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管理是對知識、知識創造過程和知識的應用進行規劃和管理的活動,原則是知識合理分類、管理核心知識。本質應該就是——收集和整理知識,有效率的產出結果,解決問題。
為了更好的了解知識管理,可以形象地比喻成「兩步半上籃」——
第一步:接球,拿穩球——收集、整理知識第二步:調整動作,準備上籃——提取、整合知識最後半步:投籃,命中——形象化、表達知識
第一步:接球,拿穩球——收集、整理知識
收集信息的方法有很多,根據需要 解決的問題進行以下方法的使用,收集到文字、圖片、表格、音頻、視頻等。
觀察法,這個是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同時又能夠不打擾到需要觀察的對象。在工作中,收集某個具體操作信息的時候就可以選擇這樣的方式,多做觀察即可。
詢問法,針對某些特殊的信息情況採集就可以選擇這樣的方法。因為操作的人比較少,懂的人也不多,直接找到相關工作人員詢問會更加的方便省事,得到簡明的結果。
檢索法,就是根據目前的情況找到需要了解的具體事項,然後觀察了解即可。主要針對資料進行的,對於人員方面的信息採集不是很合適。
交換法,就是根據其他人了解的情況,相互補充,交換資料。這樣的方法可以節約不少時間,但是需要對方的資料和自己的能夠很好的互補。同時由於沒有親自的調查可能存在一定的漏洞。
第二步:調整動作,準備上籃——提取、整合知識
對知識進行重新整理、合是指對知識做一定的歸類排序使其有條理有秩序,這是因為知識的無序性會造成知識融合的困難,而條理性秩序化的知識便利於知識融合。
1.工具的使用
印象筆記:收錄文章、圖片還有超連結
微信收藏、思維導圖等
2.知識分類的方法:一種是開放式分類,另一種是封閉式分類。
開放式分類:運用結構思考力的MECE原則,確保把主題分清、分盡
MECE(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是麥肯錫提出的一條分類的基本準則,意思是「相互獨立,完全窮盡」。
「相互獨立」意味著你把能力細分成了同一層面,相互區分清晰的分類。
「完全窮盡」則意味這些分類全面、周密,覆蓋所有範疇。
這能保證對於一個重大議題,能夠做到不重疊、不遺漏地分類,而且能夠藉此有效把握問題的核心,並解決問題。
封閉式分類——直接調用前人總結過的思考模型
我們學習的各個學科裡面都有各種模型。這些都是經過前人提煉、抽象出來的經典「結構」,它們大都符合MECE原則——比如SWOT分析、PEST分析、波特5力、營銷4P、WOOP、結果三律……
最後半步:投籃,命中——形象化、表達知識
形象化是要把專業的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詞彙,變成不懂行的人一聽就能理解的。這個時候要達成的效果也是最好的。
要做好把知識形象化的表達出來,可以用費曼技巧。
1.你選擇一個你不理解的概念
找一張白紙寫下你想要理解的概念,把它寫在白紙的最上邊。要起範兒,真正要覺得自己已經開始講課。
2.設想一個場景,你正在向他人傳授這個概念
這個過程你一定要入戲,假想一個新接觸這個概念的學生,他的年齡、身份、場景,然後就真的在給他上課。
白紙上寫下你對這個概念的解釋,在課堂上,你一次次去解釋的時候,你會對自己理解的什麼,誤解了什麼,還差什麼會有所了解。
3.如果遇到問題停下來翻一下學習資料
當你講不下去的時候,跳回到原始學習資料上重新學習你感到不清楚的地方,一直到你領會得足夠順暢,順暢到可以在紙上解釋這個部分位置。
4.簡化你的語言
不要用術語,要使用通俗易懂自己的語言,假如你還在用生僻詞彙或者講不清楚概念。如果你的解釋很容易或者令人迷惑,其實就是你沒有真正理解這個內容。努力地試著去簡化語言,或是打個比方讓自己真的明白。
最後把知識輸出,以內容、技能或判斷作為輸出方式。
內容:寫作、演講、PPT、新觀點、段子等
技能:如表達能力、學習能力等
決策:比如學習完後,就決定把精力集中於某一個領域等。
知識管理兩步半上籃,先收集整理信息,再提取整合知識,最後形象化呈現知識。
今日精進
知識管理兩步半上籃,你走到了哪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