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全市近3成,北京經開區多家企業進入商業航天TOP30榜單

2020-11-13 北京亦莊

近日,2020絲路國際商業航天產業聯盟大會召開,大會發布了「中國商業航天30強」榜單,北京市16家民營航天企業上榜,其中,北京經開區企業零重空間、星途探索、中科宇航、藍箭航天、星河動力榮登榜單,佔全市近3成,顯示了區域商業航天產業企業的活力和競爭力。近年來,北京經開區商業航天企業「扎堆」發展,在火箭研製、小衛星研製、航天測控、遙感應用等領域快速推出新產品、新技術,在多個領域開創了行業首次,填補了我國商業航天產業空白。

零重空間工作人員正在組裝零配件

比如,此次入圍的零重空間是商業航天微納衛星系統領域的核心供應及服務商。在微納衛星總體設計、組部件、系統集成領域具有深厚基礎和技術積累。可為國內外用戶提供完備的諮詢服務及衛星發射協調、立方星發射分離機構等與衛星搭載相關的軟硬體及服務。公司發起的「靈鵲」遙感星座作為我國第一個高時間解析度遙感衛星星座,正在按照計劃加速推進,星座建成之後,具備對我國及周邊地區30-45分鐘的重訪能力。

而火箭企業中科宇航則主營太空科技探索和系列化火箭的研發集成、技術成果轉化和宇航發射服務,是目前國內商業航天發射領域的唯一一所混合所有制企業,正研製首型1.5噸級運載火箭,已完成發動機試車,預計於2021年首飛,是國內載荷最大的固體火箭,已與上海垣信、長光衛星籤署了合計近百發火箭的發射意向協議。

多次進入榜單的星途探索公司,隨著「探索一號」亞軌道運載火箭成功首飛,給10馬赫以內速度需求的亞軌道運載市場提供了解決方案,該型火箭的商業訂單正在陸續接入。同時,公司積極深化拓展防務市場,將推出D140、D200等超音速巡航靶彈產品,儘快實現首飛。

星途探索運載火箭發射

據了解,「商業航天30強」評選活動,旨在從國有、民營、混合所有等不同屬性航天企業中評出在當前航天領域中具有新力量、新科技、新未來的創新型優質企業,聚焦融合國內外商業航天先進技術理念和優質資源,推動商業航天產業繁榮發展。

END

本文由北京亦莊發布

轉載請註明出處

記者:方針

編輯:劉鬱竹

相關焦點

  • 「聰明公司」發布,北京經開區5家企業榜上有名
    「聰明公司」發布,北京經開區5家企業榜上有名 2020-11-23 16: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經開區商業航天加速起飛
    創新為構建「飛天場景」賦能  星河動力公司所在的北京經開區,因為商業火箭企業聚集而被稱作「火箭街區」。2019年10月,北京經開區在創新發布上提出打造「飛天場景」,商業航天產業成為區域最活躍的產業之一,也因為「火箭」般的創新速度成為媒體追蹤報導的熱點。  比如,與星河動力為鄰的藍箭航天公司,近日公布了在核心產品研製進度方面的顯著進展。
  • 經開區「十三五」創新加速度
    工業用地彈性出讓全市推廣,試點「先租後讓、達產出讓」,出臺全市首個城市更新產業升級政策,盤活工業用地156公頃,提供298萬平方米高品質產業發展空間,36個項目已進入分層分批審批實施階段;在全市率先實現一枚印章管審批、一支隊伍管執法。疫情發生後,經開區出臺「控疫情穩增長10條」「六穩六促12條」以及鼓勵雲辦公、彈性辦公、減免房租等惠企暖企政策,累計兌現政策扶持資金17.36億元。
  • 北京經開區企業首次將衛星送入500千米太陽同步軌道
    今天北京經開區企業星河動力(北京)空間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星河動力」)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自主研發的「穀神星一號(遙一)」商業運載火箭������火箭作為運輸工具是承接航空航天龐大產業鏈上下遊的核心環節掌握了運輸火箭這一環節便等於掌握了行業「入口」此次發射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組織的第4次民營商業航天火箭發射,全部由北京經開區企業執行。
  • 北京經開區企業首次將衛星送入500千米太陽同步軌道
    今天北京經開區企業星河動力(北京)空間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星河動力」)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自主研發的「穀神星一號(遙一)」商業運載火箭此次發射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組織的第4次民營商業航天火箭發射,全部由北京經開區企業執行。
  • 中國民營航天企業已達123家 佔國內商業航天公司近九成
    5月14日,北京未來宇航空間技術研究院(下稱「未來宇航研究院」)公布《2018中國商業航天產業投資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年底,國內已註冊的商業航天領域公司有141家,其中民營航天企業123家,佔比87.2%。
  • 雨花經開區機器人集結:補強產業鏈 做大「朋友圈」
    12月26日,長沙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程水泉對雨花經開區人工智慧及機器人產業鏈推進工作進行了調研。程水泉提出,要集中資源要素,強化招商引資,形成集聚效應,打造特色品牌,加快推進全市人工智慧及機器人產業鏈工作。雨花經開區成立和引進了兩大研發機構——長沙智慧機器人研究院和湖南自興人工智慧研究院,都是從事機器人產業源頭研發的智庫。
  • 經開區將打造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
    原標題:經開區將打造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  工業增加值佔全市的30%,工業總產值佔全市的22%……隨著全市「兩區」建設不斷推進,全市高精尖產業主陣地經開區也迎來新機遇。
  • 5家企業獲評「聰明公司」
    11月19日,EmTech China 2020全球新興科技峰會在蘇州開啟,期間,全球知名技術商業類雜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隆重揭幕了其重磅榜單——「50家聰明的小米、小馬智行、中芯國際、星河動力、京東5家經開區企業上榜,標誌著企業出色的技術領導力、極具價值的
  • 獲市級政策加持,北京經開區衛星網絡產業迎來新機遇~
    △北京經開區企業商業火箭發射北京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說,將深入推進《措施》中任務的落實落地。作為科技成果轉化的主陣地,基於區內電子信息與智能裝備產業的堅實基礎以及四大主導產業集群的持續升級,衛星網絡產業早就成為區域重點培育的「產業集群」,區域產業規劃中重點布局發展衛星網絡產業,並加緊研究制定產業發展相關支持政策。
  • 西安、北京、武漢,誰將是「中國商業航天第一城」?
    (湖州)智能製造基地北京是商業航天產業起步相對較早的城市,早在1998年,北京經開區便迎來航天國家隊的代表之一長徵火箭落戶;2012年,又迎來國內首家民營運載火箭研發企業。北京經開區的航天產業涵蓋火箭、衛星、載荷研製等各個領域,包括九州雲箭、靈動飛天、藍箭航天、星河動力、星際榮耀、星途探索、宇航推進等數家國家隊及民營火箭頭部企業。2019年以來,北京經開區的相關成果包括天行Ⅰ-1火箭首飛、藍箭航天自主研發國內首臺80噸級液氧甲烷火箭發動機、翎客航天進行第三次火箭發射及回收試驗等。為了支持商業航天發展,北京經開區發布了飛天場景,並將繼續重點吸引航天產業鏈上下遊企業。
  • 北京「十三五」時期科技創新目標全面完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漸...
    為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突破,他們聚焦人工智慧、5G、大數據、區塊鏈、超高清顯示等細分領域,在全市率先推進科技應用新場景、新基建。在中關村科學城扶持政策「澆灌」下,硬科技、硬創新高精尖企業加速成長,僅人工智慧領域企業數量近800家。小米、百度、美團、字節跳動、滴滴等數字經濟企業先後進入「千億俱樂部」。創業板和科創板上市企業74家,上市公司總數達236家。
  • 開啟電商盛宴——看贛州經開區如何探索電商藍海
    從贛州經開區招商的角度來看,600萬元並不是一筆大單,但從電子商務發展的角度看,這不僅是福雷斯科技在電商平臺建設上的又一建樹,更是贛州經開區推進商務電子化的一大邁進。同時,贛州經開區即將投入使用的電商大樓也進入裝修收尾階段,不少電子商務業主即將進駐。近日,記者在贛州經開區了解相關情況。
  • 首都智慧地鐵發展白皮書發布,經開區多家企業助軌道交通智慧化
    首都智慧地鐵發展白皮書發布,經開區多家企業助軌道交通智慧化 2020-11-16 18: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星宇航蟬聯「2020中國商業航天TOP30」榜單
    11月5日,由中國航天基金會、中國宇航學會、西安市人民政府為指導單位,西安航天基地管委會主辦的2020絲路國際商業航天產業聯盟大會在陝西西安召開。大會重磅發布了「中國商業航天30強」榜單,國星宇航作為西南區域唯一入選的商業航天企業,再次榮登榜單。
  • 商業航天測控企業有足夠多的客戶嗎?
    同樣,隨著我國鼓勵商業航天政策和法規不斷出臺,我國也湧現出了一大批商業航天企業,涉及到商業航天的方方面面,不但有各種商業太空飛行器設計公司,商業航天發射公司,也誕生了商業航天測控企業。同時,由於航天測控行業天然地需要遍布全球的測控站,因此商業航天測控行業的國際合作是非常普遍的。我國商業航天測控的佼佼者是北京天鏈測控技術有限公司。很多人有疑問,商業航天測控網會有足夠多的客戶嗎?能夠從商業航天活動中賺取利潤嗎?
  • 除了國家隊外,重慶武漢成都長沙北京等衛星火箭航天商業企業多牛
    航天科技我們一般指運載火箭、航天發動機、衛星、通訊等尖端科技領域,在大家的一般印象中,這基本是中國幾家中央企業的專利,例如航天科技集團、航空工業等。但是,你知道嗎?2018年國家明確指出鼓勵民間資本參與航空航天探索以來,中國湧現出了一大批的超級獨角獸級的探索太空的企業。
  • 南通未來3年將關停化工企業190多家 印染企業30家!
    不少企業分布在市區城郊,數量多、規模小、布局散、汙染大、搬遷改造難,整治刻不容緩。化工企業:2020年計劃關停193家據統計,我市化工行業總量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16.3%,位居全市九大工業行業第二。截至2016年底,全市共有化工企業803家,其中化工生產企業713家,經營、儲存企業19家,港口倉儲企業及危化品碼頭71個。713家化工生產企業當中,349家在化工園區內,364家在化工園區外,入園率為48.9%。
  • 艾媒榜單 |2020中國新經濟準獨角獸200強榜單,榜單排行前十企業...
    2020年7月23日,全球領先的新經濟行業數據挖掘和分析機構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權威發布《2020中國新經濟準獨角獸200強榜單》。本排行榜中企業評選對象為成立時間在1.5年以上10年以下,企業估值在10億元以上70億元以下,且2018年6月後有投融資相關情況的企業,相關信息統計截至2020年7月10日。
  • 安徽太湖經開區:看企業投產——155天的加速度
    太湖經開區充分推介太湖的招商引資政策、便利的區位條件、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公共配套,雙方就合作項目進行深入對接,此後一直保持緊密的線上聯繫。 2020年3月,疫情的影響還沒有徹底褪去,佛山巨泰公司如約到安慶考察,太湖經開區成為他們的目的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