鯤龍AG600模擬器-鯤龍AG600模擬駕駛艙-鯤龍AG600模型

2021-01-09 科德航空

鯤龍AG600是一種水陸兩棲型飛機,是一種除了能陸上以外還能在水面起落、航行和停泊的飛機。

與陸基飛機相比,水上飛機既有飛機的一般布局特徵,又有船舶的船體線性特徵,船體形機身形狀特殊,不可能具備陸基飛機那樣良好的氣動外形。因此空中氣動性能相對較差,為防止起降過程中噴濺水流的影響,機翼和尾翼都高懸於機身之上,而且必須加裝浮筒。

鯤龍AG600模擬駕駛艙

比起普通民機在陸上起降,駕駛水上飛機對飛行員最大的挑戰是:普通飛機如果是三維運動的話(前後、上下、左右),由於水上飛機還要收到水動力特徵的影響,可以說是四維運動(起降過程中增加了水升力和水阻力)。

模擬駕駛艙作為飛行員訓練階段的一部分,基本貼合真實飛機飛行環境。有的飛機在出售的合同中還要包括配套的模擬駕駛艙用於飛行員的訓練,每款飛機的模擬駕駛艙都是不一樣的。

鯤龍AG600模擬座艙

鯤龍AG600的駕駛艙目前為止仍未有公開資料,鯤龍AG600模擬駕駛艙的顯示布局和鯤龍AG600操縱杆及其它操縱按鈕均採用仿真件設計。鯤龍AG600模擬駕駛艙僅作為科普教育使用,其中各項外觀和飛行參數均無涉及國家秘密。

相關焦點

  • 「科普」為何鯤龍AG600槳葉尖端速度不能超過音速?因為會產生它
    26日,我國自主研發的大型水上救援、滅火兩棲飛機「鯤龍AG600」成功進行了海上著陸、起飛試驗。鯤龍AG600成功進行海上著陸、起飛試驗作為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架民用水陸兩棲大型救援鯤龍AG600鯤龍AG600的設計難點
  • 國產兩棲大飛機鯤龍AG600水上首飛 總設計師:水上密度大於空氣近...
    新京報快訊(記者倪偉)我國首款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今天(10月20日)在湖北荊門成功實施水上首飛。去年12月24日,AG600已經在廣東珠海實施陸上首飛,這意味著,該飛機已經圓滿完成首飛任務。
  • 親歷國產AG600「鯤龍」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海上試飛
    國產大飛機三劍客之一:AG600「鯤龍」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在7月26日上午10許,在青島團島附近水域成功進行了海上起降試飛。海南省航空攝影協會同樣沒有缺席這一重大時刻,多位會員多角度用鏡頭記錄下這激動人心的瞬間。
  • 電子科技大學助力「鯤龍」踏浪騰空
    似魚翔淺底、如鷹擊長空,能摶風九萬、可擊水三千——2020年7月26日,中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成功實現海上首飛。作為構建國家應急救援體系的重要拼圖,「鯤龍」海上首飛的成功,距離其投身一線實用又近了一步。
  • 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成功實現海上首飛
    2020年7月26日,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碧海藍天的見證下,馭風入海,踏浪騰空,成功實現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科研試飛及飛機相關性能驗證奠定了基礎。
  • 國之重器AG600成功實現海上首飛!
    昨天,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2020年7月26日,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碧海藍天的見證下,馭風入海,踏浪騰空,成功實現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科研試飛及飛機相關性能驗證奠定了基礎。
  • 「鯤鵬」「鯤龍」「領雁」被人民日報點名:太會起名了
    11月25日人民日報發布一組大國重器的名字評價:充滿詩意航空工業所屬「鯤鵬」「鯤龍「鯤龍」的傳說代代流傳,是人類一直以來對保護神的想像和寄託。「鯤龍」有魂,這一世的它化身國之重器,守護一方水土和美麗家園。「鯤龍」翱翔九天,暢遊四海,昭示著AG600大型水陸兩棲飛機的非凡性能和卓然地位。「鯤龍」可在水源與火場之間多次往返投水滅火,一次可最多汲水12噸,可在距離樹梢30到50米高度處進行投水。
  • 鯤龍」出海,陝西智慧貢獻力量
    2020年7月26日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附近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在完成既定試飛科目後AG600飛機10時49分順利降落在日照山字河機場成功完成首次海上飛行試驗任務型號研製取得重大進展而在「鯤龍
  • 「鯤龍出海」成色幾何?離投身一線還有多遠?
    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昨天在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首次完成海上飛行。這是繼2017年陸上首飛、2018年水上首飛成功之後,「鯤龍」AG600的海上首飛。昨天上午9時28分,「鯤龍」AG600從山東日照山字河機場滑行起飛,在空中飛行28分鐘後順利抵達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10時14分,「鯤龍」AG600穿雲破霧,平穩地貼著海面滑行。迴轉、調整方向、加速、機頭昂起,再次迎浪騰空,直插雲霄,圓滿完成海上起飛。
  • 兩棲飛機「鯤龍」海上首飛成功
    本報青島7月26日電 (記者趙展慧)今天上午,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鯤龍」AG600飛機是為滿足我國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需要,首次按照中國民航適航規章要求研製的大型特種用途飛機,具有速度快、搜索範圍廣、安全性好、裝載量大等特點。本次海上首飛,為測試飛機海上抗浪性、操控特性、結構與系統的工作特性奠定了基礎。
  • 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水上首飛成功(圖)
    「鯤龍」的傳說代代流傳,是人類一直以來對保護神的想像和寄託。現在,它化身國之重器,守護美麗家園。「鯤龍」翱翔九天,暢遊四海,昭示著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的非凡性能和卓然地位。「鯤龍」作為AG600的別名,於2017年8月取得國家工商總局的商標許可。
  • AG600首飛成功,未來鯤龍定位與功能拓展
    7月26日,我國研製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鯤龍AG600水陸兩用飛機(以下簡稱鯤龍)在日照附近海上實現順利首飛根據鯤龍的性能速度中等,可在大水域面積上起降、裝載量較大的特性。經過改裝與加裝部分組件後,就能立馬成為海上多面手。譬如,可以成為海洋監視、島礁補給、反潛巡邏、反艦載機、海上搜救等諸多方面應用。
  • 踏浪而來 一飛沖天——「鯤龍」AG600現場副總指揮趙靜波詳解其...
    「鯤龍」AG600海上首飛。7月26日,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海上首飛成功,其踏浪騰空那一刻,人類自古「飛天入海」的夢想終於成真。「鯤龍」AG600現場副總指揮趙靜波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上天為鯤鵬,入海為蛟龍,「鯤龍」由此得名。
  • 一個不走尋常路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成功實現海上首飛
    鯤龍AG600上天為鯤鵬,入海為蛟龍。2017年,陸上首飛;2018年,水上首飛;2020年,海上首飛。2020年7月26日,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
  • 天問一號升空、「鯤龍」AG600首飛成功……大國重器印證我國科技創新的銳意突破
    央廣網北京10月1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今年,雖然有疫情的幹擾,但在科技領域,從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發射升空到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順利著陸,從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首飛成功到量子糾纏實驗跨越「千裡」,從上天到入地,這些大國重器前行的步伐印證著我國科技創新的銳意突破
  • 國產飛機「鯤龍」出海!起飛瞬間超燃
    2020年7月26日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附近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海上起降環境更為複雜多變飛機既要克服高鹽度潮溼環境還要應對水體密度差異、海面波濤浪湧等新情況「鯤龍
  • 「鯤龍」海上首飛成功
    2020年7月26日,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附近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試飛科目訓練及驗證飛機相關性能奠定了基礎。AG600別名「鯤龍」,是目前世界上在研最大的水陸兩棲飛機。該機採用懸臂式上單翼、前三點可收放式起落架、單船身水陸兩棲飛機布局形式,選裝4臺國產渦槳6發動機,機長37米、翼展38.8米、機高12.1米(外部尺寸與波音737相當),最大起飛重量53.5噸。
  • 天問一號、鯤龍600相繼登場!暢談中美科技較量
    7月26日,科學界來了個雙喜臨門,鯤龍600海上試飛順利通過,網絡上再次充滿掌聲。很多朋友問我,這些科技是幹嘛的,為啥值得高興,既然聊到這裡,傑哥就當仁不讓了。天問一號是一項火星探測工程,對,你沒看錯,火星。
  • 記者探「鯤龍」:半船半飛機 獨特造型造就AG600獨特能力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AG600代號「鯤龍」,是我國自主研製的首個大型水陸兩棲飛機,既能上天又能入海,這樣的能力到底是如何而來的呢?在此次海上首飛之前,我們的記者近距離探訪了AG600,一起來了解一下這架「鯤龍」的獨特之處。
  • 「鯤龍」出海!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
    7月26日上午,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AG600別名「鯤龍」,是目前世界上在研最大的水陸兩棲飛機。採用懸臂式上單翼、前三點可收放式起落架、單船身水陸兩棲飛機布局形式,選裝4臺國產渦槳6發動機,機長37米、翼展38.8米、機高12.1米(外部尺寸與波音737相當),最大起飛重量53.5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