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語言學帶動敘事研究

2020-11-30 中國社會科學網
社會語言學帶動敘事研究

2016年06月07日 16:08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蘭良平

字號

內容摘要:社會語言學帶動敘事研究?筵蘭良平社會語言學視角的敘事研究從結構主義過渡到敘事的多維研究,直至最近頗有影響的小故事研究,經歷了從追求普遍性到特殊性、從敘事文本到敘事實踐的發展路徑。社會語言學視角的敘事研究從結構主義過渡到敘事的多維研究,直至最近頗有影響的小故事研究,經歷了從追求普遍性到特殊性、從敘事文本到敘事實踐的發展路徑。經典敘事的緣起:拉波夫的敘事結構1967年,社會語言學家拉波夫(Labov)與合作者發表了《敘事分析:口頭版本的個人經驗》,初次提出了經典的敘事結構問題,後來拉波夫又在1971年的《透過敘事句法看經歷的轉化》一文中完善了該主張。後經典敘事的發端:鮮活的敘事2001年奧克斯(Ochs)和卡帕斯(Capps)出版的專著《鮮活的敘事:日常敘事創造生活》,堪稱社會語言學後經典敘事研究的扛鼎之作。

關鍵詞:敘事結構;語境;身份;講述;小故事研究;敘事研究;敘述;評價;經典;社會語言學

作者簡介:

  社會語言學視角的敘事研究從結構主義過渡到敘事的多維研究,直至最近頗有影響的小故事研究,經歷了從追求普遍性到特殊性、從敘事文本到敘事實踐的發展路徑。

 

  敘事學研究經歷了從經典到後經典的轉向,也就是從結構主義走向了跨媒介、跨學科研究。相應的,社會語言學中的敘事研究也經歷了相似的轉向。齊格蒙特·鮑曼在1992年發表的題為《後現代主義的社會學理論》的文章中斷言,現代主義所推崇的社會統一性已經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後現代主義的流變性。人具有能動性,他們的活動創造出社會結構,反過來又受其所限。

  社會語言學視角的敘事研究從結構主義過渡到敘事的多維研究,直至最近頗有影響的小故事研究,經歷了從追求普遍性到特殊性、從敘事文本到敘事實踐的發展路徑。

  經典敘事的緣起:

  拉波夫的敘事結構

  1967年,社會語言學家拉波夫(Labov)與合作者發表了《敘事分析:口頭版本的個人經驗》,初次提出了經典的敘事結構問題,後來拉波夫又在1971年的《透過敘事句法看經歷的轉化》一文中完善了該主張。

  研究者本來的目的是研究語言變異。為了獲取自然狀態下的話語錄音,他們讓受訪者講述個人經歷,以降低受訪人被錄音時的緊張感。訪談問題是「你有沒有經歷過什麼生死攸關的事件?」受訪者講故事時情感被調動起來,便能暫時卸下心理包袱。以這樣的方式,他們收集到了各種各樣的口頭敘事。

  敘事被界定為講述過去經歷的一種談話技巧,敘述小句的順序和經歷發生的時間順序相吻合。他們發現所有個人敘事共享一個基本結構,包括摘要、指向、進展、解決、尾聲、評價。摘要就是整個故事的梗概,也就是故事的基本內容。指向是對故事中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和背景的說明。進展是故事中發生了亟待解決的矛盾衝突。解決就是這些矛盾衝突得到了妥善處理。尾聲就是從故事世界回到敘述的當下情景。評價指的是對故事中事件和人物的態度和評判,包括直接評價和間接評價。直接評價就是利用單列出來的小句對事件和人物表達看法和態度,而間接評價則散見於故事的小句中,含蓄地表達看法,或不挑明而由聽者自己去做判斷。

  這個敘事結構被認為具有普遍性,是所有階層、年齡、性別的受訪者講故事時都遵守的結構法則。後來心理學家布魯納提出人的自我就是個人生平故事,促進了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敘事轉向」。

  不過,會話分析研究者對敘事結構的統一性提出了挑戰,他們認為,故事的開頭、結尾、評價等都是交談者協商的結果。拉波夫發現的這種完整敘事結構是個人訪談這一特定場景培育出來的特殊情形。受訪者被給足了時間講述完整的故事,被賦予了展示積極自我的機會。如果矛盾衝突得不到解決,就有可能變成一個抱怨故事,而如果交談者彼此熟悉,他們通常會直奔主題,省卻許多背景介紹之類的贅言。

 

分享到: 0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編:韓卓吾)

相關焦點

  • 新媒體的社會語言學研究:回顧與展望
    內容提要:本文以變異社會語言學和互動社會語言學兩種範式為主線,對近十餘年國內外主要的新媒體社會語言學研究進行梳理和述評,以深化對新媒體環境下的語言變異、言語行為、面子與禮貌、身份建構等重要議題的理解,並在此基礎上指出今後研究的方向。
  • 王士元:演化語言學研究折射人類社會變遷
    演化語言學研究折射人類社會變遷——訪語言學家王士元  王士元,當代語言學家,1966—1994年擔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語言系教授,曾創立俄亥俄州立大學語言學系和東亞研究學系,並擔任兩系的首位系主任
  • 神經語言學:語言學研究走進科學實驗室
    神經語言學:語言學研究走進科學實驗室 2014年04月23日 16:04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王廣祿 字號 內容摘要:當前,神經語言學作為語言學的重要分支和前沿,橫跨語言學
  • 國際政治語言學:方向與議程
    國際政治語言學:方向與議程 2014年04月16日 10:11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孫吉勝 字號 內容摘要:【核心提示】國際政治語言學作為國際關係與語言學之間的一個新的跨學科研究領域
  • 社會語言學中Identity應譯為「身份」
    社會語言學中Identity應譯為「身份」 2017年11月07日 08:33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蘭良平 字號 內容摘要:社會語言學中身份(identity
  • 淺析21世紀俄羅斯語言學創新研究方法
    淺析21世紀俄羅斯語言學創新研究方法 2018年08月27日 08:09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劉麗芬 字號 內容摘要:語言研究的現實問題不再局限於純粹的語言範圍
  • 從文化視野看斯拉夫民族語言學研究
    狹義的斯拉夫民族語言學可以被理解為一個純粹的語言學學科,是一個能夠引導研究者關注語言與精神文化、民族心理、民間藝術之間多元關係的語言學研究範式。在這一層面,民族語言學是一個具有文化研究傾向的語言學科,研究對象是語言和文化之間的相互關係。
  • 首屆社會語言學高端國際論壇在上海外國語大學成功舉辦
    ;俄羅斯語言學家弗拉基米爾·米哈伊洛維奇·阿爾巴託夫(Владими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Алпатов)強調,語言的未來規划具有重要意義,並對未來世界語言展開了預測;天津外國語大學教授田海龍從社會語言學視角解讀了社會生活的媒介特性;北京大學教授高一虹基於社會變化,認為「死亡話語」研究面臨挑戰與機遇,並指出未來研究與國際合作的方向;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授汪磊分析了自媒體大眾化傳播中的圖文「標題黨」
  •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黃成龍來我校談當代語言學前沿
    新聞網訊 4月25日下午,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黃成龍應邀來國際教育學院作題為《當代語言學前沿概覽》學術報告。此次報告是學院組織的第十一場高端學術研討會。黃成龍的報告分為語言類型學(Linguistic Typology)、演化語言學(Evolutionary Linguistics)、接觸語言學(Contact Linguistics)、記錄語言學(Documentary Linguistics)以及語言學的研究趨勢等五個部分。
  • 2019考研專業: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除了語言學本體理論研究之外,更關注語言的應用研究。研究的範圍非常廣泛,主要研究語言在各個領域中實際應用的語言學分支。它著重解決現實當中的實際問題,一般不接觸語言的歷史狀態,也不大介入一般理論上的爭辯。可以說,它是鑑定各種理論的實驗場。
  • 拓展語言學跨學科與跨文化研究新領域
    為深入探討語言學在跨學科、跨文化研究方面的新課題,2020年11月14日至15日,第九屆中國語言學研究方法與方法論問題學術研討會在西安召開。  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主辦,西安外國語大學承辦。
  • 神經語言學與失語症 語言學午餐
    (本文選自「中國社會科學在線」;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 神經語言學作為語言學的重要分支和前沿,橫跨語言學、神經科學、心理學和認知科學等學科,綜合多學科開展語言神經機制和腦功能方面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語言學的當代形態。
  • 淺談趙元任的語言學研究
    他是現代漢語語言學的開山鼻祖,對漢語的結構、語法、語彙、音位、音韻等都做過深入的研究。在漢語方言調查方面尤其有著特殊的貢獻,是用現代科學方法調查研究漢語方言的第一人,為後來的方言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外,他還是中國社會語言學的先行者,《反切語八種》是我國最早的一篇討論語言集團變異的文章。先生對語言有著深刻的認識,對研究語言的方法也有獨到的見解,他在普通語言學方面的貢獻也是學術界公認的。
  • 多模態研究:認知語言學的新方法
    多模態研究:認知語言學的新方法 2017年09月12日 07:39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王中祥 字號 內容摘要:所謂多模態研究,是指通過多種技術手段記錄人際交流過程中不同類型的模態數據
  • 索緒爾的語言觀對中國當代的語言學研究的影響
    摘要:作為現代語言學之父,索緒爾的語言觀對中國當代的語言學研究有著深遠影響。可以說,現代語言學理論的方方面面都滲透著索緒爾的思想,國內學者對索緒爾理論本身的研究也有很多。本文使者通過對前人研究的歸納與總結,來討論當今國內的一些語言學研究對於索緒爾理論的闡述。
  • 語言學前沿研究動態(2016年第1期)---句法語義學與語用學部分
    語言學前沿研究動態(2016年第1期)----句法語義學與語用學部分 2016年04月08日 11:22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王婷婷 字號 內容摘要:本期與句法語義學與語用學相關研究共有
  • 生態語言學走向成熟
    生態語言學走向成熟 2020年08月07日 09:18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吳楠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電子遊戲的敘事研究
    還有哪些電子遊戲的敘事結構的存在?以及未來的敘事模式會變成什麼樣?這都是本次研究中我們討論的內容。 本次的研究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關於敘事(narrative)的介紹,我們主要討論了關於電子遊戲敘事的定義、特徵以及為什麼電子遊戲敘事會吸引玩家。
  • 日本大學語言學專業怎麼樣?
    ,語言學作為一門學科,他的研究對象主要包括語言結構、語音、構詞、句法、語意、言談分析、語用、語言學習及教育等。1、基礎語言學所謂基礎語言學就是對一般語言進行研究,不限定語言,只從研究對象上進行研究的學問。
  • 「文明互鑑 文明互譯」天外舉辦第二屆社會語言學高端國際論壇
    天津北方網訊:10月19日上午,天津外國語大學舉辦第二屆「文明互鑑•文明互譯」學術交流季(以下簡稱「學術交流季」)啟動儀式暨第二屆社會語言學高端國際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