻小小的恐龍開始這個問題就開始展開了恐龍爸爸和恐龍媽媽都非常疼愛自己的孩子,但還是對這隻小恐龍感到失望,小恐龍最終失去了爸爸的保護逃離家園,從這開始它的成長之旅,旅途中遇到的人類小男孩點點,兩個人上演著一加一大於二的奇妙旅程,小巴就像一條獵狗保護著小恐龍的安全,可以說是有點像奇幻漂流記了
  • 父母和孩子最熟悉的家庭生活,在長期相處中,為何矛盾和摩擦不斷
    兩代人同處一室,侷促不斷是常有的事,孩子覺得心煩,父母感到心累,雙方都期望能早點開學。原本和諧友愛的「家庭教育」氛圍,在這段時間裡,變成了父母與孩子「相愛相殺」的狀況。中國的家是一個事業組織,家的大小是依著事業的大小而決定。
  • 先導課:家庭教育也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才是教育的正確姿勢
    我們還是從學習成績開始說起。1孩子的學習成績跟哪些因素有關?首先,我們看一個關於學習(工作)的冰山模型,通過這個模型,我們看一看孩子的學習成績和工作成就跟哪些因素有關係?看到這裡,是不是發現,原來,看似是孩子的學習成績的問題,其實背後有一個相當長的因素鏈。所以,孩子的學習成績,決不是一個簡單因素的問題,而是一個系統問題。那麼,應對系統問題,就要採取系統的辦法,這就是本專欄的初衷。2什麼是家庭教育?
  • 越是窮人家的孩子,越喜歡吃這三碗飯,養不出孝子的你別怨天尤人
    在早期生活中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家庭條件差的孩子都比較早熟能吃苦,體諒父母的心酸與不易,這樣條件下的孩子會認真讀書,節省開銷,靠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學改變生活,從而帶著父母過上好日子。可是如今似乎發生了變化,窮人家的孩子雖然早當家,但是也出現了很多「白眼狼」。
  • 愛因斯坦:天才智商160,3個孩子瘋了倆,家庭教育很重要
    此後的幾十年裡,母親一直在愛德華身邊照顧他。愛因斯坦的第二任妻子是愛爾莎,愛爾莎是愛因斯坦的堂姐,他們的母親是親姐妹。他們二人沒有孕育孩子,可能是愛因斯坦和妻子二人並沒有這個打算,也可能是近親結婚,愛因斯坦明白近親結婚孕育出的孩子可能會出現身體上或是智力上的殘缺。
  • 孩子能不能看電視?為了孩子專注力著想,專家建議堅持到這一年紀
    小柔想幫孩子改,可習慣已經養成,該怎麼讓孩子擺脫電視的吸引力呢? 看電視太多有不良影響,福布斯早已意識到這一點 在我們這一代人小時候,看電視是為數不多的娛樂項目,一部部動畫片、電視劇貫穿童年。當年每次看完電視後,心裡都會反覆回想,對正常生活不可避免地產生一定影響,誰不曾在夢裡夢到過那些刺激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