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草、魚是深受消費者喜愛的動物性食品,不僅營養豐富,而且烹調後味道鮮美,令人難以拒絕。而近日,貴州省市場監管局網站上發布了一則食品不合格公告,兩種食品均檢出不合格。
l大方縣劉世武豬肉店銷售的貴州藍雁農牧有限公司生產的豬肉,磺胺類(總量)檢驗值234μg/kg,標準值≤100μg/kg,經檢驗超標2倍以上,不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
硫磺是一類廣譜抗菌藥物,對大多數革蘭氏陽性菌和陰性菌均有強烈的抑制作用。休藥期和過量使用均可能導致養殖環節的殘留超標。硫胺類藥物在體內長期發揮作用和代謝作用,長期食用過量的硫胺類藥物可引起泌尿系統、肝臟的損害。
l紅花崗區章雪鮮水廠出售草魚,呋喃唑酮代謝物檢測值為1.14μg/kg,標準值未檢出,且不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
呋喃唑酮是一種廣泛的硝基呋喃類抗生素,已在畜禽和水產養殖中廣泛使用。我國已規定呋喃唑酮為禁藥,在動物性食品中不得檢出。長時間食用含有呋喃唑酮代謝物的食物,可能會影響人體健康。
專家:豬草魚肉中出現的獸藥問題,吃完後果很嚴重,是消費者不負責任的表現,希望廣大養殖戶能嚴格控制獸藥的使用,加強養殖技術的學習。
貴州省市場監管局已要求轄區市場監管部門對不合格食品及其生產經營者進行調查處理,責令企業查清產品流向,召回不合格產品,並分析原因進行整改,責令經營者立即下架等,以控制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