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尼亞教育家瓦倫丁·波帕做客西南聯大講壇

2020-12-04 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文凌)日前,羅馬尼亞原教育部長、蘇恰瓦史蒂芬大帝大學校長瓦倫丁·波帕做客西南聯大講壇,為師生們帶來《歐洲教育領域的遠景及機會》的演講。這是西南聯大論壇舉辦第三十八講以來的第一位做客論壇的海外校長。

瓦倫丁·波帕。學校供圖

演講開始前,雲南師範大學校長蔣永文回憶了西南聯大師生莊前鼎、李敏華、瞿同祖、馮至等人與羅馬尼亞的深厚淵源。他說,今年是中國和羅馬尼亞建交70周年,雲南師範大學與蘇恰瓦史蒂芬大帝大學達成合作協議,在教育領域進行深層次合作,這將有助於加深中羅友誼、加強師生學術文化交流,拓寬合作領域,擴大合作成效。

瓦倫丁·波帕是羅馬尼亞教育家,蘇恰瓦大學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學院教授。2012年起任蘇恰瓦史蒂芬大帝大學校長。瓦倫丁·波帕教授精通英語、法語,曾參與編寫4本論著,發表了50多篇科學論文(其中ISI期刊15篇)。在羅馬尼亞和國際展會中,曾獲得創新發明3枚金牌、3枚銀牌和1枚銅牌等榮譽。

此次做客西南聯大講壇,他為師生們帶來的演講題為:《歐洲教育領域的遠景及機會》。他圍繞「歐洲大學的理念」「歐洲高等教育機構」「羅馬尼亞高等教育史」「歐洲高等教育區內部質量保證」「歐洲創業型大學」等內容,為現場師生詳細介紹了歐洲及羅馬尼亞高等教育的發展歷史、現狀及前景。

蔣永文校長(左一)與瓦倫丁·波帕教授等共同為「中歐教育文化推廣中心」揭牌。學校供圖。

論壇當天,蔣永文校長與瓦倫丁·波帕教授等共同為「中歐教育文化推廣中心」揭牌。該中心主要開展國際教科研合作與文化交流活動、國際博士碩士聯合培養、海內外高端學術會議、交換生項目等。

相關焦點

  • 中國"神翻譯"做客西南聯大:大學英文不及楊振寧
    原標題:中國"神翻譯"做客西南聯大:大學英文不及楊振寧   27日,剛剛榮獲2014年全球翻譯界最高獎項「北極光」傑出翻譯獎的國際著名翻譯家、詩譯英法唯一人許淵衝做客西南聯大第十五講。為聽眾帶來「中國文化如何走向世界——聯大與哈佛」的精彩演講。
  • 紀念西南聯大學子王代璠
    這幾天在網上讀有關抗戰時期西南聯大的歷史文獻,那些與西南聯大有關的親人們的面孔一直在眼前縈繞。我先生的父親王代璠先生,大姑父高鼎三先生,小姑父曹國權先生,當年都是西南聯大的學生。我公公王代璠,是湖南長沙人,生於1917年9月25日。公公的父親王祖淦老先生年輕時東渡日本求學。
  • 西南聯大:國難當頭,知識分子的選擇
    聯大師生作為知識分子的責任感在這次長途跋涉中得到了升華,正如團員馬伯煌所說:「在西南聯大的精神結構中,也有徒步3500裡的因素在內。」,圍繞著一些保存下來的遺蹟,雲南師範大學建起了一座西南聯大博物館。當年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匾額和西南聯大紀念碑留存了下來,另有一間由梁思成和林徽因設計的鐵皮屋頂教室也加固完好。除了位於室內的西南聯大校史展覽外,庭院的深處矗立著李公樸、聞一多的衣冠冢,以及「一二·一」運動四烈士墓,代表了西南聯大最悲壯的一面。
  • 西南聯大的輝煌,源自一種什麼樣的力量
    就是在中國內外形勢最為嚴峻、生存條件最為艱苦惡劣的八年時間裡,西南聯大卻在科學研究和學生培養方面創造出文化史和教育史上的奇蹟。2020年1月20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參觀了西南聯合大學舊址。西南聯大留給世人的不僅是輝煌的校史,更有豐富的精神食糧,這就是愛國、科學、民主。尤其在抗戰的烽火連天之中,愛國恰恰又是這個佔據中國學術高地的大學最鮮明的旗幟。 「七·七事變」後,國難當頭,北大、清華和南開的知識分子以自己獨有的方式表達愛國之情。
  • 兩大傳說級高校——西南聯大vs國立中央大學
    要談起中國高等教育史,有兩大傳說級高校是繞不過去的話題,那就是抗戰時期只存在八年的的西南聯大和曾經的亞洲第一國立中央大學,西南聯大是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聯合組建,國立中央大學則是由張之洞創辦的三江師範學院演變而來,這兩所大學在當時甚至後來都是其他高校難以望其項背的存在,那麼這兩所學校到底誰更勝一籌呢?
  • 西南聯大,特殊時期的哲學課:梳理中國哲學,增強民族自豪感
    西南聯大,這雖然只是一個學校的名字,但也代表了一個特殊的時代。在中國最危難的時期,因為有西南聯大的存在,作為立國之本的高等教育在中國才沒有中斷,而西南聯大培養的那些人才成為中國今後建設的棟梁之才。為什麼西南聯大培養的人才數量和質量都遠遠超出之前或之後幾十年呢?
  • 穿越30年時光,聽馮友蘭先生憶西南聯大
    錄音中,馮友蘭先生背誦了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碑文的部分內容。)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原作建立於1946年西南聯大正式結束之際,矗立於原聯大校址——今天的雲南師範大學校內。在清華大學校園主幹道西側的青草坡上,有一座複製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碑體主看面朝向昆明所在的西南方向,正面刻有馮友蘭先生撰寫的碑文,背面鐫入抗戰期間參軍學生之姓名,共計834人。一側刻有西南聯大校訓,另一側則為此次建碑所立的碑誌。
  • 新書上架|翻開這套「西南聯大三部曲」 看陳寅恪馮友蘭朱自清怎麼...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西南聯大在艱難的時代條件下,辦學八年,培養了楊振寧、鄧稼先、汪曾祺等多個領域內的精英人才,成為中國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話,一段傳奇。西南聯大的教授到底是怎麼上課的?比如陳寅恪是怎麼講歷史的?馮友蘭是怎麼講中國哲學的?朱自強是怎麼講文學的?很多人並不清楚。翻看天地出版社出版的這套名為「西南聯大三部曲」(《西南聯大文學課》《西南聯大國史課》《西南聯大哲學課》)的書系,則有利於幫助你了解不少。該書系收入了在西南聯大任教過的13位名師的講義和優質文章,分文學、歷史、哲學三類。文學類的代表名師是朱自清。
  • 培養出兩位諾獎得主的西南聯大,國文課本為何讓人念念不忘?
    電影《無問西東》裡正在建設的聯大校舍朱自清在西南聯大授課的那一段時間裡,體重一直往下掉,瘦到了38.8公斤,他的兒子心疼地回憶,「他不是精神上的老,而是生活條件實在太差了。」儘管如此,西南聯大仍然培養出了一大批卓越的人才: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五位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八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百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包括我們這一代人熟悉的鄧稼先、朱光亞、楊振寧、李政道、汪曾祺、何兆武、許淵衝等大師,也曾是西南聯大的學生。
  • 西南聯大何以能成大師發源地?核心因素只有一個,現在很難複製
    談起大學教育,就會想起西南聯大,談起西南聯大,就會感慨萬端: 在風雨如晦的舊中國,一所只存在了8年的茅草屋大學,一所槍聲、炮聲掩蓋了讀書聲的大學,為什麼成了中國歷史上群星閃耀的所在,成了大師與院士的發源地,到底有什麼秘訣呢?
  • 【百年校慶】陳木法院士做客「百年南開大講壇」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劉思彤 攝影 張碧航)10月26日,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美國數學學會會士陳木法教授做客百年南開大講壇,在範孫樓作了題為「交叉研究的感悟」的學術報告。校黨委副書記楊克欣為陳木法頒發「百年南開大講壇主講人」紀念牌。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偉平等專家學者出席報告會,統計與數據科學學院負責人主持。
  • 美國喬治亞理工大學教授檀時鈉做客「王天眷講壇」 第十七講
    美國喬治亞理工大學教授檀時鈉做客「王天眷講壇」 第十七講 2017-01-10 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 此次講壇由副所長柳曉軍主持,黨委書記詹明生向檀時鈉頒發了「王天眷講壇講席教授」的聘書和銘牌。  檀時鈉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先後取得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碩士和美國芝加哥大學物理博士學位。曾任華盛頓大學核理論研究所博士後、耶魯大學物理系博士後。現為美國喬治亞理工大學教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為超冷原子分子體系中的量子多體與少體問題。
  • 在三四十年代,楊振寧沒學過物理,僅靠自修便考上了西南聯大
    受到家風薰陶楊振寧,自小就展現出聰慧的一面,4歲識千字,16歲被西南聯大物理系錄取,20歲就已經大學畢業。西南聯合大學是動蕩時期多所著名高校南遷昆明合併創立的一所綜合性大學,名師薈萃的物理系涵蓋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的所有優質師資力量。我國著名物理學家吳大猷、王竹溪、周培源都曾在此任教。
  • 在三四十年代,楊振寧沒學過物理,僅靠自修便考上了西南聯大
    受到家風薰陶楊振寧,自小就展現出聰慧的一面,4歲識千字,16歲被西南聯大物理系錄取,20歲就已經大學畢業。 西南聯合大學是動蕩時期多所著名高校南遷昆明合併創立的一所綜合性大學,名師薈萃的物理系涵蓋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的所有優質師資力量。我國著名物理學家吳大猷、王竹溪、周培源都曾在此任教。
  • 【迎百年校慶】王春生教授做客「百年南開大講壇」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焦麗芳 曹君)8月29日上午,美國馬裡蘭大學教授王春生做客「百年南開大講壇講座前,化學學院負責人為王春生頒發「百年南開大講壇主講人」證書牌。  講座中,王春生詳細介紹了不可燃電解質用於鋰離子電池的研究進展。他圍繞不可燃電解質,分別對water-in-salt(WIS)水系電解質、全氟電解質和固態電解質3個方面的研究工作進行了介紹,並對新型電解質的發展方向提出展望。報告深入淺出、內容豐富,師生們踴躍提問,並就感興趣的科研問題與王春生進行了熱烈探討。
  • 【百年校慶】魏輔文院士做客「百年南開大講壇」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竇偉浩 王鳳簫)10月24日,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魏輔文做客「百年南開大講壇」「百年南開之生命講壇」,在生物站報告廳為師生們帶來了題為「大熊貓科學探秘與保護」的精彩報告。
  • 嶽清瑞院士、滕錦光院士做客科學家講壇
    哈工大報訊(劉發起/文)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冶建築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董事長嶽清瑞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滕錦光做客科學家講壇,分別為師生作了題為「工業鋼結構疲勞診治關鍵技術研究」和「新材料組合結構」的報告。
  • 阜陽師範學院教師做客安徽人文講壇開講「成語中的地理科學」
    阜陽師範學院教師做客安徽人文講壇開講「成語中的地理科學」 2018-04-12 15:05:51   來源:安青網
  • 汪衛華院士做客科學家講壇 介紹非晶合金材料研究進展
    哈工大報訊(黃永江/文 汝果/圖)12月18日下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汪衛華做客科學家講壇,為師生作了題為「非晶合金材料的研究進展」的報告。材料學院院長耿林主持論壇,並為汪衛華院士頒發「科學家講壇」主講嘉賓聘牌。
  • 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景虹教授做客第155期大師講壇展示「單細胞分析...
    2020年10月19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李景虹受邀做客第155期大師講壇,在閔行校區霞光樓200號報告廳為交大師生帶來了題為「單細胞分析化學」的精彩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