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吃了水產市場買的海魚,一家六口中毒!這種毒比河豚還強100倍…

2021-01-08 大眾網

  9月24日晚,

  廣東珠海的黃先生一家吃了,

  從水產市場買回來的海鰻魚後,

  相繼出現了上吐下瀉的症狀,

  原以為只是普通的急性腸胃炎,

  結果醫生告訴他們:

  是雪卡毒素中毒!

  這種毒素,

  比河豚還要強100倍,

  嚴重可能致死。

  

  9月24日下午,黃先生在珠海廣富市場買了一條海鰻魚,當晚家庭聚餐就把這條魚吃掉了。結果沒過多久,就有人出現腹痛、嘔吐等症狀。

  黃先生說,除了不吃魚的小兒子,妻子和兩個女兒、兩名親戚都中了招,被送到珠海市人民醫院。妻子因為吃了大塊魚腩,情況最為嚴重,目前在重症監護室觀察。

  經醫生檢查,黃先生一家並不是患了急性腸胃炎,而是誤食一種罕見的毒素——雪卡毒素。雪卡毒素主要分布於魚的頭、內臟、生殖器官,尤以內臟中含量為高,不易被胃酸破壞,高溫加熱或冷凍均不能破壞雪卡毒素的毒性。

  珠海市食品藥品監督局總監黃建恩表示,

  「這是個偶發的事件,並不是所有的海鰻都有雪卡毒素,大家要吃這種野生的深海魚,吃的個體不要太大,儘量不要超過2公斤以上,因為深海大魚會有風險。」

  

  視頻▼

  

  

  中毒的並非黃先生一家,

  近段時間,

  沿海地區常出現由於進食,

  海魚(珊瑚魚為主)引起雪卡毒素中毒的事件波及人數較多,

  所以,為了你舌尖的安全,

  這些東西你要知道!

  ↓↓↓↓↓↓

  什麼是雪卡毒素

  雪卡毒素是一種脂溶性神經毒素,具有抑制鈣離子作用,毒性非常強,比河豚毒素強100倍,是已知的對哺乳動物毒性最強的毒素之一。毒性較高時食用有毒魚肉200g即能致死。

  雪卡毒素主要分布於魚的頭、內臟、生殖器官,尤以內臟中含量為高,不易被胃酸破壞,高溫加熱或冷凍均不能破壞雪卡毒素的毒性。

  為什麼魚類含有雪卡毒素

  雪卡毒素

  雪卡毒素是一種海洋藻類毒素,由有毒藻類產生。生活在珊瑚礁周圍海域的許多原本無毒的魚類攝入這類有毒藻類或其他浮遊生物,造成雪卡毒素在魚體內蓄積,並可通過食物鏈逐級傳遞。體積越大的魚類,聚集的毒素越多。

  雪卡毒素屬於獲得性毒素,魚體內含有雪卡毒素不具有明顯規律性。每年3~4月份繁殖季節,珊瑚魚需要食物多,體態肥美,味道也最鮮美,而體內聚集的雪卡毒素也越多。

  有超過400多種魚類可能蓄積雪卡毒素,海產市場和餐桌上常見可能含雪卡毒素的魚類有石斑魚(如西星斑、燕尾星斑、老虎斑、東星斑、蘇眉)、梭魚、黑鱸和真鯛等。含雪卡毒素的魚類在我國主要分布於廣東、南海諸島等地。養殖類魚類少有雪卡毒素中毒事件報告。

  臨床表現

  一般在進食後2~10小時出現臨床症狀,病程可持續2~3周,可出現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症狀,部分患者有特症性的溫度感覺倒錯表現。

  一般輕度中毒可出現口腔麻木、噁心、嘔吐、腹痛、腹瀉(主要為水樣便)以及知覺麻痺或運動麻痺;

  中毒嚴重者出現血壓下降,肌肉痙攣漸至運動神經麻痺,可因呼吸麻痺而死亡。特徵性溫度感覺倒錯表現為手觸熱物有冷感,放冷水中則有熱感或電擊樣感覺。

  治療方法

  目前尚無特效藥物,急救措施為迅速清除已進入人體內的毒物,如催吐、洗胃、導瀉等,補充血容量,糾正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失調等。

  預防措施

  1.儘量避免在3~4月份(生殖期)進食珊瑚魚。避免進食1.5kg以上深海珊瑚魚,因為魚體越大,毒素含量越高。避免進食深海珊瑚魚的頭及內臟(如肝、腸及卵巢),這些部位帶毒素較多。

  2.外購珊瑚魚等深海魚類最好放養15天左右,待毒素排除體外後再食用,可減少中毒機會。

  3.曾有過雪卡毒素中毒的人3-6個月內應避免食用海魚。

  

  

  往期精彩回顧

  遊戲公司給客戶送月餅,暴露玩家充值20萬!網友:多少家庭要因此支離破碎…

  濟南最嚴「停工令」來了!停工四個月!房地產項目也不例外...

  

  

  

  

  

  

相關焦點

  • 從市場買來的深海大魚含有罕見毒素,珠海一家誤食六人中毒
    9月24日晚,珠海的黃先生一家吃了從水產市場買回來的海鰻魚後,相繼出現了上吐下瀉的症狀。原以為只是普通的急性腸胃炎,結果醫生告訴他們,是雪卡毒素中毒。而這種毒素比河豚還要強100倍,嚴重時可能致死。9月24日下午,黃先生在珠海廣富市場買了一條海鰻魚,當晚家庭聚餐就把這條魚吃掉了。
  • 一家吃海魚中毒險喪命 這種深海殺手尤其要注意(圖)
    【一家吃海魚中毒】9月24日晚珠海的黃先生一家吃了從水產市場買回來的海鰻魚後相繼出現了上吐下瀉的症狀原以為只是普通的急性腸胃炎這種毒素比河豚還要強100倍嚴重可能致死9月24日下午,黃先生在珠海廣富市場買了一條海鰻魚,當晚家庭聚餐就把這條魚吃掉了。結果沒過多久,就有人出現腹痛、嘔吐等症狀。黃先生說,除了不吃魚的小兒子,妻子、兩個女兒、兩名親戚都中了招,被送到珠海市人民醫院。妻子因為吃了大塊魚腩,情況最為嚴重,目前在重症監護室觀察。
  • 一家六口吃魚中毒 毒素比河豚還要強
    珠海的黃先生一家吃了,從水產市場買回來的海鰻魚後,相繼出現了上吐下瀉的症狀,原以為只是普通的急性腸胃炎,結果醫生告訴他們,是雪卡毒素中毒!  這種毒素,比河豚還要強100倍,嚴重可能致死!  9月24日下午,黃先生在珠海廣富市場買了一條海鰻魚,當晚家庭聚餐就把這條魚吃掉了。結果沒過多久,就有人出現腹痛、嘔吐等症狀。  黃先生說,除了不吃魚的小兒子,妻子、兩個女兒、兩名親戚都中了招,被送到珠海市人民醫院。妻子因為吃了大塊魚腩,情況最為嚴重,目前在重症監護室觀察。
  • 這些魚含的毒素比河豚毒還要強100倍,已有6人中毒入院
    9月24日晚,廣東珠海的黃先生一家吃了在水產市場買回來的海鰻後,相繼出現了上吐下瀉的症狀。原以為只是普通的急性腸胃炎,結果醫生告訴他們是雪卡毒素中毒!這種毒素比河豚毒還要強100倍,嚴重可能致死。據中毒者之一黃先生介紹,自己和家人偶爾會去市場購買海鰻食用,24日,黃先生在市場購買了兩斤海鰻,當晚家裡就燜著吃了。
  • 一家吃海魚中毒 32種食品禁忌搭配
    珠海的黃先生一家24日吃了水產市場買到的海鰻魚後,全家6口人都相繼出現上吐下瀉症狀,原本以為是普通食物中毒,沒想到就醫後被診斷出是「雪卡毒素中毒」。這類毒素比河豚毒素還要強100倍,毒素濃度高時,成年人只要吃下200克含毒魚肉就能致死。
  • 麗水一家四口 買了三條淡水石斑魚熬湯竟然中毒!
    調查後認為魚卵可能含神經毒素  通訊員藍義榮 吳維紅 記者 潘傑 包秀芳  吃魚會中毒,河豚肯定首當其衝。可淡水石斑魚放倒一家人的事可真不多,前兩天,慶元縣的吳女士一家四口便「中招」了。  當天,阿姨來竹山村做客,她特意在路邊攤買了3條新鮮石斑魚,結果鮮美的魚湯剛喝完,就全部進了醫院。
  • 一條海鰻魚放倒一家六口,吃魚謹防「遭遇」雪卡毒素
    關注微信公號「全民較真」提問即可)近日有媒體報導,珠海一家六口人從菜市場買了一條海鰻魚,結果吃後相繼出現了上吐下瀉,開始還以為只是普通的急性腸胃炎,結果症狀越來越嚴重,送到醫院搶救後,一檢查發現是雪卡毒素中毒。這是怎麼回事?雪卡毒素是什麼東西?海鰻魚裡怎麼會有這種危險分子?雪卡毒素是何方神聖?
  • 一家9口聚餐,8人中毒死亡,只因吃了這種麵條!
    一家9口聚餐,8人中毒死亡,只因吃了這種麵條!經醫院化驗檢測,食物中黃麴黴素嚴重超標,初步判定為黃麴黴素中毒。截至目前,共有8名患者經救治無效死亡。注意廚房是一個藏滿各種美食的地方,是很多吃貨們的天地。但廚房裡還很可能藏有毒性非常強的物質,那就是黃麴黴毒素,大家可能都聽說過這種成分,但了解得還不是很透徹。不要認為這種物質離我們很遠,其實它就藏在廚房當中的食物裡。到底什麼是黃麴黴毒素?
  • 金華一家四口吃石斑魚中毒 原來是吃了魚籽
    吃魚會中毒,河豚肯定首當其衝,可淡水石斑魚放倒一家人的事卻鮮有聽說。前兩天,呂女士一家四口便「中招」了,齊齊進醫院搶救。最讓大家想不通的是,同桌吃飯的其他人,都好好的,獨獨他們一家四口中毒。呂女士說,當天,她的丈夫從河裡釣了幾條石斑魚。
  • 一家六口誤食曼陀羅籽引發中毒 以為是黑芝麻
    原標題:曼陀羅:名字很美妙 毒性很驚人    近日我市一家6口誤食中毒 市疾控中心提醒不要隨意購買使用曼陀羅花及果實 入藥應嚴遵醫囑    記者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獲悉,近日,我市一家6口人因誤食曼陀羅籽引發中毒,幸好搶救及時,6名患者才轉危為安,目前6人已康復出院。
  • 秋風起蟹兒肥 洗吃螃蟹要小心
    解放軍第910醫院急診科黃國亮副主任提醒,被海鮮扎破手當心海洋弧菌感染,一定要及時對傷口清洗消毒,必要時立即就醫。 黃醫師介紹,王女士感染的海洋弧菌是一種存在於海水的細菌,屬於革蘭陰性弧菌,嗜鹽性,毒力較強,通常依附在海產品裡。水產養殖戶、水產經營者、家庭主婦是易感染人群。
  • 誤將斷腸草當金銀花煮湯吃,橫縣一家六口食物中毒
    4月4日,橫縣百合鎮發生一起誤將斷腸草當作金銀花食用引發一家六口中毒的事件,所幸經醫生全力救治,目前6名中毒者均已脫離生命危險。4月5日下午1時30分,橫縣百合鎮政府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4日晚7時許,該鎮高祝村村幹部向鎮政府報告,稱村裡有一家六口發生食物中毒。鎮政府立即派人趕到村裡進行調查。到達時,120救護車已將所有中毒者接往醫院救治。當地村民拍攝的斷腸草嫩芽圖片。
  • 安徽一家4口集體中毒!這種東西千萬不要亂吃了
    5月11日,因誤食野生毒蘑菇,休寧萬安一家4人發生食物中毒。12日上午,黃山市屯溪區疾控中心接到市醫院報告,隨即安排工作人員前往開展流行病學調查。調查發現,患者一家為休寧萬安鎮南潛村人,11日上午,這家人採摘一些野生蘑菇,並於當晚在家中食用。據了解,當晚8時許,這戶人家中有4人出現不同程度嘔吐、腹瀉等急性中毒症狀。
  • 6人聚餐時中毒!這東西毒力強、致死風險高!千萬別吃!
    他告訴記者,河豚是一朋友帶到店裡給他們聚餐用的,由於「不懂殺」,不懂如何製作,就用來涮火鍋,結果食用後中毒,「當時大家只吃了一條河豚魚,沒想到會有這麼嚴重的後果,食用人員中,2人中毒較重、4人中毒較輕。」
  • 安徽一家6口鉈中毒頭髮脫落 飯菜疑被人投毒
    京華時報記者徐曉帆攝昨天,來自安徽臨泉的張女士一家6口仍在解放軍307醫院接受治療。張女士稱,11月24日,在家吃過早飯後,就感覺渾身疼痛,頭髮開始脫落,和她同樣症狀的還有張女士的丈夫、她的侄子、侄女、侄女婿和3歲的小外孫。經307醫院診治,6人均系鉈中毒。張女士懷疑,有人在飯菜中投毒,目前,當地警方已介入調查。
  • 海鮮市場這5種魚,遇到別錯過,都是純海魚,營養價值高,放心買
    導語:海鮮市場這5種魚,別看不起眼,都是純海魚,營養價值高,別不懂!今天婆婆想吃魚,下午我便和她一起去海鮮市場轉了一圈。一進魚類專區,天啊,各種魚有認識的有不認識的,少說也有好幾十種類了。婆婆說常吃的鯉魚呀,鯽魚等等的都不想吃了,想買點沒有吃過的魚來嘗嘗。
  • 買魚時,認準這6種便宜海魚,純野生居多,老漁民自己都愛吃
    進入秋天,隨著全國各地休漁期陸續結束,各種新鮮的海魚又重新回到了市場裡。經常吃魚的朋友應該知道,根據生長環境的不同,魚類可以分為海水魚和淡水魚。海水魚只能生活在大海裡,沒法在其它地方生存;淡水魚則始終生活在江、河、湖裡。
  • 這幾種高風險食物個個不敢亂吃,官方提醒來了!
    四季豆中的皂素會強烈刺激消化道,且豆中的凝血素具有凝血作用,此外還含有亞硝酸鹽和胰蛋白酶,可刺激人體的腸胃,使人中毒,並出現胃腸炎症狀。預防四季豆中毒的方法非常簡單,只要把四季豆烹熟煮透即可。此外,要注意不買、不吃老四季豆,還要把四季豆兩頭和豆筋摘掉,因為這些部位含毒素較多。烹煮時要使四季豆外觀失去原有的生綠色,吃起來沒有豆腥味,確保熟透就不會引發中毒。
  • 買海魚別傻傻只挑貴的買!這3種廉價海魚,毫不起眼,卻營養鮮美
    買海魚別傻傻只挑貴的買!這3種廉價海魚,毫不起眼,卻營養鮮美,現今社會的生活條件變好了,很多時候為了讓家人補充營養,會選擇海魚美類,畢竟不像淡水魚般腥味重,味更鮮營養價值高。可有的朋友挑海魚只會挑選貴价海魚買,比如鮁魚、鯧魚、帶魚等較為出名的海魚,覺得營養價值更高,魚味鮮。
  • 野外生吃蓖麻子中毒 一家三口險送命
    在我國,蓖麻子廣泛分布在很多地區,一些地方是被炒後當零食吃的。蓖麻子蘊含著世界上最毒的植物蛋白,蓖麻毒蛋白及蓖麻鹼。蓖麻毒蛋白能引起肝腎功能損害、損傷內分泌腺體、導致水電解質紊亂、凝血功能異常等。中毒後有頭痛、胃腸炎、發熱、白細胞增多、無尿、抽搐、呼吸困難、虛脫等症狀,生吃7毫克蓖麻毒蛋白即可使人死亡。