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檢出冠狀病毒的蝙蝠屎,還有哪些重口味的「糞便類中藥」存風險

2020-12-03 騰訊網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讓人們關注到一門「冷知識」——糞便類中藥。

專供醫護工作者線上學習、交流、傳播的微信公號平臺「健康界」近日刊文稱,「新冠病毒可能來自製作中藥的蝙蝠糞便」。

該文章稱,近期,有研究人員在《應用微生物學》雜誌發表論文,認為蝙蝠的糞便作為中藥材,是人類感染冠狀病毒的一個潛在途徑。研究人員介紹,為了製作中藥,捕捉、保存以及販賣蝙蝠的人,也很有可能捕捉販賣其它的哺乳動物,將它們和蝙蝠放在一起。

而這樣做非常危險。研究人員稱,這使得蝙蝠(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人為地與其他哺乳動物密切接觸,從而使得病毒感染到新的哺乳動物,而一旦那個新宿主被感染,就會增大感染人類的風險。

健康界 新冠病毒可能來自製作中藥的蝙蝠糞便

有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藥裡的「夜明砂」,就是蝙蝠糞。「如果蝙蝠攜帶病毒,蝙蝠糞裡會不會也有呢?」「(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團隊在蝙蝠糞裡,也確實檢測到SARS相關冠狀病毒。」

近來質疑「夜明砂」的科學性和安全性的聲音越來越多。而在中藥界,有關「夜明砂」的藥用價值也一直存在爭論。一位名叫李墨林的中醫師曾撰文《用夜明砂為主藥治療青光眼經驗介紹》稱:蝙蝠的習性是晝伏夜出,它有一雙奇怪的眼睛,白天看不見泰山,夜間卻能察秋毫。它的主食是蚊蟲,但偏偏不能消化蚊子的眼睛,因此,蚊子的眼睛都大量地積存於他的糞便之中。抓一把蝙蝠屎,一眼就可看到它那黑褐色比砂粒還小的晶瑩小體,就是未被消化的蚊子眼睛,也就是夜明砂的主要成分。

但這一結論引發業界質疑。山西省新絳縣人民醫院專家楊春成表示,「抓一把蝙蝠屎,一眼就可看到它那黑褐色比砂粒還小的晶螢小體,就是未被消化的蚊子眼睛,也就是夜明砂的主要成分。我們讀後甚為驚奇。」

楊春成說,為了證實這一點,研究人員將蝙蝠屎用蒸餾水稀釋,用150倍低倍顯微鏡觀察,連續觀察十張片子,皆為未消化的蚊子翅膀、腿、嘴和一些軀體的殘渣,以破碎翅膀和腿為主要成分,而眼睛只發現一個,並混在一個破碎的殘體中(可能是頭的殘骸)。

「從我們這次觀察來看,蚊子的眼睛並不是蝙蝠屎的主要成分。」楊春成說。

「使用糞便類中藥治病是中醫所特有的。」浙江省湖州市藥品檢驗所專家顧林娜介紹,糞便類中藥包括人糞便(水尿、人中白、金汁),動物糞便(五靈脂、蠶砂、夜明砂、望月砂、望月砂、雞矢白、白丁香、兩頭尖)及糞便的加工製成品(人中黃、秋石)三類。數量雖然不多,但應用範圍卻比較廣泛,遍及內、外、婦、兒科。

國家藥典委員會關於確認擬在2020年版《中國藥典》公開的中成藥標準處方(量)、製法等內容的通知

在2019年第7期的《中醫藥臨床》雜誌上,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主任中藥師朋湯義介紹了「人中黃」和「金汁」的由來。

「人中黃」又稱甘草黃、甘中黃,是人糞便的加工品,製作方法是把甘草放於竹筒內,將竹筒浸於人的糞便內數日後取出待用。中醫認為,人中黃具有清熱解毒涼血的功效,常用來治療溫病發斑、大熱煩渴、丹毒瘡瘍等;「金汁」又名糞清、金水,大多由十一二歲男童的糞便加工而成,製作方法是將收集來的糞便與上好的地下泉水或井水攪拌混合,過濾後將液體裝入瓦罐中,再埋入地下封存,封存的時間越長,金汁的功效越佳。

研究顯示,糞便類中藥為人或動物體內代謝的產物,受飲食結構、健康狀況、排便時間等許多因素的影響,複雜多變,因而其化學成分和含量是不穩定的,其臨床療效也是不確定的。

顧林娜說,流行病學調查表明,肝炎、腸炎、寄生蟲等疾病的發生,與糞便汙染水源、食物有密切關係,使用糞便類中藥,難免會導致上述疾病的發生。

今年1月6日,國家藥典委員會發布公告稱,《中國藥典》2020年版的編制工作進入收官階段。這一新版,把那些野生資源枯竭、商品匱乏、存在明顯安全性、倫理等問題(如化石類、人類胎盤類、動物糞便類等),以及基礎研究薄弱的品種,從藥典中退出或不再增加收入。但不排除中藥類藥品中仍含有糞便類成份。

相關焦點

  • 深圳患者糞便檢出新型冠狀病毒,馬桶蓋關了嗎?公廁怎麼辦?
    這是一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最新研究發現:在確診患者糞便檢出新型冠狀病毒。昨天,根據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的消息:「在某些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患者的糞便中檢測出2019-nCoV核酸(新型冠狀病毒)陽性。」那麼患者糞便檢出新型冠狀病毒,意味著什麼?
  • 患者糞便中檢測出新型冠狀病毒!衝完馬桶要合蓋!
    根據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微博消息,2020年2月1日,深圳一醫院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患者的糞便中檢出新型冠狀病毒陽性。同時,美國首例確診患者糞便中相關病毒檢測也呈陽性。有學者指出,新型冠狀病毒或可通過糞便傳播,呼籲做好廁所尤其是馬桶的清潔消毒。
  • 上海地產中藥除了地龍、藏紅花,還有哪些品種,從哪些渠道採購?
    原標題:上海地產中藥除了地龍、藏紅花,還有哪些品種,從哪些渠道採購?  上海是中藥飲片的巨大消費市場,這些中藥材都從哪些渠道採購?如何提升本市中藥材和中藥飲片的質量,促進、規範本市中醫藥事業發展?今天上午,市人大教科文衛委召開政府部門和相關單位座談會,就貫徹實施中醫藥法律法規的工作成效、問題和建議,並就相關問題進行溝通。
  • 糞便存傳播新冠病毒可能?專家:倒入消毒液再衝馬桶
    南都訊昨日(2月1日)晚間,南都記者從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處獲悉,院方近期在某些確診患者的糞便中檢測出2019-nCoV(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這很有可能提示糞便中有活病毒存在。
  • 不良反應「未知」 清開靈等中藥注射劑還有哪些尷尬
    短短兩月內,管理部門五次發公告要求修改說明書  清開靈等中藥注射劑還有哪些尷尬  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3日發布公告,要求清開靈注射劑和注射用益氣復脈(凍幹)兩種藥品修改說明書。據悉,這也是在短短兩個月內,管理部門第五次發布關於中藥注射劑修改說明書的公告。  不良反應「未知」,雜質易致過敏  近年來,中藥注射劑被推向風口浪尖。去年發布的《2017版醫保藥品目錄》中,26類中藥注射劑在二級以下醫療機構使用受限,其中包括大眾熟悉的雙黃連注射劑、清開靈注射劑、疏血通注射劑等。
  • 闢謠:蚊子會傳播新型冠狀病毒嗎?
    蚊蟲叮咬有沒有可能成為新型冠狀病毒新的傳播途徑?答案是不會的,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蚊子可以傳播新冠病毒。目前研究發現,可從新冠肺炎患者的痰液、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糞便等檢出病毒核酸。新型冠狀病毒僅感染脊椎類動物,動物冠狀病毒包括哺乳動物冠狀病毒和禽冠狀病毒,哺乳動物冠狀病毒主要是α和β屬冠狀病毒,可以感染蝙蝠、豬、狗、貓、牛、鼠、馬等多種哺乳動物。禽冠狀病毒主要來源於γ屬冠狀病毒,可感染雞、鴨、鵝、麻雀、鴿子等多種禽鳥類。
  • 鍾南山、李蘭娟團隊從糞便中檢出新冠「活病毒」!智能馬桶能預防
    趙金存介紹,在糞便中分離活的冠狀病毒,提示存在「糞-口」「糞-呼吸」的可能性,進一步的確證,還需要更深入研究。但是大家不必特別恐慌,可避免參加聚集性社交活動,注意個人衛生,也可能提示要注意整個家庭環境衛生,包括下水道通暢等。
  • 2020版藥典調整了哪些中藥品種?
    公布了新版藥典的目錄,2020版《中國藥典》一部調整了哪些品種?為何調整?未來會有哪些影響?根據2020年版《中國藥典》編審大綱的要求,對於野生資源枯竭、商品匱乏、存在明顯安全性、倫理等問題(如化石類、人類胎盤類、動物糞便類等),以及基礎研究薄弱的品種從藥典中退出或不再增加收入藥典。就本版藥典的3個淘汰中藥材飲片品種而言,馬兜鈴、天仙藤的基源均為馬兜鈴屬植物的不同藥用部位,由於其存在腎毒性安全風險;穿山甲因其升級成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存在野生資源問題。
  • 發現中藥裡的有毒物質,現代技術幫助鑑定中藥成分
    但是對於已經經過炮製和配伍的中藥,想要弄清楚其中含有哪些成分,卻完全是另外一件事情。過去,科學家主要採用色析法來檢測中藥的成分。但是這種方法有明顯的不足之處:它無法檢出樣本中的動物成分。而一個流傳廣泛的說法是,中藥中有13%的成分是來自於動物的。  此外,傳統的檢測方法由於只能有目的地進行篩查,那麼面對常常會在「成分」一欄標註含糊或不完全的中藥時,就顯得無處著力。
  • 冠狀病毒在水和廢水中傳播特徵、可能遏制策略與研究挑戰
    儘管尚無直接證據佐證在COVID-19爆發期間存在糞-口傳播和空氣傳播,但SARS-CoV-2在水和氣溶膠中的檢出和可感染性證明了病毒傳播的風險。在城市和農村的水循環、封閉及半封閉場所都存在病毒傳播的風險和隱患。改進和消除這些隱患可進一步遏制病毒的傳播及其引發的持續大流行。
  • 除了冠狀病毒還有哪些病毒呢?病毒又是如何分類,治理的呢?
    很多人都對冠狀病毒恨之入骨,那麼冠狀病毒又是怎麼樣的病毒呢?病毒又是如何的分類呢?歷史上又有哪些出名的病毒呢?病毒又是如何被消滅呢?這裡我們來講講根據外形來進行病毒分類,病毒可以分為球狀的「球形病毒」,杆狀的「杆狀病毒」,四方形的「磚形病毒」,條狀的「細絲病毒」,一節一節的「鏈狀病毒」,以及最近肆意全球的「冠狀病毒」。關於冠狀病毒,最早是在1937年從雞身上發現並分離的。
  • 重口味企鵝糞便 比你想像中更重要
    有一件事卻被一直忽略,那就是企鵝和海豹們富含氮的糞便所能發揮的作用。營養豐富的企鵝便便若是身在南極,你一定會感到崩潰——企鵝糞便實在太重口味。企鵝的主要食物來源——南極磷蝦,是生活在純淨南極的一種小型海洋甲殼類動物,是赫赫有名的小身材、大營養,被稱為「藍血貴族」。
  • 中藥止痛藥有哪些 中藥對於止痛有特效
    中藥是很多人在生病的時候,都會選擇的一種治療方法。若是生病或者是出現跌打傷的情況是時,應該選擇什麼樣的中藥敷在傷口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中藥止痛藥有哪些、煎煮中藥的注意事項是什麼以及中藥什麼時候喝最好。
  • 臺灣黑糖與堅果類檢出可誘發基因傷害風險成分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央社」4月1日報導,臺灣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1日針對高溫油炸薯條、油條中丙烯醯胺管理召開公聽會,臺大學者調查報告指出,黑糖與堅果類也有丙烯醯胺檢出。據報導,食安問題備受臺灣各界關注。日前,臺大公共衛生學院職業醫學與工業研究所教授吳焜裕的團隊發表研究指出,人類經由飲食攝取的丙烯醯胺愈多,誘發基因傷害風險也愈大,是致癌的危險信號。
  • 8名肺炎患者病癒 系新型冠狀病毒引起
    9日,病原檢測結果初步評估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建國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專家組認為,本次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例的病原體初步判定為新型冠狀病毒。此後,冠狀病毒究竟是什麼、可能會有哪些症狀等問題引發關注,1月9日下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方微信發文介紹冠狀病毒的分類及臨床表現等。
  • 石正麗團隊兩年前已發現蝙蝠冠狀病毒感染人現象
    他們建議應繼續監控該點位和其他點位的SARS相關病毒的演變,檢查人類感染的風險和對村民進行血清學調查,以確定這些點位是否已經發生感染並制定幹預策略,避免將來引發疾病。蝙蝠冠狀病毒傳人的風險有多大?東南亞部分地區食用蝙蝠石正麗團隊還對2009-2016年在雲南和廣東省採集的果蝠樣品中的兩種beta冠狀病毒進行了縱向監測。論文提到,蝙蝠是唯一能夠飛行的哺乳動物,約佔所有哺乳動物的20%。根據飲食的差異,蝙蝠分為食蟲類和食果類。
  • ​2020年版藥典 中藥材、中藥飲片都有哪些新變化
    (3)對於野生資源枯竭、商品匱乏、存在明顯安全性、倫理等問題(如化石類、人類胎盤類、動物糞便類等),以及基礎研究薄弱的品種從藥典中退出或不再增加收入本版藥典。  (4)已有中藥材品種新增基原,原則上按照「新發現中藥材」進行申報註冊,獲得批准後,可考慮作為新的基原收入藥典,但經本草考證證明屬於歷史誤用需要正本清源的品種不在此列。
  • 怎麼都要看的重口味生物變異類電影
    怎麼都要看的重口味生物變異類電影看恐怖電影一直是大家生活中並不可少的娛樂活動,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推薦一些怎麼都要看的重口味生物變異類電影。《變種DNA》驚悚,科幻,恐怖《變種DNA》是由吉勒摩·迪·特洛導演的作品,共有三部。
  • 冠狀病毒的宿主除了動物外,植物有可能是宿主嗎?
    冠狀病毒可以感染豬、牛、雞、鳥等動物,也可以感染人類。研究表明,這類病毒的根源是野生動物,主要的宿主之一是蝙蝠。冠狀病毒在中間宿主上發生遺傳變異之後,它們就有可能會感染人類。那麼,除了動物之外,植物會是冠狀病毒的宿主嗎?植物會被冠狀病毒感染嗎?冠狀病毒是一種動物病毒,這意味著它們不會感染植物,所以植物不會是冠狀病毒的宿主,也不會是中間宿主。
  • 大腸癌早期檢測除了做腸鏡還有哪些方法
    早期檢測大腸癌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是結腸鏡檢查,它可完整、清晰地將整個腸道內部觀察清楚,並對可疑病變取組織做病理檢查,那麼除了腸鏡檢查,還有沒有其他檢測方法呢? 先說說什麼是大腸癌的早期檢測或者稱早期篩查 大腸癌早期篩查就是在還沒有出現腸癌症狀的人群中,或者有腸癌高風險的人群中通過一系列的檢查來發現早期腸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