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理念引領蘇北新發展 —— 蘇北發展新觀察(上)
—— 蘇北發展新觀察(上)
開欄的話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鮮明提出,蘇北要深度挖掘和利用各自資源稟賦,擺脫傳統路徑依賴,積極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春夏之際,本報採訪組深入蘇北五市,梳理蘇北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思路新舉措,感受蘇北發展的新氣象新成效,洞察蘇北面臨的新矛盾新問題。本報今起推出系列報導,敬請關注。
南北區域發展不平衡,歷來是江蘇經濟發展版圖上的一塊必須正視的「短板」。
堅持問題導向,保持發展定力。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明確指出,蘇北要深度挖掘和利用各自資源稟賦,擺脫傳統路徑依賴,積極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新要求新思路,字字千鈞,共識鮮明——蘇北發展,是江蘇聚力創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攻克和突破的「臘子口」!
土地面積超過全省一半、人口約佔全省一半的蘇北,正迎來深耕發展的新機遇新空間。近日,本報採訪組走進蘇北五市,處處聽到的是春天裡多謀善策、拔節向上的聲音,撲面而來的是江淮大地上新理念引領新實踐的澎湃春潮……
百舸爭流,
弄潮兒演繹新故事
創新,永遠是蘇北發展的原動力;富民,才能釋放蘇北發展的獲得感。在「兩聚一高」新徵程上,蘇北五市幹部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不斷上演精彩的發展傳奇。
誰能想到,淮安可以跟「半導體產業重鎮」掛上鉤?在淮安國家級高新區半導體產業園,德科碼晶圓、時代芯存相變存儲器兩個百億級項目正在緊張建設。總投資450億元的德科碼,一期將於年底試投產。負責技術研發的常建光博士說,中國每年進口3000億美元的集成電路晶片,這是中國最大的貿易逆差。德科碼三個工廠建成後,將填補中國影像傳感器IDM模式的空白,建立起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民族半導體晶片品牌。
走訪宿遷耿車鎮,記者看到的是「花樣百出」的網店。在周小二漁具店,蘇燕琳和她的小夥伴們正忙著包裝快遞包裹,雖說現在不是旺季,一天也要包裝近3000個包裹。在江萊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大棚裡,各種多肉植物可人悅目,光這小小「肥物」,每天1.5萬單,一年能在網上賣上億。而集東居委會的喜糖盒則已佔淘寶同類產品90%以上的市場份額,37個網店帶動300多名村民在家門口就業……
在宿遷,「網際網路+」電子商務產業今年銷售將超千億元。宿遷市委書記魏國強說:「我們目前有5.3萬家網店,每家網店都是企業,再過三五年,再出幾家『京東』也不為奇。宿遷村支書如果不談網際網路、不懂網際網路,自己都會不好意思。」
恐怕誰也不會想到,「中關村」來到徐州布點。徐州是中關村實施「走出去」發展在全國布點的第三處地方。每周二,徐州市泉山區中關村信息穀創新中心都要進行一次路演,為各類項目搭建人才交流的平臺。當記者來到這裡時,「村」裡剛進行完一場「海外高層次人才合作交流德國專場」活動。「我們看重這裡10多所高校的20萬人才資源,看重當地政府創新發展的魄力,看重蘇北老工業城市轉型的巨大潛力。」中心負責人姚建林說。
這一個個生動的故事,每天都在訴說;故事的背後,根植於蘇北發展的更高站位——
借勢國家戰略,
「對接處」即發力點
放眼全國,蘇北板塊的「棋子」效應一目了然:腹地遼闊,扼江臨海,京滬、沈海、連霍、長深等高速公路在此交織。隨著「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長三角區域發展一體化等國家戰略的實施,蘇北區位優勢將進一步凸顯。
蘇北發展新路子到底怎麼走?惟有將自身發展放到國家重大戰略中來謀劃,在借力借勢上做文章,才能用好戰略疊加的紅利,讓蘇北站上新風口。
「連雲港作為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東端節點城市,最重要的就是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戰略,積極建設好、發揮好戰略支點的作用,打造東西海陸雙向開放新格局。」 連雲港市委書記楊省世說。從連雲港發往中亞的班列每天一班,班列運行時間、效率和效益在全國業內居首。連雲港到德國漢堡的橫貫歐亞大陸「連新歐」班列,保持著每月兩趟的頻率正點開行。
去年,鹽城成為入選長三角城市群規劃的蘇北唯一城市,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頻頻刷爆鹽城人的微信朋友圈。「入群」的鹽城重構自身在長三角區域的空間坐標,將加速融入長三角經濟流、信息流、人才流。鹽城大數據產業園成為令人刮目相看的亮點。在國家信息中心近日發布的《2017中國大數據發展報告》中,鹽城大數據產業園關注度達82.3%,位居全國第一。
從省黨代會報告到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江淮生態大走廊」這一新概念,走進蘇北發展的新願景。作為國家級生態縣,徐州沛縣自加壓力,添了一份新職責:守好江淮生態大走廊北大門。全縣著力打造「一網、一區、三廊道」生態格局,即水生態保護網,生態保護引領區,大沙河生態廊道、徐沛快速通道生態廊道和江淮生態大走廊沛縣段,進一步擦亮「一城好水、兩漢源頭」城市品牌。
順大勢,得優勢。今天,蘇北籍人才的回歸,似報春的鳥兒捎來春消息。在淮安德科碼的會議室,年輕的張志遠、陸從喜向記者講述他們從北上廣「回家」的選擇。企業現有330名員工,蘇北籍佔50%。「蘇北孩子很會讀書,以前大學畢業後一般不肯回家鄉就業,現在有了更好的環境和平臺,他們覺得與其在大城市蟻居、蝸居,不如回家鄉施展才能。而本土人才佔比越大,這個產業越能生根。」德科碼總經理特助沈沛霖說。
探析蘇北發展的新路徑,答案不止於察大勢、順大勢,還需有不一般的胸襟與思維——
急不得慢不得,
發展講究辯證法
省委書記李強多次強調,蘇北發展「急不得也慢不得」。對此,蘇北各市當家人深有感觸。
淮安市委書記姚曉東這樣理解:「急不得」,就是要有戰略眼光,確立目標不好高騖遠,完成任務不弄虛作假,發展經濟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慢不得」,抓機遇、增優勢的事情慢不得,打基礎、利長遠的事情慢不得,攻弱項、補短板的事情慢不得,解民憂、惠民生的事情慢不得。
急與慢的辯證觀,核心要義在守護生態,在改善民生。蘇北各級主政者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簡單複製蘇南,複製蘇南工業發展模式,簡單引進蘇南不要的工業,將付出巨大的生態代價。宿遷把不能走的十條老路梳理出來,在實踐中探索新路,推進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
鹽城,這座生態自覺的城市,打開人們幸福的心扉,也找到產業發展的「心門」。鹽城市委書記王榮平表示,寧可GDP少一點,也不要帶汙染的GDP。「鹽城既是蘇北重鎮,又是沿海開發的主戰場。鹽城有6000多平方公裡天然溼地,相當於上海的市域面積,這是可持續發展非常寶貴的家底。我們提出『產業強市、生態立市、富民興市』的奮鬥目標,把保護和優化環境作為重中之重,把增加百姓收入作為工作著力點,進一步發揮生態環境競爭力優勢。」他說。
坐落於鹽城的中國環保科技城,形成煙氣治理、水處理、固廢處理、綠色建材四大產業,已落戶112家企業,擁有25個國家級科研院所和平臺,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霧霾治理研發和產業化基地。每年在此舉辦環保博覽會,成為國內環保主題三大展會之一。
有著130餘年煤炭開採史的煤城賈汪,留下13.23萬畝採煤塌陷地。在賈汪區潘安湖採訪,記者發現,昔日的「地球傷疤」,已成為國家4A級風景區。
摒棄舊的發展慣性,需要「革自己命」的膽識與勇氣。「徐州老工業基地正處於轉型振興的關鍵期,如何把握好穩增長與保生態的平衡點,如何擴大環境容量拓展發展新空間,如何利用資源環境約束倒逼產業轉型升級,既是重大課題,更是現實考驗。」徐州市委書記張國華說:「我們需要倍加珍惜生態資源,提高產業進入門檻,讓生態優勢發揮更強競爭力。」
「突破傳統模式路徑依賴,將蘇北的後發優勢轉化為趕超優勢,才能徹底走出一條新發展路徑。」省參事室主任王慶五研究員這樣點評蘇北發展新態勢。(劉宏奇 杭春燕 劉 剛 宋曉華 徐明澤 程長春 卞小燕 蔡志明 王 巖)
(責編:黃竹巖、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