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刻頭條
經過近20年的發展,我國資管行業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能。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今年一季度末,我國開放式公募基金的規模在全球的排名已經上升到第五位。當前,我國已成為僅次於美國和英國的世界第三大資產管理市場,預計2021年將超過英國躍居全球第二。
隨著大資管時代的來臨,行業競爭格局日趨嚴峻,資管行業只有更加專注於包括資產選擇能力、資產定價能力、產品研發能力、風控管理能力等在內的核心資管能力的建設,提高客戶服務能力、改善和提升客戶體驗,才能更好地實現可持續性的高質量發展。
資管科技,正是助力資管行業降本增效、增強核心競爭力的這把鑰匙。
正如中國人民銀行在《金融科技(FinTech)(2019-2021)發展規劃》中所提出的:藉助科技手段簡化供需雙方的交易環節,降低資金融通的邊際成本,推動金融機構在盈利模式、業務形態、資產負債、信貸關係等諸多方面的持續優化,為金融業轉型升級持續賦能。
在當前這一時點,資管與科技的融合已經不再是選擇題,而是一道必選題。同樣,那種將科技定位於工具的觀念顯然不再合時宜,因為科技作為基礎經濟手段的作用和地位越來越凸顯出來。
近日,波士頓諮詢(BCG)與光大銀行聯合發布的《中國資產管理市場2019》報告指出,隨著科技與數據成為行業的基礎設施,數位化能力成為各類資管機構的核心競爭優勢,資管市場的競爭格局也將面臨重塑,所有的資管機構都應該系統性地思考數位化戰略,利用科技與數位化手段降本增效。
圖註:根據《中國資產管理市場2019》報告,我國資管行業正處於信息化二次升級期、移動化成長期、智能化發力期和開放化開啟期。
2019年,是我國資管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年份,在經歷了2016年網際網路金融風險整治、2017年投資者適當性完善、2018年資管新規之後,資管行業從轉型陣痛中涅槃,進入到規範經營的下半場。
也是在這一年,加碼資管科技成為業界共識,中子星創科研發的壹星智能資產管理系統(以下簡稱「壹星智能資管系統」),是資管新規實施以來的首批資管科技平臺之一。壹星智能資管系統以專業資產管理數據為基礎,深入開發智能算法、模型,集資管、科技和服務一體化,提供貫穿資產管理全價值鏈的數位化解決方案。目前,根據市場反饋和客戶需求的變化,壹星智能資管系統已經迭代升級到3.0版本。
資產管理是典型的長鏈條市場,資管科技在各個環節中都有用武之地。壹星智能資管系統打通了產品設計、研究分析、風險控制、產品交易等業務流程,實現了資金端與資產端客群的雙向覆蓋,不僅向銀行、券商、基金、信託等金融機構用戶提供全局的資產與產品管理服務,同時圍繞產業客戶的資金管理、戰略投資、擴張融資等需求,提供標準化產品和定製化資管服務。
風控是資管科技的重要著力點,壹星智能資管系統實現了全流程風控管理技術體系,由專業風控團隊構建風控模型,並將風控模型結果內嵌入系統內核,建立多維度、多指標的信評體系,通過系統自動生成信用評級報告,減少人為主觀判斷誤差,並且跟據每日監控的市場變動行情自動調整風險等級評定結果,進行後續跟蹤和預警。目前,市場上其他做風險預警或風險管理的軟體/系統,基本上只針對輸入時標的進行風險結果展示,並不會根據市場行情的變動進行後續的跟蹤和預警。
自成立以來,系統客戶持倉產品始終保持著信用風險「零發生」的歷史紀錄,在違約風險頻發的背景下超越大部分同行。例如,壹星智能資管系統中關於「XX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的風險提示內容可追溯至今年5月15日,該支債券最終違約日期為2020年10月23日,壹星智能資管系統的風險預警內容早於該日期5個月提示管理人風險出現,管理人在收到風險預警郵件後及時進行了交易,成功避免了後繼損失。
從國外經驗來看,國際資管巨頭貝萊德的明星產品-阿拉丁(Aladdin)系統,將風險分析、投資組合管理、績效分析、交易以及操作工具、合規和運營集合在統一平臺上,基於海量數據構建各類金融模型,模擬不同場景下資產組合中的資產相關性變化,輔助基金經理有效進行投資決策和風險管理。2008年金融危機中,得益於阿拉丁系統準確把控風險,貝萊德對美國金融系統的穩定扮演了重要角色。全球大約有170多家金融機構將旗下資產接入阿拉丁平臺,管理規模佔全球金融總資產的5%,2016年貝萊德來自阿拉丁系統的營收達到5.95億美元。
可以預見,資管科技是資管行業未來發展和重獲高速增長的護城河。中國正在成為全球資管科技最具潛力的市場,在資管科技的賽道上,中國的「貝萊德」們已經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